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金泽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党和国家对职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还要有“工匠精神”,中职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积极响应,将工匠精神和中职数学教育教学活动完美融合,本文从中职数学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从“工匠精神”所包括的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内涵入手,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对中职数学教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工匠精神”就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自身的技术和改进自己的产品,打造出最优质的产品,力争更好,这既是一种意识取向,也是一种行为取向,在2016年的“两会”上,“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紧接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弘扬“工匠精神”,说明“工匠精神”已经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2018年新修订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已将“工匠精神”的内涵纳入,作为职业教育培养和人才技能鉴定评价的重要依据,这就要求承担国家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任务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要有合格的职业技能,而且还要具备有“工匠精神”,因此,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一项重要任务,不仅是专业课的要求,同时也是其他文化基础课的要求,中职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中职教师对他们“工匠精神”的培养,关系到他们将来工作时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所以中职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各学科通力培养,才能使培养出来的中职学生达到国家和社会的要求,而数学带给学生的不仅是学科知识和数学工具,也对学生的素养提升起到重要作用,进而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能起到应用的作用,以下笔者就中职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结合自己的实践谈点做法,以求抛砖引玉.
1 营造敬业氛围,培养学生敬业品质
1.1 教师敬业的熏陶
敬业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及学习负责的态度,教师作为教育直接执行者,自己首先要做到敬业,因为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一个不爱岗敬业的教师,是不可能让学生做到敬业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因中职生的学习基础差而放松要求,关爱所教的每个学生,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设定教学目标、课程导入、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使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能体现出工匠精神,让学生在教师的敬业精神中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只有教师自己敬业了,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
1.2 敬业环境的营造
中職学生的敬业品质培养只靠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限的时间是不够的,教师应该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室墙壁上布置宣传栏或利用黑板报,宣传一些校企文化结合的标语,如: “企业选我看素质,我选企业凭技能”、“每天自我检讨,品质自然更好”、 “学好本领报国家,挣钱孝敬咱爹妈”等,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学好专业技能,将来才能报国养家,还可以将历史中的数学名人进行班级文化角布置,展示一些数学历史人物,比如:介绍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在数学的学习和研究中是如何敬业的,从数学名人身上发现敬业精神在数学中的重要性,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自然会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规范自己的行为.
2 强化规范解题,培养学生精益习惯
精益求精,意思是说技术水平已经很好了,还追求做得更好,当前,社会进步日新月异,对各项技术、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精益高超的技能是中职学生将来走上社会的生存之道、立足之本.
2.1 狠抓做题规范,养习惯
由于中职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在做数学题时觉得会做就万事大吉了,结果做得丢三落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批改、讲评、个别指导等方式,要求学生把解题过程写规范完整,力求做得更好,教师还可以利用班级的学习角张贴、表彰个别学生规范解题的范本,发挥示范作用,在学生能够规范完成数学解题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多提醒学生在做题中反复验证答案是否正确,提醒学生进行仔细认真的检查,用这种经常的提醒方式给学生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益”,使学生习惯性的进行检查,并且将来参加工作后将这种良好的“精益”精神带入到工作中去,使学生受益终生.
2.2 设置分层题组,促习惯
教学中教师讲解一些题目时,可以通过改变其中的某些条件适当提高要求,设置成不同层次的题组,让学生进行训练,例如,求函数y= x2-4x+5的单调递增区间;学生求解出来后,可改为:求函数y= ax2 -4x+5 (a≠0)的单调递增区间;进一步可改为:函数y=X2 -bx+5在区间[2,+∞)上是增函数求6的取值范围,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可促成学生精益的习惯.
3 训练多步解题,培养学生专注能力
专注就是专心注意,要培养学生的专心和注意的能力,可以在数学的计算、化简这些类型的题目的解题中进行训练,因为数学的计算和化简题,一般都要分多步才能够完成,只有做对每一步,才能正确解答出题目,就如工人生产产品,只有做好每一个工序,才能做出合格的产品,又因为这类题目难度不大,所以教师在这类题目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专心注意,做到步步为营,
在解这道题时,先要学生能根据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完成前两步,接着根据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两个公式完成后面的步骤,通过数学学习中经常性的训练和体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专注能力.
