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点燃学习热情的“催化剂”

    袁旭

    

    [摘? 要] 数学活动,相对于数学常态教学,是学生在课内或者课外所参加的以数学为主题的活动,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对数学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 以苏科版初中数学为例,每一章的“小结与思考”之前都设有“数学活动”这一节,内容不多,但它也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一定的地位与作用. 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这一活动价值的渗透和效果的达成.

    [关键词] 数学活动;初中数学;学习热情

    在师生与家长极其看中分数的当下,数学活动课逐渐被弱化,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开设数学活动课的频率并不高,尤其是初三年级,开设数学活动课甚至会被曲解为浪费时间. 虽然数学活动课的内容并非考纲要求的必考点,但是它的存在绝非没有意义. 在多年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及反思中,笔者越来越感觉到它的开设是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下面笔者结合实例就数学活动课对教学的积极作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培养兴趣,激发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激发热情是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 诚然,学生对所学课程感兴趣,便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相反则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式学习. 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教师进行教学预设时所关注的,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设置适量的活动课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

    笔者在每学期初制定学期计划时就会初步对该学期的活动课次数、时间、内容等做好预设,以便有充分的时间准备素材. 如七年级下册(苏科版,下同)共有七个章节,根据课本每章所提供的活动课素材,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适当的修改与增删,本学期共设置了七次活动课. 以第七章为例,本章的教学内容是平行线的认识及性质、图形的平移、三角形的边与角,结合所学内容与学生的爱好,笔者将活动课主题定为“我是小小设计师”. 活动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让学生在课外观察身边有规律的图案,收集并在活动课展示,二是利用平移的规律自己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班会课进行评比. 作为本学期的第一次数学活动课,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活动课上的展示精彩纷呈,课后设计的图案充满创造力和艺术感,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活动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生设计的作品张贴在教室里,使得这些作品所带来的对数学的热情经久不衰.

    活动课是让学生以另外一种方式巩固与应用数学知识. 每个学期对数学活动课的设置不需要追求数量,每个章节设置一节活动课就是一个很好的频率,它能使数学课不再平淡,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其对数学的热情.

    活跃氛围,丰富课堂

    数学是一门较为朴实的学科,没有太多的色彩,也没有过多的形式,因此很多学生会将数学学科与“枯燥、乏味”等形容词相联系. 常态课中课堂气氛沉闷、互动性不强的现象时有发生. 对于这种现象,活动课即可以做一个很好的补偿.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让教学重点、难点渗透到活动细节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静结合,一举多得.

    初三因为面临中考,课业较为繁重,数学课的课堂容量较基础年级明显增大,复习课占了大多数时间,即使这样,活动课的开展依旧要继续. 如九年级下册第八章“统计的简单运用”,是对统计的实际运用,也是中考必考的重要内容. 难度较低,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学习. 如本章的第二节“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笔者就将它作为一次活动课,共两课时,分别做如下安排:第一课时为自学,学生自己阅读课本、领会知识,教师只负责答疑解惑,课后布置主题为“我校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与分析”的活动作业,由小组合作完成;第二课时为成果汇报课,以小组为单位,对本次活动的抽样方法、统计结果及结果分析进行汇报. 通过这样一次活动课,学生在自学与实践中知道了不同的抽样方法对结果的影响、学会了绘制了不同形式的统计图、体会了平均数和方差的作用. 所有的过程都由学生自主完成,知识也是自主构建的,这样的方式不仅达到了教学效果,而且丰富了初三的数学课堂.

    每一次活动课后笔者都会惊喜地发现课堂气氛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活跃,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也有明显的提高. 因此,即便是时间极其宝贵的初三年级,活动课也是必需的.

    感悟生活,体味价值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从这个角度来看,数学便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它的学习是为了计算、描绘生活的点滴.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味到数学的生活价值,活动课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教师通过活动将生活与数学对接,让数学模型显性化、让数学思维凸显化,变抽象为形象,学习也变得轻松高效.

    方程是一种体现数量关系的形式,也是一种数学思想,更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它不仅可以解决数学问题,而且可以解决生活问题. 因此在七年级上册完成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的新课学习后,笔者设计了主题为“我身边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活动,让学生利用双休日深入工厂、银行、超市、菜市场等地,收集并整理了数据及数量关系,在活动课中利用所研究的例子自己编制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的问题. 在活动中,学生再次体会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方法,体悟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这不仅可以达到复习的功效,而且對方程思想的形成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终笔者将学生的问题完善归纳,整理形成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专题,练习后反馈效果良好,这是学生自己的成果,他们对此非常有成就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 数学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书本,感受到课堂以外的数学,切身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体味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拓展知识,发展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的学习可以发展能力,锻炼思维. 发散思维与拓展能力是数学优等生的“标准配置”,那怎样才可以拥有?思维可以训练,能力可以培养,数学活动课可以给能力及思维的发展提供一个重要的平台. 教师充分剖析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学习态度与兴趣爱好,然后对接教学内容中可以拓展的环节,将拓展活动和能力提升融为一体,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深入发展.

    “算24”是一种常见的益智游戏,可以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及灵活性,也是一个人计算能力的体现. 显然,数学是游戏的基础. 初中数学较小学数学相比,数系的扩充是较为明显的标志之一. 在第二章,学生们认识了有理数,学会了有理数的基本运算. 结合课本素材,笔者将“算24”游戏作为本章活动课的主题. 为了更好地贴近教材内容,制定游戏规则如下:①从扑克牌中选取“A~10”共40张用于游戏,其中黑牌为负数,红牌为正数,如“红桃A”记为+1,“黑桃5”记为-5. 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轮流发4张牌,一个小组发牌后其余小组进行计算,然后抢答,如果答对则积一分,并获得发牌资格,答错不积分,其余小组可以继续抢答. 如果没有小组答对,则发牌的小组积一分,发牌资格顺延至下一小组. ③计算课采用加、减、乘、除、乘方五种运算,每张牌只能用一次. ④游戏结束后根据小组积分决出第一、二、三名. 游戏进行过程中学生参与度极高,抢答时场面热烈,出题时气氛紧张,一节活动课很快在激情比拼中接近尾声,课后学生们仍意犹未尽. 在游戏中,学生巩固了有理数的运算,在激烈抢答中,学生提高了思维速度,在五种运算的灵活切换中,也锻炼了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知识的拓展并不仅仅来源于教材,更多的是来源于课本之外的知识,能力的形成更是一种生活经验的历练及积累. 活动课作为常态课的补充,可以给学生提供发展与拓展的平台.

    对于初中生而言,数学活动课常常可以在课外进行,课内则进行活动结果的汇报及展示,因此它并不会占用太多的教学时间. 数学活动并非真正的活动,而是一种“诱导”,一种“启发”,通过激发学生的数学体验使之转化成数学思维. 数学活动课有着实践性、教育性、创新性等特点,作为常态课的点缀,它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自由探索、努力创造,而这些正是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发展所必需的. 数学活动课教会学生体验、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表达,是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的“催化剂”.

相关文章!
  • 改进演示实验,提高演示实验教

    曹雪梅众所周知,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教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

  • 素质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杨天摘要:进入21世纪之后,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而在职业教育中,许多学生和家长错误的认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就

  • 质谱法测定水中溶解氙的含量及

    李军杰+刘汉彬 张佳+韩娟+金贵善+张建锋<br />
    <br />
    <br />
    <br />
    摘要 利用设计的一套水样中提取并分离Xe的装置,与稀有气体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