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门诊B超候诊病人就医心态的影响
夏桂凤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门诊B超候诊病人就医心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来我院门诊行B超检查的10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实验组的候诊患者实行主动护理干预;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流程候诊。对两组患者的就医心态影响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候诊后SAS得分明显降低,而且降低幅度远远超过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P<0.05。而且实验组患者的心理候诊时间较实际候诊时间缩短,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护理干预对门诊候诊病人进行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心理候诊时间,缓解患者心理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干预;门诊候诊;就医心态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6..02
本文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对B超室候诊区行门诊B超检查病人的就医心态影响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来我院门诊就诊的10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范围为16~58岁,平均年龄为(35.32±7.36)岁;实验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范围为17~57岁,平均年龄为(36.32±7.56)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上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候诊流程候诊,患者按照来 B 超室后电脑排队序号在候诊区等候,分诊护士主动接诊,询问患者病史,患者有问题咨询时进行回答。待轮到患者就诊后,引导患者进入诊室进行检查[1]。
而实验组在做好上述工作后,护理人员要主动的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1)分时段预约就诊。护理人员要将排队就诊的患者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分时分段的划分,以半小时为时间段,减少患者排队等候的时间。遇到重危患者,给予优先处理或者急诊处理;对于一般患者,安排候诊椅等候,因事离开的,可以留下手机号码已备提前通知[2]。(2)及时公布就诊信息。对于危重患者、检查后复诊患者等情况,护理人员要及时向等候患者做出说明,严格按照排队顺序进行就诊,严禁熟人插队,使患者感觉到公平公正,避免误会的产生。(3)健康教育。在患者候诊期间,护理人员要向患者主动宣传医院门诊就诊流程,讲解相关健康知识,嘱咐患者饮食、用药等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4)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候诊期间,要主动的给予患者关心,热情的接待患者,询问患者哪方面需要帮助。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帮助患者确立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同时还要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减轻患者精神压力[3]。
1.3 评价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焦虑症状进行评分,同时对患者的候诊时间和满意程度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而治疗前后指标的比较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时,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候诊前后的SAS得分比较
通过两组患者候诊前后的SAS得分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候诊后SAS得分明显降低,而且降低幅度远远超过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候诊时间和候诊满意度比较
从统计结果来看,实验组患者的实际候诊时间为(36.00±1.34)min,心理候诊时间为(30.12±0.89)min;对照组患者的实际候诊时间为(36.00±1.46)min,心理候诊时间为(40.12±0.99)min。而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 论
医院门诊患者多,而且患者在进入医院后大多带着焦虑的心态,长时间的候诊将会使患者更加的忧虑,进而增加医患之间的矛盾,造成本可以避免的医患纠纷。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对门诊候诊病人进行护理,能够帮助患者较大程度上减轻焦虑情绪,使得患者因为疾病痛苦、经济压力、等待时间长等造成的心理情绪焦躁的情况得以一定程度的缓解。同时通过护理干预,采用分诊、公布候诊信息等方法,能够影响患者心理,在实际候诊时间变化不明显的情况下,缩短患者心理候诊时间。同时,也增加了候诊病人对于B超检查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采用护理干预对进行门诊B超检查的候诊病人进行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心理候诊时间,缓解患者心理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參考文献
[1] 金海燕.护理干预对推拿科门诊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1):297.
[2] 门诊老年患者候诊中负性心理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6):161-162.
[3] 李富晓.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情绪和治疗效果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6(11):121-122.
本文编辑:吴 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