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图壁县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报告
高世刚
摘要:组织引导广大农牧区富余劳动者转移就业,对于统筹做好城乡就业工作,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呼图壁县农牧区为样本,研究呼图壁县农牧区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分析呼图壁县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提出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为下阶段更好开展工作提出建议和思路。
关键词:呼图壁县 农牧区 择业观念 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为进一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切实掌握呼图壁县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通过人员座谈、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访谈交流等方式,走访调研了雀尔沟镇6个村、石梯子乡6个村、大丰镇高桥村、二十里店镇二十里店村和宁州户村、五工台镇福海新村和十户村、园户村镇三工湖村等呼圖壁县农牧区18个少数民族聚居村的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 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
1.1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雀尔沟镇:雀尔沟镇距县城67公里,总面积201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700亩,辖6个村,20个片区,共有农牧民3720户11957人。全镇牧区劳动力为7580人,实际在牧区的劳动力4000人,牧区富余劳动力1000人。
石梯子乡:石梯子乡距县城 23公里,总面积1225.25平方公里,辖6个村,全乡总人口2076户、7882人,有汉、哈、维等7个民族组成,其中哈萨克族占到84%。全乡劳动力共计3841人,其中男性2080人、女性1761人。全乡共计富余劳动力271人。
二十里店镇:二十里店镇距县城 6公里,总面积311平方公里,全镇8个行政村,全镇总人口15903人,有哈、维、回等多个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8686人。实际富余劳动力634人,富余劳动力主要集中在二十里店村、宁州户村,其中少数民族富余劳动力为401人,占富余劳动力总数63.25%。
五工台镇:五工台镇距县城 6公里,总面积572平方公里,全镇13个行政村、全镇总人口20425人,有汉、哈、维、回等13个民族,农村劳动力9389人,其中少数民族劳动力2816人。富余劳动力845人,其中少数民族富余劳动力282人。
园户村镇:园户村镇位于县城周边,总面积324平方公里,全镇12个行政村、社区,全镇共4699户,总人口21720人,农业人口1.5万人,有哈、维、回等多个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9066人,现有实际富余劳动力1400人,少数民族富余劳动力756人。
根据数据汇总,全县6个农牧区乡镇总人口92653人,劳动力47034人,少数民族富余劳动力5230人;其中牧区乡镇劳动力7841人,少数民族富余劳动力1271人。
1.2本县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根据调研情况汇报、实地走访、面对面沟通交流,对调研内容进行分析,本县农牧区的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以下特点。
1.2.1从劳动力转移范围来看,县内县外并存
呼图壁县农牧区劳动力转移主要局限在本县及周边县市,呈现出小范围、近距离的特征。劳动力转移普遍以年轻人为主,文化素质高、自身能力强、自信心较强,主要在昌吉、乌鲁木齐、伊犁甚至内地打工或经商。
1.2.2劳动力转移以自发为主
从劳动力转移的方式看,呼图壁县农牧区劳动力转移虽然有县、乡镇、村的引导,但仍以自发为主,组织化程度不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农牧民外出就业,大多处于自发、无序、零散的状态,没有形成有组织、大规模的劳动力有序转移格局。
1.2.3转移劳动力有转向高层次就业趋势
呼图壁县农牧区劳动力部分转移人员走上了管理、技术岗位;还有一部分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创业有了一定资金,便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自主经营,但这部分人员数量较少。
2 呼图壁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尽管县委、县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对富余劳动力转移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劳务输出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开展技能培训,保障劳务人员合法权益,加强劳务输出基地建设,拓展就业渠道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呼图壁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2.1择业观念陈旧,制约牧区劳动力转移
在调研中发现,牧区劳动力择业观念陈旧,牧民转移动力不强。一是自主择业意识不强,老百姓认为提供技能培训就必须提供就业,提供就业不该失业;二是就业要求不切合实际,希望工作任务要轻,管理制度要松,工资收入要高,福利待遇要好;三是本土观念浓厚,仍有一部分农牧民奉行“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的旧观念,固守家园,安于现状。
2.2农牧区转移劳动力文化层次较低,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水平低
