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最后的捕鱼能手水獭
何杨
在孟加拉国用水獭捕鱼是由来已久的传统。几个世纪以来,渔民训练水獭,让它们将鱼赶紧网里,这种代代相传的捕鱼方法在亚洲的的其他地方已经消失了。孟加拉国的渔民将这种方法一直保留到现在,但是这种方法的未来似乎不那么明确,因为河流里鱼群的数量在慢慢减少。
从古至今延续下的传统捕鱼形式
这种名不见经传的捕鱼形式在孟加拉国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曾经在亚洲的许多地方流行,在中国古代宜昌,渔民们就已经学会了饲养水獭来帮助捕鱼。清代文学著作中也有相关文字记载。清代著名戏曲作家、时称“吴中才子”的詹应甲曾于嘉庆年间在远安做了上十年的县令。他在《初至高安》一诗中曾写到“山鸡张猎网,溪獭趁渔船”,并自注“溪深鱼肥,居人每饲獭以取之”。而如今它只存在于一些偏远的地区,比如诺拉尔——一个距离孟加拉首都130公里的地方。
水獭栖息在湖泊、河湾等淡水区,常独居,不成群。善于游泳和捕鱼。它们捕鱼敏捷迅速,常在水边的岩石上潜伏,凭着灵敏的视觉、听觉、嗅觉,一旦发现猎物,便迅速扑捕,多能大获全胜。聪明伶俐的水獭,只要经过半年的训练,就可以成为渔民的好帮手,素有“捕鱼能手”之称。它们游泳速度很快,靠肌肉发达的长尾上下摆动,靠后肢掌握方向,在水中可左右翻转,上下自如。一次潜水可长达6-8分钟,喜欢在水里追捕鱼群。水獭经常来到鱼爱藏身的水底岩洞,把鱼堵在“洞里”,一只一只地捉上来给主人。
水獭自己并不捕鱼,渔民训练它们,让它们将鱼群赶到岸边的渔网中。这种捕鱼方式能够捕获更多的鱼,而且卖的比较贵,通常夜间一个渔民能够捕获50公斤的鱼虾。但是这些捕鱼的家庭通过这种方式每月收入约180欧元,但水獭大多在水里捕食和生活,当它饿得发慌时才会离开水到岸边去觅食老鼠和小鸟。在陆上行走时,肚皮紧贴地而,因肢体短小而爬行艰难,显得非常吃力,容易被敌害追上。所以渔民们要把其中一半的钱用来养活这些水獭,渔民的收入非常少。
水獭数量锐减 渔民出现生存困境
渔民们捕鱼的时候会将渔网撒在靠近河岸的地方。他们这样做,水獭们也能用他们的尾巴激起水花。水獭自己并不捕鱼,而是把鱼群赶向渔网。水獭捕鱼一般在晚上进行,有些渔民会一直捕到黎明时分,捕到足够多的鱼维持家里的开销。经过他们的努力工作每天晚上大概能捕到4到12公斤的鱼和虾。
一个渔民家庭每个月的收入大概是250美金。孟加拉国南部诺拉尔地区的渔民们工作都要依赖水獭。水獭同北极熊、海豹、鱼鹰一样都有很好的捕鱼能力,但不同的是,水獭能在植物中发现鱼群,并把鱼群赶向他们的网,他自己并不是完全以鱼为食,所以更能够帮助渔民们收获鱼群。如果没有水獭渔民们就捕不到那么多的鱼。
最近几年,水里的鱼变得越来越少也越来越难捕。以前能发现的鱼种现在也已经看不到了。而来自科学的解释是,自然界中鱼群的数量变少是因为它们无法正常的繁殖。石油对水体的污染、农药过多的使用以及过度捕捞都能使鱼群的数量减少。而随之发生变化的,还有孟加拉国诺拉尔地区以捕鱼为生的家庭,他们都在慢慢迁移,居民数量急剧减少,从500户减少到150户。跟50年前相比数量已经下降了90%。
这里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况是,野生水獭数量也越来越少。野生水獭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很少见到,曾经有一次在秦岭黑河流域人们发现了一只野生水獭,因为外出觅食而误入粘网。在诺拉尔,以前河里有很多的鱼。渔民们靠这个能养活自己的家庭,但是现在即使是整个晚上都在捕鱼,他们也不能获得足够多的收入。以前每个家庭都有15到20只水獭,但是现在只有3到4只,因为他们们不能养活水獭。没有了足够多的水獭,渔民们又变得不堪重负,因为这些渔民在没有水獭的帮助下不知道怎么捕鱼。可想而知,水獭对当地渔民捕鱼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如今,专家们对水獭捕鱼的未来并不是很乐观。诺拉尔城市化进程并不快,如果以后没有鱼,那水獭捕鱼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在诺拉尔生长的孩子,都不想再继续捕鱼,如果他们能继续学习,他们就有机会走出山村找到好的工作,就能从销售商那里买鱼。村民们都在担心他们的收入来源很快就会没了。一个渔民的实际情况是,他的大多数收入都用来喂养5只水獭,其中两只已经训练好的,另外三只还在训练。这5只水獭每天要消耗掉3到4公斤的鱼。
当地人说利用水獭捕鱼也是一种保护水獭的方式,因为随着河水的污染和滥捕的行为,河中的鱼越来越少,如果这种捕鱼的方式消失,水獭也将面临着灭绝。目前,这种捕鱼方式正在消失,因为可捕的鱼越来越少,或许再过20年,这种捕鱼方式可能完全消失。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渔民使用的水獭叫做短毛水獭,被列入濒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