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对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

王世美
摘要:文化自信是促进我国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全社会民众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要帮助全社会民众构建坚定的文化自信,这就需要文化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优化与创新文化教育模式,寻求有效的文化渗透与培养途径,真正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光芒。
关键词:文化自信 民族复兴 社会进步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也是开展社会公众教育培养工作的文化载体与平台,对于社会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关系到民族伟大复兴。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节点上,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通过多样化的社会文化培养方式,践行十九大精神理念,提升社会公众自身素养,坚定社会文化自信。因此,理清民族复兴与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社会公众自身修养,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发展方向。
1 坚定文化自信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本理念不谋而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社会培养工作,着力提升全社会文化自信,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任务,承担着艰巨的历史使命,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寻求提升社会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民族复兴与文化自信具有一体两面、不可分割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中华民族要想实现崛起与腾飞,既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同时也需要雄厚的文化后盾,通过构建文化认知与文化体系,可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通过树立文化自信,全社会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也更能坚定信念、砥砺前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推动社会发展提档升级,实现“两个一百年”建设目标。
民族复兴促进文化自信的繁荣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具有厚重的历史人文精神,也是崇高道德素养的集中体现。在现代社会文化培养过程当中,有效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坚定社会的文化自信,可以提升文化教育的效果,提高他们的人文感知能力,对于提升社会综合道德水平和综合素养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经验和依据,提升文化教育与构建民众文化自信,提升社会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知能力。
文化自信为民族复兴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在社会文化体系构建的实践中,民众建立了一定的文化自信后,不仅对社会文化教育具有积极意义,也可以让民族复兴变得更具有时代感,从中华历史文化中寻找文化自信,可以有效地实现当代教育目标,在提升社会公众的文化自信心的同时,也满足了社会文化建设工作的基本要求。除此以外,民众文化信心的建立,还可以引领全社会按照党的十九大要求,奋力前进,提升其自身综合道德素养,让文化成为支撑国家发展和建设的中坚力量,更容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2 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最基础、最广泛、最深厚的自信。可以说,文化自信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保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中既需要物质文明的保障,同时也需要精神文明的支撑,文化在其中发挥着定海神针的作用,没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无法实现民族的繁荣与发展,我们所坚持的文化自信,是对华夏文脉的坚持与信仰。文化自信作为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放在了同样的高度,是国家与全社会向前发展的精神底蕴。
从本质核心来讲,文化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维反映,同时也会反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所以,文化自信归根到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引导社会公众建立文化自信,不是个人的思想任务,而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是实现社会发展的源泉与动力,中华民族所有的自信,都源自脚下这片文化沃土,植根于中华文明体系,是在傳承了五千多年文明的基础上,共同形成的认同感。文化自信源自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认同与接受。
3 构建文化自信的路径选择
帮助全社会构建文化自信,是通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路径,也是当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构建全社会的文化自信要创新模式,多措并举,尊重社会公众的个体要求,有机渗透中华文化,从而促使他们有效的树立文化自信,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顺应时代潮流,践行人本理念
在信息时代,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对社会思想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文化培养工作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工作的需求,通过建设科学、健康社会文化体系,不仅能够提升社会公众综合竞争力,还能够突出时代文化的引领作用,推动社会的文化成长。
一方面,要通过文化建设与个人生活有机融合的方式,进一步适应当今现代社会治理需求,提升社会公众的思想觉悟与科学认识,树立文化自信,凝聚发展合力,推动思想工作快速、高效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潮流。另一方面,在新形势下开展社会文化培养工作,不能忽视社会公众的切身需求。在多元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公众在面对文化教育内容的时候,会有自己的想法与认知需求。因此,充分尊重个体文化要求,践行人本理念,是创新开展社会文化培养工作的重要要求,也是提升新形势下社会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保障,符合现代社会培养教育工作的规律与发展路径。
3.2营造环境向度,注重文化渗透
引领社会树立文化自信,不能一味照抄照搬先进国家和地区的观念与做法,而是要营造相应的文化环境向度,不管是在修养、习惯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各地都有其自身发展脉络,在借鉴发展的过程中,要结合发展实践,通过有机梳理,利用现代传统手段不断弘扬积极文化,摒弃落后的思想与理念,最终形成相应的思想环境向度,让社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核心观念,提升对相应理念的理解力与认知力,进而更好地诠释社会主义文化核心内涵,通过多种方式营造文化环境。
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积极借鉴多元化思想资源,提升社会思想体系构建的丰富性和层次性,是堅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路径。现如今,愈发强调思想和文化资源对社会公众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文化和情感渗透,要深入思考,导入多元化的思维模式,对中华文化主题进行深入探究。寻求适应社会形势的文化构建方式,整合传统思想和文化资源,实现对社会观念的渗透作用。在挖掘文化资源内涵的时候,特别要注重观点性挖掘,提炼总结出其中蕴含的人文内涵,将其转化为思想构建的有效资源,真正实现文化自信。
3.3注重文化感知,实现文化引领
随着社会文化培养工作的创新开展,帮助全社会构筑文化自信体系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基于这样的情况,在开展文化工作过程中,就要构筑文化认知,提升文化自信,真正让文化成为指导社会思想和行为的有力武器。
在实践中,文化引领包括多个维度,既要提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接受程度,通过广泛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把握能力。同时,也要以党政文化为导向,提振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文化在新时期重新焕发生命力,推动社会工作不断发展。利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要不断创新挖掘、提炼总结,从繁杂的传统文化体系中提炼出适应社会文化工作的积极思想,让文化真正成为引领社会公众向前发展的核心,提升社会文化感知与接受程度,实现当代社会文化渗透与培养目标,从社会文化自信层面给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活力。
3.4打造人才梯队,提升工作效能
在现代社会文化培养工作实践中,普遍存在文化专业人才缺失的问题,由于缺少专业的文化传播人才,传统文化工作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文化工作发展需求。要想开展好社会文化培养工作,真正树立文化自信,还要从源头入手,打造高质量的文化人才教育队伍,进而适应社会培养工作需求,充分发挥社会文化培养工作的引领作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
在工作实践中,既要引进文化培养专业人才,也要考虑综合知识背景,结合工作实践,确保文化教育工作培养工作的针对性,旨在减小文化传输与渗透过程中抵触情绪,提高社会公众学习文化和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引领他们真正树立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为契机开展更加丰富的文化教育工作,进而共同迈向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综上所述,站在十九大胜利召开的历史节点上,新时期社会文化工作需要砥砺前行。社会教育和文化培养工作在整个工作体系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全社会能否树立文化自信,会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也直接关系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建设目标的进程。在全社会树立强烈的文化自信,能够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绽放时代魅力,成为社会公众的自我修养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黄胜微.对文化自信及其现代意义的思考[J].才智,2017(5):212.
[2] 李安然.论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J].南方论刊,2017(11):4- 7.
[3 宋佳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树立文化自信的思考[J].福州党校学报,2017(5):37- 40.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