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学案导学” 构建物理“高效课堂”

焦月英
摘 要:“学案导学”是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模式,它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巧妙运用学案导学模式可以构建物理高效课堂。
关键词:学案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是以尽可能少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即低投入、高产出的课堂。“高效”是高效率与高效益的和谐统一,高效率即课堂容量大,高效益是指学生的知识、情感、价值观等的有效提高。高效课堂应达成“自主构建、协作探究、高效生成、灵活运用”。
学案是在新课程标准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学习目标和心理特征等实际,为自主学习、知识构建和研究探讨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将课堂的内容延伸到课外,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自学本课基础知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这种教学模式是关注学生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模式之一。
1 利用学案之“导学”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构建能力
在物理课本一标多版的现实下,我们需要研究不同版本的内容,对教材进行取舍与整合,并结合我们的教学思想编成导学案呈现给学生。导学案包含以下几个环节: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基础检测、新课导学、问题探究、课后作业。
学生首先通过课前预习环节,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对本节课的主干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学生也可以在课前预习环节完成,例如《自由落体运动》中,笔者在课前预习环节设定以下问题:(1)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什么情况下物体运动可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2)自由落体的运动性质是什么(做什么运动)?(3)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特点是什么?自由落体运动遵循什么规律?学生通过阅读鲁科版教材P45-P50,这些问题都可以完成。课前预习环节由学生自主完成,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而且使学生对本课知识结构有了一定认识。2 巧用学案之探究问题设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有效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够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自动生成知识体系。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探究问题设计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适当难度的问题,让学生有“跳一跳可摘桃”的感觉。由于学生的认知是从感性逐渐上升到理性,因此探究问题应该贴近学生生活,尽可能取材于生活,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亲自体验、思考,这样才能更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笔者充分利用学案导学的优越性,在学案中巧设问题串,通过巧设“问题”、“猜想”等,培养学生的探究物理问题能力和协作能力[2]。课导学“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时,设置如下:
问题1.重的物体一定下落得快吗?
猜想:物体下落过程的运动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质量大的物体下落的速度一定比质量小的快吗?
[实验小探究]材料:一元硬币、两张与硬币表面面积相同的纸片,把其中一张纸片揉成纸团,泡沫塑料板、乒乓球(G泡沫>G乒)在下述几种情况下,都让它们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观察下落快慢情况。
演示实验1:一元硬币和纸片(G币>G纸),在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
现象: ,结论: 。
演示实验2:一张纸裁成相等的两半(G半张=G纸团),一半揉成纸团,另一半不变;在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
现象: ,结论: 。
演示实验3:泡沫塑料板和乒乓球(G泡沫>G乒),在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
现象: ,结论: 。
【思考與交流】出现这些看起来似乎是互相矛盾的结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实验演示]“牛顿管”的实验
(1)将羽毛和金属片放入有空气的玻璃管中,让它们同时下落,观察到的现象:

(3)将羽毛和金属片放人抽去空气的玻璃管中,让它们同时下落,观察到的现象:

证明实例: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在月球上(无大气),同时释放羽毛和铁锤,发现它们下落得一样快。
【探究归纳】影响落体运动快慢的因素是 的作用,没有空气阻力时,只在重力作用下轻重不同的物体由同一高度下落快慢 。即自由落体 运动的物体下落的快慢与重力的大小 。由此推出:不同物体自由落体 运动的加速度都 (填 “相同”或“不相同”)。
问题2.通过实验获取自由落体运动的纸带.频闪照片采用s2-s1= s3-s2= s4-s3= s5-s4判断运动性质?
【探究归纳】(1)自由落体运动定义: 。
(2)自由落体运动特点 。
以上问题设计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物理情景与探究问题有机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不但能够轻松获取知识,而且能够体会到获取知识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3 巧用学案之典型案例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程提出的最基本理念,物理课堂不仅要学习物理规律,而且更要学会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可以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3]。笔者认为物理导学案的典型案例设计应注意以下两点:(1)立足于学情。根据美国心理学家Vroom的“期望理论”公式:动力=目标高度×达到的可能性,题目太简单,学生不感兴趣;题目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因此,典型案例设计应该立足于本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2)重视物理情景的创建。学习是实践性比较强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所学规律,因此,典型案例设计应该强化知识技能与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例如,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学案中,笔者典型案例设计如下:
(1)降落伞在匀速下降过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若风速越大,则降落伞( )
A.下落的时间越短 B.下落的时间越长
C.落地时速度越小 D.落地时速度越大
(2)降落伞在下落一定时间后的运动是匀速的,没有风时,某跳伞员着地速度是4m/s,现在由于水平向东的风的影响,跳伞员着地速度为5m/s,那么,风速为多少?跳伞员着地速度的方向如何?
(3)一条河宽d=200m,河水流速v1=3m/s,如图1所示,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2=4m/s,则:
①欲使渡河时间最短,应该怎样操作?最短时间是多少?
②欲使航程最短,应怎样操作?最短位移是多少?
总之,“学案导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它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物理课堂充满生机。这种教学模式还需要教师有效引导,在课堂上结合学生的反馈有效运用导学案,这样才能使物理课堂高效、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戴金平.“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的困惑[J].中学物理,2014(6):5-7.
[2]陆良荣.谈高中物理生态课堂的构建[J].中学物理,2014(9):39-42.
[3]刘树田.中学物理教法与学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9-24.
相关文章!
  • 改进演示实验,提高演示实验教

    曹雪梅众所周知,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教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

  • 素质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杨天摘要:进入21世纪之后,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而在职业教育中,许多学生和家长错误的认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就

  • 质谱法测定水中溶解氙的含量及

    李军杰+刘汉彬 张佳+韩娟+金贵善+张建锋<br />
    <br />
    <br />
    <br />
    摘要 利用设计的一套水样中提取并分离Xe的装置,与稀有气体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