一是在文化层次方面,两个牧区的文盲、半文盲、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农牧区劳动力总数的比例较大,有技术特长的劳动力严重不足。二是在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方面,尽管县、乡镇、村长期组织双语培训,但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有意向外出务工的人员只经过短期培训就上岗就业,仅仅初步掌握了一些生活用语,在与企业管理人员、工友沟通时仍存在较多障碍。三是由于农牧区劳动力文化层次低,国家通用语言水平低,以及种种生活习俗的制约,导致就业能力偏低。
2.3农牧区劳动力培训质量不高
目前基层针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质量都不太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培训内容多以简单的语言培训、法规政策培训为主,缺少专业性的、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二是,由于培训场地资金有限,缺少实训设备场地,加之培训时间短,效果不明显。三是,培训缺乏计划性、针对性,培训时间安排上不能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很多是在农忙时间,导致参训人员较少。
2.4牧区劳动力不适应工业化生产的严格管理
牧区劳动力由于他们原先所从事的农业生产及放牧工作强度较低,所以进城后一时无法适应企业的高强度、高要求、高标准的工业化生产,不适应企业生产的严格管理。如县城各企业有大量的外来工在此就业,经过各级领导的沟通、协调和给予必要的优惠政策,业主也并非有意排斥本地牧民,但两个牧区牧民在此就业者仍然不多,还有的进厂不久由于种种原因又擅自离厂,其原因就是牧民不习惯工厂的作业方式和管理方式,留恋自由自在的放牧生活,这也是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难点所在。
2.5农牧民转移就业还存在制度性、政策性障碍
一是农牧民尚有千丝万缕的乡土情结,一些诸如土地经营权、土地流转、牛羊等牲畜的流转、人畜分离等机制不规范的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影响到更多的农牧民进城落户;二是农牧民进城入镇谋生成本高,如:月工资2500~3000元,除去租房、交通等费用,所剩无几,挫伤了农牧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三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农民工合法权益得不到基本保障的情况还时有发生,如工作环境差、缺少劳动保护等,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3 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除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城镇化建设,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加强组织领导外,还要针对呼图壁县实际,采取具体的对策。
3.1积极行动,着力做好国语培训
一是乡镇、村要從“访惠聚”驻村工作组成员、乡干部、中小学双语教师中选派一批双语基础好、政策理论强的人员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学习培训辅导员,利用冬季农闲牧闲时间开展集中学习培训,其余时间安排自学,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鼓励农牧民群众使用双语交流。二是各乡镇、村在抓好双语学习培训的同时,要把加强双语实践锻炼作为巩固提高双语能力的重要举措。采取每周一天作为“双语学习日”,每天“学两句话双语”以及“双语工作日”等方式,经常性开展双语实践活动。同时,要不断丰富学习载体。三是要通过开展双语演讲比赛、文艺演出、书法比赛、板报平展、联谊活动等形式,积极搭建双语学习平台,激发农牧民群众学习双语的热情,不断强化日常双语学习。要充分发挥“访惠聚”住村工作中作用,抓好村干部和农牧民群众的双语学习培训工作。
3.2分类施策,着力提高培训质量
一是充分利用现有本土资源,因人施教、因才施策、因需施训。充分发挥各级培训机构的作用,进行实用农牧业技能培训。二是加强政企、校企劳务合作,重点加强种养殖业、民族手工业、旅游服务、生态保护与开发、工程机械、汽车驾驶等技能培训。三是要注重实践技能培养,大力推动“订单式”培训,积极与劳务市场和用工单位签订合同,以需定培,定向培训。
3.3大力扶持农牧区劳务合作社发展
一是鼓励建立农牧区劳务合作社,帮助社员就业增收。鼓励农牧区劳务合作社吸纳本地农村闲置劳动力,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二是鼓励农牧区劳务合作社开展技能培训。围绕提升农牧区劳动者综合素质,支持农牧区劳务合作社组织社员开展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和农牧区实用技术培训,并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三是鼓励农牧区劳务合作社吸纳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农牧区劳务合作社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农村就业困难人员的,按规定给予公益性岗位补贴。四是鼓励农牧区劳务合作社拓展劳务活动。凡公共财政支付的绿化养护、卫生保洁、道路养护等劳务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给农牧区劳务合作社承接。
3.4利用援疆机遇扩展就业渠道
一是在福建宁德、龙岩建立就业服务工作站,辐射到浙江、江苏、上海、深圳、广州等省市,并在这些城市相应建立就业服务机构,为外出务工的呼图壁民众提供服务,通过政府与当地接触,解决劳务输出的各种相关问题。二是在福建宁德、龙岩提供专门的门店,扶持呼图壁县少数民族群众开设呼图壁县特色餐饮和农特产品店,补贴、奖励吸纳呼图壁县富余劳动力就业的疆外企业和优秀务工人员。三是在呼图壁县建设宁德、龙岩小微产业孵化园和就业创业示范街,帮扶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
参考文献:
[1] 杨宇,张小雷,雷军,董雯.新疆墨玉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及动力机制研究[J].人文地理,2010(2):134- 139.
[2] 辛敏.新疆阿勒泰市拉斯特乡劳动力转移调查[J].实事求是,2007,196(3):71- 73.
