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与航天》的常见错因分析

李恒林



学生在学习《万有引力与航天》一章内容时,对于定律的适用条件理解不深刻,或对问题分析不全面,或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等,解题时常常出现多种错误。下面对学生学习时的典型错误产生根源做出分析,指出正确的解决方法,希望帮助学生扫除障碍给出一点有益的启发与帮助。
易错点1:忽视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条件
例1假如把一个物体放在地球的球心,则物体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是多大?
错因分析:万有引力公式适用条件是质点间的引力计算,把物体放在球心,这时不能把地球当成质点,也不能把地球的质量看成集中在球心处理,万有引力定律公式不能直接使用。
正解:可以把地球分成无限份(可视为质点),各部分对物体的引力就适用公式条件,由于每一部分受到的引力与关于球心对称的那部分的引力平衡,由对称性可得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为零。
易错点2:混淆“天体距离”与“轨道半径”
错因分析:如果卫星绕行星做匀速网周运动,两者间的距离就是网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但本题卫星在做椭圆运动,许多同学把卫星在近地点和远地点与行星的距离误认为是卫星运动的轨道半径。
正解:由椭网的对称性可知,卫星在近地点和远地点的轨道曲率半径是相同的,设曲率半径等于R,则在近地点时有
易错点3:对研究对象受力分析不全面
例3
宇宙中存在着一些离其它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观测到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其中一种是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R的圆轨道上运行。设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试求这种形式下星体运动的线速度。
错解1:对做圆周运动的星体有
错因分析:上述解法的主要问题是对星体受力分析不全面导致错误,实际上每个星体都受到其它两个星体的引力作用,引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正解: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易错点4:误认为地面上物体受的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
错因分析: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全部提供向心力;而地面上物体运动的向心力不等于万有引力,向心力只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对同步卫星有
易错点5:弄不清“地上受阻减速”与“天上受阻变轨”
例5某人造卫星运动的轨道可近
错因分析:当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时,卫星会做变轨运动(减速近心,加速离心),轨道半径会发生变化,向心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也会连锁变化,可根据公式a=
易错点6:混淆“地面追及”与“空间站对接”
例6
继2010年10月成功发射“嫦娥二号”,我国又于2011年9月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2011年11月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并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对接,此后将要有航天员在轨进行科研,这在我国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若某时刻“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一前一后在同一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神舟八号”为了追上“天宫一号”并实现成功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加速
B.先加速后减速
C.先减速后加速
D.选项B和C两种方法均可
错解:A、B、C、D四个选项均有同学错选。
错因分析:在太空中,飞行器之间的对接,不同于地面上直线运动物体的“追及”问题,必须明确飞行器由于变速会发生变轨现象.若两者在同一轨道上一前一后运动时要成功对接,不能仅靠某飞行器的单一变速实现。
相关文章!
  • 改进演示实验,提高演示实验教

    曹雪梅众所周知,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教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

  • 素质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杨天摘要:进入21世纪之后,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而在职业教育中,许多学生和家长错误的认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就

  • 质谱法测定水中溶解氙的含量及

    李军杰+刘汉彬 张佳+韩娟+金贵善+张建锋<br />
    <br />
    <br />
    <br />
    摘要 利用设计的一套水样中提取并分离Xe的装置,与稀有气体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