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外作业设计探究
王金奎
[摘? 要] 新课程标准提倡,探究行之有效、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习,开发学生的潜能,强化学生的兴趣,从而解决“应试教育”带来的系列问题. 实践证明,作业环节的不断深化,可以影响教学的优化发展. 文章通过具体实例进行数学课外作业的研究,试图找寻作业设计的策略,形成对当下课改的科学认识,并在实践层面提出改进作业研究的思路.
[关键词]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探究
学生的课外作业是教师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课堂的继续,可以达到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并实现转化的一种途径. 课外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智慧. 因此,为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体现学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课外作业的设计是值得每个数学教师深思的问题. 下面,就如何布置与处理数学作业谈谈作者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作业设计,注重差异性
1. 重视典型、适量
不少教师备课时花费大量时间“备课堂”,而对于作业的内容和作业的设计都是草草了事. 长此以往,不仅忽视了作业的价值性,而且无法顾及长远的教育意义. 所以教师在备课时需更细致地去备学生的作业,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作业,并在布置作业前思考:为什么要安排这一项作业呢?这样搭配作业合理吗?这些作业可以真实考查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吗?通过以上“三问”完善作业布置的目的性. 作业的布置需具有典型性的特征,不能总是在同一题型上猛下功夫,让学生不停地简单模仿和机械重复,需将常规题型逐步转化为非常规的数学问题模式上.
作业布置还需把握“精”,需要严格控制学生作业的总量,切不可产生“多多益善”的错误观点,造成重压,导致学生丧失良好的情绪;反之,蜻蜓点水般的作业量同样也无法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学生的作业练习需“精”而“巧”,使整个作业设置产生合理,保证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的同时,预留充足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回味,让知识更完整、更系统.
2. 重视分层、差异
新课程改革风向标下,数学教学倡导“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 心理学研究显示,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受先天和后天众多因素融合的结果,必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性. 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分层的形式去设计作业,因材施“题”,因人而“练”,区别对待,让不同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合适的作业. 从教学目标着手,教师可以将作业分成目标题和自选题两类,目标题一般安排五到六题,自选题分为两类即A和B,每一类一到两题,且B类难度更大. 目标要求:①优等学生各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数学知识掌握的稳定性较高,侧重于创新拓展题,也就是自选题中的B类,当然目标题也不可懈怠;②中等学生的成绩中等,基础知识较为扎实,不过解题思维不够灵活,侧重于变式训练,也就是自选题中的A类,以此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③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差,基础知识薄弱,在作业布置时侧重于一些基础知识题,也就是目标题的完成.
(自选题B)编写出一个三项式,使其可以先提公因式,后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编出的三项式为______;分解因式的结果为______.
分层布置作业可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一方面让优生更具自豪感,促进其加倍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另一方面又增强了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督促其明确学习目标,尝到成功的喜悦.
作业设计,注重多样化
数学作业的形式需要灵活多变,合力搭配,力争新颖、实践、趣味、开放等. 既要有口算、填空、判断、选择等常规题,也要有训练技能和培养能力的思维题;既要有书面练习题,也可以有口头完成型试题;当然也可以由课堂走向课外,比如实践操作题、调查研究题、课题类题目等.
1. 实践型作业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践型作业是作业设计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部分,其内容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操作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关联.
案例2? 教学完“一次函数”这一内容后的作业设计:
当下互联网时代,不少家庭都离不开网络,电信局也推销出两种拨号入网的收费方式供广大用户选择:A种为计时法:每分钟0.05元;B种为包月制:每月费用为54元(仅限一部电话入网),另B种上网还需另外收取通信费0.02元/分.
(1)小明家每个月上网时长为x时,A种收费方式费用为y元,B种收费方式费用为y元,请写出y,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是在上网时长相同的情况下,你可否为小明家选择更省钱的上网方式?
这一作业的设计立足于学生的能力与生活实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结合了学生知识能力的起点,引领学生“跳一跳去摘取树上的果子”,进一步产生浓烈的探究愿望,让学生切身体会数学的真实魅力,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 探究型作业
探究型作业的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有效的发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去思考、去探讨,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层次,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开放的、动态的、多元的时空内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自身思考的果实,让学生在学中“乐”,在学中“长”.
案例3? 教学完“统计初步认识”这一内容后的作业设计:首先,布置学生每天在不同时间段观察校门口的车流量,并做好收集和记录后通过数学方法加以统计整理;其次,观察统计表中的信息,分析其中的车速、车量、时间、学生进校门时间、学生出校门时间,从而设计出“安全进出校门”的新方案;最后,通过讨论分析三种方案“信号灯、斑马线、架天桥”的可行性,全班投票表决评出最佳方案.
3. 开放型作业
开放型作业实施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发展学生;遵循快乐学习的理念;通过深度探究、独立思考,能体验探索与发展的快乐,收获习得与获取的机会,体验尝试与成功的喜悦. 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答案开放等题型,有目的地让题目进行“开放”,引导学生会思、善思、巧思,达到拓宽学生解题思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的目的,从而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案例4? 教学完“走进图形的世界”这一内容后的作业设计:请思考,当我们将一个正方体的一个角剪去后,剩余的部分还有几个角呢?
善于挖掘和利用數学教材中的创新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也是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思考生成各种不同答案,而在学生进行操作、思考、探究、交流的过程中,激发了新的学习动力. 与此同时,在探索和交流中,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给学生提供了亲历学习的机会,学习效果当然也会是最佳的.
大量实践证明,题海战术早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奏,钻在作业堆中无法自拔的现象早该杜绝,教师需让学生省时、省力、高效完成作业,才能实现高效度劳动.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作业设计和安排需与学生的实际相贴合,做到有的放矢、疏密相符、科学有效、合理有度. 重视课外作业的设计和布置,让学生从多、繁、滥的作业中解脱出来,让数学作业从“量”走向“质”,从“单一”走向“多元”,从“统一”走向“分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
参考文献:
[1]屈胜桐. 浅谈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J].基础教育论坛,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