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学院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研究

杨栓保 任山庆 叶慧娟 党婷
摘 要: 行政学院学报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其竞争力与影响力取得了长足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但与其他专业学报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学院及学科、学术编辑及学报编辑部、学术及学术成果的竞争力与影响力是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的重要组成因素。突出舆论导向,在学术氛围上下工夫 ;突出学科特色,在行政管理上下工夫;突出科研特色,在成果转化上下工夫;突出学者特色,在学术质量上下工夫;突出学院特色,在窗口作用上下工夫;突出编辑特色,在文稿取舍上下工夫是学报提升竞争力与影响力的着力点。行政学院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具有持续性、时空性和指向性特征。
关键词: 行政学院; 学报; 竞争力; 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 G23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4)04-0114-13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高校学报出版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行政学院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对学院教学、科研和咨询职能的强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报的“窗口”作用日益显现。但行政学院学报的竞争力与影响力总体上发展并不平衡,缺乏形成持续促进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机制和办法,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竞争力与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行政学院学报的竞争力与影响力一直是困扰学术内容发挥作用的瓶颈,对其竞争力与影响力的研究无疑会拓展学报传播的范围和提高学报的知名度,增强学术成果转化的效率和增进社会对学报理解与支持。行政学院教学、科研、咨询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为学报进一步增强竞争力与影响力提供了源源不断动力,搭建了展示的平台。行政学院学报的竞争力与影响力是多种因素相互结合、相互排斥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一个需要时间、空间和氛围的动态过程。研究行政学院学报的竞争力与影响力,是为了正确认识这种隐藏在学报深处具有巨大作用力的正能量,使学报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行政学院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的现状
行政学院学报的竞争力与影响力的大小强弱如何,需要在行政学院学报系统内部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更需要与其他领域的各类专业学报进行有针对性的比较分析。只有这样,才能较为全面准确地了解行政学院学报的竞争力与影响力处于什么位置、什么水平。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综合体,又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处于经常的变化之中,很难有一个科学准确的量化指标。因此,对其判断只能是大致的和概括的。但这绝不是说,行政学院学报的竞争力与影响力是模糊的和琢磨不定的。要准确掌握一定时段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究竟如何,应从学报当下所处的现状进行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的比较分析。
(一)行政学院学报竞争力现状
行政学院学报是一个群体概念,但其中每种学报都有不同于其他期刊的竞争力。行政学院学报竞争力的实质是一种比较优势或发展优势,其形成与发展有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又有许多影响因素。因此,研究行政学报的竞争力必须立足于其现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才可能有一个科学的判断。
1. 行政学院学报与全国其他专业学报竞争力比较。
要进行竞争力的比较就要知己知彼,除要掌握行政学院学报的市场份额、资源、人才队伍、创新能力、组织能力、读者队伍、作者队伍等状况,以及把握形成学报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外,还要清楚我国其他专业学报的发展状况、资源状况、队伍状况、市场状况等。同时,要将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不断追踪全球专业学报的发展足迹,用敏锐的触角持续感知世界学术期刊汹涌澎湃的竞争脉动。只有这样,才能以全局的视野在各种背景条件下比较出学报真实的竞争力,全面客观地评价学报竞争力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强势与弱势,寻找到增强和提升学报综合竞争力的思路和方法,使学报发展始终处于持续优良竞争力的推动之下。
学报竞争力的核心是其刊载信息的质量,而内容质量的决定因素是创作者研究能力的强弱以及研究机构科研水平的高低,同时也与所研究学科的基础性与超前性不无关系。专业学科之间原本是没有竞争力可言的,只因为研究机构的研究水平差异才产生各自不同的成果,进而影响了各自学科发展程度的不同,最后形成了不同学科之间优势与劣势,表现出各异的竞争力。如果说人才和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内容质量和传播能力就是学报的核心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行政学院学报的核心竞争力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与其他专业学报的核心竞争力相比,还有努力的空间。据中国知网评价中心“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人文社科期刊)和“2012中国最具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名单显示,遴选结果就足以说明一切。
在当下的信息时代,面对扑面而来、瞬息万变的信息技术革命,谁走在了时代前列,谁就拥有了强大的竞争力。[1] 学报数字出版与新媒体传播为其完成使命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就是说学报数字出版与新媒体传播程度,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报竞争力的强弱。从这个角度来看,行政学院学报与其他专业学报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其他专业学报的数字出版观念普遍较强,主办单位和出版单位对学报数字化发展的重视程度较高,学报数字出版的步伐普遍较快。一些地方明牌大学凭借其雄厚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不仅在学报数字出版方面突显出优势,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学报的数字化转型,其学报数字化出版的形态在带给自己竞争力优势的同时,也率先被广大读者和社会所普遍接受。与此同时,他们还率先借鉴国际同行在学报数字出版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展开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了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对接,其激发的竞争力是不言而喻的,为我国学术期刊在与国际接轨、数字出版与新媒体传播方面树立了新的标杆。
行政学院学报的竞争力比较问题,不仅要立足国内,更要放眼世界,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笔者在网上浏览世界顶级学术期刊列表时发现其中与行政管理相关的管理科学杂志近80种,我国竟然没有一种。当然,世界知名学术期刊排名及其分类可能与国内的学术期刊分类不可能完全对应,但在一个大的范围内至少可以说明问题。我国知名的综合大学大多也都设有政治与行政学院、政府管理学院或行政管理学院等等,设置了行政学、行政制度、行政理论、行政组织、行政政策等学科,反映这些学科科研成果的专业或综合学报也不少,但知名度却不高、竞争力不强,尤其是与世界知名的同类学术期刊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科学的态度是辩证地看待存在的差距,用历史和现实的眼光,认真审视隐藏在差距背后的原因,通过认真科学地分析,理清自己优势与劣势,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在不断缩小差距的过程中力争超越。
2. 行政学院学报竞争力的优势与劣势。
行政学院学报竞争力强弱与大小的实质就是其优势与劣势相互博弈的结果。当优势处于主导地位时,学报的竞争力就持续增强;当劣势处于主导地位时,学报的竞争力就连续衰弱;而当优势与劣势平分秋色、势均力敌时,学报的竞争力就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因此,必须对行政学院学报的竞争力优势与劣势进行全面的、深入的、细致的科学分析,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报竞争力的优势,全力克服劣势。
