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李依沙
【摘 要】针对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用自制的《辅导员调查问卷》,针对辅导员工作目的、工作职责、工作现状、工作环境及自我评价等方面,分别选择在校大学生和辅导员作为样本展开随机调查,了解目前影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因素,并针对性提出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建议。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team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counselors, we use the “Counselor Questionnaires” made my ourselves, focusing on the work goal, work responsibilities, work status, work environment and self evaluation of the counselors, investigating on college students and counselors,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vocational counselor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selors.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vocational counselors; tea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9-0072-02
1 辅导员职业定位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同时也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以下简称“教育部24号令”),从辅导员选聘的要求与职责、配备与培养发展、管理与考核等方面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出顶层设计,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前进动力。
2014年,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将辅导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并从职业功能、工作内容、能力要求、相关理论及知识四个方面对不同等级提出要求。这是辅导员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可以有效引导辅导员系统学习与职业相关一些理论知识、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等,同时也是辅导员自己主动去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参考性文件,并进一步规范了辅导员的工作范畴,明晰了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为深入推动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
2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现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发展迅速,高职高专院校数量、规模都在迅速扩大,但很多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欠缺,加之高职院校学生自律能力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等特点,相对于本科院校,给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分析了辅导员的工作现状以及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课题组针对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问题,设计了调查问卷,面向全国28所高职院校一线辅导员发放问卷,发放280份,回收256份,有效问卷230份。并与十几所高职院校辅导员进行了访问和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普遍存在工作职责不清、职业认同感底下、工作压力过大、培训晋升机制不健全等问题[1]。
第一,工作职责不清,职业认同感不高。很多辅导员工作的内容是催缴学生学费、教材领取、组织评教、征兵、助学贷款、检查宿舍及教室卫生、检查学生出勤等大量事务性工作,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占据了辅导员工作的很小一部分,甚至有27.5%的辅导员表示,工作内容不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与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大相径庭,调查中,有36%的辅导员认为辅导员在学校中不受重视,职业认同感不高,62%的辅导员认为自己在个人发展上受限,73%的辅导员明确表示自己不会一直从事辅导员工作,有机会希望能够转岗。
第二,辅导员待遇偏低,晋升不受重视。岗位待遇的高低会影响到工作的认同度和满意度,以及对工作单位的忠诚度。调查中有56%的辅导员对工作的福利待遇不满意,认为与自己付出的时间精力不成正比,满意度都是比较低。一些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相对滞后,对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视度不够,辅导员的工作工作内容繁杂,工作职责不清,琐碎而疲于应付,甚至一些辅导员还担任繁杂的行政工作,使得辅导员感到精力分散,倍感疲惫。这样的工作状态下直接导致辅导员没有办法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做深入研究,导致很多干了7~8年的辅导员工作水平还仅仅停留在处理日常事务上,自己的学术能力、科研水平等完全没有提高。另外一方面,87%的辅导员认为学校对辅导员队伍的重视不足,重视专业教师的培养而轻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学习培训的机会非常少,不仅会使辅导员业务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高,评聘职称和个人晋升都受到限制,调查中78.5%的辅导员对个人事业发展前途感到迷茫。
第三,辅导员队伍不稳定,职业生涯不清晰。调查中只有25%的院校辅导员是专职人员,其他院校大部分辅导员都是兼职人员,由学院教师或其他行政岗位人员兼任,并且大部分院校的辅导员在岗位工作5年之内都会转岗,只有不到5%的院校有固定的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队伍建设和专业发展,调查中有将近30%的辅导员认为薪酬待遇低,与工作内容和工作量不成正比,自己职业生涯受限,并且认为工作中领导和其他行政人员的支持很不够,造成了开展工作的一定困难。
3 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点举措
