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爱军精武的战歌

    李海 李书伟 魏文超 夏阿龙

    

    

    近年来,济南军区某师青年官兵认真学习践行“四个新一代”要求,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强素质、练打赢、当尖兵,用热血和智慧谱写出了一曲铿锵有力、气势恢弘的战歌。笔者走进这个特殊的集体,探访了发生在部分青年官兵身上的感人故事。

    “左手”工程师

    人物简介:邹红昌,1989年3月入伍,先后获得国务院“全国自强模范”、总部“作战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等荣誉,并5次荣立三等功。

    11年来,他先后研制革新了20件“重量级”工程器材,其中8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6件填补军内空白。而让人惊叹的是,他做到这些只用了一只左手,人称“左手”工程师!

    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了一探究竟,笔者走进了该师工兵营,记下了工程师邹红昌的传奇故事。

    1998年6月13日,时任副连长的邹红昌带两名战士执行军区后勤油料演示现场会炸点显示任务。正当他们对线路进行检查时,邹红昌突然听到身后有点火管拉燃的“哧哧”声,凭经验他断定有人误拉了点火管。此时,两名战士正处在炸区中央,一旦点火管将TNT炸药和几百斤汽油引爆,必将吞噬两名战士的生命。从点火管拉燃到炸药爆炸仅仅两秒多的时间,在这危急时刻,邹红昌当即转身去扯导爆索。然而,就在导爆索脱离油包的一瞬间,导爆索爆炸了,两名战士得救了,可他右手的五根手指却没有了。

    父亲、母亲、姐姐、弟弟都是残疾人,现在又加上他,全家就只有哥哥身体健全。残酷的现实不仅没有让他消沉,反而更激起了他心底的抱负,邹红昌发誓:“就一只手,我也要干出个样子来!”

    为尽快适应伤残带来的不便,他给自己制定了“4个100”练习计划:每天穿衣扣100次、拿筷子夹黄豆100次、练写字100个、打五笔字根100遍。调任地爆连连长后,他更是以“向我看齐”的标准要求战士,结束了连队6年未评先的历史。

    2001年,邹红昌改任修理所所长,这为他进行技术革新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考虑到传统的手拉、投送、点火机点火作业复杂,稍不注意便会发生意外,所以他改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革新点火引爆技术。

    革新起爆器,最基本的就是绘图和焊接,这对邹红昌而言绝非易事。绘图时,他不得不用右手摁住尺子,当画完200多张上百个零部件的图纸,右手竟磨出了血茧。焊接时,右手“用”不上,只能用口控制烙铁,左手和脚常常被烙铁烫伤。为解决微差技术控制问题,邹红昌远赴西安拜访著名爆破专家王百姓。时值寒冬腊月,又遇专家外出开会,他整整在西安等了3天,断手上生满了冻疮,开会回来的王百姓见状感动不已,倾心帮他解决了一些关键性难题。

    新器材制成后,为检验和改进性能,邹红昌钻深山、住工棚、蹲地沟,进行了上百次的实爆试验。一次,炸药爆炸把头发、眉毛给烧了;还有一次,险些连左手也搭了进去。当时有人问他:“这样做值吗?”邹红昌笑着说:“一只手救了两条命,值!要是这只手能防止悲剧重演,那就更值了!”

    天道酬勤。经过近两年的刻苦攻关,邹红昌成功研制出了150型工程微差起爆器,填补了我军利用瞬发电雷管实施微差爆破的空白,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从150型工兵微差起爆器开始,邹红昌年年都有创新成果:布扫雷车电控检测仪、重型机械化桥车架设精确定位装置……

    因为成绩突出,邹红昌先后获得国务院“全国自强模范”、总部“作战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等荣誉,并5次荣立三等功。每次获奖后,邹红昌都会自斟自饮两大杯酒,用他自己的话说:“一杯告慰失去的右手,一杯感谢‘功臣左手。

    “宁倒下不停下”

    人物简介:王丰聚,河南南阳人,1978年5月出生,1996年12月入伍,先后三次荣立三等功。

    去见王丰聚时,战士们说他正带着营连干部跑五公里越野呢。

    “去年下半年刚做过大手术,现在就敢搞这么大运动量的训练?”

    “我们营长啊,宁可倒下,也不愿停下!”

