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现代培训理念 推进党校经济学案例教学
包雪英
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一定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现代培训理念的引入、学习和尝试,为适应干部培训新要求、新形势,为党校促进教学改革,增强教学效果,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新思路、新方法。案例教学是现代培训理念引导下,应用较广的一个培训方式。笔者认为,只有形成“四个衔接”,即案例教学与党校教学、学员、经济学科和具体教学过程相衔接,才能打破固有模式,尝试和开拓党校主体班次新的模式,不断提高经济学教学质量。这也是本文主旨所在。
一、要与党校教学相衔接
党校教学无论从受训对象、授课内容到实训方式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
(一)党校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
普通高等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主要任务是进行学历教育,以知识导向为本,传授分门别类的学科基础知识。党校教学的对象是社会人,都具有一定的工作生活阅历和成长经历。其学习以实践导向为本,以综合交叉的补缺新知为主,进行经验分享,而不是探讨纯学术的问题。要形成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思维框架。
(二)党校教育以短期培训为主
现代培训理念认为培训不是教育,教育是基础,培训是发展。培训主要是为学员创建一个交流的平台,价值在于对学员经验和智慧的开发,实质是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找寻桥梁。
案例教学不是简单的举例子,也不是例证,而是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选择恰当的案例,组织学员进行分析、展开讨论,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因此,党校案例教学只有与党校教学特点和定位相衔接,才能适应中国干部教育培训需求。
二、要与学员相衔接
(一)党校教育的学员是成人
成人的学习是一种基于反思的体验,学习是在探索和解决工作和生活的难题时获得的知识,是掌握相关技能、转变思想观念的过程。学习结果追求的是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是人的全面发展。现代培训理念认为成人学习具有实践性、多维性、感悟性、愉悦性的特点,如学习出发点是工作、组织或生活需要;学习方式是比较真实的例子,通过高度参与,向老师、实践学习等。
(二)党校教育的学员是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不同于一般的干部,职务越高其思维训练要求比重越大于行为训练比重。领导干部不仅要提升其岗位素质和工作能力,能做事、会做事,更重要的会看问题、想问题,形成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全局思维和创新思维,最终能妥善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党校案例教学要衔接成人特点、领导干部特点,不能“给经常接触文件的人讲文件精神、给经常有出国机会的人讲国外情况”,要以带有问题或疑难情景的真实的典型事件,引导学员的思考。
三、要与经济学科相衔接
现代培训理念倡导培训内容以提高能力、改变态度为主,注重发掘潜能、转变观念和思维方式。当前领导党员干部,在处理和解决经济建设发展中遇到或出现的如生态建设、节能降耗、经济效益并举等很多现实问题时,切实需要全局观念、创新思维。
(一)案例教学引入经济学领域的时间比其他学科短
案例教学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之一,最初被广泛应用于哈佛大学法学和医学教育领域,后逐渐延用到哈佛商学院。法学例教学法最早是在1870年被哈佛大学法学院首次引入。19世纪90年代,哈佛医学院引入案例教学法。1919年哈佛商学院推广使用案例教学法,并在MBA教学实践中获得最大的成功,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杰出的工商界骄子。自此,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陆续在管理学教育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这说明,案例教学在经济学领域应用的时间比其他学科短。
我国在理论经济学中的运用不及国外普遍,且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学者才认识到“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改变目前理论教学中重名词概念、轻生活事实的现象,有助于解决所谓‘黑板经济学和高分低能的问题”。之后,应用于高等院校的理论案例相继问世,如《西方经济学案例》《政治经济学案例》《公共经济学案例》《产业经济学案例》《计量经济学》教学案例集等。但应用经济学案例较少,近年来,才有了《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教学案例集、《区域经济模型与案例分析》,正逐渐填补应用经济学领域案例库的空白。
(二)党校案例资源供应严重不足,质量欠缺
案例教学在国外高校教学当中有100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模式。而在党校教学中,尚处于研究与实战的起步阶段。党校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案例库,找到好的案例非常困难,教师主要依靠自己进行搜集与整理案例。这不仅耗费了教师大量的精力,搜集到的案例也不一定符合教学要求。还有部分教师对案例不经认真修改提炼就直接应用于教学,这样的案例针对性不强,无法满足学员实际水平和教学要求,无法真正实现案例教学目标。另外,本土化案例数量少,也是困扰党校案例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
四、要与施教过程相衔接
(一)前期调研及编写审定是基本保障
根据地域特点、发展阶段、发展程度及发展中的问题,选择应反映当前经济发展中的具有典型性、系统性、多样性和发展性的事例,到实地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调研核实,从相关问题的产生、发展过程,到存在的矛盾、困难、政策措施等等,通过多种途径争取掌握详细情况,以保证原始素材或文献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如果脱离了调查研究,整个案例教学必将是失败的。
案例文稿要按规范的标题、正文和教学指导三部分格式要求编写,这三部分缺一不可。正文是案例的核心部分,要精练,具有严密性、逻辑性,而不是资料的简单堆砌。要保持争议性,应避免出现结论性、倾向性的内容,让学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和思考。目前,如何编写出反映本地区实际管理、实践活动的案例是非常迫切且有难度的工作。
(二)充分地展示案例
现代培训理念认为,人类在集体中问答式学习效果最佳。培训过程中主张学员以体验过程,在互动交流中自己发现、定义和解决问题,而不是“控制学习”。成功的案例教学必须与展示案例这一关键环节相衔接。包括提前将案例发放到学员手中、组织讨论和教学小结。其中,讨论是案例研究的核心和灵魂。教师要鼓励学员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而不要直接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如何思想、如何感受。教师必须用质疑、澄清、扩展、控制、综合、总结等技能进行引导,以研讨式、辩论式、讲授式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激活教学过程。
中央党校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基本态度是:“鼓励探索,支持创新;大力提倡,坚持自愿;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一边实践,一边总结。”对此,有人提出各级党校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方面,要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即只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教学内容的表达、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什么样的方法都可以试验、都可以采用。笔者认为,以上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普遍性。党校教师衔接现代培训理念,就应该以此标准比较和研究不同教学方法或同一教学方法的不同具体形式的长短、优劣,寻找出适合党校教学、适合个人教学的独特的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