4 培养发散思维,树立学生创新意识
“工匠精神”要求工匠们做事不但要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专心注意,还要有敢于打破传统约束、避免固步自封的创新精神,不断推出新的产品,不断打造新的品牌,在中职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数学题目,在不加大难度的基础上,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发散的数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2 求过点(2,3),且平行于直线2x+y-5=0的直线方程,
解法1 因为直线2x+y-5=0的斜率是一2,而所求的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它的斜率也是-2.根据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所求直线方程为y-3=-2(x -2),即2x+ y-7 =0.解法2已知所求直线与直线2x+ y-5 =0平行,斜率都是-2,所以设所求直线方程为2x+y+C=0.因为(2,3)是所求直线上的一点,将(2,3)代入方程2x+y+C=0,得2x 2+3+0=0,解得C=-7,所以所求的直线方程为2x+ y-7 =0.该题解法1是基本解法,学生容易得出;而解法2有些新颖,可以引导学生得出,还可以通过对这道题目进行变式训练,如把平行改为相交、垂直等,如果能经常性地对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发散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去观察问题,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总而言之,“工匠精神”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职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各学科教师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要加强“工匠精神”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中职生的“工匠精神”不是说出来的,是通过中职学校的全体教师与学生一同经过长时间的教与学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教师和学生应该将眼光放长远,中职数学教学中“工匠精神”的培养是需要长期坚持和探索,不断完善的,教师要有耐心、有信心地引导学生,要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能够慢慢积累,一点一点地进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只有培养出既有专业知识技能、又有“工匠精神”的中职生,才能使学生将来在面对不同岗位、不同工作时可以积极进取、适应环境、吃苦耐劳,具备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的能力,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合格劳动者,
参考文献
[1]李艳芹,姜苏原,探讨新常态背景下传统手工艺——工匠精神[J].美与时代(城市版), 015 (12):107一108
[2]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 (22):66-69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党和国家对职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还要有“工匠精神”,中职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积极响应,将工匠精神和中职数学教育教学活动完美融合,本文从中职数学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从“工匠精神”所包括的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内涵入手,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对中职数学教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工匠精神”就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自身的技术和改进自己的产品,打造出最优质的产品,力争更好,这既是一种意识取向,也是一种行为取向,在2016年的“两会”上,“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紧接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弘扬“工匠精神”,说明“工匠精神”已经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2018年新修订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已将“工匠精神”的内涵纳入,作为职业教育培养和人才技能鉴定评价的重要依据,这就要求承担国家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任务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要有合格的职业技能,而且还要具备有“工匠精神”,因此,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一项重要任务,不仅是专业课的要求,同时也是其他文化基础课的要求,中职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中职教师对他们“工匠精神”的培养,关系到他们将来工作时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所以中职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各学科通力培养,才能使培养出来的中职学生达到国家和社会的要求,而数学带给学生的不仅是学科知识和数学工具,也对学生的素养提升起到重要作用,进而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能起到应用的作用,以下笔者就中职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结合自己的实践谈点做法,以求抛砖引玉.
1 营造敬业氛围,培养学生敬业品质
1.1 教师敬业的熏陶
敬业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及学习负责的态度,教师作为教育直接执行者,自己首先要做到敬业,因为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一个不爱岗敬业的教师,是不可能让学生做到敬业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因中职生的学习基础差而放松要求,关爱所教的每个学生,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设定教学目标、课程导入、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使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能体现出工匠精神,让学生在教师的敬业精神中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只有教师自己敬业了,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
1.2 敬业环境的营造
中職学生的敬业品质培养只靠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限的时间是不够的,教师应该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室墙壁上布置宣传栏或利用黑板报,宣传一些校企文化结合的标语,如: “企业选我看素质,我选企业凭技能”、“每天自我检讨,品质自然更好”、 “学好本领报国家,挣钱孝敬咱爹妈”等,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学好专业技能,将来才能报国养家,还可以将历史中的数学名人进行班级文化角布置,展示一些数学历史人物,比如:介绍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在数学的学习和研究中是如何敬业的,从数学名人身上发现敬业精神在数学中的重要性,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自然会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规范自己的行为.