    了解王丰聚的人,都知道此言不假。

    2007年,刚当六连长的王丰聚赶上了实投。当天,新兵韩志超因为紧张,把手榴弹投到了防弹墙上,弹到了脚下。看着“哧哧”冒烟的手榴弹,小韩吓得呆在原地一动不动。生死关头,王丰聚飞奔过去,拉起小韩跳进隐蔽壕,把他整个人护在自己身下。手榴弹“轰”地炸响,一块弹片深深嵌入防弹墙,溅起的沙土打得王丰聚后背生疼,一颗小石子把他右耳划开一道血口子。

    当时,大家都以为实投不会搞了,灰头土脸的王丰聚却说:“实投继续,下面韩志超来投。”

    王丰聚的话,让自责的韩志超感动得流泪:“连长,我……”

    “战场上没倒下,就得继续战斗!我相信你!”

    小韩第二投成功!事后,小韩说:“连长不仅救了我的命,还救了我的自信心,我感激他一辈子!”

    2008年5月,王丰聚奔赴四川抗震救灾。在青川县曲河乡,当他得知3000多米高的小哑山随时会山体滑坡,而马玉英老大娘独自住在山上时,就立即带上几名战士出发了。

    长期的连续作战,每天只有一碗稀粥或一个面包果腹,官兵们早已严重体力透支。在翻过两座二三千米的高山,趟过三道河流,步行了几十公里后,陆续有人晕倒,一个、两个、三个……最后,爬上小哑山的就剩王丰聚和七班长童志成了。

    马大娘的丈夫在地震时去世,她死活不愿离开老屋:“死就死吧,去陪老头子也好。”

    看着老人花白的头发,王丰聚仿佛看到了去世的母亲,心中无限酸楚,他“扑通”一声跪下:“大娘,你就跟我们下山吧!”

    老人背过脸去抹泪,但就是不答应。几经劝说无效,王丰聚心一横,强背老大娘下山。刚到山下,余震袭来,小哑山发生山体滑坡,王丰聚背着老人在碎石飞滚中翻山越河。当把老人背到营卫生所时,他已累得虚脱。

    2010年4月,因改制换装需要,王丰聚从后勤处副处长调整为装备处副处长,担负军区新装备技术应用培训课目演示任务。那段时间,他白天顶着37度的高温,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抠,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练,衣服湿了干、干了湿。晚上,在蚊虫肆虐的帐篷里,他常加班至凌晨。工作渐入佳境,他身体却开始不适,去医院检查时被告知患了肝血管瘤,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王丰聚把病历偷偷塞进衣兜,没告诉任何人。从那以后,他随身带着止痛药,痛得受不了时,就吃上几粒,吃药不管用就用拳头使劲去按,按到肝麻木为止。

    看着王丰聚蜡黄的脸色和日渐消瘦的身体,妻子瞧出了端倪。一再追问下,王丰聚道出了实情。妻子流着泪说:“工作你不干也会有人替你干,身体垮了,让我和孩子怎么办?”“我明白,但我是党员,大项任务面前怎能退缩?”

    8月23日早上5点半,课目即将进行最后一次验收。当王丰聚从椅子上站起来时,突然眼前发黑,浑身麻木,挣扎着走了两步后,双腿一软倒在地上……

    26日,当王丰聚醒来时,坐在病床边的团长魏德明“生气”地说:“丰聚,你不要命啦?!”紧接着,魏团长泪光闪烁,紧紧握住他的手说:“我替全团官兵感谢你!”

    那一刻,王丰聚知道课目成功了!

    9月3日,手术刀在王丰聚的右腹割开了16厘米和5厘米长的两个口子,切除了6×6厘米的肝血管瘤……

    起程时,笔者问他:“身体都这样了,为什么不好好休息?”

    “有句话叫‘生命不息,冲锋不止,我很欣赏这句话。我是闲不住的人,既然恢复了,再让我休息我受不了。作为共产党员,只要不倒下,就不该停下。”

    “拼命三郎”

    人物简介:曹洋,1987年6月出生,2006年12月入伍,四川德阳人,2008年被中组部授予“五四青年奖章”,荣立三等功一次。

    曹洋从小就特别崇拜军人,穿上绿军装一直是他的梦想。临近高中毕业,他毅然向家人提出了参军入伍的想法,尽管父母希望能够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可一听曹洋说要参军,两人竟欣然地同意了。当过兵的父亲还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参军是件好事,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途径有很多种,你在部队要多吃苦,当一个好兵!”

