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建融资担保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研究
赵梅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下行,金融市场也伴随着风险增大,违约行为增多,融资担保行业为客户在银行的融资行为进行增信,在经济下行期如何将担保代偿风险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不仅体现了担保企业内控管理水平,更体现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融资担保企业必须要积极的探索并且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下的内部控制机制,促进融资担保行业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融资担保;内部控制;体系研究
一、融资担保企业营造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环境
(一)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培养风险管理意识
管理层应该依据企业所制定的发展战略规划,构建近期、中期以及长期风险管理战略。从融资担保企业风险容量出发,对风险管理运营、政策、道德以及法律风险进行综合性的评判。在战略发展方面,融资担保企业在其提供融资性担保服务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与再担保机构、银企共担等新形式的合作,寻找化解风险的新方式。还应该拓展非融资性担保、直接融资担保等业务,从而构建多样化、健全的融资担保服务。同时针对这些业务构建合理的业务流程框架,使得企业融资进得去,出得来,将担保风险控制在合理水平。
(二)积极打造全面风险管理文化
对职工进行风险观念灌输,营造出融资担保企业在风险管理中的运营的环境。同时构建监管机制,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监控,如其违反了企业的风险管理制度必须要对其进行追查和处理,并探寻管理漏洞,进一步完善内控风险制度,加强检查和追踪,最大程度降低道德风险与操作风险。通过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文化,增强企业全体职工履行职责的自觉性以及执行规章制度的严肃性。
(三)完善人力资源及组织机制
融资担保企业需要专业人才对担保项目进行评估、保后管理等,对员工的业务素养以及职业道德都有很高要求。因此,融资担保企业应该加大对员工的培训,积极引导员工提升自我修养,提升业务水平。并且要完善人力资源的培训机制、绩效评估机制,从而降低担保企业人力资源运营的风险。设置风险管理委员会等管理与监督机制,从整体上管理各业务及产品的风险。
二、风险评估机制与流程的完善
(一)健全完善风险评估流程
一个完整的项目放款前需要经过项目上报—初审—补充调查—项目复审—补充调查—上会批复—决议出具等基本流程。流程中的每个节点,都需要设置相关的操作规范以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其中重要性节点有“初审”、“项目复审”“评审决议”。
初审工作要点:对项目准入和所申请业务执行判断:包括是否符合准入标准(规模、行业、软信息)、所申请业务是否符合公司规范;对基本信息执行核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历史沿革、股权结构、财务报表数据、银行负债信息、时间、反担保措施等;对基础要件信息执行审查:包括个人和企业征信、纳税报表、关联方及网络查询;对财务数据的核实工作执行抽查和审查:包括银行流水、购销合同、出入库单据、存货及往来科目等;对于特殊事项执行审查:包括诉讼信息、重大资产、抵押物权属、特殊经营资质等;对其他辅助信息进行计算、判断、审查:包括交叉验证的合理性、用款需求的合理性、还款来源的合理性、盈利模式和利润水平等,并对于报告的整体逻辑性进行综合评估等;抵押物原则:抵押物必须同时具备变现价值和变现能力。
复审工作要点:对初审内容进一步核实其真实性准确性;结合整体信息对于项目调查报告的逻辑性执行评估;对所申请业务上报方案提供建议。
评审工作要点:符合风险管理要求数量的评委表决意见;否决人数、通过人数;授信总额;信用敞口;收费费率及约定用款时限。
(二)保后管理原则及流程
条线管理原则:设置保后管理中心负责保后管理政策制定,对保后执行情况进行监控、检查、督导及对保后人员培训管理等组织工作。
持续性原则:保后管理应持续贯穿每笔业务的始终。授信业务发生后,即应按照规定开展保后检查。对企业经营财务数据变动趋势、内部经营环境变化、所在行业及政策变化等信息综合分析,动态调整风险分类、信用等级及保后管理方案,直至该笔授信业务正常收回或终结。
差别化管理原则:根据客户信用等级、所在地域、业务处理环节的不同,保后管理工作实施有差别的保后检查频率和保后检查内容。
及时性原则:保后管理人员要按规定及时开展各项保后检查工作,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并采取处理措施。
有效性原则:保后管理人员应始终牢记风险意识,摒弃“习惯检查,缺乏自觉”的被动风险意识。自觉进行保后检查,并做到“檢查必记录,记录必真实”,使保后管理工作有据可查,做到保后管理“实质重于形式”。
保后管理检查方式: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专项检查。
保后管理检查内容:借款资金用途检查;还款来源检查;经营持续性和(反)担保措施检查;
三、结束语
融资担保企业其是金融市场的重要服务机构,其职能就是为融资方增信,从而实现资金的有效分配。由于融资方多为信用级别较低的单位和个人,经营风险较大,因此构建融资担保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融资担保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融资担保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建立应该以风险为核心,彻底的将风险管控纳入内部控制流程中。希望本文的意见能够对融资担保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赵彦武.融资担保机构内部控制机制建设与实施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05):93-94.
[2]黄叙.成都ZX融资担保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 (14):71-72.
[3]黄叙.融资担保行业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6(10):54-55.
