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卜村民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探讨

    王艳

    

    摘 要:民俗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越来越多的游客青睐。本文主要分析了广西融水县香粉乡雨卜村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在已有的开发基础上对当地资源进一步的开发提出建议,从而促进雨卜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俗旅游;旅游资源开发;雨卜村

    雨卜村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中北部,是一个以苗、侗为主的民族聚居村,2007年被柳州市评为“十大美丽乡村”。全村共有7个屯,其中雨卜村东兴屯于2006年11月被确定为“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同时也是雨卜村民俗旅游的接待点。2008年被自治县评为“文明村屯”。该屯充分利用民族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初步建成了依山傍水、环境幽雅的集旅游、度假、休闲为一体的民族风情旅游村——雨卜东兴旅游村。

    一 雨卜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一)雨卜村民俗旅游资源特色

    雨卜旅游景区主要有三大旅游资源:一是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二是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三是红色旅游资源,三种种类齐全,地方色彩浓郁,民俗旅游资源和自然资源结合好,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和深入开发的潜力。

    表1 雨卜村资源种类及开发一览表

    资源种类 具体项目 开发程度

    民俗旅游资源 聚落建筑 吊脚楼 已开发

    服装体饰 紫红蓝靛亮布衣、百鸟衣 已开发

    茶酒饮食 白切肉、腊肉、酸鱼/肉等 已开发

    人生礼仪 游方、坐妹、抢亲 已开发

    岁时节庆 苗年、古龙坡会、斗马节 已开发

    游艺娱乐 芦笙舞、拉鼓舞、芒蒿舞 未开发

    自然资源 三友瀑布、龙贡漂流、龙宝大峡谷等 已开发

    红色旅游资源 1935年红军留下的标语 已开发

    (二)雨卜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雨卜村旅游景区是香粉乡的旅游开发示范点,目前雨卜民族风情旅游已初具规模,景区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柏油公路能够直通景区内,民族寨门、村间休闲小道、停车场等工程都已经建设完成。目前景区内设有接待中心、表演场地、天然游泳池等基础设施。2008年以来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万人次以上,年均旅游总收入达500多万元。

    二 雨卜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俗表演商品化,不能凸显民族特色

    雨卜村民俗旅游主要是以表演的形式呈现,每天晚上进行的演出是最大的亮点,节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游客对整个旅游目的地的评价。表演的节目主要有芦笙舞、舞狮子、踩脚舞、抛绣球、背新娘、跳竹竿、变脸、吃火炭等等。而这些歌舞表演与其他地方的民俗表演大同小异,缺少当地民族

    特色。

    (二)旅游产品单一

    雨卜村目前主要的旅游产品为观光产品,晚间活动除了歌舞表演之外,就没有其他能够凸显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

    (三)基础设施、旅游接待设施滞后

    雨卜村地处山区,进出村庄的道路大多为盘山路,交通条件较差。村内的旅游接待设施也十分落后,目前拥有的客房最大容纳量仅为300名游客,在旺季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休闲娱乐场所寥寥无几,旅游购物店也仅有一家土特产商店和一家手工艺品店,商品品种较少,缺乏特色。

    (四)景区宣传力度不够

    景区的整体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比较单一,没有扩大知名度。目前雨卜村的游客百分之七十来自广西区内且以柳州地区的游客居多,而游客大多是通过旅行社,或从朋友口中得知雨卜村旅游的信息。

    三 雨卜村民俗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一)雨卜村民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原则

    1.明确主题突显自身的特色

    拥有有别于其他旅游目的地的特色是一个景区最吸引游客的根本因素,特色也是一个景区生命力的体现,没有特色也就等于没有效益,没有成功之处。景区的开发首先要确定自己的主题,以什么开发为主,进而再突显景区的特色之处。

    2.本土化和生态化

    对于景区而言,旅游资源必须尽可能的“本土化”,应该立足于本地所特有的资源,突出区域特色,才能有别于其他不同的景区。同时,对景区的开发必须在保护景区的自然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进行。景区的自然资源是否得以保护是一个景区是否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3.市场化和标准化

    旅游开发之前要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和竞争力,把旅游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情况作为开发决策和项目设置的基础。市场化不仅指国内市场,还要考虑到国际市场。旅游项目设置要关注旅游发展的趋势,新动向和新增长点。标准化是旅游景区提高质量服务的重要手段和有效保障,从根本上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改善旅游环境,推动旅游业健康

    发展。

    4.真实性和知识性

    对景区的开发首先要保证对景区真实性的保护,必须真实反映当地的民风民俗,而不是为了吸引游客而添加虚假的内容,欺骗游客。旅游景区开发也要力求做到科学性、知识性与观赏性的统一,使游客在游览观光的同时,能够得到知识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

    (二)雨卜村民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具体思路

    1.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

    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一的旅游形式和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旅游景区只有努力开拓苗族山区的特色产品,不断的挖掘更深层次的旅游资源,以更丰富更多样的特色呈现给游客,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2.准确定位、扩大宣传,塑造品牌

    应该加强对景区的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网络、报刊、电视等进行宣传,扩大业务范围,吸引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更好的展示苗族的优秀文化,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使游客能够在这里体验到大苗族最美的苗岭风光,领略到大苗山最独特的苗族风情,了解到大苗山最灿烂的苗族文化,创造出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旅游品牌。

    3.努力提高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和环境建设

    发展旅游业,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都必须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日趋完善和多样化。只有当地旅游基础设施的程度与旅游发展保持同等水平才能进一步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4.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

