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读的郑和下西洋

    庄景辉

    在现代人的眼中,600年前的郑和是谁?郑和下西洋具体是干什么?应该说都比较模糊。因为人们眼中的郑和其实是明末乃至清初的人替我们塑造成形的。

    1433年,郑和下西洋结束。1567年,明政府开“私商海外贸易之禁”,迎来了又一个“大航海”时期,这就唤起了人们对郑和下西洋的追叙,意识到“不有记述,恐其事湮坠,后来无闻”,于是出现了不谙事之人,妄创俚谈。顾起元的《客座赘语》、茅元仪的《郑和航海图》等著作相继问世。实际上,经过明末的“重新建构”,看似愈发清晰的郑和下西洋,却离史实越来越远。

    早在明末,就有人针对当时出现的这一现象提出批评,说:妄创俚谈,流传后世,误后学不小。而今天,我们的学术界广征博引,甚至争论不休的资料,其实多是出自这些“妄创俚谈”性的著述。

    在江苏、福建、云南等地冒出了很多与郑和及其下西洋有关的遗迹和遗物。如福州民间流传的评话本《闽都别记》记载郑和船队将至闽界,遇大风漂到“不知此处何地,人迹皆无,唯有成群白鹭往来”的“白鹭岛”,许多人就论断白鹭岛是厦门岛。还有惠安百崎的接官亭、晋江深沪的三宝街,以及泉州出土的两尊郑和木雕像……这里找到一处遗迹,那里发现一件遗物,“专家”们就信口开河,媒体炒作鼓噪,制造出无数的“郑和”,让人们对“郑和是谁”的认识愈发模糊起来。

    更有趣的是,“郑和是谁”实质上是“谁的郑和”的问题。纵观郑和下西洋研究史,它与时代背景、社会需要密切相关:近代最早把郑和捧为航海英雄的是梁启超,那时中国积贫积弱,需要民族自信心;上世纪30年代,民生凋敝,经济面临崩溃,于是向达、吴晗等学者开始研究郑和下西洋的经济性质;建国初期要打破西方的外交封锁,学术界就研究郑和船队与亚洲、非洲各国的友好往来;第四波热潮发生在近年,学术界则转向研究郑和航海在和平崛起与开放方面的意义。

    郑和下西洋是什么?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答案。郑和下西洋叙述主题的变化,反映了“郑和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的郑和”。叙事与历史貌合神离,只要是当下需要,郑和下西洋可以被说成是这样,也可以被说成是那样。历史可分为事实的历史和被后人叙述出来的历史。被叙述出来的历史,往往会被扭曲,这种危险性应该警惕,否则后来的研究者很容易被迷惑,很容易人云亦云。

    笔者认为,郑和下西洋是明成祖“皇权思想”的具体实践,是明初发展对外关系的重大举措,是明朝施行海禁政策下的官方贸易。对于实践皇权思想和发展对外关系,史学界争论较小,而对于郑和下西洋所具有的官方贸易性质,则看法不一。在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条件下,郑和下西洋一向被视为“厚往薄来”,而事实并非如此。作为官方贸易,明朝廷同样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明人严从简的《殊域周咨录》就记载:“自永乐改元,遣使四出,招谕海番,贡献迭至,奇货重宝,前代所希,充溢府库,贫民承令博买或多致富,而国用亦羡裕矣”。

    郑和七下西洋,前三次的活动区域,最远只到达印度半岛西海岸的一些国家,后四次则与阿拉伯半岛南端和非洲东海岸地区的一些国家建立了友好外交关系,从而迎来了明朝乃至中国历史上对外关系最辉煌的时代。对于这场“明初盛事”,后人无需粉饰渲染,也不必诋毁苛责,阐述可以由感而发,评说可以褒贬不一,但必须历史地看现代的文化现象,而不是把现代的文化现象与历史事件、人物牵强附会!

相关文章!
  • 改进演示实验,提高演示实验教

    曹雪梅众所周知,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教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

  • 素质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杨天摘要:进入21世纪之后,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而在职业教育中,许多学生和家长错误的认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就

  • 质谱法测定水中溶解氙的含量及

    李军杰+刘汉彬 张佳+韩娟+金贵善+张建锋<br />
    <br />
    <br />
    <br />
    摘要 利用设计的一套水样中提取并分离Xe的装置,与稀有气体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