(1)行政学院学报竞争力的优势。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行政学院的发展问题,为此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使行政学院及其主办的学报有了强大的政策法规支持。2009年12月22日国务院颁布的《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对行政学院的出版工作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行政学院的报刊和出版工作应当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交流推广优秀教学培训、科学研究、决策咨询成果,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 [2] 对行政学院学报的发展从方向、任务、目标和方法上予以明确,进而为行政学院学报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行政学院的学科优势是其学报竞争力增强的原动力。立足于政府工作的需要,行政学院的学科建设包括行政管理学、行政法学、领导科学、社会管理学以及应急管理学等内容,这些学科基本上均为热门的重点学科,在研究领域炙手可热,与政府工作与社会管理工作息息相关,其研究成果必然会成绩斐然,有很强的关注度和一定的竞争力。
行政学院的特色优势是其学报竞争力增强的催化剂。2010年12月14日,习近平在国家行政学院调研座谈会上指出:“行政学院区别于其他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最大特色是‘行政,你们要创新培训理念体现需求特色,创新培训内容体现学科特色、创新培训方式体现教学特色、创新运行机制体现功能特色,使培训更加贴近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需要,更加贴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贴近公务员工作岗位的需要。”特色是行政学院发展的生命力,也是其学报发展的生命力,突显的“行政”特色是行政学院学报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也是其永葆强劲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行政学院的体制优势是其学报竞争力提升的组织保障。在我国,行政学院是政府的直属单位,政府的直属作用使学院的一切工作必须服务于政府工作,为政府工作提供直接的教学、科研和咨询服务,使教学、科研和咨询的创新成果能通过学报传播,快捷高效地转化为服务政府工作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报传播宣传作用得到了加强,进而使其竞争力得到增强。
行政学院的系统优势和聚集效应是其学报竞争力提升的助推器与聚合剂。我国的行政学院是一个横向级别相同,培训对象相近,纵向级别各异,数量由少到多的体系,从国家、省市到区县,是一个金字塔形结构,具有雄厚社会基础,与各级政府又有天然的血肉联系,这为同一类型不同层级的行政学院学报竞争力提供了侧重点各不相同的内容资源,使其在各自的层级上表现出不同的竞争能力优势。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对省、直辖市行政学院学报具有示范作用,省、直辖市行政学院学报又对下级行政学院学报具有示范作用,这种自上而下的示范作用是其他机构的学报所无法比拟的。同时,这种示范作用又反作用于上级学报,使上级学报植根于下级学报丰富的土壤,具备持续的竞争优势。
行政学院的后发优势是其学报竞争力提升的空间保证。我国各级行政学院的组建普遍晚于党校,也晚于其他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更晚于国外同类院校。因此,学报出版单位的组建和公开出版发行就更晚了。辩证地看,这不仅不是行政学院学报竞争力的劣势,恰好是其优势所在。因为我国行政学院虽然组建晚,但是有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自然可以高起点、高水平,具有强大的后发优势,其主办的学报发展起来可避免过多的探索期和摸索期,加之创刊时已有成熟同类刊物的参照,学报自然就具有了市场竞争的优势。
(2)行政学院学报竞争力的劣势。事物的发展过程不可能只有优势而没有劣势,也不可能只有劣势而没有优势。因此,分析行政学院学报竞争力的劣势同样非常重要。
国家对行政学院学报发展的重视与主办单位对自己学报的重视存在反差,影响了学报竞争力的提升。国家对行政学院学报寄予厚望,希望将学报办成具有权威性、创新性、前瞻性和国际性的高层次专业理论期刊,为此制订了一系列支持和激励的政策与办法。与之相反的是个别行政学院对其主办学报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科学的制度保障和激励措施,没有提供足够的精神和物质支持,与国家的重视程度存在反差,始终将学报编辑视为教辅人员,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编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行政学院学科的炙手可热与相应的科研成效不相匹配,使学报的竞争力显得乏力。行政学院所涉猎的学科大部分是热门学科,科学研究本应如火如荼,硕果累累,但实际上研究成果不但数量有限,而且质量参差不齐,与地方大学及科研机构取得成果相比存在差距。这些问题的存在使行政学院学报的核心资源天然缺乏,其竞争力可想而知。
行政学院的“行政”特色与其学报的“行政”特色不够统一,影响学报竞争力的发挥。“行政”特色为行政学院所特有,作为反映其特色的窗口单位,学报理应以“行政”特色作为其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将其发挥到极致,使学报的竞争优势不易撼动。但事实上是一些学报在选择稿件上张种李田,几近政治类的大杂烩,将“行政”特色消减得几乎全无,使学报本该具有的竞争优势黯然失色。
行政学院学报的后发优势发挥需要条件,否则就会输在起跑线上。我国行政学院学报的公开出版发行较其他高校学报晚,想要做到高起点、高水平,可以参照的国内先进经验几乎没有,一定的探索期在所难免,而国外的经验由于社会制度、社会背景与其他环境的不同,其经验也只能是仅供参考,与直接的参照效果存在距离。另外由于我国行政学院组建晚,学院学科建设在科研水平的提升过程中还没有累积,还没有形成雄厚基础和综合能力,反映在学报的竞争能力上,不能不说是处于一种需要付出百倍努力才能克服的劣势。
3. 行政学院学报综合竞争力现状分析。
通过分析竞争力的优势与劣势,行政学院学报的综合竞争力现状已经比较清晰。综合竞争力之所以不足,既有主客观因素,又有任务技术因素,也有思想观念等因素。
主观因素方面,在行政学院教职工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员对科研工作认识不足,以学院的中心任务是教学为借口,在研究工作上没有建树,成果稀少;还有部分人员只是为了评职称,被动搞科研;更有个别人员为了完成年度科研任务,不深入调查,东拼西凑,闭门造车。在学报编辑队伍中,与学报 “行政”特色相应的专业编辑少之又少,很难在学报稿件的取舍方面准确发现含金量较高的成果。另外,领导对学报编辑出版工作的重视程度和主编的创造性工作也是重要的因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行政学方面的课题多锦上添花,少雪中送炭,没有向行政学院系统倾斜。当然这与行政学院系统科研队伍的申报胆识、方法和积极性不无关系。学院在本级科研项目的立项中,比较重视政府改革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重应用轻理论,容易忽视学院学科建设的基础性研究。客观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学院科研队伍的建设问题,学报编辑队伍的建设问题,办刊的财力物力问题等等。
任务因素是一个复杂的因素。众所周知,发挥行政学院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作用、公共行政理论和政府管理理论创新研究的重要基地作用、政府决策咨询的思想库作用是行政学院工作的任务。这三个作用的发挥程度与学报竞争力程度息息相关,是决定学报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教育培训是行政学院的中心工作,其他一切工作必须围绕这个中心而展开,也就是说学报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为更好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服务的,而要达到此目标,学报必须要有足够的竞争力。公共行政理论和政府管理理论创新研究的成果是学报内容的重要来源,学报也是反映这些创新成果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窗口。因此,学报竞争力与这些理论创新成果的竞争力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同一的。政府决策咨询是行政学院学报内容累积的重要来源,学报竞争力直接反映思想库水平的高低。在我国,行政学院自组建以来,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学院的组建普遍较晚,加之《行政学院工作条例》颁布也较晚,政府职能和公务员培训工作又处于持续的、不断的改革期和转型期,因此行政学院的三个作用的发挥,尤其是后两个作用的发挥,效果还不是十分令人满意,这也直接决定了行政学院学报的竞争力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学报的出版技术因素与思想观念因素对其竞争力的影响不容小觑。学报出版技术的突破与创新对学报竞争力的提升有革命性意义,如学报数字出版技术的应用就是很好的例证。哪家学报抢先应用了此项技术,其竞争力的优势比运用晚的要明显得多。学报出版技术不只局限于数字出版,需要突破和创新的地方还有很多。当然,这种技术的突破需要有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更需要有对创新技术成果的大胆应用。对数字出版技术应用与创新的差距,就是学报间存在差距的根本原因。
思想是行政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学报出版宗旨、读者定位、栏目设置、编排方式、装订样式、发行办法以及编辑工作中的信息收集、稿件选择、编辑加工等,都受一定的思想支配才能确定与完成。正是由于思想的不同,学报才表现出异彩纷呈的发展活力,转化为多姿多彩的竞争能力。克服出版思想的传统守旧和编辑思想的亦步亦趋,是行政学院学报缩小竞争力差距的前提。
(二)行政学院学报影响力现状
行政学院学报的影响力更多表现为对读者个体心理的影响深度和对社会群体的影响范围。对读者个体的心理作用愈强烈,对社会群体的影响范围愈广泛,说明学报的影响力强大而深远,反之则表明影响力弱小而浅显。行政学院学报与全国学术期刊的影响力相比总体上处于劣势,但在公共行政理论界和政府管理界,其影响力一点也不逊色于其他高校的同类学报。
1. 行政学院学报与全国同类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比较。
之所以要选择行政学院学报与全国同类学术期刊进行比较,是因为只有对同类学报进行比较,影响力大的小强弱才能显现出来,然而,行政学院学报与其他不同类型的学报在影响力上可比性并不强。学报影响力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比较起来在指标的选择上存在困难,但某一期刊在一定时期的影响力的衡量指标则有国际通行的做法,这就是影响因子。影响因子因计算源文献的不同,可区分为复合影响因子和综合影响因子。学报影响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被引次数,即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它可以客观地说明该期刊总体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当然,学报影响力的强弱还有其他衡量的指标,但复合影响因子、综合影响因子和被引次数是国际上通行的,也是较为科学的。
