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语境下的民生幸福探究

李谧
摘 要: 民生意指人民群众的生存、生计与生活。马克思的幸福思想成为中国梦的理论基础,中国梦成为马克思主义民生幸福理论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民生幸福则表达着中国梦“至善”的追求境界,成为中国梦的旨归,中国梦与民生幸福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追求民生幸福、实现中国梦的科学路径在于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和谐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 中国梦; 马克思幸福思想; 民生幸福;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 C9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4)04-0016-05
“中国梦”思想的提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明了方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了鲜活的动力,凝聚了人心、团结了力量。然而,中国梦的真正内涵、本质、旨归、实现路径等,则有待进一步厘清,以便为实践确立坚实的理论根基。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以来,改善民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中国梦视界下民生幸福的理论基础何在,中国梦与民生幸福之间有何内在的联系,实现的科学路径如何,便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笔者试图在此方面提出拙见,抛砖引玉,以便进一步达成理论共识。
一、马克思幸福思想是中国梦视界下民生幸福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结论是科学社会主义,而科学社会主义的主旨在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劳动解放”。自由而全面发展、劳动解放,不仅是哲学追求的境界,而且是政治追求的状态,更是一种伦理所追求的“善”,是关照着劳动人民的幸福生活的善的思想。在此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便着幸福思想的内涵,或者说其本身就具有高度的幸福理论。马克思自青年时期便表现出了具有人文关切的伦理思想和道德情怀,以后的思想发展依然围绕着人性、人的本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视角,构建了独特的马克思主义幸福理论。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幸福思想的主旨,并非在于抽象地谈自由、人性与人的本质,而是基于现实,关切着劳动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即民生幸福。
马克思不仅在现实性上反对因剥削与压迫而给人民群众带来的痛苦,而且将现实幸福与未来幸福统一起来,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这个民生幸福的制度保障。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民群众的不幸福正是来源于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因而消灭不合理的制度便是获得民生幸福的正确路径。由此,马克思的幸福观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为着人民群众的劳动解放而苦苦求索。他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1] “能够生活”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与基本条件,同时也是“民”能够生存与生命延续的第一前提和基本条件。也就是说,“能够生活”是民生的基本内涵,这是马克思早就揭示出来的真理,是通向民生幸福的第一步,此后才能进一步通过发展与自我实现而达到真正的自由。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是理解人的自由发展的一把钥匙,成为推动马克思幸福思想发展的重要历史因素。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需要。现存的需要不仅指向当下,而且指向未来。它们进一步表明,存在必须转化为我们的需要,并进一步认识到我们的本质。“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 [2]人的道德目的也将由一种需要转化为另一种需要而发生变换,这就意味着人的自由与道德目的是历史的,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按照这种历史唯物主义思维,不难发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的最高需要,即最高“善”。这便是马克思幸福思想的核心结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即在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的一社会中,这种发展正是取决于个人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部分地表现在经济前提中,部分地表现在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必要的团结一致中,最后表现在以当时的生产力为基础的个人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中。” [2] 这种发展本质上就是一种“至善”的发展。
马克思反对谈论抽象的人,而是关注现实的人。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 [3]158因而马克思的伦理思想关切着现实的人的“善”,现实的人的生存、生活、发展与享受,关注现实的人的各种需要的满足,关注现实的人摆脱物役和异化的制度。其本质就是追求现实的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实现,这是民生幸福的最高境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把物质生活同精神生活科学地结合起来,把个人幸福同集体幸福、暂时幸福和长久幸福、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正确地协调起来,创立了科学的、完备的幸福论。” [4]
黑格尔说:“由于一方面新世界的最初表现还只是隐藏在它的单纯性中的全体,或者说,最初所表现的还只是全体的一般基础,所以另一方面过去的生活里的丰富内容对意识来说还是记忆犹新的。” [5]9新事物总是要建立在旧事物的基础之上,对旧事物加以扬弃,新世界总是基于旧世界才能不断前进,因而理论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不难看到,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新时期的降生和过渡的时代。人的精神已经跟他旧日的生活和观念世界决裂,正使旧日的一切葬入于过去而着手进行他的自我改造。事实上,精神从来没有停止不动,它永远是在前进运动着。” [5]7-8 尽管马克思逝世距今已一个多世纪,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运动的,是发展的。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去指导今天新世界的民生建设实践,依然是科学的、合理的、合乎时代精神的。由此观之,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今天实现民生幸福的一把钥匙,马克思对民生幸福的追求将在我们寻求幸福、享有幸福的实践活动中继续放射光芒。
“中国梦”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伟大“复兴”梦,是马克思主义幸福理论的中国化。幸福是多维的,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要实现中国梦,就要将人民的心理幸福、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因素纳入政府施政的核心目标,而不是将其打入冷宫,受到冷落。不可为了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的增进,而将幸福视为小数点后面的零,可以忽略不计。政府不仅要测量市场生产,评估经济绩效,监控经济发展状况,还要测量人们的幸福,既评估当前幸福,又关注未来幸福。既要应对风险危机,同时又要加快幸福制度转型,将GDP转移到GNH上来。幸福权应当重新被提起,并赋予极高的地位。