    告别了父母,离别了家乡,曹洋带着家人的殷切期盼,怀着对军旅生活的执着梦想,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军营。一到连队,曹洋得知所在部队是一支英雄的部队,曾在天津战役中因“三分钟杀开民权门”被誉为“钢刀团”,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北京戒严平暴和多次战役演习。三连更是团里仅有的三个荣誉连队之一,因在锦州战役中担任防守大紫荆山任务,连续打退敌人4次进攻,被八纵授予“顽强守备连”荣誉称号。听到这些,曹洋热血沸腾,他在日记中写道:“成为这样一个英雄集体中的一员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今日我以连队为荣,明日我会让连队以我为荣。”

    然而刚开始的训练却给了曹洋一个“下马威”,体能训练课目一多半亮起了红灯,怎么办?成绩单给曹洋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时父亲叮嘱的话又在他的耳边响起——多吃苦、多付出,曹洋暗自下了决心。

    从那以后,曹洋训练更加刻苦,别人拉完单杠休息了,他还要再多做几组;晚上熄灯后,他还加班加点练习俯卧撑、仰卧起坐;周末可以推迟起床,他却按照正常的时间点起来进行五公里训练。很快,他的训练成绩也逐渐赶了上来,到下班排的时候已经全部合格,部分还达到了优秀。

    下班排后,曹洋坚持不断强化自身素质,一年的时间他就熟练掌握了单兵训练所有课目的相关理论和技能,第二年就担任了副班长,并在团“钢刀杯”比武中夺得义务兵组综合成绩第二名。

    然而,正当曹洋各项成绩稳步提高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2008年春节前后,一场特大雨雪冰冻灾害使曹洋的家乡四川省德阳损失惨重,自来水管冻裂、电力中断,群众生活陷入困境,他的父亲也加入到抗雪救灾的战斗当中。然而,在一次抢修途中,父亲为保护集体财产英勇牺牲。

    父亲的英勇事迹对曹洋影响很大。汶川地震发生后,所在部队奉命奔赴青川县执行抗震救灾任务。部队出发前,曹洋几次与母亲联系都没有结果,虽然母亲吉凶未卜,但曹洋坚决要求到一线抗震救灾。当时,连队指导员叮嘱曹洋:“你是四川人,虽然家里也受灾了,但一定要以大局为重,首先要完成上级赋予我们的任务。”曹洋回答道:灾区每个人都是我的亲人,我一定坚决完成任务!

    到达青川灾区后,为尽快抢救灾区群众的生命,曹洋和战友们爬高山、入峡谷、救伤员、排险情,事事冲在最前面。他先后执行急难险重任务9次,解救被困群众11人,运送受伤群众13人,发现并挖掘钱物5万余元并全部上缴,6次受到上级表扬。

    一周后,灾区通讯恢复,曹洋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得知家里的面粉厂厂房全部倒塌,住的房子也倒塌了一半,但所幸母亲和面粉厂的工人没有伤亡,他悬着的一颗心才终于放下来。这时曹洋想到灾区人们急需大批的粮食和被褥,于是劝母亲把家中所余的面粉和家里能用的被褥等生活用品送给灾区人们,曹洋母亲听后欣然同意。

    就在5月24日下午,曹洋与战友抢修完被泥石流堵住的进入大坝乡的唯一一条道路后,开来的第一辆车竟然是母亲往灾区运送的粮车。母亲将厂中仅存的3吨多面粉和家里能用的被褥等生活用品全部运到了青川灾区,当地老百姓非常感动,纷纷对这对母子竖起了大拇指,称赞他们为英雄的母亲,英雄的子弟兵。

    因在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曹洋被中组部授予“五四青年奖章”。获此殊荣后,曹洋并没有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是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多次在上级组织的比赛中获奖。

    “卡车神医”

    人物简历:陈长征,1988年12月出生,2005年12月入伍,山东嘉祥人,人称“卡车神医”,荣立三等功二次。

    一到某团,就听说这有一名修理“大拿”,除装甲车外的牵引车、运输车、自卸车、小轿车等通用车型那是“手到病除”,官兵赠名号“卡车神医”。

    起初笔者有些不信,为此该团组织股长苟向久讲起了他任新闻干事时经历的一件事。去年10月22日,该团参加“猛虎-2010·林州”演习,远程机动途中,他们乘坐的62号运输车行至京港澳高速内黄——清丰段离辉县出口1公里处时,突然一股刺鼻的塑料烧焦气味窜进驾驶室,他连忙指挥司机小孟将车停到路边。车刚停稳,他们急切地跳下车,合力掀起车头,发现连接电机和发动机的风扇皮带正“嗞嗞”冒青烟。