在中国知网(CNKI)期刊搜索平台上,笔者在全部来源分类中选择“社会科学(A类)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词条,在来源名称区键入“行政学院”进行搜索,共搜到行政学院学报23种。在相同的条件下,又在来源名称区键入“大学”进行搜索,共搜到期刊538种,随机选取了社科综合类23种。然后以前者23种学报和后者23种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综合影响因子和被引次数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到的数据分别为:0.557、0.276、9267,0.593、0.295、10732。对两组数据的对应数值项进行比较,后者明显大于前者。学报复合影响因子、综合影响因子和被引次数值越大,影响力越强,但这三个指标的数据并不能反映学报影响力的全部,还需要在其他层面上进行比较。
在我国学术期刊界,学报能否入选核心期刊,是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依据。虽然核心期刊有不同的类别、不同的入选条件、有各自的侧重点和各异的评价体系,但在反映期刊影响力方面的功效是相同或相近的。行政学院学报入选各种核心期刊的多寡,是其影响力强弱的镜子。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2-2013)收录来源期刊目录,在政治学栏目39种学报中行政学院学报6种,占比约为15%;据2013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在中国政治栏目(D0、D2、D4、D6)49种学报中行政学院学报有6种,占比约为12%;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13年版),在政治法律栏目20种期刊中行政学院学报有4种,占比约为20%;据2013中国核心学术期刊(RCCSE),在政治学类别73种期刊中行政学院学报11种,占比约为15%。从行政学院学报在各种同类核心期刊的占比可以看出,其影响力还不是很突出,与其他同类学报还存在着差距。
2. 行政学院学报影响力的范围与程度。
行政学院学报影响力所能达到的领域,也就是四周界限内的空间,是其影响力发挥作用的有效势场。而学报影响力作用于对象使其发生改变的状况,也就是作用对象发生改变的大小,是其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度量标尺。
行政学院学报影响力的范围,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学报内容信息所涉及的单位和个人。如果将行政学院学报作为一个群体概念,其所发挥影响的范围应包括行政学院系统内部、各级政府、行政管理理论和政府管理研究机构、综合性大学、其他读者群体等。如果将行政学院学报作为个体概念,以陕西行政学院学报为例,学报已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等8家海内外各大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机构用户包括外交部、中共中央办公厅、清华、北大、中国社科院、香港中文大学、澳门行政暨公职局、“台湾中央研究院”、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东京大学等,单位机构用户达5169个,分布在14个国家和地区。行政学院学报无论群体概念还是个体概念,其影响的范围是显而易见的,当然这还没有包括其他对行政学院学报所载内容所钟爱和感兴趣的广大读者。行政学院学报影响力范围是动态的,会随着办刊质量、传播能力、社会环境、时间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当这些条件提供强力支持时,影响力范围会持续扩大甚至叠加扩张,反之影响力则会不断缩小甚至会荡然无存。因此,提升行政学院学报的办刊质量、运用高科技创新传播能力、营造适宜的社会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好时间因素是提升学报影响范围的关键所在。
行政学院学报影响力的程度,是其在影响力作用范围内发挥作用强弱的状况,也是办刊成功与否的重要衡量指标,更是发展有无潜力、能否产生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风向标。行政学院学报具有广泛的影响,但影响肤浅、缺乏深度,就表明其影响力不能持久,是过眼烟云;虽具有深刻的影响,但其影响面窄、缺乏广度,同样表明影响力不能持续,是昙花一现。在行政学院学报的影响力问题上,既有必要的深度,又有必需的广度,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学报真正的影响力。在行政学院系统内,就是要将学报所承载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培训、转化为决策咨询、转化为舆论发声、转化为治理方法、转化为发展潜力;在行政学院学报系统内,就是要重视学科特色、重视发挥整体优势、重视打造精品成果、重视制度建设、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等。只有这样,行政学院学报在系统内部的影响也就可以达到广度与深度并举,真正实现为教学、科研和咨询服务的目的。在行政学院系统外,就是要将学报所承载的科研成果转化为行政文化、转化为智力资源、转化为社会正能量、转化为社会管理效率、转化为社会发展动力;在行政学院学报的出版过程中,就是要更加突出学报的“行政”特色、更加注重学报的理论性与应用性、更加注意学报的导向性与前瞻性、更加重视学报的出版方式和传播手段。只有这样,行政学院学报在全社会的影响力才能达到新的高度,真正实现出版目标。
3. 行政学院学报影响力现状分析。
行政学院学报影响力在当下究竟处于什么状况,通过上面的比较以及范围与程度分析,可以大致得出结论:在行政学院系统内,学报在科研成果的传承、积累、传播、转化和培训实践的总结、归纳、宣传、推广等方面,其影响力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样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学报在政府决策、政府管理、政府转型、政府服务过程中,咨询作用日益显现、智力支持日渐突显、智慧积淀不断丰厚,其影响力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行政学院系统外,学报作为我国学术期刊大军中的组成部分,以刊载行政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己任,在行政制度、行政理论、行政组织、行政政策、行政学及其他相近相邻学科的研究领域,其影响力占有一定的份额,是一支不可小觑的主力军,影响力与其他专业学报相比有一定距离,然而这种距离呈现出了逐渐缩小的趋势。行政学院学报影响力存在着系统内发展空间和系统外发展距离,其原因主要是学报的内容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发现资源的触角还不够长,大部分学报将目光仅投向国内资源及院内资源,缺乏国际眼光。科研成果的创新水平影响了学报影响力的发挥。学报影响力的主要来源在于内容质量,而内容质量的关键在于科研成果的水平。一定意义上讲,科研成果的创新程度就等于学报的影响力程度。传统的运行模式、出版方式及传播手段是制约学报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一校一刊,内容雷同是我国行政学院学报的特点,相互之间又缺乏合作与交流,难以形成具有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力;纸质出版与借助大的网络平台和数据库进行二次数字出版是主流出版方式,在现代出版技术上不具有主动权,是学报影响力难以发挥到最大化的技术原因;在学报信息的传播手段方面,纸质学报以自办发行为主,发行数量十分有限,且发行渠道比较单一,形成理想的影响力比较困难;绝大多数学报虽然也尝试数字出版,但大都以合作的方式和入数据库的方式(后者居多)进行数字出版,在信息传播方面不占有主动权,甚至将本来还具有一定影响力成果淹没在浩瀚的数据库之中,不可能形成具有自己学报特色的影响力。
二、行政学院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的组成因素
如果将行政学院学报的竞争力与影响力定义为文献计量学概念、范畴或度量指标,那么竞争力与影响力就会由市场占有率、发行数量、技术创新、数字化率、高端人才等因素以及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反应速率、期刊他引率、基金论文比、期刊被引半衰期等因素组成;如果将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定义为社会学或哲学的概念,那么竞争力与影响力溯根求源地同学报主办单位、学报学科、学报出版单位、学者及学术成果等因素密切相关。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的社会学或哲学概念决定着文献计量学概念,学术的本质是研究社会规律、探索社会真理,以公共性价值和独立性价值引领社会,与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息息相关。因此,在探索行政学院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的组成因素过程中,将以社会学的概念为主,兼顾文献计量学概念。
(一)行政学院学报竞争力组成因素
行政学院及学科的竞争力、学报编辑部及学术编辑的竞争力、学者及学术成果的竞争力是学报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非竞争力的全部。只要抓住关键和核心,对学报竞争力就会有大致的把握,就可以从重点和关键的地方寻求突破,使竞争力得到持续增强。
1. 学院及学科的竞争力。
行政学院作为学报的主办单位,其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报竞争力的强弱;学科建设是学院建设的核心,没有学科建设,学院建设就是一句空话。行政学院竞争力可以理解为:学院在较长时间形成的内在优势和获得外在资源的优势,而且这种优势是得到政府和社会认可的,与其他同类竞争对手在竞争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和能力体系。学科、学者、学术是学院竞争力的硬实力,而学院管理和学院文化是竞争力的软实力。学者、学术和管理、文化都以学科为中心而展开,都在为学科建设服务,因此学科建设展示出来的竞争力可谓是核心中的核心。