(作者单位:重庆瀚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下行,金融市场也伴随着风险增大,违约行为增多,融资担保行业为客户在银行的融资行为进行增信,在经济下行期如何将担保代偿风险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不仅体现了担保企业内控管理水平,更体现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融资担保企业必须要积极的探索并且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下的内部控制机制,促进融资担保行业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融资担保;内部控制;体系研究
一、融资担保企业营造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环境
(一)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培养风险管理意识
管理层应该依据企业所制定的发展战略规划,构建近期、中期以及长期风险管理战略。从融资担保企业风险容量出发,对风险管理运营、政策、道德以及法律风险进行综合性的评判。在战略发展方面,融资担保企业在其提供融资性担保服务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与再担保机构、银企共担等新形式的合作,寻找化解风险的新方式。还应该拓展非融资性担保、直接融资担保等业务,从而构建多样化、健全的融资担保服务。同时针对这些业务构建合理的业务流程框架,使得企业融资进得去,出得来,将担保风险控制在合理水平。
(二)积极打造全面风险管理文化
对职工进行风险观念灌输,营造出融资担保企业在风险管理中的运营的环境。同时构建监管机制,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监控,如其违反了企业的风险管理制度必须要对其进行追查和处理,并探寻管理漏洞,进一步完善内控风险制度,加强检查和追踪,最大程度降低道德风险与操作风险。通过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文化,增强企业全体职工履行职责的自觉性以及执行规章制度的严肃性。
(三)完善人力资源及组织机制
融资担保企业需要专业人才对担保项目进行评估、保后管理等,对员工的业务素养以及职业道德都有很高要求。因此,融资担保企业应该加大对员工的培训,积极引导员工提升自我修养,提升业务水平。并且要完善人力资源的培训机制、绩效评估机制,从而降低担保企业人力资源运营的风险。设置风险管理委员会等管理与监督机制,从整体上管理各业务及产品的风险。
二、风险评估机制与流程的完善
(一)健全完善风险评估流程
一个完整的项目放款前需要经过项目上报—初审—补充调查—项目复审—补充调查—上会批复—决议出具等基本流程。流程中的每个节点,都需要设置相关的操作规范以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其中重要性节点有“初审”、“项目复审”“评审决议”。
初审工作要点:对项目准入和所申请业务执行判断:包括是否符合准入标准(规模、行业、软信息)、所申请业务是否符合公司规范;对基本信息执行核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历史沿革、股权结构、财务报表数据、银行负债信息、时间、反担保措施等;对基础要件信息执行审查:包括个人和企业征信、纳税报表、关联方及网络查询;对财务数据的核实工作执行抽查和审查:包括银行流水、购销合同、出入库单据、存货及往来科目等;对于特殊事项执行审查:包括诉讼信息、重大资产、抵押物权属、特殊经营资质等;对其他辅助信息进行计算、判断、审查:包括交叉验证的合理性、用款需求的合理性、还款来源的合理性、盈利模式和利润水平等,并对于报告的整体逻辑性进行综合评估等;抵押物原则:抵押物必须同时具备变现价值和变现能力。
复审工作要点:对初审内容进一步核实其真实性准确性;结合整体信息对于项目调查报告的逻辑性执行评估;对所申请业务上报方案提供建议。
评审工作要点:符合风险管理要求数量的评委表决意见;否决人数、通过人数;授信总额;信用敞口;收费费率及约定用款时限。
(二)保后管理原则及流程
条线管理原则:设置保后管理中心负责保后管理政策制定,对保后执行情况进行监控、检查、督导及对保后人员培训管理等组织工作。
持续性原则:保后管理应持续贯穿每笔业务的始终。授信业务发生后,即应按照规定开展保后检查。对企业经营财务数据变动趋势、内部经营环境变化、所在行业及政策变化等信息综合分析,动态调整风险分类、信用等级及保后管理方案,直至该笔授信业务正常收回或终结。
差别化管理原则:根据客户信用等级、所在地域、业务处理环节的不同,保后管理工作实施有差别的保后检查频率和保后检查内容。
及时性原则:保后管理人员要按规定及时开展各项保后检查工作,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并采取处理措施。
有效性原则:保后管理人员应始终牢记风险意识,摒弃“习惯检查,缺乏自觉”的被动风险意识。自觉进行保后检查,并做到“檢查必记录,记录必真实”,使保后管理工作有据可查,做到保后管理“实质重于形式”。
保后管理检查方式: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专项检查。
保后管理检查内容:借款资金用途检查;还款来源检查;经营持续性和(反)担保措施检查;
三、结束语
融资担保企业其是金融市场的重要服务机构,其职能就是为融资方增信,从而实现资金的有效分配。由于融资方多为信用级别较低的单位和个人,经营风险较大,因此构建融资担保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融资担保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融资担保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建立应该以风险为核心,彻底的将风险管控纳入内部控制流程中。希望本文的意见能够对融资担保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赵彦武.融资担保机构内部控制机制建设与实施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05):93-94.
[2]黄叙.成都ZX融资担保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 (14):71-72.
[3]黄叙.融资担保行业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6(10):54-55.
(作者单位:重庆瀚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