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陈锦凤

    

    [摘 ?要] 新课改风向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预设与生成的同构共建,融为一体. 富有生成的课堂是具有生命力的,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让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得以实现,让课堂教学更真实、更精彩. 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充分预设,期待精彩;抛砖引玉,孕育生成;巧借错误,促进生成;精心筛选,升华生成”等几个方面作了探讨.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预设;思考;探究;动态生成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循规蹈矩,课堂缺少生机和趣味,透出的是枯燥和乏味,而新课程理念所追求的是理想的具有“动态生成”的课堂模式. 课堂应是开放的、生动的、互动的、多维的,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具有智慧和挑战的课堂. 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设想才能产生有效生成,才能让数学课堂因生成而精彩[1]. 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探究中驾驭这种生成呢?本文中笔者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和探究价值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充分预设,期待精彩

    课堂的有效生成是预设的生长和形成,是预设的思路和设想在教学情境中的自然生长.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课前教师需深入探究教材,对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作一定的了解,巧妙运用文本信息,设计和分配问题. 在教师设计教学方案和问题的过程中,需仔细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估计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直接经验,让学生的智慧之花绽放,等待生成[2]. 教师看似守着预设,放手学生的主动发挥,而实则是教师宏观把控.

    不少教育专家都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三个吃透”原则,即“吃透”课标,“吃透”教材,“吃透”学生. 不过,应该没有一个教师可以完全做到这“三个吃透”原则,甚至于其中的一项“吃透”都很难达成. 而我们可以将其视为教学中长久的追求目标,竭尽所能充分预设,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游刃有余,才能在应对学生的各种生成时做到临阵不慌.

    案例1:在探究“一次函数的图像”时,笔者引入了以下这道例题:

    某普通客车和快车同时以各自的车速匀速从甲城开往乙城,快车到达乙城后下客和等待上客一共用去了45分钟,又立刻由原路以另一速度匀速返回,直至与普通客车相遇. 已知普通客车的速度为60 km/h,两个车之间的距离y(km)与普通客车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像如图1所示,有以下四个结论:①快车从甲城到乙城的速度为100 km/h;②甲城到乙城的距离为120 km;③图1中点B的坐标是(3.75,75);④快车从乙城返回的速度为90 km/h.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请填上正确结论的序号)

    此案例的正确答案为①③④.

    笔者在设计时充分预设了学生的解答结果:第一种情况,一些学生在审题时会出现不够仔细的情况,读图不仔细或是不理解,这样一来自然就无从下手了;第二种情况,一些学生会存在理解上的偏差,认为结论②也是正确的;第三种情况,一小部分学生能仔细审题并做到准确解决.

    同时,笔者还充分预设了课堂中的学习方法:首先忽略后三个结论,着重鉴定结论①是否正确. 将所持结论相左的学生分为两组进行辩论,其余学生作为裁判;得到结果后,再分小组讨论后三个结论的正确性;最后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陈述结果的同时阐明理由.

    由此可见,充分的预设加以精心捕捉知识的生成点,有利于学生思维空间的延展,有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释放,让学生自带知识、经验、思考和兴致参与课堂教学. 只有在这样的预设下,精彩才能不期而会.

    抛砖引玉,孕育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想要预设的生成点如花朵般灿烂,还需要通过一些问题的设计,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谈一谈看法,说一说依据,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快速兴奋起来,积极有效地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和表达,有效地推进学生智力和思维水平的提升.

    案例2:在引领学生探究“概率”这一内容时,笔者设计了问题“抛掷硬币出现正反面可能性的概括”. 首先,探究“抛掷一枚硬币出现正反面的概率”,学生经过思考很快得出了答案 . 笔者拾级而上,问道“当同时抛掷两枚硬币时,出现一正一反的概率为多少呢?”这一提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各抒己见,几种不同的意见随即诞生了. 笔者没有将结论直接抛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解决. 让笔者欣喜的是,下课铃响了,学生们还是意犹未尽,还在思考着、讨论着、争辩着……

    巧借错误,促进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借学生知识理解的认知偏差和失误,设计一些错误的结论,或是诱导学生犯错的问题,这是鲜活的课程资源. 教师需善待这些生成性资源,并让学生经历辩论、讨论和探究这一系列过程,从中吸取教训,实现资源的再创造,让“错误”促进生成.

    案例3:在教学“分式的基本性质”中,学生由于刚刚接触分式的约分,对其知识梳理得还不够清晰,以下是两名学生所做的两种变形方法:

    生1: = =x-y.

    生2: = =x-y.

    师:他们的做法都正确吗?

    (学生们各执一词,互相辩论)

    师:请各自讲一讲你们的不同看法,并说明原因.

    生3:结果都是一样,都是对的.

    生4:不对,尽管结果都是一样的,但生2的过程是错误的.

    师:(追问)过程中哪里有错呢?

    生4:他将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x-y,如果x-y=0呢?很显然,这就不满足“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的整式不能为0”,因此他是错误的.

    师:说得非常好,在学习分式的性质时,这一前提条件是非常重要的,不能遗漏.

    ……

    这样一来,教师及时抓住了学生的错误,在点拨和诱导下,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并解决了这一错误,不仅使学生逐步深化了分式的性质,也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的无穷乐趣. 当然,这里的生成性资源的产生也提醒着教师,在“分式的基础性质”这一内容的学习中学生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强化好这一前提条件,才能为后续问题的解决做好铺垫.

    案例4: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前,笔者出示了以下等式:(1)(ab)2=a2b2;(2)(a+b)2=a2+b2;(3)(a-b)2=a2-b2. 然后抛出以下“问题串”,引领学生的思维:这三个等式都正确吗?你是如何判别它们是否正确的?若不正确,该如何修改呢?……通过“问题串”的引导,一方面有助于纠正学生的错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搭建学生思维创造性和灵活性的形成路径.

    精心筛选,升华生成

    课堂生成的实际情况千变万化,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成性资源,教师不可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发挥殆盡. 因此,需进行灵活筛选,或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或延展教学内容,或引申问题,学会做生成信息的剪裁者和动态生成的催发者,以自身的教学机智进行引导,使课堂创生出精彩.

    首先,需创设符合数学课程目标的有效生成. 教师可以依据长期、中期和近期目标适当地进行删除、增补、提升,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其次,生成需在大部分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内. 筛选的内容以大部分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需要兼顾多数学生,而不仅仅是少数学优生的舞台. 最后,筛选的生成性资源需具有价值性,需选择一些具有一定价值的问题进行点拨和引导,促进有效生成.

    总之,新课程需要一个生成性的课堂,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充分培养教学机智. 在教学中,树立“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备课准备,研究课标、教材、学生、教法等,进行精心预设;在课中尽可能地超越预设,把握课堂中的闪光之处,追求动态生成,让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完美融合中绽放光彩[3].

    参考文献:

    [1] 黄广志. 浅谈技校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3).

    [2] 温建红. 论数学课堂预设提问的策略[J]. 数学教育学报,2011,20(03).

    [3] 卓宝才. 让动态生成随着课程资源开发动起来[J]. 考试周刊,2008(38).

相关文章!
  • 改进演示实验,提高演示实验教

    曹雪梅众所周知,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教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

  • 素质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杨天摘要:进入21世纪之后,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而在职业教育中,许多学生和家长错误的认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就

  • 质谱法测定水中溶解氙的含量及

    李军杰+刘汉彬 张佳+韩娟+金贵善+张建锋<br />
    <br />
    <br />
    <br />
    摘要 利用设计的一套水样中提取并分离Xe的装置,与稀有气体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