    “再不降温,风扇皮带就烧断了。”战士小范一边说,一边往皮带上倒水。为了尽快查出原因,小孟从驾驶楼取出随车修理工具,一会儿钻到车底,一会儿爬上大架,东敲敲西摸摸,始终查不出故障原因。

    “怎么办,再不修好车,就要掉队了。”大家都很着急,赶紧拨通了伴随维修保障组电话。

    5分钟后,李海超、蒋帅、韩锦辉等3名修理工赶到。他们检查一通后,得出两种结论:一是皮带过紧;二是发电机偏移。为了尽快让车上路,3人决定先正向,后更换皮带,两种故障原因都排除。

    “先别急,让我看看。”大家正准备着手修时才发现,陈长征也赶来了。

    “陈班长,我们检查过了,可能是皮带过紧或电机偏移,皮带与齿轮摩擦系数增大,高温导致皮带烧焦,你看是不是?”

    陈长征沉思片刻,立即指挥小孟试发动车辆,自己则站在电机旁观察运转情况。

    “你们说的情况都不对,是发电机轴承卡死,必须更换!”说完,他返身取回备用电机和修理工具。

    只见他钻进底盘大架空档,快速卸下坏电机,换上新电机,套上皮带。不到3分钟,他用沾满油污的手一拍新电机“好了!”转身就走。

    我们连忙放下车头,钻进驾驶室,发动车辆。果然,运输车运转正常,终于按时到达集结地域。

    陈长征的祖辈、父辈和兄长大都当过兵。在家庭氛围影响下,2005年12月,已在家乡嘉祥县明星汽修厂干了4年的他,放弃每月近3000元的薪水,毅然参军入伍。凭着过硬的修理技术和赤诚的报国情怀,他很快成为团里的汽修骨干,并先后入了党,转了士官,立了功。

    熟悉陈长征的人都知道他最擅长“突击”,每次急难险重任务必少不了。

    2008年5月,部队开赴四川青川执行抗震救灾任务。车队行进至离青川县城6公里的一个山岰口时,中间梯队1台运输车突然“趴窝”。由于道路狭窄,前面的牵引车过不来,后面的车队过不去,急得时任团长季陵直跺脚。

    “快叫陈长征过来!”时任参谋长戴立刚立即指示。

    4分钟后,陈长征携带修理工具从车队尾部急匆匆跑来,迅速判明情况:油路进气,油门拉线卡死。

    不到2分钟,车辆起死回生。

    抗震救灾期间,陈长征每天都奔忙于各个救灾任务点,先后维修各型车辆100多台,给灾区群众搞汽修培训5次,听众达170余人次。由于成绩突出,年底荣立三等功。

    2009年8月,部队远赴广西执行跨区演习任务。炮营一台牵引车在高速路上突然熄火,怎么也打不着。得知情况,陈长征又来了。他检查出车辆发动机五缸活塞与连杆断裂,导致气门顶杆变形扭曲。在他的建议下,故障车被拖至新乡服务区。随后,陈长征又自费900元买来活塞、连杆、气门顶杆等配件,自己动手很快就修好了。一同去的战友不明白:车到大修厂,由地方工人师傅修就行了,为何自购配件自己修?陈长征反问:地方人员维修至少得3000元,而我只花900元,哪样合算?

    据粗略统计,陈长征在跨区演习期间,先后大修车辆3台,小修40余台,为部队节约经费3万余元。

    年底,所里又要为他记功,他坚决不同意:还是把功让给新同志吧。

    陈长征文化程度不高,但善于学习钻研,经常购买《汽车保养与维修》《发动机的故障与排除》《通用车修理》等书籍来啃,总结出“一看二听三闻四摸五敲”的汽车维修“五字决”。当兵5年来,先后维修各型车辆近400台,每次都“手到病除”,成为团里绝对的修理权威。因为他的名字有“长征”二字,也有官兵称他“新长征突击手”。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71352部队)

相关文章!
  • 把握国企党建关键 提升国企党

    贺可玲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31-02摘 要 新時代国有企业要加强党建工作,夯实党建基础,全面强化党

  • 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研究

    蔡美波+闫冬+何芮摘要:本文基于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的特点,针对存在的监管依据不充分、监管范围不明确、监管难度加大等问题,提出主

  • 农地流转的困境与出路

    温世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