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管理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探讨
李艳丽
摘要: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事业单位在经营管理中所面临的重要的日常的管理事项,财务风险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对企事业单位的未来持续竞争力造成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事业单位面临着服务逐渐趋于多样化、参与的领域广泛化、资源整合区域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问题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事业单位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很多日常业务活动、经营管理的多样性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逐渐扩大。本文将站在风险管理的视角,对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探讨,并找寻解决问题、规避风险的有效策略,以期为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风险管理 财务风险管理 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发展伴随着体制机制的创新和管理方式的变化。风险管理尤其是财务风险管理是我国事业单位在其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事务,财务风险管理实施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对事业单位未来的持续竞争力造成影响。事业单位在我国是提供公益性服务的主要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事业单位所面临的服务逐渐趋于多样化、参与的领域广泛化、资源整合多元化发展,面对这样的大趋势,在我国财政资金管理逐渐加强的情况下,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逐渐成为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在内部控制建设中,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中的一项核心内容,这就要求我国事业单位必须尽快加强内部控制,有效防范风险的发生。本文将以我国某事业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单位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以此为契机,提出解决该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以及为促进该事业单位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旨在我今后的实践工作中,为类似的事业单位更好地开展风险管理活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相关概念阐述
1.1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服务团体,我国事业单位并不以盈利作为主要目的,而是以实现社会公益作为发展目标的团体。事业单位的主办方可以是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全额拨款或部分拨款实现。我国事业单位涉及很多领域,如科技、卫生、教育活动等。可以根据事业单位的业务类型将其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文化科学事业,如体育、卫生、信息服务、科学、文化等;第二类,公益事业,如水利、气象、环保、地震、医疗等。
1.2风险管理
财务风险的内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看。狭义方面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一些非常单纯的财务活动中出现的风险,如投资风险、资金管理风险、融资风险等。狭义方面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对于某一项经营活动所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而造成的风险。广义上的风险主要是由于组织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导致的。
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合理的设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科学的对财务风险指标进行分析和识别、对财务风险造成的影响进行有效评估、对财务风险做出反应、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及时而有效的处理财务风险。组织在设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时应该从实际经营状况、发展规划等方面着手;组织对列举出的所有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事项进行识别科学的筛选出财务风险指标体系;根据筛选出不同的风险指标体系进行等级确定;针对不同的风险制定出一套完善而规范的应对策略;通过警报的方式,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信号进行预警;对组织可能存在的、潜在的财务风险危机进行处理,并对由于财务风险的发生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行有效控制。
1.3内部控制
为了更好地实现组织的战略发展规划和战略发展目标通过对相关制度的设计、对具体流程的限定而组织和实施的一系列活动称之为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实施能够对,总是潜在的风险进行科学而合理的防范和控制。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是保证财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可靠性、安全性、完整性,以此为契机,保证财务资金在一定范围内的高效、安全使用。因此,事业单位更应该重视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实施。
2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2.1财务预算管理方面的风险
首先,预算编制方法与管理措施上的风险。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财务部门每年根据财政批复书和单位的项目指标数进行指标分解。预算编制的严谨性、全面性、准确性、科学性是保证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的预算编制中,由于大部分工作都由财务部门承担,财务人员受专业的限制,对预算项目本身缺乏一定的了解,因此使得预算编制很难兼顾财务事项与业务事项的双重严谨性。其次,预算管理流程缺乏系统性,就目前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流程来看,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预算的过程缺乏一套完整而严谨的审批流程。如有的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和执行归口单位均为财务部门,从预算编制到执行的分工缺乏明确性、责任划分不明确。第三,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考核机制的挂钩不到位。尽管预算编制中引入绩效管理理念,增加了绩效目标的考核,但是绩效目标的后期考核受到种种限制。
2.2财务运行方面的风险
我国事业单位在财务运行方面存在的风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资金支付未按照预算资金批复的用途使用,造成违规风险;资产的取得与后期管理相分離,对资产管理的风险;合同形式多种多样,无法形成统一的合同样本,合同管理存在的风险等。应当加强对事业单位相关经济业务的管理和监督,能够有效地保护事业单位的基本利益,有效防范相关法律和业务风险的发生。