幸福与平等关系密切,同时,平等本身便是幸福生活的一个要素,它包含于理想的生活方式之中。科学发展观与以人为本,本身就是要求探索那些在外部条件受到阻碍的条件下,如何获得真正的幸福,如何使得一国的幸福最大化,达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因此,科学发展观就是幸福观,中国梦就是幸福梦。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关切的正是生活在最底层劳苦大众的生存、生计与生活,以及包含其中的平等、尊严、自由和解放问题,在此意义上,它蕴涵着丰富的民生幸福思想。马克思幸福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便是中国特色的民生幸福理论,它指向人民群众的生活,指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具有革命性,它还具有科学性。其科学性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不仅可以指导建立一个新中国,而且可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关键点,便在于实现民生幸福。因为只有民生幸福了,国力才会昌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真正成为现实。在此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就在于指导我们进行民生建设,实现民生幸福,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民生幸福是中国梦追求的“至善”境界
“中国梦”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未来走向的科学设计。因而,“中国梦”便是“民族振兴之梦”、“国家富强之梦”、“人民幸福之梦”,而此三者本质上是一个蓝图,它们都指向同一个目标,那就是“民生幸福”。因为无论从“宏大叙事”还是从“个体存在”出发,他们最终都会归结到人民生活的幸福上面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奔向“幸福”的民生建设,彰显出我们党和政府正在做一项伟大的事业,它必将为人类幸福的获取做出巨大的贡献。由此可见,中国梦是中国政府的向“善”追求,其目的便是民生幸福,换言之,民生幸福是中国梦所追求的“至善”境界。
所谓“至善”,指的就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目标,是国家职能的最高政治标准,它居于政治活动的金字塔塔尖,其他一切活动都是手段,都要为这个最高的目的服务。从哲学史上看,“至善”就是幸福,世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超越它,可以居于它之上。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国家的重要特点就在于实现一种真正文明的生活,在于不断改善民生。他指出:“国家的起源完全是出于生活的需要,但是它的继续存在却是为了实现一种善的生活。” [6] 追求善的生活,成为政治活动的价值取向。政治的目的就是最高善,即“至善”,这个目的便是幸福。亚里士多德将善分为目的善与手段善,他认为对幸福的追求是目的善,获取幸福的善的手段是手段善。“如果我们所有的活动都只有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就是那个可实行的善,如果有几个这样的目的,这些目的就是可实行的善。” [7]17幸福就是善本身,是使事物善的原因,也便是目的。“幸福不是品质,而是人的一种自身就值得欲求的、自足的实现活动。” [7]303幸福就是不缺乏任何东西,是一种自足的生活。这是一种除自身之外别无他求的活动,是一种合乎德性的活动。合乎德性的活动就是好的、高尚的、其自身就值得欲求。
从价值视角看,追求民生幸福,既符合“民”的自然属性,又符合其社会属性,且这两个属性的目标都是指向“善”的,都是要排除一切“恶”的现象与结果。也就是说,民生是政治的伦理性追求,是政治朝向德性的努力。这种政治追求有三个维度,即生存、生计、生活。第一个维度是最底层的维度,是人民得以存在的基础与前提,舍此底线,一切追求皆成为妄谈。生活维度是民生的最高维度,它便是“幸福”,是人民存在的最高境界,无论从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得到了应有的满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均得到了合理的发展,并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统一,人们处于一种愉悦与谐和的生活状态。第二个维度“生计”,则是生存与生活的中项,是由生存过渡到幸福生活的发展进程。此三维度,表达着三种民生境况。改善民生、民生建设便是要从第二维度,甚至从第一维度发展到第三维度,达到民生幸福,才可称之为“至善”。在此意义上看,民生体现着政治集团或政府对民众生存与生活的关切,表达着政府“心系人民”的执政理念,它成为政治活动的核心,而民生幸福则表达着政治的“至善”追求。
民生幸福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8] 改善民生,使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便是中国梦的至善追求,是中国梦的最高价值选择。在中国历史上,“民生”与“国计”紧密相连,甚至是相提并论的。孙中山先生把民生提升为“民生主义”,作为“三民主义”的内容之一,旨在表明民生关系到国家大计。这样一个历史高度,充分显示了“民生”问题在一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孙中山对此作了如下注释:“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9]802 他还说:“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 [9]825 在别的地方他又讲道:“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 [9]835国家建设的任务就是为了人民生活幸福,而人民生活幸福正体现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富强文明的状态。因此,中国梦所强调的国家富强,便已经内含着人民幸福之义。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指出的那样:“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10] 无疑,民生幸福是中国梦的归宿。
民生幸福成为中国梦的“至善”追求,还表现在民生是否幸福必然成为我们衡量党的工作是非得失的最高标准。正如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因此,“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8] 这是因为,民生问题的内容不仅体现为满足生命延续所需要的基本物质资料,更体现为满足生活健康持存所需要的精神文化资料。“民”的生存、生计与生活,并非简单地以生物学意义上的延续生命为标准,这只是动物生存的标准,对人而言,顶多属于满足其自然属性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延展自然生命的理性要求,即人作为一个社会存在物而应当具备的要求,如公平、正义、自由、发展等。也就是说,“民”不仅表现为独立存在的个体,而且表现为类存在的分子。作为类本质的“民”不仅要求生存的满足,而且要求符合类本质特点的发展,即马克思所说的“自由的人”、“全面发展的人”。由此可见,民生的内涵不仅包括物质需要的满足,而且包含精神需要的满足,体现为二者的辩证统一。如果仅能满足物质需要,却无法保障精神方面的需要,便无法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如果仅能满足精神需要,但不能满足其物质需要,便将失去其存在与生命延续的根基,精神生活更无从谈起。因而,民生建设便是全面建设的政治要求,忽略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到人民群众生活状况。由此,我们必须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10] 从根本上说,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便在于寻求民生幸福的实现,或者说,对民生幸福的追求,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光荣而伟大的历史使命。
