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节目主持人建立工作档案的必要性

    黄文林

    一、讲导向出精品的基础保障

    北京电台为编采播人员制定了“讲导向、重操守、钻业务、出精品”的十二字行为规范,体现了电台对包括主持人在内的编采播人员的全面要求。其中讲导向、重操守是对主持人的政治道德要求,钻业务、出精品是对主持人的专业业务要求。要讲导向就时刻离不开查阅重大事件、纪念日档案,以主动超前安排那些能体现主旋律、配合中心、围绕大局和紧跟形势的节目;要重操守就离不开经常利用工作档案参照嘉宾的文稿,核对事实、订正错漏,确保节目的真实、准确。而建立工作档案既是钻业务、出精品不可或缺的经验总结、吸取教训的过程,也是钻业务、出精品必须依据的历史资料。

    二、打造栏目特色的必然要求

    以笔者所在的城市服务管理广播而论,其下就有城市零距离、市民热线、老年之友等10余个栏目。这些不同的专业台、不同的栏目,只有千方百计打造出不同特色,才能吸引不同的听众群体,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正因为此,不同栏目主持人都会在播音主持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主持风格、节目特色,直至打造出听众追捧的品牌栏目。而栏目特色的形成、主持风格的出现,乃至名牌栏目的打造,都需要主持人打造自己的特色档案。以笔者最近5个年头主持的“茶余饭后话北京”(下称“话北京”)栏目而论,本是一个以北京的史地民俗为话题,以主持人与嘉宾对话为形式,集知识性、通俗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文化访谈类栏目。从这个栏目的特色出发,笔者经过几年摸索,认为建立不同类别的工作档案正是打造栏目特色的必然要求。

    嘉宾档案是笔者工作档案中一个有特色的档案类别。访谈类节目的一个特点是必须有嘉宾,“话北京”栏目的嘉宾是节目的主角,一般都要在一个较长的相对固定的时间内,向听众讲述一个较为宽泛的话题,构成一个系列,且主要靠的是说。如张卫东先生的“梨园”系列就不是一次节目所能完成的,而要持续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以给听众介绍一个完整的京城梨园文化。正是基于上述考虑,笔者建立了嘉宾档案。其对象包括曾在“话北京”栏目做过节目的所有嘉宾,哪怕只有一次;也包括经人介绍,尚未做过节目的备选嘉宾。其内容包括嘉宾的自然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学历、职称、政治面目、身体状况、住家远近、联系方式等,还包括讲述内容、爱好专长、口才文笔、学术著作、性格脾气、心态秉性、生活习惯、诚信度、知名度、责任心、是否会使用电脑以及欠缺问题等多方面。建立嘉宾档案益处很多,首先使笔者对嘉宾有了进一步了解,能够从嘉宾的临场表现等最初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综合嘉宾多方面素质成为理性的认识,确定是录播还是直播;是安排在节假日,还是安排在正常工作日;需要提醒其注意些什么等等,以便更恰如其分地引导嘉宾做好每期节目。其次使笔者能更有针对性的依据进行综合分析,因人而异,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导向和电台领导的不同要求,合理安排和选择最合适的嘉宾播出节目。比如临时性配合突发事件或当前形势播出的节目,哪怕只有一讲,却也马虎不得,一定要找那些诚信度高、政治敏感、讲话严谨、组稿快捷的嘉宾。

    文书档案数量最多,包括各类计划总结、经验感悟、参评材料、学习资料、领导指示、重要事件纪念日备忘等。如2008年5月份结合5·12汶川大地震播出“北京历史上的地震”等3讲,8月份播出“座谈奥运开幕式”;2009年结合北平和平解放6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相继推出“纪念北平和平解放”、“纪念五四运动”和“60年北京记忆”等专题系列都参考、依据了大量的文书档案。

    节目档案包括音频及网络视频档案,正常播出的节目及配合形势临时播出的专题节目档案,也包括对应纸质文稿的电子文本。这类档案既是主持人的工作成果,也是年度参评的重要依据,还是制作新节目的重要参考资料。

