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公砚的起源发展及艺术特征
摘 要:砚作为一种研磨泚笔的工具与笔、墨、纸合称为中国“文房四宝”,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随着社会形态更替和发展,人们对实用性和艺术性有了不同的需求,砚也由单纯的研磨工具变成融绘画、雕刻、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艺术品。徐公砚是中国石砚中的重要品种,它是一种天然纹理与石材雕刻相融合的“随形砚”,天然雕刻作为它的特点在诸砚中独树一帜。
关键字:砚;起源发展;徐公砚;艺术特征
1 砚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多元。砚因其性质坚固、材料优良而千古留存,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二十世纪中期,在陕西宝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一方距今五千年的石砚,其形扁圆且有双槽,残存少量颜料,据推测该石砚是一种绘画时用于研磨颜料的器具,这种研磨器已经初具砚的形态,也被视为中国最早的砚台。由此可见,中国石砚的历史悠久,与书画历史一样源远流长。
文字产生后,人们对于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原来用于加工食物研磨器又有了研墨的功能,逐渐便出现了专门用于书写的书写砚,经考古发现,迄今第一方书写砚是战国至秦汉初期的睡虎地石砚。
汉代是砚发展的重要时期,除了用人工制墨取代磨石工具外,砚面也进行了区域的划分,出现了砚堂、砚边、砚池,其材质也开始多样化,出现了陶、铜、漆、玉等质地。这时的砚台不再是原始形态,出现了纹饰装饰,其形态也有了变化,并配有精致木盒或彩绘漆盒。
书写砚出现之后,砚的发展就一直处于追求实用功能的阶段,人们一直在探索最适合使用的材料,经历各种尝试后,直至唐代才确立了石砚的主体地位。砚发展到唐代时,就已基本完善了砚的实用功能,并且形成了以“凤字砚”为主要形式的唐代石砚,在此基础上出现了端石、歙石、红丝石、澄泥石四大砚石品种。
发展到宋代,砚便开始追求审美情趣,但仍以实用为主。与唐代“凤字砚”不同,“抄手砚”是宋代砚台的主要形式。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各种有关砚石的专业理论著作,如米芾的《砚史》、蔡襄的《砚记》、苏易简的《文房四谱》等,同时也确立了四大名砚的主体地位,分别是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山西绛州的澄泥砚。元代的砚多承袭于两宋,变化甚微。
明代的砚更加注重观赏性,砚台造型流畅,别具一格。清代之后,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整个社会对于审美追求更加迫切,砚的发展迎来了中国砚史上的又一大高潮。这一时期的砚,在砚石的选材和雕刻工艺上更加精益求精,雕刻风格也更为多样,如花鸟、山水、人物等。砚也由一种研磨工具变成了集书、画、雕刻、漆艺等工艺于一体的艺术品和收藏品。
2 徐公砚的起源和发展及艺术特征
徐公砚产于山东临沂地区沂南县青驼镇南徐公店村,故称为“徐公砚”。徐公砚是鲁砚中的重要品种,乃中国的传统名砚之一。
砚本同源,徐公砚与中国其他砚台一样,前身是中国史前文化中用于农业生产的研磨器。时至战国秦汉时期才出现书写砚,并有了当今砚的基本形态。
到了唐代,中国的石砚开始有了风格派系上的划分,徐公砚也因其天然造型,蕴然似玉,贮默经夜不干,严寒不结冰等特点而成名,据《临沂县志》记载:“唐代有一徐氏举子,赴京应试途中,夜宿该村,偶发奇石,遂琢磨成砚,因此砚寒而不冰,在殿试中一举成名。”从此徐公砚便声名鹊起,后经考证,徐公砚中之墨在-4摄氏度时仍不结冰,故砚中上品名不虚传。
时至宋元时期,制砚艺术分为了两个流派。一是匠作派,即手工匠人们,只将花鸟鱼虫刻在砚台上,无落款。二是文士作,这种风格的砚台多是出自文人书画家之手,砚上有图案、雕刻、铭文和各种字体的书法,落款更是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徐公砚“天然雕饰”“天人合一”的艺术风格与文士作制砚风格不谋而合,在制作时不仅是简单的将诗书画印在砚中,更要将其与天然纹理相融合,与自然和谐统一,融为一体。
明清时期出现了自然形砚,即“随形砚”,它们是徐公砚艺术风格的发展延续。这时的石砚制作普遍可以因才施艺,随着玉器中的工艺—俏色巧雕的出现,借助砚石的天然色泽与纹理,运用各种雕刻技艺,将花鸟鱼虫融入到石材纹理中,达到“万物包一,大道自然”的境界。