2.3项目经费管理方面的风险
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的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一般而言,事业单位的项目经费管理上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项目经费管理制度的执行存在难度,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很难完全预见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偏差,出现经费的收入和预期支出不协调的问题;项目经费管理存在多头管理,经费来源不同,相应的经费管理制度不同;财务人员在事项审批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项目涉及专业领域面广,财务人员无法深入了解每个项目的专业背景以及实施过程,无法在项目经费是否符合项目支出事项做出完全合理的判断。
3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A事业单位是科学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做出了努力,合理保证了该单位财务信息的合法性、准确性、真实性、全面性,大大提升了工作人员的服务效率。虽然该事业单位制定了比较全面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3.1财务风险管理模式存在问题
A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如:预算编制中存在问题,对固定资产管理缺乏规范化;资金使用中存在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该单位并未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预算资金的编制,并为实现预算管理目标与单位战略发展规划的有机融合;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严重缺乏执行力度。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该事业单位面临新工作任务时,经常在预算方面无从下手,从而使该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作为财务管理中心的财务部门,而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功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这是对日常的各项票据进行审核报销,缺乏风险管理的积极性和风险管理意识。在组织机构设置上,虽然该事业单位又不玩儿,职责清晰,但是经常出现职权不匹配、兼职兼岗严重。如,目前该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的管理仍处于上传下达的状态,上级部门向下传达命令,下级部门在履行职责中存在消极的现象。
3.2财务风险管理中成本存在问题
就目前该事业单位财务支出现状来看,其成本支出主要是根据预算经费来实现,并定期向上级财政部门汇报并办理费用的报销手续。最后通过申请付款的方式是保证资金的顺利周转和运行。这种上行下效的方式导致该单位财务人员成本控制意识缺乏、成本控制理念之后,对资金使用效率提升愿望不强,最终导致该单位财务管理中资金浪费现象严重,成本核算和改進措施不到位,这对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造成了严重影响。
3.3财务风险管理中资产管理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对事业单位财政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在国家相关政府的支持下,该事业单位规模得到扩大,特别是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更是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为了尽快适应该事业单位不断扩大的规模,该单位添置了很多新的机器设备。
但是,由于缺乏资产管理意识,导致机器设备缺乏维护和管理。由于疏于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导致该单位存在账实不符、重复购置等现象。A事业单位资产粗放式管理不仅体现在固定资产方面,还体现在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上,如人力资本、知识成果疏于管理,长此下去,很可能造成该事业单位人才流失、成果流失等风险的发生。另外,该单位并未对人力资源给予有效激励,该单位无形资产的创收效益不明显。
3.4财务风险管理中信息系统建设存在问题
A事业单位虽然已经构建了信息管理平台系统,但是在实际沟通中仍采用传统的上传下达的方式。从而造成该单位信息处理不及时,缺乏高效性,无形中增大了该单位各部门管理的难度。由于信息的滞后性,一旦发生财务安全问题,信息信号不能有效的被相关部门获取,从而影响各类风险的识别和判断。
3.5内部监督缺失严重
A事业单位积极响应国家和当地政府号召,采取内部控制建设等相关的措施,但是由于思想上的保守和滞后,导致该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效果很难发挥。由于A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建设体系,导致该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增加。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能够实现对组织内部权力的制衡与监管。A事业单位要想保证资金的高效使用和正常运转就必须构建完善的、良好的内部监督体系,一定要避免出现决策权集中于某一领导人手中的现象,否则将对事业单位资金的安全使用和高效使用带来威胁。但是目前该新单位尚未构建完善的、顺畅的内部监督机制,先防御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风险将直接对该单位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升带来严重制约,这也不利于事业单位内部形成团结向上的氛围。
4 有效防范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策略
4.1 完善内部管理模式
健全的、科学的、完善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管理模式是保证事业单位提高管理效率的基本前提,也是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基本保障。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尽快组织和构建高效的、职能分明的、部门协调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使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真正落实到位,以此来避免出现岗位工作重叠、部门之间职责混乱、内部管理失效等风险的发生。笔者认为,在这方面应该坚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事业单位内部构建高效的部门文化氛围。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模式的改革,能够大幅提升事业单位管理效率,有效规避事业单位日常财务管理活动中出现的资产流失风险。另外,必须尽快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在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激励作用效应的不突出在很大程度上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缺乏密切联系。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一方面应该从组织中的客观因素探寻原因,另一方面还应该从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人的因素来考虑。针对目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较差的问题,应该尽快提升事业单位内部领导人员和相关主要执行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要求他们进行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理论学习和培训。