第一,科学定位辅导员角色,增强工作实效性。科学定位辅导员的角色,并且要得到领导的支持。领导不支持再好的政策也是空谈,因此只有领导真正重视队伍建设,重新科学定位辅导员的角色,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职能,提高辅导员工作实效性。目前很多高校存在着辅导员角色定位不清晰,职责边界不明确,承担庞杂事务性工作和大量行政工作等问题,使辅导员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严重影响了辅导员基本职能的发挥。辅导员工作重心应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此,应该理顺辅导员与学校其他部门的工作关系,界定辅导员工作边界,实现辅导员的科学定位。
第二,培训学习助成长,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针对大多数高职院校“重专业教师建设,轻辅导员队伍建设”等问题,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提高对辅导员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加大队伍的培养力度,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对于辅导员的培养和培训应该分批次分类别进行,对于新入职的青年辅导员教师进行事务性工作的岗前培训,对于工作了3~4年的辅导员应该根据辅导员的专长有针对性地分类进行某一具体领域的培训,如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党团建设等。要为辅导员搭建科研平台,提高学术能力和科研水平,出台鼓励辅导员提升学历的相关政策与规定,切实解决好辅导员专业技术职称的评聘问题,解决辅导员的“晋升”问题,提高辅导员的待遇,通过保障机制的建立增强岗位吸引力,从而实现辅导员队伍的良性发展。建设辅导员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这也是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第三,搭建平台,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从《规定》对辅导员的要求可知,辅导员的工作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学生生源质量较低,自律能力和学习能力都较差,学生的各种思想问题更加突出,就对职业院校辅导员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辅导员应像专业教师一样,要具备专业知识,掌握与学生沟通的方法和技巧,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职业化建设方面,做好资深辅导员的“传帮带”工作,实现有一定数量的人长期从事专职辅导工作,增加岗位的吸引力,保证工作的连续性,保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鼓励辅导员在自己专长方面多学习,攻读相关的学位和业务进修,使辅导员按一定的专业方面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成为学生工作中的专家,这既是队伍专家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证队伍稳定的有效途径。当然政策保证、院校领导支持还不够,辅导员自身还需要不断努力去提高自身的职业修养和科研水平,向专家型辅导员方向去努力。
4 结语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增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育人水平,进一步加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措施。因此职业院校应结合自身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建设途径,也应通过制度建立、政策支持等途径鼓励辅导员多学习进修,不断提高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育人能力,从而成为学生工作的专家。
【参考文献】
【1】王毅.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摘 要】针对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用自制的《辅导员调查问卷》,针对辅导员工作目的、工作职责、工作现状、工作环境及自我评价等方面,分别选择在校大学生和辅导员作为样本展开随机调查,了解目前影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因素,并针对性提出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建议。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team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counselors, we use the “Counselor Questionnaires” made my ourselves, focusing on the work goal, work responsibilities, work status, work environment and self evaluation of the counselors, investigating on college students and counselors,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vocational counselor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selors.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vocational counselors; tea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9-0072-02
1 辅导员职业定位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同时也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以下简称“教育部24号令”),从辅导员选聘的要求与职责、配备与培养发展、管理与考核等方面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出顶层设计,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前进动力。
2014年,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将辅导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并从职业功能、工作内容、能力要求、相关理论及知识四个方面对不同等级提出要求。这是辅导员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可以有效引导辅导员系统学习与职业相关一些理论知识、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等,同时也是辅导员自己主动去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参考性文件,并进一步规范了辅导员的工作范畴,明晰了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为深入推动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