与其说学报是行政学院的窗口,不如说学报是行政学院科研水平的窗口更为准确。学报竞争力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学院科研水平竞争力的反映,而科研水平在一定意义上又反映学院学科建设的状况,科研水平上的竞争优势就是学科建设上的竞争优势,因此学报的竞争力也不仅仅是与同行竞争所表现出的优势和能力。行政学院学报的“行政”特色综合地反映学院的学科、学者、学术、管理和文化工作的全部,其竞争力就是学报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依托。
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学科建设必须为行政学院的教学、科研和咨询服务。因此,学院要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优势,就必须有有别于同类院样的学科建设。同类院校有着相同或相近的工作任务,在学科上也不存在天然的差距,要表现出不同于一般的竞争力,绝不简单。推动学科建设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主要力量来自于科研。科研成果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没有科研的一次次突破,学科建设的发展就失去了动力,就会停滞甚至倒退。因此,行政学院的竞争力是学科建设的竞争力,而学科建设的竞争力始终是建立在科研成果竞争力的基础之上,没有科研成果的重大突破,就没有学科建设的辉煌成果,更无所谓学院的竞争力可言。
2. 学报编辑部及学术编辑的竞争力。
学报编辑部竞争力的核心是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学报的内容信息均来自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劳动,这是毋庸置疑的。科研人员经过劳动而产生的科研成果,不能等同于学报的内容信息,只能算作学报内容信息的重要资源。行政学院系统科研人员以及有志于行政管理理论和政府管理理论研究的人员,其研究成果的水平以及创新程度,始终是左右学报内容信息竞争力的因素。如果科研人员的成果产出存在量少质次的问题,那么想办出一流的行政学院学报无疑是天方夜谭。对于行政学院编辑部而言,其竞争力的强弱集中表现为编者竞争力的强弱。对于相同或相近的学报资源,有的学报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而有的学报竞争力平平,出现截然不同结果的原因就在于编辑竞争力存在着差异。学报编辑部竞争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工作过程中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差异、科学性与专业性差异、创新性与创造性差异、选择性与前瞻性差异、加工性与中介性差异等等。在这些差异中,核心是专业性和创新性差异。另外,竞争力的强弱还表现在对出版技术和传播手段的运用上。学报数字出版和新媒体传播是当下出版方式转型的目标,也是顺应信息技术变化日新月异和时代发展突飞猛进的需要。如果行政学院学报还固守纸质出版的传统方式,遵循邮政、自办订阅发行的传播渠道,那么学报就会逐渐地被扑面而来的信息洪流所淹没,更无竞争力可言。
学术编辑是学报的从业者,其竞争力直接影响着学报的竞争力,而这种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学术编辑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学术编辑缺乏竞争力,很难想象能够编辑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学报。学报竞争力是学术编辑竞争力的综合反映,也就是说,学报的竞争力强,则其编辑的竞争力一定强;学报的竞争力弱,则其编辑的竞争力一定弱。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存在学报竞争力强而编辑竞争力弱或学报竞争力弱而编辑竞争力强的现象。众所周知,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这就决定了编辑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编辑强则出版物强是硬道理,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普遍真理。学报竞争力更多地表现为不同于一般的竞争优势,而学术编辑的竞争力更多地表现为强于普通编辑的意识与能力。学术编辑的竞争力综合地反映在学报的竞争力之中,是形成学报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3.学者及学术成果的竞争力。
学者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文化水平,引导学院学科建设和具有创新型学术研究成果,在学术方面比较优秀且其思想能够影响学院发展的人。教科研人员是生产科研成果的主力军,而学者则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中共中央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陈宝生强调,贯彻落实《行政学院工作条例》,要在学府、学科、学者、学术、学员上下工夫。[3]行政学院学者个人和团队的竞争力优势,是学院发展的源动力,更是学院学报竞争力优势的依靠。如果学院的学者和学者队伍不够强大,那么学院学报的竞争力就会大打折扣。从学报的竞争力而言,学者及其学术成果的竞争力是行政学院系统学术成果竞争力的引擎,其引领和示范作用、导向和标杆作用,会使学报内容信息竞争力在传播过程中形成叠加效应,变得更加强大。学报应重视学者及其研究成果,这样做不是假借学者之名,而是学者可能产生创新度高和竞争力强的学术成果,要比普通的科研人员概率高出很多。
行政学院的学者具有竞争力,并不代表其学报就必然具有竞争力,只有当学者的学术成果在学报上刊发时,学者的竞争力才会传导给学报。因此,从增加学报竞争力的角度讲,学者的竞争力主要指其科研成果的竞争力。学者所进行的学术研究以及所形成的科研成果,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对培训对象的能力培养、价值培养、智慧培养,并非一定为了提升学报的竞争力,但如果学报对学者的学术研究及其所产生的科研成果能高度重视,注意同学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学者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成果,熟悉学者的研究前沿与突破程度,想学者之所想,热情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那么学者就会将自己满意的研究成果优先刊载在学报上,以其学术成果原本所具有的创新能力与竞争能力,使学报具备内容信息上的竞争力。从竞争力的角度讲,没有比较就无所谓优势而言,只有当学者的学术成果与其他学术成果相比较时才能够显示出其优势或劣势。而要进行比较,在学报上刊发是实现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通过学报的传播,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了利用和比较,其具有的优势会更加显现,比如被四大信息文摘全文转载。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学者学术研究成果竞争力与学报竞争力是同一的和相辅相成的,彼此相互促进。
行政学院学术成果的竞争力,并非全部来自学者学术成果的竞争力。从科研成果产生的主体来看,广大科研人员才是科研成果产生的主体。因此,科研成果总体表现出竞争力才是主流的竞争力。那么什么样的科研成果才有竞争力,是值得深究的问题。立项科学是科研成果具备竞争力的前提。立项科学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更不是抽象的要求,而具有实实在在的内容,这就要求课题立项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其成果能够解决教学、科研和培训中的现实问题;要有研究价值和使用价值,项目的研究应具有必要性,对解决现实问题具有指导作用,其成果能够转化为正确的认识观念和实践方法,能够产生必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深入调研是科研成果具备竞争力的基础。深入调研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科研立项阶段的深入调研,应围绕学院的中心任务,找准立项研究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二是在研究阶段的深入调研,应围绕课题进行全面调研,找到关键环节和突破点进行有重点调研和反复调研,做到一丝不苟、细致入微。两个阶段的调研,主体不同、目标不同、任务不同,但最终的成果及其竞争力将它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论证充分是科研成果具备竞争力的关键。论证充分同样有两个需要把握的阶段,一是立项阶段的论证充分,二是项目研究过程的论证充分,两个阶段论证的内容虽然各异,但应充分论证的要求是一致的。论证过程是一个以调查为基础进行抽象推理而得出结论的过程,也可以说是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过程,如果论证不充分,就不会拨开隐藏在现象背后的迷雾,而对规律的发现就会若隐若现,其结论用以指导实践就会让人有若即若离、雾里看花之感。写作清晰是科研成果具备竞争力的保障。学术成果最后必须以文字的形式进行呈现,写作看似简单但要做到清楚清晰绝非易事。如果写作不过关,不仅会影响课题的达标验收,还会影响课题的发表传播,甚至会功亏一篑,其竞争力更是无从谈起。
(二)行政学院学报影响力组成因素
行政学院学报的影响力是其对作用对象所产生作用大小的能力。形成学报影响力的因素无外乎学院及学科的影响力,学报编辑部及学术编辑的影响力,学者及学术成果的影响力。各种影响力因素的形成,都有其不同的组成元素和各异的生成条件,而对于学报总体影响力的形成也都起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但其不能等同于学报影响力的全部,这也是由影响力本身的叠加性质决定的。
1. 学院及学科的影响力。
