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张艳秋 王瑛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60例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ST段压低减少次数、下移减少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量方面低于对照组,在ST段压低减少次数、下移减少量两个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护理能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无痛性心肌缺血;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9..01
无痛性心肌缺血是一种冠心病并发症,也称为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存在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如冠状动脉分支狭窄或病变等,但未出现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该病症可能形成永久性或可逆性损伤,引起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绞痛和猝死等。本次研究主要是选取80例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临床护理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对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且对研究的目的和方法知情,排除认知和精神功能障碍患者,排除肾、肝功能不健全情况。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66~82岁,平均72.4±5.3岁;观察组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65~83岁,平均71.2±4.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监测病情、用药护理、心电监测和基础护理等方面。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健康宣传:向患者普及无痛性心肌缺血相關知识,使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以及相关的后果和危害,使其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此外,护理人员也要加强自身理论基础知识,做好患者的血压、血糖检测,定时进行心电图检查。心理护理:心肌缺血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情绪,带来急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严重时还会引起患者血压升高和心律加快,甚至可能致死,对医护工作造成很大影响。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排除患者的负性情绪,选取治疗成功案例来提升患者信心,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心理护理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来制定不同的护理策略。饮食护理:从患者不同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指导,合理搭配膳食,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和低脂的食物,严禁辛辣。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保持适量的运动量、运动时间和合适的运动项目,不能因运动过度加重心肌缺血的程度。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运动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时应马上停止运动。病情监测:由于该病症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护理人员要按时监测患者的血糖、血压、心率和心电图等,加强高危人群的巡视,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完善的护理方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ST段压低减少次数、下移减少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表,总分10分,1~3分为不满意,4~6分为一般,7~9分为满意,10分为非常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的体征指标对比如下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在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量方面低于对照组,在ST段压低减少次数、下移减少量两个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13例(43.33%),满意例7(23.33%),一般6例(20%),不满意4例(13.33%),满意度为%;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20例(66.67%),满意8例(26.67%),一般1例(3.33%),不满意1例(3.33%),满意度为93.3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本次研究中,采取综合护理的观察组在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量方面低于对照组,在ST段压低减少次数、下移减少量两个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护理能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丽娟,程 丽,龚 娜.优质护理在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30):191-193.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