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徐志刚
摘要: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关键,而眼下由于传统教学思想及教局体制的限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很难得到培养,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提出了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在不影响学生考试的情况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物理教学;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当下,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一个国家实力的关键。而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下的培养过程,而中学物理是一切理工科的基础,对以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这方面的培养。
1制约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原因
1.1我国的传统教学思想
中国传统教育观念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大部分学校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都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也是讲授为主,缺乏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科技创新的意识了。
1.2我国的教育体制
大家都知道,由于中国的国情,高考是没办法改变的,只要高考存在一天,学校就得重视升学率,因为社会对一个学校的评价就是每年能考上多少个“清华北大”,因此,学校也要求学生作题、作题、还是作题,因此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问题就很难落实。
由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只能在不影响学生考试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培养,近年来,我也是沿着这一目标在不断地探索。
2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2.1教师本身要具有创新精神
我国的教师都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很多老师自己就缺乏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因此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首先要得到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因为知识越丰富,知识结构越合理,就越能发现新问题。科技创新要求教师的知识是多方面的,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其它学科的一些知识。也要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和手段,并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为科技创新教育服务。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扩展视野,以满足科技创新的教学要求。
2.2在备课中应重视“整体思路”创新设计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我觉得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老师有创新精神,因此在备课中可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和再造,从整体思路上考虑如何导入设计、如何进行探究情境的设计、如何探究活动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只要整体思路构想科学合理就行。比如在讲向心力向心加速度这一节时,课本里是从实验里说明物体做圆周运动时需要向心力,从向心力演示仪里说明向心力与质量、角速度和半径的关系,最后才得出向心加速度,实际教学中也可以从加速度的定义出发先推导出向心速度的表达式,后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向心力公式,最后再利用实验验证,有时觉得这样讲学生更容易理解,又比如牛顿第二定律中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课本的实验要求小车的质量要远大于钩码的质量,但实际上根本没办法做到这一点。这时我们可以采用气垫导轨来实验,把气垫导轨的一端垫高,外力用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来提供,准备相同的一些垫片,合外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垫片的数量来改变,这样就不要求小车的质量要远大于钩码的质量,当然也可以用传感器来做实验。
2.3新课的引入要创新
一节课要上好,我觉得引入非常重要,如果老是用按课本讲,学生预习后早就知道了,提不起兴趣,因此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创新的实验引入,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的思维,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也能想着如何进行创新。比如,在《摩擦力》的教学中,我就采用了小魔术引入,手拉一条橡皮筋,斜着放,上面套着一个小环,慢慢释放手中的的橡皮筋,小环在静摩擦力的作用下就慢慢上升,学生感到非常惊奇,由此引入新课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多普勒效应》一课,我是采用向心力演示仪改装的,把长槽末端的档板拿掉而在上面放个信号发生器,转动时多普勒效应非常明显。
2.4重视课后学生对物理原理的創新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物理知识渗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新课标准也告诉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物理原理,在课后引导学生去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我每次假期都会部署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
比如我布置了学生对我们德化各家瓷厂的生产进行调查,全班各个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对我们县的瓷厂的生产进行了调查,并写出了调查报告,参加了市的创新大赛并获得集体二等奖,更有位同学发现了各瓷厂的喷釉装置存在着很大缺陷,他利用高中所学的离心运动等知识设计出了《一种离心式节能喷釉装置》,申请了专利,并在第9届国际发明展上荣获金奖。
又如我布置了对全县的小水电进行调查研究,同学们也各自提出了对参观的小水电的看法,其中一同学更是对现有的小水电的发电形式提出了质疑,并设计出了他的作品《真空小水电发电装置》,他的想法是把水轮机和发电机放在上下水柱密封产生真空度较高的运行室中工作,由于水轮机、发电机在真空室中运行,减少了各种摩擦产生的损耗,同时使入水的导水管长度缩短,因而可大大地提高发电效率。原理就是利用初中学过的托里拆利实验,并制作出实物申请了专利,参加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并获得全国比赛二等奖及第九届昆山国际发明展上获得铜奖。
现在,在每年的寒暑假我都布置相应的实践活动作业,并要求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新的设想,每年我也都能从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中的作品参挑选几个项目参加各种比赛。
