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肖月季
以学生为中心是现代教学理念所提倡和要求的,而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支架式”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利用情境、讨论、会话等要素,有效地在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之间找到一个适宜的互动点,能为学生这一认知主体搭建合理的可以不断向上攀升的“脚手架”[1]. 因此,在当前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探索初中数学“支架式”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搭建支架是初中数学“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关键和基础,按照“最近发展区”原则,初中数学“支架式”教学中的支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
1. 范例支架
为了使学生在探究中做到有章可依,防止学生遗漏内容,教师应在新知识学习之前提供典型的范例. 例如,讲解分式的概念时,笔者借助整式的概念分析、总结出分式的概念;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时,展示出如2x+3y-4=0的范例,引导学生借助此范例归纳总结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 情境支架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知识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教师应在课堂开始环节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提供情境支架[2]. 例如,讲解轴对称概念时,笔者展示了日常生活中的蝴蝶、脸谱、剪纸艺术等图形;讲解函数概念时,引入日常生活中的摩天轮转动情境,分析出摩天轮转动过程中时间与人距地面距离变化的轨迹图,从而引出函数的概念.
3. 建议支架
为了顺利建构知识,明确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方向,及时引导学生探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建议支架. 例如,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时,笔者建议学生从未知数的个数以及指数的角度进行概括和总结;探索勾股定理时,及时提出“割、补”计算面积的建议,让学生独立验证勾股定理.
4. 工具支架
為了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知识,教师应充分提供认知、会话、协作、展示平台等工具支架. 例如,讲解立方根的概念时,笔者及时展示了粉笔盒这一实物支架;学习圆的概念时,及时提供了日常生活中的硬币、螺钉横截面等图形.
5. 图表支架
为了及时总结所学内容和知识点,有效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图示和表格设计图表支架. 例如,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时,笔者及时设计了概念图,有效地区别了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1. 搭建支架
教师应根据初中生的认知结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已学知识,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不断地创设范例、情境、建议、工具、图表等支架.
2. 情境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主动构建知识冲突,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周围的事迹、问题作为教学资源,有效地将平面的书本知识变成立体的学生活动.
3. 独立探索
教师应引导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支架自己学习、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设置的情境问题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而是要让学生思一思、想一想,才能得到答案.
4. 协作学习
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并确定每组的组长、记录人等,然后要求学生在组内交换意见. 对于有疑惑或有问题的地方,进行小组讨论,从而使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与理解.
5. 效果评价
以个人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师点评等方式,对小组讨论中各成员所做的贡献、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建构完成程度等进行评价.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如图1所示的初中数学“支架式”教学模式. 但需要说明的是,该教学模式的环节并没有绝对的先后顺序,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取舍和调整.
仅有相关理论是不够的,初中数学“支架式”教学应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因此,笔者以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的概念”教学为例,进行深入探讨.
1. 创设情境
2. 独立探索
要求学生借助情境中的范例支架,利用多媒体再次展示如下生活问题,并要求学生完成表格.
已知小明爸爸的汽车油箱有汽油100 L,根据汽车内的仪表显示,汽车每行驶50 km消耗汽油9 L,则油箱中剩余油量y与汽车行驶路程x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
3. 协作学习
为了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观察上述教学中总结出的两个关系式,思考这两个关系式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未知数的个数、自变量x的次数、等式两边变量的位置有什么共同点. 然后,随机选取一个小组进行总结,其他组内成员补充. 最后,深入讲解一些注意事项,特别是要对y=kx+b中的k是否等于0进行详细阐述,并说明当k≠0,b=0时,一次函数为正比例函数,要求学生思考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如图2所示的关系图.
4. 深化理解
将所学概念应用到具体情境中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因此,笔者及时借助建议支架、范例支架等,利用现实情境呈现出如下例子,要求学生独立作答,选派小组代表上台讲解,并提问有疑惑和出现错误的同学,给存在争议的小组提出建议,适当进行点拨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此环节中教师提供的支架应逐渐撤离.
待学生完成以上内容后,要求学生就自己是否积极发言、自己对小组的贡献、有没有发现和提出问题等方面进行自评,并对每个小组完成上述内容的情况进行组内互评. 例如,每位成员做对1题得1分,并加分统计. 最后,对学生的课堂总体表现进行评价,并多给学困生一些鼓励性的评价,如“你真棒”“恭喜你,你能够正确解答这种实际问题了”,对于优等生,应给予一些拓展思维和知识的建议.
总之,初中数学“支架式”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能促使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情境、范例、建议、图表、工具等支架不断地向上攀爬. 我们坚信,随着“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不断应用,一定能够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合清. 浅谈支架式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与实践[J]. 数学教学通讯,2016(3):45-46.
[2]谢吉. 支架式教学模式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5(15):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