学院的影响力与学报影响力的形成有很大的相关性。行政学院通过公务员、国有企业管理干部、政策研究人员培训,承办党委和政府举办的专题研讨班,开展委托培训和合作培训扩大影响力;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行政管理理论和政府管理研究,科学行政、依法行政、社会管理、公共管理等研究提升影响力;通过开展决策咨询工作,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提升知名度;具备条件的还通过与境内外有关机构进行合作交流、承办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进一步提升影响力。如果说学院职责履行过程是其影响力提升的主阵地,那么学院环境设施、人才队伍、发展思路、创新能力等则是其影响力提升的主渠道。履行学院职责,需要有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人文环境,更需要掌握专业技能和知识全面的复合型人才,同样还需要有过硬的领导班子队伍,科学的学报发展思路和远景规划,强有力的科研创新团队,独具特色的学科建设等等。之所以说学院的影响力与学报影响力存在相关性,是因为学报影响力是学院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于学院的影响力之中。学报影响力强,就会增加学院的影响力,学院的影响力强反过来也会增加学报影响力,所谓名校名刊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也有名校普刊,普校名刊的状况存在,但这种状况不具有普遍性。
行政学院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培训,支撑教学培训的学科,在我国行政学院系统内的设置都是相同或相近的,基于学院教学任务的趋同性,学科的设置也就存在趋同性,而要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升学科的影响力,起决定作用的就是围绕学科建设进行的科研工作,是足以支撑和推动学科建设不断迈向更高层次的科研成果,也正是这些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为高水平完成学院的教学培训任务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和动力。行政学院学报的影响力与学科建设的影响力相伴相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行政学院学科建设的影响力在其全部影响力之中居于中心地位,也就是说学科建设的影响力是学院及其学报影响力的决定因素,没有学科建设的影响力,学院的影响力也就无从谈起。学科建设的影响力来自于学科的不断研究创新,同类学院和相同学科,谁在科研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谁取得了最新的创新研究成果并迅速转化为教学培训的智力支持,谁就会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学报工作与科研工作的关系最为密切,一定意义上讲是科研工作的延续。因此,学科建设的影响力是科研工作影响力的反映,而科研工作的影响力是学报影响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反映。
2. 学报编辑部及学术编辑的影响力。
行政学院学报编辑部按照办刊宗旨,结合学院所承担的“行政”特色,提出长期的选题规划、近期的发稿计划,进行栏目设置、联系作者、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校对、发稿等一系列工作的计划与安排、协调与落实,在关注本学院的学术进展状况的同时,还要兼顾国内外“行政”专业学术界情况,了解同类学报的出版动态,还承担着内部人员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和业务修养的培养等任务。从影响力的角度讲,学报编辑部作为出版的组织形式,必须具备必要的影响力,否则学报的正常出版工作必然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编辑部最终产品——学报。选题计划与发稿计划是学报编辑出版工作的“放工蓝图”,如果在选题计划和发稿计划上出了问题,学报出版工作必然会陷入盲目之中,甚至出现混乱,学报影响力的形成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联系作者、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校对、发稿等一系列具体工作,都与学报影响力的形成息息相关,联系作者是为了了解作者科研工作的进展情况,组约到具有创新性和影响力的高水平稿件;组稿是审稿的前提条件,组约到了满意的稿件,审稿和编辑工作才能继续进行,这也是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发挥作用的过程,更是稿件在发表后能否产生影响力的关键环节,如果这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继续,校对工作对作品产生影响力的作用看似微乎其微,但如果不认真对待,出现了纰漏,那对论作影响力的损伤将是致命的。学报编辑部作为学报的出版单位,对内需要严密的组织关系、严格的组织纪律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其产生影响力做好制度保障;对外需要加强合作交流,增强知名度与信誉度,展现创新能力和进取精神,为其产生影响力创设条件。
学术编辑是学术期刊的从业者,其影响力是学报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学报的影响力主要来自学术成果的影响力,但不经过学术编辑之手,学术成果的影响力就不可能转化为学报的影响力。作为行政学院学报编辑,其影响力来自内外两个方面。内在方面,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精湛的专业知识修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学术编辑综合素养,是形成其影响力的重要因素。[4]内在因素是学术编辑从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术编辑人格魅力和影响力的根本所在,如果失去了内在因素,学术编辑的影响力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内在因素也是社会主义出版事业所要求和提倡的,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就会在各种利益的诱惑面前失去立场,失去对学术成果判断的标准,甚至在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行为面前失去原则立场;熟练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可以使学术编辑在工作过程中游刃有余,更利于学术编辑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创造,在其编辑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实践中,编辑出具有影响力的学术产品,在扩大学报影响力的基础上实现编辑的价值追求和人生追求。外在方面,社会对学术编辑职业的认可和对其所生产的劳动产品的认可,是其产生影响力的主要外在因素。我国十分重视学术事业的发展,尤其对承载、传播和积淀学术成果的学术期刊,更是重视有加,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学术期刊发展繁荣的好政策,使学术期刊的发展取得了辉煌业绩,一些国内知名、国外具有影响力的大刊名刊的出现,充分说明了我国的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在不断攀升。在学术期刊取得成绩的过程中,学术编辑的辛勤工作功不可没,他们的创造性劳动使学报所承载的学术信息不但取得了社会效益,也取得了经济效益。学术编辑工作始终是学报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术编辑劳动始终是创造性劳动也早有定论。因此,学术编辑影响力的成长始终源于其劳动的创造性和工作的中心性。
3. 学者及学术成果的影响力。
学者是学术研究的领头羊,更是提升学报影响力的重头戏。从影响力的角度而言,行政学院系统的学者,就是精于“行政”理论所涉猎的学科研究,且有独到的发现和独特的见解,形成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专业团队。学者的影响力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因素,但其在学术方面表现出的影响力是其影响力的主流。行政学院学者的影响力首先表现在每个学者个体独特的人格魅力。在从事“行政”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学者高尚的道德风尚、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无不感染其他科研人员,也为一线的教职工树立了学习的典范。在具体的项目研究上,学者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睿智的思维能力和豁达的科学眼光、孜孜以求和不辞辛劳的探索精神、创新求变和奉献社会的事业情怀,无不影响和激励着周围的人们。在最后形成的科研成果中,隐藏在纷繁复杂现象背后的真理大白于天下,若隐若现的事实被澄清,困扰培训、科研、咨询的各种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被化解、政府依法行政科学管理和社会治理的效果不断在改善等等。这些重大作用无不反映学者影响力,其意义深远。学者影响力对于行政学院学报的影响力而言,从相互关系而言,前者促进了后者的提升,后者反作用于前者;从作用顺序而言,先有前者,后有后者;从作用的后果而言,使学者的影响力更加知名,影响力更加深远。总体而言,学报提升影响力需要学者的鼎力支持,离开学者的支持,很难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报;学者的影响力也需要借助学报的支撑,否则学者的影响力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大打折扣。
学术成果的影响力是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核心,学院及学科的影响力、学报编辑部及编辑的影响力、学者的影响力只是学报影响力的辅助。这是因为,学报影响力是依靠学术成果影响力来提升的,没有学术成果的影响力,学报的影响力就不复存在。学术成果是科研人员的阶段性成果和整个项目成果的总称,所立项的科研课题本身是否科学合理,对解决教育培训和科研咨询工作遇到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有没有实质的帮助,对学院的学科建设有没有针对性的作用,是科研成果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成果的影响力取决于立项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取得了哪些进展,进行了哪些创新,对解决教育培训和科研咨询问题起到了哪些有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作用,也就是说科研成果的转化对促进学院的教育培训和科研咨询工作起到了多大促进作用,这是科研成果产生影响力的源泉。学报是科研成果的载体,但这并不说明科研成果必须经过学报的发表才能产生影响力,一些科研成果不经学报发表同样也能实现它们的研究价值。问题是科研成果不经学术期刊的发表,其实现价值的范围十分有限,取得的创新与发现得不到社会相关机构及其实践的广泛检验,也不可能在更大的领域内发挥应有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更谈不上在更大范围和领域产生更深的影响。科研成果在学报发表,有利于成果的进一步优化,学术编辑的把关和优化功能会使科研成果更加合乎规范,更容易为社会所普遍接受,使学术成果的影响力得到二次放大,有利于成果的进一步转化。学报的媒介作用使成果得到迅速传播,成果的转化率会得到不断提升,成果的影响力得到大面积传播;有利于成果的不断累积,学报对学术成果的承载作用,使各个时期同类研究成果不断积淀,厚积薄发,使学术成果的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身价百倍,影响力更加惊人。学术成果的影响力,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学报的影响力,而学报的影响力又反作用于学术成果的影响力,使学术成果具有更大价值和影响力。