    当地的旅游从业人员大多是当地的村民,从事旅游管理工作之后也没有受过专业的业务训练,想法和思路具有局限性,旅游管理也没有做到十分的规范化,因此应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三)雨卜村民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具体内容

    1.民居建筑的开发

    1)房屋统一形式

    景区中的建筑形式没有统一,现代砖瓦房和本地特色的民族建筑共存,影响了建筑的整体美观,应该对房屋进行统一的包装,而不是允许景区内的居民自行决定建造各式各样的房屋。

    2)把民居建筑的特色加注到旅游项目之中

    在当地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旅馆,或者以家庭旅馆为主,内外部的设计都要体现民族化,内部设施要整洁干净,并以民族的手工艺品来装饰房间,床上用品可用苗锦来代替一般旅馆以白色为主的床上用品,加强民族氛围。即让游客感觉新奇,又能更好的体验到民族独特的居住环境和异地风情,而不是单纯的感觉居住在一般的旅馆。

    2.民族服饰和手工艺品的开发

    苗族人民的服饰绚丽多彩,百鸟衣、紫红蓝靛亮布衣和银饰是苗族服饰的三大精品。这些工艺品不仅是苗族人民用来美化生活的元素,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应把苗族的服饰作为一项吸引游客的旅游元素。景区内的工作人员和当地居民应该身穿苗族服饰,让游客从心里真正的感觉来到了苗家,和以往的生活形成一个对比,给游客更直观的印象,而不是也和外来游客穿着一样的服装。

    同时,可以将制作过程和销售统一的结合起来,即让游客在购买的同时能够同样看到这些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许多工艺品的制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民族智慧的象征,体现的苗族人民的勤劳与技术的精湛。让游客了解与参与其中,是对本民族艺术品的弘扬与宣传,也让游客对苗族的传统工艺有更深刻的了解。

    3.饮食文化的开发

    饮食是旅游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每个旅游目的地的不同饮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因素。所以应该把饮食习惯和特色加入到开发当中,如篝火烤鲤鱼就是当地的一项特色饮食,开发出来后不仅能够给游客增加更多的乐趣同时也能够品尝到苗族的美味佳肴,一举两得。

    4.娱乐活动的开发

    民间歌曲和舞蹈也是展示本民族的一个主要窗口,苗族的民间舞蹈也是苗族文化最璀璨的部分,其形式和风格都别具一格,应把歌舞与娱乐活动结合起来,增强节目的可看性和艺术性,表现出更高水准的表演水平。这不仅需要提高表演者的专业性,还需要有专业的歌舞编排者对整个演出的流程进行系统的编排。才能提高节目的质量,丰富节目的内容。同时可以增加与游客互动的节目,使游客能够更多的参与其中。

    5.苗族长廊的开发

    建造苗族长廊,从苗族的历史、建筑、饮食、服饰工艺品、民间活动、婚俗等区域充分展示和弘扬苗族传统文化。长廊内多创造一些活的元素,有别于传统的长廊游客仅局限于观赏,如建筑区域建造不同样式的吊脚楼小模型,向游客展示吊脚楼的功能。饮食区域可以加入一些简单特色食物的现场制作过程,比如打油茶,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作料,是苗家人简单的传统饮食。服饰区域可以让苗家姑娘和小伙子穿上苗族的民族服饰,同时游客也可以穿上苗族服饰和真正的苗哥苗妹们拍照。

    6.苗族婚俗资源的开发

    民俗旅游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最具卖点的旅游产品之一,而婚俗旅游又是其中最能吸引旅游者关注的核心部分。人类学家纳尔逊·格雷本认为:“旅游是具有‘仪式性质的行为模式与游览的结合[5]。”

    将“参观性观光”的开发模式引入到雨卜村苗族婚俗资源的开发中,使游客能以少数民族人家亲人的身份参与到当地婚俗当中去,喝喜酒,迎新娘,参与婚礼活动,自然和谐而不露痕迹地领略少数民族婚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观光是一种更高级的参与,参与也同样是为了更积极的观光。在以观光为中心的参与中,最大限度的激发游客对少数民族婚俗的兴趣,使游客动眼动脑动手脚,在游览过程中体验文化持有者的生活,不仅“看到”而且还能“认识到”。对游客来讲,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能真正做一回少数民族,对文化持有者来说,这也是一个在保护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又能获得经济效益的大好机会。这种形式在云南西双版纳曼景兰民俗村已有开发先例,事实证明它是成

    功的[6]。

    四 结论

    民俗风情旅游是香粉乡雨卜村的一大旅游品牌,以雨卜东兴旅游村为民族风情旅游的接待中心已成为融水苗族自治县的一个旅游窗口。因此,深度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必定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仅苗族文化能够得到充分的弘扬和发展,更能以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福兴,吴忠军.民俗旅游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肖建刚,李肇荣.广西导游[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戴民强.融水苗族[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9.

    [4] 杨通江.苗族歌谣文化[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10.

    [5] 张晓萍,黄继元.纳尔逊·格雷本的“旅游人类学”[J].旅游学刊,2000.

    [6] 刘文颖.大理白族婚俗旅游“观光性参与”模式开发可行性分析[J].大理学报,2004,6.

相关文章!
  • 把握国企党建关键 提升国企党

    贺可玲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31-02摘 要 新時代国有企业要加强党建工作,夯实党建基础,全面强化党

  • 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研究

    蔡美波+闫冬+何芮摘要:本文基于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的特点,针对存在的监管依据不充分、监管范围不明确、监管难度加大等问题,提出主

  • 农地流转的困境与出路

    温世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