4.2构建风险评估机制
在事业单位中构建风险评估机制,能够有利于维护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框架的有效实施,能够有助于准确地把握财务风险管理的重点和方向,能给事业单位正常的经营活动提供保障。因此,我国事业单位必须尽快构建风险评估体系和机制。笔者建议,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是事业单位构建风险评估机制的重要技术和方法。对内部的各要素,如组织结构、文化氛围、财务资源、人力资源等进行分析,通过对这些要素的分析能够有效识别事业单位的风险。另外,加强事业单位外部审计资源的整合。事业单位应该充分发挥财务绩效考核的功能,还必须充分发挥外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实现对外部资源的整合,从而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社会声誉效应和品牌效应。
4.3落实预算、发挥资产管理的预警功能
在预算管理中,事业单位必须始终坚持以医院管理为主线、以资金管控为核心的基本思想,在本单位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他经营预算编制时一定要做到全面、细致、科学,一定要将本单位中所有的收支项目全部纳入到全面预算管理的范畴中,在执行过程中严格遵照相关规定的要求,以此来保证预算执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另外,还必须加强对预算资金流程的规范化管理。例如,为了保证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有效性,笔者建议可以在事业单位中成立相应的民主监督小组,从而实现对资金执行的公平、公正、公开监督,而对于在审批中由于审批不到当而造成事业单位财产损失的行为一定要严格进行严肃处理。
4.4 加强信息沟通、完善内部监督
事业单位,应该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建立信息沟通制度,以此来保证信息能够及时、准确、通畅、有效地在事业单位内部实现沟通和交流,从而使内部控制的实施有良好的运行环境。如,事业单位应构建完善的内部监督渠道,让单位中的每一名员工从意识形态上认识到,单位内部监控与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对内部监督实施的相关培训,在提高相关人员综合素养的同时,为大家的交流沟通搭建平台,从而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在关于内部监督工作创新精神方面,很多事业单位都走在了前列,如有的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报告制度,执行层以书面的形式向决策层反应本单位的财务状况,从而实现了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管理运行的顺畅。
综上所述,我国事业单位肩负着公共管理和公益性服务的重要职责,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必须站在风险管理的角度,从而有效提升事业单位内部资源的使用效率,为促进事业单位各项职能的发挥奠定基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必须转变观念,采取多样化的内部管控手段,为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贺龙梅.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98(29):36- 37.
[2] 马福涛.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5(33):84- 85.
[3] 关振宇.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规范的现实意义与应用解析[J].社会科学家,2014(01):46- 49.
摘要: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事业单位在经营管理中所面临的重要的日常的管理事项,财务风险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对企事业单位的未来持续竞争力造成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事业单位面临着服务逐渐趋于多样化、参与的领域广泛化、资源整合区域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问题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事业单位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很多日常业务活动、经营管理的多样性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逐渐扩大。本文将站在风险管理的视角,对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探讨,并找寻解决问题、规避风险的有效策略,以期为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风险管理 财务风险管理 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发展伴随着体制机制的创新和管理方式的变化。风险管理尤其是财务风险管理是我国事业单位在其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事务,财务风险管理实施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对事业单位未来的持续竞争力造成影响。事业单位在我国是提供公益性服务的主要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事业单位所面临的服务逐渐趋于多样化、参与的领域广泛化、资源整合多元化发展,面对这样的大趋势,在我国财政资金管理逐渐加强的情况下,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逐渐成为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在内部控制建设中,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中的一项核心内容,这就要求我国事业单位必须尽快加强内部控制,有效防范风险的发生。本文将以我国某事业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单位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以此为契机,提出解决该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以及为促进该事业单位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旨在我今后的实践工作中,为类似的事业单位更好地开展风险管理活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相关概念阐述
1.1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服务团体,我国事业单位并不以盈利作为主要目的,而是以实现社会公益作为发展目标的团体。事业单位的主办方可以是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全额拨款或部分拨款实现。我国事业单位涉及很多领域,如科技、卫生、教育活动等。可以根据事业单位的业务类型将其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文化科学事业,如体育、卫生、信息服务、科学、文化等;第二类,公益事业,如水利、气象、环保、地震、医疗等。
1.2风险管理