摘要:组织引导广大农牧区富余劳动者转移就业,对于统筹做好城乡就业工作,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呼图壁县农牧区为样本,研究呼图壁县农牧区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分析呼图壁县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提出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为下阶段更好开展工作提出建议和思路。
关键词:呼图壁县 农牧区 择业观念 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为进一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切实掌握呼图壁县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通过人员座谈、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访谈交流等方式,走访调研了雀尔沟镇6个村、石梯子乡6个村、大丰镇高桥村、二十里店镇二十里店村和宁州户村、五工台镇福海新村和十户村、园户村镇三工湖村等呼圖壁县农牧区18个少数民族聚居村的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 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
1.1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雀尔沟镇:雀尔沟镇距县城67公里,总面积201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700亩,辖6个村,20个片区,共有农牧民3720户11957人。全镇牧区劳动力为7580人,实际在牧区的劳动力4000人,牧区富余劳动力1000人。
石梯子乡:石梯子乡距县城 23公里,总面积1225.25平方公里,辖6个村,全乡总人口2076户、7882人,有汉、哈、维等7个民族组成,其中哈萨克族占到84%。全乡劳动力共计3841人,其中男性2080人、女性1761人。全乡共计富余劳动力271人。
二十里店镇:二十里店镇距县城 6公里,总面积311平方公里,全镇8个行政村,全镇总人口15903人,有哈、维、回等多个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8686人。实际富余劳动力634人,富余劳动力主要集中在二十里店村、宁州户村,其中少数民族富余劳动力为401人,占富余劳动力总数63.25%。
五工台镇:五工台镇距县城 6公里,总面积572平方公里,全镇13个行政村、全镇总人口20425人,有汉、哈、维、回等13个民族,农村劳动力9389人,其中少数民族劳动力2816人。富余劳动力845人,其中少数民族富余劳动力282人。
园户村镇:园户村镇位于县城周边,总面积324平方公里,全镇12个行政村、社区,全镇共4699户,总人口21720人,农业人口1.5万人,有哈、维、回等多个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9066人,现有实际富余劳动力1400人,少数民族富余劳动力756人。
根据数据汇总,全县6个农牧区乡镇总人口92653人,劳动力47034人,少数民族富余劳动力5230人;其中牧区乡镇劳动力7841人,少数民族富余劳动力1271人。
1.2本县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根据调研情况汇报、实地走访、面对面沟通交流,对调研内容进行分析,本县农牧区的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以下特点。
1.2.1从劳动力转移范围来看,县内县外并存
呼图壁县农牧区劳动力转移主要局限在本县及周边县市,呈现出小范围、近距离的特征。劳动力转移普遍以年轻人为主,文化素质高、自身能力强、自信心较强,主要在昌吉、乌鲁木齐、伊犁甚至内地打工或经商。
1.2.2劳动力转移以自发为主
从劳动力转移的方式看,呼图壁县农牧区劳动力转移虽然有县、乡镇、村的引导,但仍以自发为主,组织化程度不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农牧民外出就业,大多处于自发、无序、零散的状态,没有形成有组织、大规模的劳动力有序转移格局。
1.2.3转移劳动力有转向高层次就业趋势
呼图壁县农牧区劳动力部分转移人员走上了管理、技术岗位;还有一部分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创业有了一定资金,便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自主经营,但这部分人员数量较少。
2 呼图壁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尽管县委、县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对富余劳动力转移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劳务输出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开展技能培训,保障劳务人员合法权益,加强劳务输出基地建设,拓展就业渠道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呼图壁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2.1择业观念陈旧,制约牧区劳动力转移
在调研中发现,牧区劳动力择业观念陈旧,牧民转移动力不强。一是自主择业意识不强,老百姓认为提供技能培训就必须提供就业,提供就业不该失业;二是就业要求不切合实际,希望工作任务要轻,管理制度要松,工资收入要高,福利待遇要好;三是本土观念浓厚,仍有一部分农牧民奉行“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的旧观念,固守家园,安于现状。
2.2农牧区转移劳动力文化层次较低,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水平低
