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河南省对外开放的现状和对策

    宋国卿

    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事关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成效。在后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如何抓住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通过大招商,招大商,取得对外开放工作的新突破、新成效,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现状与问题

    “十一五”期间,由美国次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金融危机对河南省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发展局势,河南省委、省政府及时调整对策,把扩大对外开放作为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主战略加以推进,并在全省上下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使河南省的对外开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首先,招商引资成效卓著。不仅引进了一批对全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和大企业,引进外资总额超过了前20年的历史总和,而且招商引资的品位也有了很大提高,以“富士康”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出口型产业和国内外大型企业相继入驻河南。其次,在科技兴贸战略和机电产品出口计划的推动下,河南省的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实现恢复性增长。另外,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开放范围不断扩大,开放层次不断提升,开放领域逐年增多,金融、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对外开放与合作有了新开端。还有,开放环境日益优化,中部地区第一个综合保税区在河南省获准设立,而且对外贸易加快发展,竞相开放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然而,河南省的对外开放目前还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与困难。在国际方面,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还远未消失,美国和欧洲的债务危机就又将在世界范围内掀起新一轮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严重影响可想而知。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河南省的影响呈现出“来得迟、走的慢、影响深”的特点,而今年欧美地区的债务危机也使世界经济格局加速变革和调整,这些都将对河南省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产生巨大影响。就全国范围来看,河南省与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一些省份相比,开放性经济发展不够,对外开放的范围不够大,层次、水平和程度不够高。服务业、现代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城乡建设等领域对外开放不够。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还没有全面形成。就自身发展条件来看,河南省已有的产业结构与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相比,其能源原材料工业所占比重较大,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与西部的一些省份,如新疆、内蒙和甘肃等相比,河南省的能源类产业成本高,缺乏竞争力;在新兴产业培育上,河南省还没有形成大的增长点,而传统产业由于技术创新能力相对滞后,应有的优势得不到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都增大了招商引资的难度。同时,河南省的对外开放还存有思想观念较为保守,一些政策落实不到位,招商引资环境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企业主体和市场机制力量发挥不够等问题。

    二、形势与任务

    未来五年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实现突破性大发展、大跨越的五年,国内外的经济发展形势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第一,从国际局势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的不断深入,国际产业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既具有广阔的市场优势,又有一定的资本和技术优势,仍是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最佳承接地。国家实施的互利共赢、进口与出口并重、全面提升开放水平的战略,为我们进一步拓展开放空间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来看,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等沿海地区的经济已经得到优先发展,这些地区的发展因受资源、土地、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的制约,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河南省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占明显优势,而且有着巨大的内需空间。第三,打造中原经济区已经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这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已经成为国家的一项发展战略,国家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将为进一步加大河南省对外开放的力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第四,经过近年来的迅速发展,河南省自身的条件已经完全具备承接国际国内高水平、大规模产业转移的综合条件。交通、能源、城建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产业配套能力明显增强,发展的环境日益优化,区位、市场、资源、劳动力等组合优势不断上升。总之,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趋势、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都为河南省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面对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的特征,牢牢把握河南省在新时期面临的战略性历史发展机遇,深刻认识新时期河南省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努力以对外开放的新突破开创河南省经济社会大发展的新局面。要优化投资环境,继续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大招商、招大商,着力把河南省打造成中国最具活力、最具吸引力和最富有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推动中原崛起和实现河南振兴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源泉与支撑保障。

    三、对策与措施

    在国际金融危机继续影响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为继续扩大河南省的对外开放,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措施:

    第一,统一思想,加强认识。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应充分认识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是河南省抢抓机遇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迫切需要,也是河南省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提升开放性经济发展水平的迫切需要。因此,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和机遇意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努力提高河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还要树立全局观念,增强大局意识,有效协作,形成合力。

    第二,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服务水平。打造最具吸引力的内陆开放高地,首先要完善基础设施功能,提升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提高扩大开放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其次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投资体制改革,简化审批程序,创新服务方式。同时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和消费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共同促进开放招商。

    第三,拓宽开放范围和招商领域,提升开放目标,加快形成全方位、高水平、多层次开放的格局,打造最具活力、最具吸引力的内陆开放高地,以开放促发展。不仅要加快金融领域、物流领域、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开放步伐,为招商引资提供支持,同时要加大教育、卫生和科技领域的开放力度,提高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大力引进和培养开放性人才,为河南省经济大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还要大力推进农业领域和城乡建设领域的对外开放。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但农产品深加工程度远远落后于山东等相邻省份。围绕粮食核心区建设,我们在农产品深加工、农业技术开放推广、规模化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和外向型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方面大有作为。

    第四,要通过大规模的承接产业转移,构建以重大产业基地、优势企业集团和特色产业聚集区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明确承接重点,增强承接转移的针对性,要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提高承接转移的总体水平和综合效益。不仅要发展市场空间大、增长速度快、转移趋势明显的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轻工业、建材等高成长性产业的承接转移,而且要改造提升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能源原材料工业和纺织服装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承接转移,更要培育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先导产业的承接转移。

    第五,大招商,招大商,打造高质量、高效应的产业聚集园区。利用产业链的“蝴蝶效应”原理,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的战略合作,推进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新能源项目和出口型项目,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

    【课题来源: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后金融危机时代河南省对外开放战略研究》,编号:2010A006】

    (作者系河南省商务厅副厅长)

相关文章!
  • 把握国企党建关键 提升国企党

    贺可玲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31-02摘 要 新時代国有企业要加强党建工作,夯实党建基础,全面强化党

  • 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研究

    蔡美波+闫冬+何芮摘要:本文基于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的特点,针对存在的监管依据不充分、监管范围不明确、监管难度加大等问题,提出主

  • 农地流转的困境与出路

    温世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