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策略
田为兰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生特殊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其学习化学更多的是出于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的实验教学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化学实验还有助于学生将这种兴趣维持下去,帮助学生较快地形成化学概念,获得相应的化学知识,提高学学生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呢?我根据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教学策略.
一、演示实验,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化学理论都要经过化学实验获得,在化学学习中,通过化学实验的演示,学生才能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形成自己的化学体系.因此,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多利用演示实验,增强化学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一节课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会通过实验的手段探究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有价值的问题,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为继续学习化学知识打下基础.为此,我采用演示实验教学法,以激发展现化学学科的魅力.首先,在课程开始时,我先提问学生:“‘呼吸是生命现象的特征之一.人时刻都要呼吸,那么,大家是否想過我们每时每刻呼出的是什么?吸入的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从学生熟悉的现象中入手,激发了学生想要继续学习的兴趣.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异口同声地回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吸入的是氧气.”然后,趁热打铁,在积极学习的氛围中,我开始进行化学学习的第一个实验——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在实验过程中,我邀请学生当助手,协助我共同完成实验.最后,学生在我的实验演示过程中,经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思考、总结得出了结论,了解了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具体不同.
在本节课程中,我从学生熟知的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并在实验演示完毕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概括,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总结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利用演示实验,规范化学实验步骤,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分组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该淡化课堂作用,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分组实验是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化学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分组实验中,将学生作为主体,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带领学生探究“蜡烛及其燃烧”这一实验时,为了使学生掌握化学的基本学习方法和一般探究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我要求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在探究、合作中体会学习和成功的喜悦,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首先,我提前一天布置家庭小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里取一支蜡烛,将蜡烛点燃,观察燃烧情况.在课程开始时,我带领学生进入化学实验室,初步接触化学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实验.我先向学生介绍了实验室要求以及实验注意事项,并向学生提出了四个步骤:①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昨天家庭作业的观察,提出自己的疑问;②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过程;③小组之间交流讨论最初提出的问题.最后,学生在我的带领和帮助以及小组密切的合作和交流下,顺利地完成了实验.学生既掌握了学习化学的一般方法,又在小组交流、讨论中增加了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在本节课程中,我让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进行小组合作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他们体会到了将问题顺利解决的喜悦.
另外,课外活动在近几年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备受重视,开展课外实验活动,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且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不应该拘泥于课本知识的讲解与剖析,而应该积极组织化学小组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将化学学习趣味化、多样化.
总而言之,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演示实验、小组合作实验、家庭实验以及课外实验等方法,可以激发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对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增强学生对抽象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