一是在文化层次方面,两个牧区的文盲、半文盲、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农牧区劳动力总数的比例较大,有技术特长的劳动力严重不足。二是在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方面,尽管县、乡镇、村长期组织双语培训,但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有意向外出务工的人员只经过短期培训就上岗就业,仅仅初步掌握了一些生活用语,在与企业管理人员、工友沟通时仍存在较多障碍。三是由于农牧区劳动力文化层次低,国家通用语言水平低,以及种种生活习俗的制约,导致就业能力偏低。
2.3农牧区劳动力培训质量不高
目前基层针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质量都不太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培训内容多以简单的语言培训、法规政策培训为主,缺少专业性的、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二是,由于培训场地资金有限,缺少实训设备场地,加之培训时间短,效果不明显。三是,培训缺乏计划性、针对性,培训时间安排上不能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很多是在农忙时间,导致参训人员较少。
2.4牧区劳动力不适应工业化生产的严格管理
牧区劳动力由于他们原先所从事的农业生产及放牧工作强度较低,所以进城后一时无法适应企业的高强度、高要求、高标准的工业化生产,不适应企业生产的严格管理。如县城各企业有大量的外来工在此就业,经过各级领导的沟通、协调和给予必要的优惠政策,业主也并非有意排斥本地牧民,但两个牧区牧民在此就业者仍然不多,还有的进厂不久由于种种原因又擅自离厂,其原因就是牧民不习惯工厂的作业方式和管理方式,留恋自由自在的放牧生活,这也是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难点所在。
2.5农牧民转移就业还存在制度性、政策性障碍
一是农牧民尚有千丝万缕的乡土情结,一些诸如土地经营权、土地流转、牛羊等牲畜的流转、人畜分离等机制不规范的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影响到更多的农牧民进城落户;二是农牧民进城入镇谋生成本高,如:月工资2500~3000元,除去租房、交通等费用,所剩无几,挫伤了农牧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三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农民工合法权益得不到基本保障的情况还时有发生,如工作环境差、缺少劳动保护等,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3 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除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城镇化建设,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加强组织领导外,还要针对呼图壁县实际,采取具体的对策。
3.1积极行动,着力做好国语培训
一是乡镇、村要從“访惠聚”驻村工作组成员、乡干部、中小学双语教师中选派一批双语基础好、政策理论强的人员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学习培训辅导员,利用冬季农闲牧闲时间开展集中学习培训,其余时间安排自学,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鼓励农牧民群众使用双语交流。二是各乡镇、村在抓好双语学习培训的同时,要把加强双语实践锻炼作为巩固提高双语能力的重要举措。采取每周一天作为“双语学习日”,每天“学两句话双语”以及“双语工作日”等方式,经常性开展双语实践活动。同时,要不断丰富学习载体。三是要通过开展双语演讲比赛、文艺演出、书法比赛、板报平展、联谊活动等形式,积极搭建双语学习平台,激发农牧民群众学习双语的热情,不断强化日常双语学习。要充分发挥“访惠聚”住村工作中作用,抓好村干部和农牧民群众的双语学习培训工作。
3.2分类施策,着力提高培训质量
一是充分利用现有本土资源,因人施教、因才施策、因需施训。充分发挥各级培训机构的作用,进行实用农牧业技能培训。二是加强政企、校企劳务合作,重点加强种养殖业、民族手工业、旅游服务、生态保护与开发、工程机械、汽车驾驶等技能培训。三是要注重实践技能培养,大力推动“订单式”培训,积极与劳务市场和用工单位签订合同,以需定培,定向培训。
3.3大力扶持农牧区劳务合作社发展
一是鼓励建立农牧区劳务合作社,帮助社员就业增收。鼓励农牧区劳务合作社吸纳本地农村闲置劳动力,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二是鼓励农牧区劳务合作社开展技能培训。围绕提升农牧区劳动者综合素质,支持农牧区劳务合作社组织社员开展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和农牧区实用技术培训,并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三是鼓励农牧区劳务合作社吸纳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农牧区劳务合作社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农村就业困难人员的,按规定给予公益性岗位补贴。四是鼓励农牧区劳务合作社拓展劳务活动。凡公共财政支付的绿化养护、卫生保洁、道路养护等劳务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给农牧区劳务合作社承接。
3.4利用援疆机遇扩展就业渠道
一是在福建宁德、龙岩建立就业服务工作站,辐射到浙江、江苏、上海、深圳、广州等省市,并在这些城市相应建立就业服务机构,为外出务工的呼图壁民众提供服务,通过政府与当地接触,解决劳务输出的各种相关问题。二是在福建宁德、龙岩提供专门的门店,扶持呼图壁县少数民族群众开设呼图壁县特色餐饮和农特产品店,补贴、奖励吸纳呼图壁县富余劳动力就业的疆外企业和优秀务工人员。三是在呼图壁县建设宁德、龙岩小微产业孵化园和就业创业示范街,帮扶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
参考文献:
[1] 杨宇,张小雷,雷军,董雯.新疆墨玉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及动力机制研究[J].人文地理,2010(2):134- 139.
[2] 辛敏.新疆阿勒泰市拉斯特乡劳动力转移调查[J].实事求是,2007,196(3):71-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