2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现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发展迅速,高职高专院校数量、规模都在迅速扩大,但很多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欠缺,加之高职院校学生自律能力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等特点,相对于本科院校,给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分析了辅导员的工作现状以及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课题组针对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问题,设计了调查问卷,面向全国28所高职院校一线辅导员发放问卷,发放280份,回收256份,有效问卷230份。并与十几所高职院校辅导员进行了访问和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普遍存在工作职责不清、职业认同感底下、工作压力过大、培训晋升机制不健全等问题[1]。
第一,工作职责不清,职业认同感不高。很多辅导员工作的内容是催缴学生学费、教材领取、组织评教、征兵、助学贷款、检查宿舍及教室卫生、检查学生出勤等大量事务性工作,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占据了辅导员工作的很小一部分,甚至有27.5%的辅导员表示,工作内容不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与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大相径庭,调查中,有36%的辅导员认为辅导员在学校中不受重视,职业认同感不高,62%的辅导员认为自己在个人发展上受限,73%的辅导员明确表示自己不会一直从事辅导员工作,有机会希望能够转岗。
第二,辅导员待遇偏低,晋升不受重视。岗位待遇的高低会影响到工作的认同度和满意度,以及对工作单位的忠诚度。调查中有56%的辅导员对工作的福利待遇不满意,认为与自己付出的时间精力不成正比,满意度都是比较低。一些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相对滞后,对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视度不够,辅导员的工作工作内容繁杂,工作职责不清,琐碎而疲于应付,甚至一些辅导员还担任繁杂的行政工作,使得辅导员感到精力分散,倍感疲惫。这样的工作状态下直接导致辅导员没有办法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做深入研究,导致很多干了7~8年的辅导员工作水平还仅仅停留在处理日常事务上,自己的学术能力、科研水平等完全没有提高。另外一方面,87%的辅导员认为学校对辅导员队伍的重视不足,重视专业教师的培养而轻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学习培训的机会非常少,不仅会使辅导员业务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高,评聘职称和个人晋升都受到限制,调查中78.5%的辅导员对个人事业发展前途感到迷茫。
第三,辅导员队伍不稳定,职业生涯不清晰。调查中只有25%的院校辅导员是专职人员,其他院校大部分辅导员都是兼职人员,由学院教师或其他行政岗位人员兼任,并且大部分院校的辅导员在岗位工作5年之内都会转岗,只有不到5%的院校有固定的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队伍建设和专业发展,调查中有将近30%的辅导员认为薪酬待遇低,与工作内容和工作量不成正比,自己职业生涯受限,并且认为工作中领导和其他行政人员的支持很不够,造成了开展工作的一定困难。
3 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点举措
第一,科学定位辅导员角色,增强工作实效性。科学定位辅导员的角色,并且要得到领导的支持。领导不支持再好的政策也是空谈,因此只有领导真正重视队伍建设,重新科学定位辅导员的角色,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职能,提高辅导员工作实效性。目前很多高校存在着辅导员角色定位不清晰,职责边界不明确,承担庞杂事务性工作和大量行政工作等问题,使辅导员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严重影响了辅导员基本职能的发挥。辅导员工作重心应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此,应该理顺辅导员与学校其他部门的工作关系,界定辅导员工作边界,实现辅导员的科学定位。
第二,培训学习助成长,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针对大多数高职院校“重专业教师建设,轻辅导员队伍建设”等问题,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提高对辅导员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加大队伍的培养力度,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对于辅导员的培养和培训应该分批次分类别进行,对于新入职的青年辅导员教师进行事务性工作的岗前培训,对于工作了3~4年的辅导员应该根据辅导员的专长有针对性地分类进行某一具体领域的培训,如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党团建设等。要为辅导员搭建科研平台,提高学术能力和科研水平,出台鼓励辅导员提升学历的相关政策与规定,切实解决好辅导员专业技术职称的评聘问题,解决辅导员的“晋升”问题,提高辅导员的待遇,通过保障机制的建立增强岗位吸引力,从而实现辅导员队伍的良性发展。建设辅导员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这也是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第三,搭建平台,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从《规定》对辅导员的要求可知,辅导员的工作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学生生源质量较低,自律能力和学习能力都较差,学生的各种思想问题更加突出,就对职业院校辅导员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辅导员应像专业教师一样,要具备专业知识,掌握与学生沟通的方法和技巧,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职业化建设方面,做好资深辅导员的“传帮带”工作,实现有一定数量的人长期从事专职辅导工作,增加岗位的吸引力,保证工作的连续性,保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鼓励辅导员在自己专长方面多学习,攻读相关的学位和业务进修,使辅导员按一定的专业方面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成为学生工作中的专家,这既是队伍专家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证队伍稳定的有效途径。当然政策保证、院校领导支持还不够,辅导员自身还需要不断努力去提高自身的职业修养和科研水平,向专家型辅导员方向去努力。
4 结语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增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育人水平,进一步加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措施。因此职业院校应结合自身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建设途径,也应通过制度建立、政策支持等途径鼓励辅导员多学习进修,不断提高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育人能力,从而成为学生工作的专家。
【参考文献】
【1】王毅.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