财务风险的内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看。狭义方面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一些非常单纯的财务活动中出现的风险,如投资风险、资金管理风险、融资风险等。狭义方面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对于某一项经营活动所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而造成的风险。广义上的风险主要是由于组织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导致的。
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合理的设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科学的对财务风险指标进行分析和识别、对财务风险造成的影响进行有效评估、对财务风险做出反应、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及时而有效的处理财务风险。组织在设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时应该从实际经营状况、发展规划等方面着手;组织对列举出的所有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事项进行识别科学的筛选出财务风险指标体系;根据筛选出不同的风险指标体系进行等级确定;针对不同的风险制定出一套完善而规范的应对策略;通过警报的方式,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信号进行预警;对组织可能存在的、潜在的财务风险危机进行处理,并对由于财务风险的发生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行有效控制。
1.3内部控制
为了更好地实现组织的战略发展规划和战略发展目标通过对相关制度的设计、对具体流程的限定而组织和实施的一系列活动称之为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实施能够对,总是潜在的风险进行科学而合理的防范和控制。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是保证财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可靠性、安全性、完整性,以此为契机,保证财务资金在一定范围内的高效、安全使用。因此,事业单位更应该重视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实施。
2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2.1财务预算管理方面的风险
首先,预算编制方法与管理措施上的风险。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财务部门每年根据财政批复书和单位的项目指标数进行指标分解。预算编制的严谨性、全面性、准确性、科学性是保证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的预算编制中,由于大部分工作都由财务部门承担,财务人员受专业的限制,对预算项目本身缺乏一定的了解,因此使得预算编制很难兼顾财务事项与业务事项的双重严谨性。其次,预算管理流程缺乏系统性,就目前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流程来看,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预算的过程缺乏一套完整而严谨的审批流程。如有的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和执行归口单位均为财务部门,从预算编制到执行的分工缺乏明确性、责任划分不明确。第三,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考核机制的挂钩不到位。尽管预算编制中引入绩效管理理念,增加了绩效目标的考核,但是绩效目标的后期考核受到种种限制。
2.2财务运行方面的风险
我国事业单位在财务运行方面存在的风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资金支付未按照预算资金批复的用途使用,造成违规风险;资产的取得与后期管理相分離,对资产管理的风险;合同形式多种多样,无法形成统一的合同样本,合同管理存在的风险等。应当加强对事业单位相关经济业务的管理和监督,能够有效地保护事业单位的基本利益,有效防范相关法律和业务风险的发生。
2.3项目经费管理方面的风险
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的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一般而言,事业单位的项目经费管理上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项目经费管理制度的执行存在难度,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很难完全预见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偏差,出现经费的收入和预期支出不协调的问题;项目经费管理存在多头管理,经费来源不同,相应的经费管理制度不同;财务人员在事项审批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项目涉及专业领域面广,财务人员无法深入了解每个项目的专业背景以及实施过程,无法在项目经费是否符合项目支出事项做出完全合理的判断。
3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A事业单位是科学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做出了努力,合理保证了该单位财务信息的合法性、准确性、真实性、全面性,大大提升了工作人员的服务效率。虽然该事业单位制定了比较全面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3.1财务风险管理模式存在问题
A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如:预算编制中存在问题,对固定资产管理缺乏规范化;资金使用中存在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该单位并未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预算资金的编制,并为实现预算管理目标与单位战略发展规划的有机融合;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严重缺乏执行力度。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该事业单位面临新工作任务时,经常在预算方面无从下手,从而使该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作为财务管理中心的财务部门,而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功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这是对日常的各项票据进行审核报销,缺乏风险管理的积极性和风险管理意识。在组织机构设置上,虽然该事业单位又不玩儿,职责清晰,但是经常出现职权不匹配、兼职兼岗严重。如,目前该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的管理仍处于上传下达的状态,上级部门向下传达命令,下级部门在履行职责中存在消极的现象。
3.2财务风险管理中成本存在问题
就目前该事业单位财务支出现状来看,其成本支出主要是根据预算经费来实现,并定期向上级财政部门汇报并办理费用的报销手续。最后通过申请付款的方式是保证资金的顺利周转和运行。这种上行下效的方式导致该单位财务人员成本控制意识缺乏、成本控制理念之后,对资金使用效率提升愿望不强,最终导致该单位财务管理中资金浪费现象严重,成本核算和改進措施不到位,这对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造成了严重影响。
3.3财务风险管理中资产管理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对事业单位财政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在国家相关政府的支持下,该事业单位规模得到扩大,特别是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更是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为了尽快适应该事业单位不断扩大的规模,该单位添置了很多新的机器设备。