虽然我们的教育体制、我们的传统教学观念在制约着我们对学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只要我们想方设法,还是可以在我们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摘要: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关键,而眼下由于传统教学思想及教局体制的限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很难得到培养,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提出了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在不影响学生考试的情况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物理教学;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当下,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一个国家实力的关键。而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下的培养过程,而中学物理是一切理工科的基础,对以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这方面的培养。
1制约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原因
1.1我国的传统教学思想
中国传统教育观念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大部分学校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都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也是讲授为主,缺乏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科技创新的意识了。
1.2我国的教育体制
大家都知道,由于中国的国情,高考是没办法改变的,只要高考存在一天,学校就得重视升学率,因为社会对一个学校的评价就是每年能考上多少个“清华北大”,因此,学校也要求学生作题、作题、还是作题,因此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问题就很难落实。
由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只能在不影响学生考试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培养,近年来,我也是沿着这一目标在不断地探索。
2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2.1教师本身要具有创新精神
我国的教师都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很多老师自己就缺乏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因此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首先要得到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因为知识越丰富,知识结构越合理,就越能发现新问题。科技创新要求教师的知识是多方面的,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其它学科的一些知识。也要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和手段,并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为科技创新教育服务。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扩展视野,以满足科技创新的教学要求。
2.2在备课中应重视“整体思路”创新设计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我觉得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老师有创新精神,因此在备课中可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和再造,从整体思路上考虑如何导入设计、如何进行探究情境的设计、如何探究活动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只要整体思路构想科学合理就行。比如在讲向心力向心加速度这一节时,课本里是从实验里说明物体做圆周运动时需要向心力,从向心力演示仪里说明向心力与质量、角速度和半径的关系,最后才得出向心加速度,实际教学中也可以从加速度的定义出发先推导出向心速度的表达式,后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向心力公式,最后再利用实验验证,有时觉得这样讲学生更容易理解,又比如牛顿第二定律中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课本的实验要求小车的质量要远大于钩码的质量,但实际上根本没办法做到这一点。这时我们可以采用气垫导轨来实验,把气垫导轨的一端垫高,外力用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来提供,准备相同的一些垫片,合外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垫片的数量来改变,这样就不要求小车的质量要远大于钩码的质量,当然也可以用传感器来做实验。
2.3新课的引入要创新
一节课要上好,我觉得引入非常重要,如果老是用按课本讲,学生预习后早就知道了,提不起兴趣,因此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创新的实验引入,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的思维,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也能想着如何进行创新。比如,在《摩擦力》的教学中,我就采用了小魔术引入,手拉一条橡皮筋,斜着放,上面套着一个小环,慢慢释放手中的的橡皮筋,小环在静摩擦力的作用下就慢慢上升,学生感到非常惊奇,由此引入新课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多普勒效应》一课,我是采用向心力演示仪改装的,把长槽末端的档板拿掉而在上面放个信号发生器,转动时多普勒效应非常明显。
2.4重视课后学生对物理原理的創新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物理知识渗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新课标准也告诉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物理原理,在课后引导学生去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我每次假期都会部署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
比如我布置了学生对我们德化各家瓷厂的生产进行调查,全班各个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对我们县的瓷厂的生产进行了调查,并写出了调查报告,参加了市的创新大赛并获得集体二等奖,更有位同学发现了各瓷厂的喷釉装置存在着很大缺陷,他利用高中所学的离心运动等知识设计出了《一种离心式节能喷釉装置》,申请了专利,并在第9届国际发明展上荣获金奖。
又如我布置了对全县的小水电进行调查研究,同学们也各自提出了对参观的小水电的看法,其中一同学更是对现有的小水电的发电形式提出了质疑,并设计出了他的作品《真空小水电发电装置》,他的想法是把水轮机和发电机放在上下水柱密封产生真空度较高的运行室中工作,由于水轮机、发电机在真空室中运行,减少了各种摩擦产生的损耗,同时使入水的导水管长度缩短,因而可大大地提高发电效率。原理就是利用初中学过的托里拆利实验,并制作出实物申请了专利,参加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并获得全国比赛二等奖及第九届昆山国际发明展上获得铜奖。
现在,在每年的寒暑假我都布置相应的实践活动作业,并要求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新的设想,每年我也都能从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中的作品参挑选几个项目参加各种比赛。
虽然我们的教育体制、我们的传统教学观念在制约着我们对学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只要我们想方设法,还是可以在我们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