三、行政学院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提升的着力点
行政学院学报的竞争力与影响力因素有很多,既有体制机制问题,也有技术技能问题;既有出版资源问题,也有开发利用问题;既有发展生态问题,也有人力物力问题;既有多刊一面问题,也有发展失衡的问题等等。在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下,实现行政学院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的突破,找准着力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突出舆论导向,在学术氛围上下工夫
行政学院学报作为承载、传播、交流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媒体,作为服务教学培训、科学研究、决策咨询的平台和国内外“行政”理论专业学术交流的桥梁,是宣传、弘扬和传播我国先进的行政文化和健康意识形态的重要窗口,也是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和思想文化阵地。在当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信息传播手段多变、社会意识形态多样、各种问题突显的背景下,行政学院学报更应强化舆论导向,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己任,以服务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任务为目标。
1. 学报要强调学术性。
学报不同于一般期刊的最大特点就是其所具有的学术性,其实质是科学性。学术研究活动是探索和发现隐藏在事物现象背后客观规律的过程,追求真理是科研活动的首要价值,重视对行政管理、经济管理、行政法学、领导科学、社科管理、应急管理等学科体系规律的研究,重视对政府治理规律的研究,重视对公务员培训规律的研究,是行政学院学报的强项。
2. 学报要强调政治性。
“一个阶级如果不能从政治上正确地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解决它的生产任务。” [5] 政治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有着重大的影响和作用,也是一定时期社会追求的主要价值;政治与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家经济能力的增强,离不开强大政治力量的支撑。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意识形态工作极其重要的思想认识从来都没有放松过,尤其在各种社会思潮汹涌激荡、各种社会观念激烈交锋的背景下,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与文明社会,始终是社会舆论的总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是行政学院学报的生命线。因此,学报在学术研究及舆论导向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以对党和政府高度负责的精神,为公务员教育培训和政府治理工作服好务、发好声。强调学报的实践性与人本性。学报要深深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植根于行政学院教学科研咨询的各项工作之中,在科研实践过程中连接地气、汲取营养,使学报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要始终将读者装在心中,支持以人为本,为民发声,秉持一切想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办刊理念。
行政学院学报作为科研成果传播并促使其转化的媒介,其发展的理想状态就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与影响力,而这种推动学报不断向前发展的竞争力与影响力,不但产生于时空性,还受制于时空性,学报以时间控制空间的能力过程,就是最好的证明。学报出版总想以最快的时间,控制最大的空间,科研成果信息价值的大小,以受众的接受程度和转化程度为转移,而这种受众的接受程度和转化程度,又直接同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的产生正相关。因此,在当下,学报数字出版之所以会越来越被接受并逐渐成为主流的出版方式也就不难理解了。学报数字出版打破了传统出版的时空制约,几乎不受时空限制是学报数字出版主要特征之一。学报内容信息可以在鼠标和键盘拨动中瞬间传遍全球,为受众提供最快捷、经济和贴心的服务。当然这不是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的全部内容,只是学报传播的速度有了质的飞跃,还不能彻底在传播范围内真正解决点击率的问题,也就是说竞争力与影响力作用的频次和力度仍需要提高。学报数字出版较之于传统出版,在技术上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尤其在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上基本解决了时空限制问题。然而,学报数字出版只是技术手段,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学报的竞争力与影响力问题,因为内容质量才是决定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的关键因素。因此,正确做法是在不断提高内容质量的前提下运用数字出版的技术手段,学报的竞争力与影响力才可能全面提升。
(三)行政学院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指向性
所谓指向性,是指学报服务对象每一瞬间的意识对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的选择及跟踪。学报的读者群是学报的服务对象之一,学报出版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读者对学报内容信息的需要,如果学报的内容信息不能够满足读者群的要求,学报就无所谓竞争力与影响力而言。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的实质是学报内容的吸引力对读者群体心理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不但有大小之分,更重要的是还有方向之分,如果作用力对每位读者个体心理的作用方向相同,具有一致的指向性,无论大小如何,都会合成比原作用力强大的力量;反之,则作用力越大,相互之间的内耗就会越多,必然合成比原作用力弱小的力量。学报内容信息对读者心理作用力的指向性,从宏观层面而言,主要表现在学报的读者定位上。行政学院学报读者定位是创刊时便需解决的,没有读者定位便不能办刊,这是常识问题。但当下在读者定位问题上行政学院学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能很好地解决读者群体定位与读者群体需求定位关系,认真感知读者群体及其需求的变化性和模糊性。学报读者群体定位的指向性并不能代替其需求定位的指向性,只有当二者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并且体察到读者群体的变化动向和需求意愿,才能真正解决读者定位的问题。
作者群体是学报服务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作者群体,学报出版就等于没了资源。作者群体每一瞬间的意识对学报的选择及跟踪,是学报产生竞争力与影响力的基础。科研成果需要公开发表的时候,总希望能在名刊大刊上发表,究其原因,主要是希望科研成果能在更大的范围、更高层次和更多读者中公开,使其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实现项目研究的最终目的。大刊名刊区别于普通期刊的显著标志就是其不同凡响的竞争力与影响力,这是学报吸引作者投稿意愿的主要原因,而且这种吸引力的产生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也就是说学报的竞争力与影响力越强,产生的吸引力就强。学报作者投稿的指向性,是学报产生竞争力与影响力重要来源。学报竞争力是基于学报市场背景的商品性质所产生,而影响力则是基于学报社会背景的需求性质所产生,这十分符合学报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产品的特性。因此,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的形成既不能离开市场,又不能离开社会,只有将市场需求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尽心竭力地做好读者定位和作者定位,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学报的权威性、特色性、服务性和开放性这些具有明显指向性、并与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定位,全方位提升学报的行政学院学报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任山庆,杨栓保,叶慧娟.学报数字出版与新媒体传播研究[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4,(3):116.
[2]本书编写组.行政学院工作条例辅导读本[M].北京:国家行政
学院出版社,2010:9.
[3]陈宝生.在学府学科学者学术学员上下工夫[N].渝北日报,2014
-04-23(1).
[4]杨栓保.学术期刊编辑影响力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1,(5):136.
[5]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1.