徐公砚兼具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从实用功能看,徐公砚的材料是取自徐公砚村的独有玄武层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石质坚硬,密度极高,扣之清脆,其声如罄。在这些优秀的石材中,选取硬度适中,质地优异的石材制砚,做出的砚台,发墨适中,与墨相亲,不滞不滑,蓄墨保温,贮墨耐久,数研之后即可泛出油渍状之墨,可称砚中上品,颇受书画家青睐。
徐公砚制砚时是在形状各异的砚石上进行构思创作,故特点鲜明,与众不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徐公砚的砚石多为细嫩无杂质的仔石,四周有天然细碎的石纹,花纹有形无质,即虽有石纹的纹路,但触及光滑,没有纹路质感。整体外形适中,不宜过高过宽过窄,形体饱和,无奇形。只有同时满足外形、硬度、石质纹路的要求,才能制出美观的徐公砚。徐公砚的雕刻艺术更是在诸砚中别具一格,属于文人砚的一种。《端溪砚谱》中谈到“得石不加斧凿以为砚,后人寻石自然平整者仿之”,这种“得石不加斧凿“的砚与徐公砚的风格极为相似,均取自自然之美,讲究天然雕饰和自然形砚,不仅保留天然形状还巧借石形石皮的颜色、肌理,将粗狂豪放的石理与精细雅致的人工雕琢相结合,尽可能的保留原来的自然韵味,摒弃繁杂雕饰,以铭刻为主,线条简洁流畅,意境深远,富于联想,达到粗中见细、拙中见巧、古雅朴实的视觉感受,让无数文人墨客为之钟情。
一方砚石,集天地之灵气,启发文人之灵感,在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的交融中,赋予砚石以生命,造就一代名砚——徐公砚。
参考文献
[1](南宋)佚名《端溪砚谱》
[2](民国)《临沂县志》
[3]《中国古代砚台鉴赏》,金彤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
[4]《中国手工艺》,樊嘉禄 方晓阳 吴丹彤著,大象出版社,2009年6月
[5]《文房四宝-砚》,杨白水著,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
[6]《徐公砚的制砚艺术》,姜书璞,摘自《收藏》,第213期,2010年8月
作者简介
姜苏原(1992-),女,汉,山东省蓬莱市,研究生,要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设计文化研究。
关键字:砚;起源发展;徐公砚;艺术特征
1 砚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多元。砚因其性质坚固、材料优良而千古留存,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二十世纪中期,在陕西宝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一方距今五千年的石砚,其形扁圆且有双槽,残存少量颜料,据推测该石砚是一种绘画时用于研磨颜料的器具,这种研磨器已经初具砚的形态,也被视为中国最早的砚台。由此可见,中国石砚的历史悠久,与书画历史一样源远流长。
文字产生后,人们对于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原来用于加工食物研磨器又有了研墨的功能,逐渐便出现了专门用于书写的书写砚,经考古发现,迄今第一方书写砚是战国至秦汉初期的睡虎地石砚。
汉代是砚发展的重要时期,除了用人工制墨取代磨石工具外,砚面也进行了区域的划分,出现了砚堂、砚边、砚池,其材质也开始多样化,出现了陶、铜、漆、玉等质地。这时的砚台不再是原始形态,出现了纹饰装饰,其形态也有了变化,并配有精致木盒或彩绘漆盒。
书写砚出现之后,砚的发展就一直处于追求实用功能的阶段,人们一直在探索最适合使用的材料,经历各种尝试后,直至唐代才确立了石砚的主体地位。砚发展到唐代时,就已基本完善了砚的实用功能,并且形成了以“凤字砚”为主要形式的唐代石砚,在此基础上出现了端石、歙石、红丝石、澄泥石四大砚石品种。
发展到宋代,砚便开始追求审美情趣,但仍以实用为主。与唐代“凤字砚”不同,“抄手砚”是宋代砚台的主要形式。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各种有关砚石的专业理论著作,如米芾的《砚史》、蔡襄的《砚记》、苏易简的《文房四谱》等,同时也确立了四大名砚的主体地位,分别是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山西绛州的澄泥砚。元代的砚多承袭于两宋,变化甚微。