总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政治活动,它所追求的最高目的便是“至善”,这个“至善”指向民生幸福,它是合乎一切德性的政治活动,是好的、高尚的,因而其自身便是中国人民所欲求的。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是全党伟大的目标,是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因此,我们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教育、收入、医疗、养老、住房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只有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才会安定有序,国家才会长治久安;只有把民生幸福放在第一位,努力寻求实现民生幸福的科学路径,才能谱写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历史新篇章,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做出应有的贡献,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中国梦视界下民生幸福实现的科学路径
民生幸福的实现,并非依靠他人的给予,而是要靠独立自主的生产实践活动,大力发展生产力,走科学发展之路,统筹兼顾,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因此,民生幸福实现的科学路径,必将通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来实现。民生幸福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其内涵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的、饱满的,因而其实现路径必然要贯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建设体系。
(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人民政治自由与权利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在地包含着政治文明建设,而政治文明建设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便是人民当家作主,充分行使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各项权利。毛泽东在回答黄炎培同志的“历史周期率”问题时指出:“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11] 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人民民主,这是与资本主义民主有着根本区别的民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真正的民主不在人民手中,而在资产阶级手中,人民手中毫无真实民主可言,只能在资产阶级虚假许诺下享受着虚妄的民主。“在英国,主导的因素是工业化,它促使产生民主化,许久以后又促使产生科层化。在法国,主导因素是科层化和民主化的综合,工业化则是以后才到来的,其影响力也较小。在普鲁士(德国),则是科层化和工业化相结合带来的现代化,民主化始终是缺乏的。” [12] 资本主义民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面的政治制度,在此制度下,一切都只是为了资产阶级的物质利益或经济增长,丝毫不考虑人民的权利,因而不是真实的民主。
中国梦在政治文明建设上则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确保人民真正当家作主,行使各项属于人民自己的权利,唯如此,才可让人民获得幸福。国家所有制度的安排均要首先考虑人民群众的幸福,法律规范应当侧重于公平与效率。社会主义民主否定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不幸福状态,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权利的主宰者,将人类政治文明的制度形态推进到了“善”的更高层次。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追求“善”的人民权利建设,其主旨在于人民幸福。只有可以充分享有真实的民主权利,政治文明建设才称得上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度,进而通向民生幸福的境界。
(二)推进经济建设,充分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为更高一级的幸福目标提供必要的前提与物质保障
经济建设是中国梦实现的基础与物质保障。邓小平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反复强调“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因为只有人民共同富裕了,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才能够得到真正的体现,否则便只是一句空话。人民群众是财富的创造者和价值的创造者,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主体。人民利益至上原则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合法利益,为了人民的一切合法利益,换句话说,人民利益就是一切,它是党和政府行动的指南。历史告诉我们,凡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昌盛;凡民生痛苦,则社会动荡不安。人民利益成为现实,则要靠正确的经济建设,只有经济得到了发展,社会财富才会得到增进,民生幸福才具有实现的基础与保障。因此,经济建设的宗旨在于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不是片面地追求物质利益量的上升。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中等收入人群的利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三农”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民生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社会保障与救济需要进一步加强,贫困现象依然存在。因此,要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问题,唯此,才能让人民群众真正过上好生活,为民生幸福铺就坚实的物质条件。由此观之,物质文明建设是成就中国梦的基石,亦是民生幸福的前提条件。
(三)促进社会建设,不断完善人民生活的各项社会指标,实现人民的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社会建设是中国梦的内容之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力量的构成性因素,“他也察觉到他自身的利益与社会的繁荣息息相关,察觉到他的幸福,甚至他自身的继续存在,有赖于社会的持续存在”。[13] 由此可见,社会建设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也是为了人民群众自身幸福的事业。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求我们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这也是中国人民的伟大理想,它深刻地体现为中国人对这一光荣目的长期不懈的追求。我们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本质就在于达到民富国强的目标。社会建设要取得进步,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改善养老保险事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推进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不断满足人民衣食住行的需要,唯如此,才可称得上利益惠及人民群众。为了保障民生幸福的实现,我们必须治理社会风险,保持一种和谐稳定、定然有序的生活态势,为人民群众的生存安全与生活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还需要意识到,社会建设的幸福目标,要通过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才能成为现实。只有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而也才能永葆社会的安定团结。社会是人民群众的社会,人民群众是社会的细胞,社会建设将人民群众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统一为一个有力量的整体。欲实现民生幸福就必须加强社会建设,社会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民生幸福。