[责任编辑、校对:叶慧娟]

3. 学报要强调时代性。
时代性是行政学院学报的显著特征,也是其舆论导向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显著标志,科研工作及其科研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学报要唱好主旋律,就必须反映伟大的时代精神,开拓创新,立足学院科研工作的特色,放眼全国的最新研究成果,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使学报不仅在国内舆论界具有发声能力,而且在国际学术界同样具有发声能力。
学术氛围是形成学术成果的生态环境,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能够促进形成高水平的学术成果,而恶劣的学术生态环境则会迟滞学术成果的形成,甚或致使学术成果胎死腹中。学术氛围的内涵极其丰富、影响因素来自各个方面,对于不同的主体而言又各不相同,学报良好学术氛围的形成,首先,取决于主编和编辑的编辑思想。因为只有正确的编辑思想,才可能在编辑过程中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使学报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次,取决于正确的办刊宗旨和精准的读者定位。办刊宗旨规定着学报形成和存在的基本目的、应刊发稿件专业范围、学报出版中的基本行为规则和原则等;读者定位则规定着学报为谁服务和有无市场的问题。学报办刊宗旨、读者定位与学报学术氛围的形成密切相关。再次,取决于学报舆论导向。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形成良好学术氛围的先决条件,而良好的学术氛围则对正确舆论导向的形成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最后,取决于对不良学术现象的抵制程度。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行为始终是良好学术氛围的公敌,如果对其不能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良好学术氛围的形成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突出学科特色,在行政管理上下工夫
行政学院学报不仅是学术期刊,还是专业期刊。之所以强调学报的专业性,是要突显学报的学科特色。当前,我国行政学院学报之所以存在学科特色不突出的问题,与其主办单位的体制机制有很大的关系,省级行政学院与省委党校大多数都进行了合校,形成了一个机构两个牌子的格局,部分院校所办的党校学报与行政学院学报是分离的,有利于突显学报的专业性,但仍有一部分院校对党校学报与行政学院学报是合二为一的,尤其省级以下院校的学报几乎全部是这样。因此,行政学院学报实质上是党校开设专业与行政学院开设专业的混合体,使行政学院学报的“行政”专业特色褪色不少。我国行政学院所开设的行政专业学科与地方综合性大学开设的行政专业学科也有差异,虽然在名义上都为“行政”专业,前者注重应用层面的研究,后者注重理论层面的研究;前者注重行政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后者注重行政管理逻辑推演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前者注重行政技能研究,后者注重行政思维研究等等。在行政学院学报层面突出学科特色,就是要强化学报内容信息,在学报的栏目设置编排上做足文章,使栏目特色突显学科特色;要在学术成果的选择上下足功夫,重要栏目学术文章必须反映“行政”主题,拒绝“行政”学科之外的任何研究成果,最大限度地避免张种李田现象的出现。在学术成果的组织与学术资源的开拓方面,要拓展渠道,坚持开放办刊,不能将目光局限在主办单位的圈子里须在更大范围内尽可能吸收与自己学报学科研究吻合的科研成果。
行政管理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行政学院学报在行政管理上下工夫,其行政管理主要指狭义概念,即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作为承载和推动行政管理最新科研成果、将行政管理研究不断引向深入的行政学院学报,应该具备这样一些特点:追踪研究一切行政活动的本质,洞悉所有直接或间接与国家权力相联系的研究方向;善于捕捉国家依法施政、依法行政、行政治理的最新动态,不断研究依法行政的规律性;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必要的智力支持;经常跟踪行政管理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和文化管理中职能的新变化和新特色;紧扣行政管理改革的主题,抓住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问题;立足于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突破,不断揭示管理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对于从事行政学院学报编辑工作的专业编辑,除掌握编辑出版学的基本知识外,必须具有行政管理的专业特长,了解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了解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方式;熟悉党和国家在行政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行政学的理论前沿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研究能力和选题策划能力。
(三)突出科研特色,在成果转化上下工夫
科研工作与学报工作具有正相关关系,没有科研工作就没有学报工作。科研工作是学报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学报工作是科研工作的具体反映。所谓科研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其实质是科研工作的创新与突破。在我国,各个层级的行政学院有着各不相同的工作重点,但同一层级的行政学院,工作任务却是相同或相近的,这就决定了同一层级行政学院科研工作的相近性或相同性,这种格局给科研工作突出特色增加了不少的难度,但并非完全否定相同层级的行政学院科研工作的特色,相反,在这种相同或相近背景下的科研成果所表现出的特色,才是真正的和具有现实意义的特色。突出科研特色,就是要在科研创新上有所突破。创新与突破是科研工作永久的主题,没有创新与突破也就无所谓科研工作;创新与突破是科研工作不竭的动力,没有创新和突破科研工作只能走向灭亡;创新与突破是科研工作的灵魂,一切科研工作全部围绕创新与突破而展开。在科研工作的全过程中,一时一刻都离不开创新与突破,科研立项,其目的就是为了创新与突破;课题调研,其实质是为创新与突破做准备;课题论证,是创新和突破的进行时;形成成果,是在调研与论证基础上对创新与突破的确认与公布。突出科研特色,也要在地域特色上做文章。虽然我国同一层级的行政学院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培训任务,但不同的地域分布使同一层级的行政学院存在差异化的培训对象和各具地方特色的行政文化,这就为其打下了地域性烙印,也为学院突显地域特色埋下了伏笔。地域特色虽然具有天然性,但不加研究,疏于呈现,就不会呈现出来。因此,要千方百计地挖掘地域特色,想方设法地呈现弘扬地域特色。突出科研特色,始终要立足教学培训这个中心工作,一切工作必须围绕这个中心而展开,科研工作也不例外。因此,科研工作要具有特色,就不能离开学院教育培训的特色,否则科研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科研成果的转化是科研工作实现其价值的必然结果,其转化率的高低是科研工作成效的重要衡量指标。学报作为科研成果的主要承载者和传播者,是科研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在科研成果的转化过程中功不可没。一定意义上讲,学报工作是科研工作的继续,科研成果的传播与积淀,科研成果的转化与使用,科研成果影响力与竞争力的形成等等,都是学报的职能所在。科研成果的特色与学报的特色密不可分,科研成果的特色来自于研究者、研究对象和研究地域的特色,而学报特色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科研成果的特色,即融入科研成果中的创新与突破特色、地域特色和学科特色。虽然学报的特色不完全取决于科研成果的特色,但科研成果的特色是学报特色的基础。科研成果的特色有利于学报形成自己的特色,而学报所形成的特色可以进一步推动科研成果向深层发展和转化,从而使学报的特色优势得到不断深化和增强,这种相互促进不断增强的特色优势,最终就会转化成科研成果和学报都非常需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优势。
(四)突出学者特色,在学术质量上下工夫
突出学者特色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从事科研工作的学者要有特色,他们是学术价值的主要创造者,更是具有特色科研成果的引领者,故而突出学者特色不但是完成科研任务的需要,更是学报产生影响力和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因素;另一方面指学报编辑人员要有学者特色,学报编辑是学术编辑,学术编辑就必须具有学者风范,否则就不可能在浩如烟海的学术文稿中游刃有余、慧眼识宝,更不可能对各具特色的学术文稿起到优化作用,使学术文稿的学术价值更加突出和显现,从而使学报具有学者办刊的艺术魅力,产生超乎想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突出学者特色只是在于发挥学者自身影响力和学者在自己专业领域研究创新成果的影响力,以达到增强学报影响力与竞争力的目标。对于编辑体而言,突出学者特色并不强求其成为学报所属专业领域的专家,在该专业领域有自己独特见树和可观的科研成果,但须熟悉该领域的研究进程和研究前沿,掌握最新创新成果和突破难点,对作者提供的科研成果的真正价值能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从两个方面强调学者特色,目的是提高科研成果质量和学报编辑质量。众所周知,质量是学术成果的生命,也是学报的生命,没有质量的科研成果和学报是无法生存的。科研成果是学报内容的主体,学报的学术质量直接由科研成果质量组合而成,每一项科研成果质量的高低都会影响学报整体质量的高低。因此,学报的学术质量必须从每一项科研成果的质量抓起,只有这样才能为学报整体学术质量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学报的学术质量也绝非科研成果堆积而成,只有经过对每项科研成果的优化,在此基础上对将要刊发的所有成果再进行精心编排、总体构思、整体策划、重点布局,学报的整体质量才能显现。突出学报作者和学报编辑的学者特色,绝不是以学者之名掩学报质量之虚,而是以学者之实真正提升学报的学术质量,使学报的整体质量得到切实的保证。
(五)突出学院特色,在窗口作用上下工夫
行政学院是其学报的主办单位,学院特色直接影响学报特色,学报作为学院教学科研的窗口,其特色同样反映学院特色。突出学院特色,就是要突出学院的“行政”特色,这是行政学院最显著的特色,也是行政学院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科研机构和咨询机构的标志。学院以政府公务员教育培训为中心,以政府管理和公共行政管理为主题,具有与政府全面建设与工作相适应的教育培训、科学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体系,这些体系特色鲜明,不同于一般。突出学院特色,就是要突出学院独特和鲜明的方面,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办学资源和办学品质,突显学院的核心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特色事关学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中心定位问题,事关如何发挥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的问题,也事关学院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突出学院特色,就是要在新形势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既是办学的原则和方向问题,也是学院发展的动力和优势所在。要不断完善教育培训布局,形成不同于其他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教育培训布局,形成以提高公务员素质和行政能力为核心,以公仆意识、政府管理、依法行政为重点的教育培训布局。同时,要加强科研咨询工作。科学研究是基础性工作,是完成教学培训任务和决策咨询工作重要的智力支持。要坚持开放办学和开门办学,坚持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开放办学和开门办学是行政学院的办学优势,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是行政学院发挥优势的根本动力。