    听众档案包括听众网友的来电、来信、电子邮件,论坛、博客等的信息反馈,以及对上述信息的回复、有关活动的组织方案。据此,曾组织部分听众、嘉宾参观了“北京档案珍藏展”,获得了听众的好评。

    书稿档案汇集了笔者主持“话北京”栏目5个年头里编辑的4本《茶余饭后话北京》(2006--2009年版)系列图书的有关资料。包括图书编辑出版过程中产生的作者文稿、领导题词、印刷底片、送审意见、样书以及与印刷厂、出版社签订的合同。有了书稿档案的借鉴,图书编辑质量逐年提高,印制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而图书的出版既起到了普及史地民俗文化知识、进行了解北京、热爱北京的教育作用;又繁荣了首都的图书市场,受到了市民的欢迎;还可作为节目播出时的有奖竞答赠品,吸引更多听众的参与。

    三、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

    从没有个人的工作档案到建立全新的个人工作档案,可以想见其工作量的巨大。这就要广泛收集和积累每一件工作完成后留下的资料,并养成习惯,而不是像以往那样信手乱扔,或者轻易删除。这就要努力回忆那些已经不复存在的早年的工作,摘其要加以追记。这就要按照档案管理的规律和广播主持工作的特点,对上述各种资料进行便于查找的有序整理。这就要增强档案意识,把工作中随时发生的有借鉴意义的事件,以及心中突发的奇想、感悟、体会等等尽快地变成文字。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何况人过中年,记性早已不佳,如果再懒于动笔,那就真的有些不可救药了。就是这样在紧张的播音主持中,笔者逐步建立健全了自己的工作档案。

    往昔笔者最怵头写工作总结,常常要用很长的时间去回顾一年的工作,可还总是会丢三落四。至于感悟和体会更是蹩了许久,也写不出来。现在,每逢遇到撰写工作总结,笔者都是不忙于下笔,而是先翻阅工作档案,看看一年来都干了些什么,日常又有哪些体会,很快就能理出头绪,顺理成章地写出高质量的工作总结。而最能体现工作档案之成效的则是奥运之年——2008年的工作。这一年的年初,原本由一名主持、一名编辑负责的“话北京”栏目,由于编辑被调到其他部门,便只剩下了笔者一人。这使笔者既要像往常那样做好主持人的工作,又要担起编辑的重担。幸运的是,这时笔者的工作档案已经日臻完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不仅如此,2008年笔者还在做好现有栏目的同时,接手了“评书奥运”这一全新的栏目。由于嘉宾档案提供了充分翔实的资料,笔者迅速选定评书老演员马岐播讲以奥运为题材的评书,每日一讲,并组成一个老中青搭配的评书写作班子为演员提供播讲的评书脚本。从两个人负责一个栏目到一个人承担两个栏目,可见工作档案功不可没。

    四、克服单位档案利用局限的最佳选择

    单位档案室的档案资料丰富,但存在一定的局限。一是单位档案工作是为单位建档,主要是为单位的整体工作服务,为单位领导的科学决策服务。虽然它也要为单位的广大员工服务,但其服务的广度、深度,在现行体制和机制下,显然是打了折扣的。二是单位收藏的档案对象和内容,在取舍上要以单位整体、大局和领导的需要为基本原则,这就难以满足员工的个别需要和具体需要。否则单位档案就会成为无所不存的庞杂无序的大杂烩,背离了建立单位档案室,为单位整体、大局和领导服务的初衷。三是为维护单位档案的齐全完整,单位档案室都要从保管稳妥、保密安全出发,对单位档案的查找程序、借阅审批等制订一些档案管理的具体制度和措施,这是完全必要的。但往往也会因此给员工个人利用档案带来这样或那样的不便。怎样解决单位档案面对职工利用的这种局限性,我以为除了要按照国家档案局的要求,尽快建立覆盖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外,就是要提倡员工建立自己的工作档案。笔者正是亲历了单位档案利用中诸多的不便,才深切感到自己动手建立主持人工作档案的必要性。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