但是,由于缺乏资产管理意识,导致机器设备缺乏维护和管理。由于疏于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导致该单位存在账实不符、重复购置等现象。A事业单位资产粗放式管理不仅体现在固定资产方面,还体现在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上,如人力资本、知识成果疏于管理,长此下去,很可能造成该事业单位人才流失、成果流失等风险的发生。另外,该单位并未对人力资源给予有效激励,该单位无形资产的创收效益不明显。
3.4财务风险管理中信息系统建设存在问题
A事业单位虽然已经构建了信息管理平台系统,但是在实际沟通中仍采用传统的上传下达的方式。从而造成该单位信息处理不及时,缺乏高效性,无形中增大了该单位各部门管理的难度。由于信息的滞后性,一旦发生财务安全问题,信息信号不能有效的被相关部门获取,从而影响各类风险的识别和判断。
3.5内部监督缺失严重
A事业单位积极响应国家和当地政府号召,采取内部控制建设等相关的措施,但是由于思想上的保守和滞后,导致该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效果很难发挥。由于A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建设体系,导致该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增加。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能够实现对组织内部权力的制衡与监管。A事业单位要想保证资金的高效使用和正常运转就必须构建完善的、良好的内部监督体系,一定要避免出现决策权集中于某一领导人手中的现象,否则将对事业单位资金的安全使用和高效使用带来威胁。但是目前该新单位尚未构建完善的、顺畅的内部监督机制,先防御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风险将直接对该单位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升带来严重制约,这也不利于事业单位内部形成团结向上的氛围。
4 有效防范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策略
4.1 完善内部管理模式
健全的、科学的、完善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管理模式是保证事业单位提高管理效率的基本前提,也是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基本保障。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尽快组织和构建高效的、职能分明的、部门协调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使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真正落实到位,以此来避免出现岗位工作重叠、部门之间职责混乱、内部管理失效等风险的发生。笔者认为,在这方面应该坚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事业单位内部构建高效的部门文化氛围。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模式的改革,能够大幅提升事业单位管理效率,有效规避事业单位日常财务管理活动中出现的资产流失风险。另外,必须尽快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在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激励作用效应的不突出在很大程度上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缺乏密切联系。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一方面应该从组织中的客观因素探寻原因,另一方面还应该从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人的因素来考虑。针对目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较差的问题,应该尽快提升事业单位内部领导人员和相关主要执行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要求他们进行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理论学习和培训。
4.2构建风险评估机制
在事业单位中构建风险评估机制,能够有利于维护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框架的有效实施,能够有助于准确地把握财务风险管理的重点和方向,能给事业单位正常的经营活动提供保障。因此,我国事业单位必须尽快构建风险评估体系和机制。笔者建议,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是事业单位构建风险评估机制的重要技术和方法。对内部的各要素,如组织结构、文化氛围、财务资源、人力资源等进行分析,通过对这些要素的分析能够有效识别事业单位的风险。另外,加强事业单位外部审计资源的整合。事业单位应该充分发挥财务绩效考核的功能,还必须充分发挥外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实现对外部资源的整合,从而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社会声誉效应和品牌效应。
4.3落实预算、发挥资产管理的预警功能
在预算管理中,事业单位必须始终坚持以医院管理为主线、以资金管控为核心的基本思想,在本单位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他经营预算编制时一定要做到全面、细致、科学,一定要将本单位中所有的收支项目全部纳入到全面预算管理的范畴中,在执行过程中严格遵照相关规定的要求,以此来保证预算执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另外,还必须加强对预算资金流程的规范化管理。例如,为了保证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有效性,笔者建议可以在事业单位中成立相应的民主监督小组,从而实现对资金执行的公平、公正、公开监督,而对于在审批中由于审批不到当而造成事业单位财产损失的行为一定要严格进行严肃处理。
4.4 加强信息沟通、完善内部监督
事业单位,应该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建立信息沟通制度,以此来保证信息能够及时、准确、通畅、有效地在事业单位内部实现沟通和交流,从而使内部控制的实施有良好的运行环境。如,事业单位应构建完善的内部监督渠道,让单位中的每一名员工从意识形态上认识到,单位内部监控与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对内部监督实施的相关培训,在提高相关人员综合素养的同时,为大家的交流沟通搭建平台,从而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在关于内部监督工作创新精神方面,很多事业单位都走在了前列,如有的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报告制度,执行层以书面的形式向决策层反应本单位的财务状况,从而实现了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管理运行的顺畅。
综上所述,我国事业单位肩负着公共管理和公益性服务的重要职责,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必须站在风险管理的角度,从而有效提升事业单位内部资源的使用效率,为促进事业单位各项职能的发挥奠定基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必须转变观念,采取多样化的内部管控手段,为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贺龙梅.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98(29):36- 37.
[2] 马福涛.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5(33):84- 85.
[3] 关振宇.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规范的现实意义与应用解析[J].社会科学家,2014(01):46-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