行政学院学报作为窗口单位,只有实现学报特色与学院特色的一致,也就是学报所表现的特色优势能够真实反映学院的教学培训、科学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的特色优势,才能最大限度地传播和宣传学院全面建设的特色,尤其是学院科研工作的全貌,为学院的全面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学报要立足学院,围绕学院的中心工作,全面反映学院教学科研工作,尤其对学院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立项课题,要重点关注、精心编排,注意追踪不同阶段取得的研究成果和最后取得的总成果,将其合理安排在学报重要栏目和重要位置,以彰显学院科研成果的特色。当然对于其他科研项目,在关注重点项目的前提下还要全面关注,最大限度地优先刊发本院教职工的科研成果,使学院的科研成果的特色得到及时释放。学报要放眼全国乃至全球。眼睛向内是远远不够,如果一味盯着本院的科研成果,就会走上固步自封、僵化保守的死胡同。因此,要在立足本院的基础上将目光放得更长远,竭力追踪“行政”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触摸“行政”领域研究最前沿,关注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取得的优秀成果和重大突破,前瞻性地预见各个突破口可能形成的成果,约鲜活稿,组前沿稿,邀知名稿,揽厚重稿,使学报的稿件呈现“新”、“鲜”、“热”“深”的特色。学报要在学术成果的转化上发挥好堡垒和中介作用,以及学术成果合作交流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充当对内学术成果引进的主阵地,对外学术成果输出的主管道,使窗口作用发挥到极致。
(六)突出编辑特色,在文稿取舍上下工夫
学报编辑特色是指学报在编辑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以突出“行政”主题为主要特征的编辑手法。突出编辑特色,就是要在学报的整体谋划中,从外形到内容,从封面装帧到内文版式设计与学术期刊的风格相适应,以艺术手法表现“行政”主题,做到庄重、大气、简洁、现代,切忌矫揉造作、装腔作势,更忌晦涩难懂、不知所云。在学报的栏目设计和栏目编排上,围绕“行政”主题,准确定位每一个栏目所涉猎的内容范围,栏目的设计要准确,内涵和外延尽量做到具体,切忌外延过量,什么模棱两可的文章都可以容纳;栏目的编排要有层次感,知名栏目、特色栏目和重点栏目要尽量排在靠前的位置。突出编辑特色,就是要在学报的版式设计、印刷设计、装帧设计等有形的层面突显特色。版式设计一定要与学报的行政内容相匹配,做到版面设计大气清新、字体选择美观庄重、字号选择大方适中;印刷和装帧设计要在合乎国家质量标准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品位,使学报在外观上具有质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编辑工作是学报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而稿件取舍则是重中之重。稿件取舍其实质是编辑把关职能的集中体现,也是编辑投入智力和精力最多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编辑要以自己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智慧,对稿件是否合乎刊发标准做出准确科学的判断,对其所含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程度,发表后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及经济效益程度作出判断,其实质就是对稿件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过程。稿件的取舍是学报编辑特色的核心,这不仅表现在已出版学报所散发出的编辑特色之中,还表现未出版学报正在形成的编辑特色之中。正在编辑、蕴涵在每篇稿件中的特色,需要编辑去识别、去发现、去判断,在选择刊用后,又要进行编辑加工优化,将编辑自己的特色融入稿件之中,对稿件原有的特色价值和编辑优化的特色价值进行叠加,使稿件的价值与特色更加突显。抓住了稿件取舍这个关键中的关键,就为学报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学术编辑一定要在稿件的取舍环节下足功夫、用足心思。
四、行政学院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的特性
行政学院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即竞争力产生影响力,影响力也反作用于竞争力,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学报不断向前发展。就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本质而言,它们具有许多共同的特性,如持续性、时空性、指向性等,这些特性以不同的维度和视角,从不同的方位和层次揭示了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本来面目,使学报从业者更加准确理解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本质,从而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寻找科学的方法、正确的路径、有效的机制,全面提升学报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一)行政学院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持续性
行政学院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发展可长久维持的过程或状态,也就是持续性的问题,对进一步认识、实现和提升学报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理性价值。无论作为群体的行政学院学报,还是个体的行政学院学报,都不可能保持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持续性,也就是说竞争力与影响力会随着时间和空间以及其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般而言,在没有人为因素干扰的自然条件下,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以曲线表示呈现抛物线状态,抛物线由开始时的某一竞争力与影响力水平出发,经过时间推移和传播范围的不断扩大,逐渐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衰减。如果以竞争力与影响力作用的范围与集中度表示则呈现点对称状态,距离中心点越近,竞争力与影响力的强度越大,反之则强度越小;以竞争力与影响力边沿到中心点的连线画圆,圆的面积则是竞争力与影响力的作用范围。理想状态条件下学报的竞争力与影响力所呈现的规律性与现实社会存在较大的差距,但也能客观地反映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持续性状况,给人以规律性的理性认识。
行政学院学报的竞争力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影响力同样也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这就决定了其持续性必然也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此,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持续性必然不可能保持,但这是就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发展的全程而言的。如果我们只截取发展的某一阶段,也就是最有研究价值的一段进行探讨,其实用意义也就非同凡响了。以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提升阶段为例,如果学报能够抓住一切有利于增强其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政策机遇和生态机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以创新求实进取敬业的精神,从增强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的关键环节和要害方面进行突破,就可以使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大幅度提升,从而使其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持续性得以延续。与学报竞争力影响力的持续性相关的研究很多,成果也相当丰富。对学术期刊的全面评价存在各种各样的指标,如科学指标、期刊引用报告、即年指标、影响因子、期望影响因子、作者影响因子、学科影响因子、重要性系数、回应因子等等,但这些指标均以统计学为基础,显现出的是僵硬数据,虽然与学报的竞争力与影响力相关联,与其持续性相关联,但较难反映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持续性状态与过程。
(二)行政学院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时空性
行政学院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的作用发挥在时间和空间范畴内的表现特性,可称之为时空性,也可称之为空间性。其竞争力与影响力以时间控制空间的能力,就表现为用较短的时间控制较大的空间,而且这种时间和空间不是独立的、也不是绝对的,而是互相关联的、相对可变的,任何一方的变化都可能包含着对方的变化。以时间的变化角度而言,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的形成不可能从一开始就存在,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增强的,虽然这种变化是基于时间概念的,但没有学报受众心理的变化和其他相关因素的变化,时间变化也不可能引起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的增强。再以空间的变化角度而言,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的作用范围不可能一开始就有很大空间,包括竞争力与影响力的地域空间和受众的心理空间,只有当竞争力与影响力不断地填充这些空间,达到推动空间不断扩张的程度时,学报的竞争力与影响力才会得到不断增长。行政学院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时空性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也不易理解,但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快的速度在较大的范围内形成则是业界较为关注的话题。研究学报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时空性,无疑会对问题正确解决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把握国企党建关键 提升国企党

    贺可玲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31-02摘 要 新時代国有企业要加强党建工作,夯实党建基础,全面强化党

  • 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研究

    蔡美波+闫冬+何芮摘要:本文基于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的特点,针对存在的监管依据不充分、监管范围不明确、监管难度加大等问题,提出主

  • 农地流转的困境与出路

    温世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