2 强化规范解题,培养学生精益习惯
精益求精,意思是说技术水平已经很好了,还追求做得更好,当前,社会进步日新月异,对各项技术、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精益高超的技能是中职学生将来走上社会的生存之道、立足之本.
2.1 狠抓做题规范,养习惯
由于中职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在做数学题时觉得会做就万事大吉了,结果做得丢三落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批改、讲评、个别指导等方式,要求学生把解题过程写规范完整,力求做得更好,教师还可以利用班级的学习角张贴、表彰个别学生规范解题的范本,发挥示范作用,在学生能够规范完成数学解题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多提醒学生在做题中反复验证答案是否正确,提醒学生进行仔细认真的检查,用这种经常的提醒方式给学生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益”,使学生习惯性的进行检查,并且将来参加工作后将这种良好的“精益”精神带入到工作中去,使学生受益终生.
2.2 设置分层题组,促习惯
教学中教师讲解一些题目时,可以通过改变其中的某些条件适当提高要求,设置成不同层次的题组,让学生进行训练,例如,求函数y= x2-4x+5的单调递增区间;学生求解出来后,可改为:求函数y= ax2 -4x+5 (a≠0)的单调递增区间;进一步可改为:函数y=X2 -bx+5在区间[2,+∞)上是增函数求6的取值范围,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可促成学生精益的习惯.
3 训练多步解题,培养学生专注能力
专注就是专心注意,要培养学生的专心和注意的能力,可以在数学的计算、化简这些类型的题目的解题中进行训练,因为数学的计算和化简题,一般都要分多步才能够完成,只有做对每一步,才能正确解答出题目,就如工人生产产品,只有做好每一个工序,才能做出合格的产品,又因为这类题目难度不大,所以教师在这类题目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专心注意,做到步步为营,
在解这道题时,先要学生能根据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完成前两步,接着根据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两个公式完成后面的步骤,通过数学学习中经常性的训练和体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专注能力.
4 培养发散思维,树立学生创新意识
“工匠精神”要求工匠们做事不但要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专心注意,还要有敢于打破传统约束、避免固步自封的创新精神,不断推出新的产品,不断打造新的品牌,在中职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数学题目,在不加大难度的基础上,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发散的数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2 求过点(2,3),且平行于直线2x+y-5=0的直线方程,
解法1 因为直线2x+y-5=0的斜率是一2,而所求的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它的斜率也是-2.根据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所求直线方程为y-3=-2(x -2),即2x+ y-7 =0.解法2已知所求直线与直线2x+ y-5 =0平行,斜率都是-2,所以设所求直线方程为2x+y+C=0.因为(2,3)是所求直线上的一点,将(2,3)代入方程2x+y+C=0,得2x 2+3+0=0,解得C=-7,所以所求的直线方程为2x+ y-7 =0.该题解法1是基本解法,学生容易得出;而解法2有些新颖,可以引导学生得出,还可以通过对这道题目进行变式训练,如把平行改为相交、垂直等,如果能经常性地对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发散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去观察问题,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总而言之,“工匠精神”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职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各学科教师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要加强“工匠精神”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中职生的“工匠精神”不是说出来的,是通过中职学校的全体教师与学生一同经过长时间的教与学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教师和学生应该将眼光放长远,中职数学教学中“工匠精神”的培养是需要长期坚持和探索,不断完善的,教师要有耐心、有信心地引导学生,要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能够慢慢积累,一点一点地进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只有培养出既有专业知识技能、又有“工匠精神”的中职生,才能使学生将来在面对不同岗位、不同工作时可以积极进取、适应环境、吃苦耐劳,具备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的能力,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合格劳动者,
参考文献
[1]李艳芹,姜苏原,探讨新常态背景下传统手工艺——工匠精神[J].美与时代(城市版), 015 (12):107一108
[2]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 (22):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