(四)加强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以利于充分提升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达致精神幸福的境界
中国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文化发展的连锁反应。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文化战略,正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也体现了认清文化对一国发展与实力提升的重要性与关键性作用这一大智慧。中国必须从传统农业社会的自然主义文化模式和经验主义文化模式中跳出来,走向宣扬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人的现代化模式。我们的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成为文化强国,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能够享受到高尚的精神文化消费,也才会有精神上的愉悦和幸福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合理地引导大众追求,有促进大众发展的积极作用,能够不断提高大众文化的水准和品位,达到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众文化的引领,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众文化本身的特点和性质及其内在相关性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发展起来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和主导。” [14] 作为中国梦重要内容的文化建设,就是要求我们在不断提升物质文明的同时,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在此意义上,文化建设的梦想,必然蕴涵着民生精神幸福。
(五)建设生态文明,关切人民生存安全,进而为过上幸福生活铺设坚定的基石
良好的生态成为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和前提条件。人与动物都是靠无机界生活的。无机界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另一方面又成为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成为人们精神的无机界,是人类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消化和享用的精神食粮,因而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成为人们生活与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依靠无机界并在无机界中生产产品才能生活,也就是说,只有依靠自然界,人们才能够有食物、燃料、衣着、房屋等生活工具。马克思指出:“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是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3]272 马克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十分契合:一方面,自然界养育了人类,为人类提供了各种丰富的物质资源,成为人们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是不可分离的,不要把人类与自然界分隔开来形成对立格局。也正是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才会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因而上述二者之间有着内有因果关系。人与自然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割舍的交融关系,二者之间不是对立,而是融合。人成为自然界这个生态系统之中的一个部分,正如人的肉体中的某一部分一样,其呼吸、生长、发展都需要生态系统提供营养。皮之不存,毛将焉在?人就如大自然身上的毛,如果整个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整个自然界都毁灭了,人类还有什么栖息之所呢?中国的建设与发展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整个自然界的文明生态内含着中国的良好环境,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与世界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因此,中国梦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中国,这样的国家和社会必将让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并且必将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其目标必然是指向民生幸福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8.
[2]〔德〕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M].北京:中华书局,2011.
[5]〔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9.
[6]〔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卷)[M].邓正来,译.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8.
[7]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3.
[8]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
会上的报告[EB/OL].新华网,(2012-11-19)[2014-08-20].http://
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_7.htm.
[9]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凤
凰网,(2013-11-15)[2014-09-06].http://finance.ifeng.com/a/
20131115/11093995_0.shtml.
[11]黄炎培.八十年来[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149.
[12]〔美〕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再探讨[M].上
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322.
[13]〔英〕斯密.道德情操论[M].谢宗林,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106.
[14]胡锦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
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求是,2012,(1).
[责任编辑:任山庆;校对:党 婷]
相关文章!
  • 把握国企党建关键 提升国企党

    贺可玲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31-02摘 要 新時代国有企业要加强党建工作,夯实党建基础,全面强化党

  • 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研究

    蔡美波+闫冬+何芮摘要:本文基于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的特点,针对存在的监管依据不充分、监管范围不明确、监管难度加大等问题,提出主

  • 农地流转的困境与出路

    温世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