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脉介入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4例临床观察
刘子龙 孙礼玲 周伟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经皮冠脉介入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4例随机分组,每组2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提供经皮冠脉介入联合氯呲格雷治疗法,实验组应用经皮冠脉介入联合替格瑞洛法,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在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聚集率的比较上,实验组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ADP最大聚集时间、ADP最大聚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经皮冠脉介入联合替格瑞洛法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聚集率,缩短ADP最大聚集时间、ADP最大聚集率,值得应用。
【关键词】经皮冠脉介入;替格瑞洛;急性心肌梗死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6..01
本文主要选取的是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经皮冠脉介入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27例,对照组中男性12例,女性15例,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72.2±1.4)岁。实验组中男性14例,女性13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72.1±1.6)岁。两组在基本资料的比较上,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都展开调脂、控制血压、血糖抗心肌缺血和消除心室重构等常规治疗手段。27例对照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实施硫酸氯毗格雷联合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法。在展开PCI术前提供患者拜阿司匹林0.3 g口服,硫酸氯毗格雷(Sanofi Winthrop;国药准字:8310030J2;规格:75 mg×7片/盒)150 mg,进行口服。其中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就是把引导管在6F股动脉鞘插入,顺着导管梗死冠状动脉远端插入PTCA钢丝,如果患者血栓不需抽吸,需要在经球囊扩张后顺着钢丝,置入支架,如果患者血栓需进行抽吸,需要顺着钢丝的指引导管送入抽吸导管,直至梗死部位,对血栓负压抽吸,15~20 ml/次,直到造影仪血栓影彻底的缓解,同时在抽出物内无血栓后立即停止,借助在造影仪的引导下,置入支架,同时先行球囊扩张,置入支架。
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前提下融入经皮冠脉介入(PCI)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法。在实施PCI术前提供患者拜阿司匹林(生产企业:Bayer HealthCare Manufacturing;国药准字:J20130078;规格:0.1 g×15片×2板)0.3 g口服,替格瑞洛(生产企业名称:AstraZenec(瑞典);国药准字:J20130020规格:90 mg×14片/盒)180 mg进行口服。PCI术同对照组。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择SPSS 16.0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与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x±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通过t进行检验。
2 结 果
治疗后,实验组的血小板聚集率为(44.53±2.85)%,血小板计数为(198.84±7.41)×109/L,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34.67±2.73)%,血小板计数为(126.34±6.87)×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ADP最大聚集时间、ADP最大聚集率的对比上,实验组的ADP最大聚集率为(73.53±7.63)%、ADP最大聚集时间(41.64±3.47)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8.67±10.46)%、(153.35±8.84)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经皮冠脉介入(PCI)是借助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或者閉塞的冠状动脉,最终造成心肌的血流灌注进一步的优化,然而此路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动脉内皮损伤、冠脉血流出现阻滞或减慢,最终引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如心肌梗塞、心绞痛、血栓等的出现。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在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聚集率的比较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ADP最大聚集时间、ADP最大聚集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应用经皮冠脉介入联合替格瑞洛法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聚集率,缩短ADP最大聚集时间、ADP最大聚集率,值得进一步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 阳,于海初.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发生脑出血一例[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2):1164-1164.
[2] 杨伊萍,傅慎文,胡宪清,等.替格瑞洛在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6(3):221-224.
本文编辑:吴 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