明代的砚更加注重观赏性,砚台造型流畅,别具一格。清代之后,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整个社会对于审美追求更加迫切,砚的发展迎来了中国砚史上的又一大高潮。这一时期的砚,在砚石的选材和雕刻工艺上更加精益求精,雕刻风格也更为多样,如花鸟、山水、人物等。砚也由一种研磨工具变成了集书、画、雕刻、漆艺等工艺于一体的艺术品和收藏品。
2 徐公砚的起源和发展及艺术特征
徐公砚产于山东临沂地区沂南县青驼镇南徐公店村,故称为“徐公砚”。徐公砚是鲁砚中的重要品种,乃中国的传统名砚之一。
砚本同源,徐公砚与中国其他砚台一样,前身是中国史前文化中用于农业生产的研磨器。时至战国秦汉时期才出现书写砚,并有了当今砚的基本形态。
到了唐代,中国的石砚开始有了风格派系上的划分,徐公砚也因其天然造型,蕴然似玉,贮默经夜不干,严寒不结冰等特点而成名,据《临沂县志》记载:“唐代有一徐氏举子,赴京应试途中,夜宿该村,偶发奇石,遂琢磨成砚,因此砚寒而不冰,在殿试中一举成名。”从此徐公砚便声名鹊起,后经考证,徐公砚中之墨在-4摄氏度时仍不结冰,故砚中上品名不虚传。
时至宋元时期,制砚艺术分为了两个流派。一是匠作派,即手工匠人们,只将花鸟鱼虫刻在砚台上,无落款。二是文士作,这种风格的砚台多是出自文人书画家之手,砚上有图案、雕刻、铭文和各种字体的书法,落款更是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徐公砚“天然雕饰”“天人合一”的艺术风格与文士作制砚风格不谋而合,在制作时不仅是简单的将诗书画印在砚中,更要将其与天然纹理相融合,与自然和谐统一,融为一体。
明清时期出现了自然形砚,即“随形砚”,它们是徐公砚艺术风格的发展延续。这时的石砚制作普遍可以因才施艺,随着玉器中的工艺—俏色巧雕的出现,借助砚石的天然色泽与纹理,运用各种雕刻技艺,将花鸟鱼虫融入到石材纹理中,达到“万物包一,大道自然”的境界。
徐公砚兼具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从实用功能看,徐公砚的材料是取自徐公砚村的独有玄武层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石质坚硬,密度极高,扣之清脆,其声如罄。在这些优秀的石材中,选取硬度适中,质地优异的石材制砚,做出的砚台,发墨适中,与墨相亲,不滞不滑,蓄墨保温,贮墨耐久,数研之后即可泛出油渍状之墨,可称砚中上品,颇受书画家青睐。
徐公砚制砚时是在形状各异的砚石上进行构思创作,故特点鲜明,与众不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徐公砚的砚石多为细嫩无杂质的仔石,四周有天然细碎的石纹,花纹有形无质,即虽有石纹的纹路,但触及光滑,没有纹路质感。整体外形适中,不宜过高过宽过窄,形体饱和,无奇形。只有同时满足外形、硬度、石质纹路的要求,才能制出美观的徐公砚。徐公砚的雕刻艺术更是在诸砚中别具一格,属于文人砚的一种。《端溪砚谱》中谈到“得石不加斧凿以为砚,后人寻石自然平整者仿之”,这种“得石不加斧凿“的砚与徐公砚的风格极为相似,均取自自然之美,讲究天然雕饰和自然形砚,不仅保留天然形状还巧借石形石皮的颜色、肌理,将粗狂豪放的石理与精细雅致的人工雕琢相结合,尽可能的保留原来的自然韵味,摒弃繁杂雕饰,以铭刻为主,线条简洁流畅,意境深远,富于联想,达到粗中见细、拙中见巧、古雅朴实的视觉感受,让无数文人墨客为之钟情。
一方砚石,集天地之灵气,启发文人之灵感,在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的交融中,赋予砚石以生命,造就一代名砚——徐公砚。
参考文献
[1](南宋)佚名《端溪砚谱》
[2](民国)《临沂县志》
[3]《中国古代砚台鉴赏》,金彤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
[4]《中国手工艺》,樊嘉禄 方晓阳 吴丹彤著,大象出版社,2009年6月
[5]《文房四宝-砚》,杨白水著,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
[6]《徐公砚的制砚艺术》,姜书璞,摘自《收藏》,第213期,2010年8月
作者简介
姜苏原(1992-),女,汉,山东省蓬莱市,研究生,要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设计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