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作中方法论的运用与实践

    饶文

    中图分类号:C931.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1-181-02

    摘 要 任何工作的推进都离不开正确的思想认知与科学的工作方法,有效的工作方法能够解决工作主客观矛盾问题,减少工作失误,提升工作效率。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将世界观与方法论统一讨论,能够更系统化地指导现实工作。本文将方法论在工作中的价值、实践意义和运用方法做了全面、深入分析,注重方法论与实践工作的对接,从多角度引申方法论对于推动工作高效化的科学规律,辩证方法论的本质内涵和从业者的客观需求,不同层面剖析该方法的重要性。阐述如何有效运用方法论指导工作实践,关键抓住四个方面要害,从工作时机的把握、系统化思考、重视群众与集体价值、融合日常工作切入,结合笔者工作实际,详细描述方法论的运用方法、工具把握和具体措施,达到提升工作效率目的。

    关键词 方法论 工作 认知 运用 实践

    一、方法论的概念及内涵

    (一)方法论的基本概念

    1.方法论是目标实现过程中各类行为的基本规律、路径与秩序的实践手段和方式。其同时涵盖了人对行为活动的认知以及实践经验,不同领域的方法具有特殊性,但在哲学层面来看方法都涵盖了使用主体、应用客体、方法实践的工具以及应用目标。

    2.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和对科学方法论的总结。不同哲学观点下的方法论中心有所差异,本文研究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对方法论的概念进行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客观世界和方法论相互独立,实践哲学的思辨处理能够解决客观世界与方法的内在关系,正确解释世界观,并以之指导人的行为方法及其实践,促进人在历史发展与创造中的主观能动性。

    (二)方法论的基本内涵

    1.从总体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不同于古方法论(强调伦理实践的方法论)、近方法论(以客观唯心主义辩证为基础的方法论),而强调把握实践哲学的总体,同时将世界观与方法论进行辩证的讨论,真正解释客观世界“是什么”,客观实践“怎么做”。

    2.从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涵盖了方法实践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两类功能:在理论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强调了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与任务,解释了人类发展与自我解放的根本目标,指明了人在事件中所需完成的对事物本质规律、主体需要与发展目标;在实践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人改造世界的行为实践进行指导,指明了人的社会实践中所需完成的自然关系生产实践、社会关系交往实践、自我完善的基本方法。

    3.从深层次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世界观形成的前提,也是世界观向客观实践行为转化的关键环节,也就是说所有实践主体都应以方法论为指导进行实践活动,历史唯物的发展规律和实践本性最终决定了方法论的价值,将个体的人改变外部世界、改造和完善个体及所处社会形式转换为人存在的根本目的,从而为人自然实践提供有效指导。

    二、方法论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方法论可以提升工作者对工作方法的把握和运用

    1.方法论的科学理论价值。方法论提供了工作思想向实践转化的方法指导,强调了从观念、意识层面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这对于工作者更好地认识工作目标与任务、把握工作关键点、选择科学的工作方法提供了有效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认为,正确认识现实世界的客观规律是解决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是由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所决定。工作者要想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首先要明确工作任务的本质,即工作的基本目标和规律。在此基础上工作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客观规律,选择与客观规律相匹配而非矛盾性的实践活动,这样才能保证工作任务的有效达成。

    2.方法论的实践运用价值。工作者在明确工作任务和规律后,需要进一步保证自身能力以符合任务目标达成的基本需求。但从方法论角度来看,其主要规定了个体在世界观认知和方法实践的主体性,但对实践活动的指导更倾向于理论思辨层面,或者说方法论在表面上有更强的哲学主体性。从实践角度来看,最终方法论的实践由个人的主体意志和需求来决定,因此在工作实践中方法论能够更有效地推动工作者对实现自身工作任务与目标过程中的能力及能力发展需求,通过实践检验与反思发现个体需求,从而真正从主观意识上进行发展理念的强化,进而更准确地发现自我能力问题,定位自身能力发展方向。

    (二)方法论可以有效指导和推动工作实践

    人的实践活动受主体意识驱动,在主受体的联系中实践方法是最核心的关联要素,而客观世界下各类实践活动的主受体之间存在复杂的双向运动,其中实践活动的主体以自主认知来调整活动以实现更理想的实践目标,同时人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性活动中也能够逐步完善自我以优化实现目标的能力。具体到工作实践中来看,方法论能够指导工作者从如下三个方面更好地开展工作实践:

    1.方法论能够指导人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關系。例如指导人认识人与自然物质交换规律,强调人应尊重、顺应自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人能够更好地利用自然要素、资源,将之转换为人的外延性无机身体。

    2.方法论能够指导人更好地处理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不是抽离于个体外的独立形式,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也认为人与社会存在紧密联系,将社会视作个人组成的共同体,同时这一共同体从属于个人,由此实现个体使命与共同使命的统一。

    3.方法论能够指导人更好地处理自身关系。唯物史观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体现了人类实践的自由意志,这些发展成果强化了人类自身,并为人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更有效的外部支持,对于工作者而言,唯物发展观强调人对社会科技发展时代性的顺应,也指导工作者要注重学习、吸取新知识和新方法,不断完善并强化自身,使自身能够更好地处理工作,逐步强化胜任工作的综合能力。

    三、工作中如何运用方法论

    (一)抓住工作核心本质,把握时机与方式精准施策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认为客观实践应当建立在对客观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对主体需要和目的的有效把握上。具体到工作中来说,就是要明确工作任务和基本方法,对比自身能力和条件,选择更有效的时机与方式处理工作任务和问题。

    1.在时机选择方面。要对工作任务的基本推进规律有清晰认识,不应过度强调效率、成果。例如笔者所在的电力企业中,不应单纯追求工作进度,更需要将质量和安全追求放在首位,避免急功近利的行为,真正在理解电力工作要点、原理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工作内容、分配工作时间,实现工作效能的理想化。

    2.在方法选择方面。要真正把握工作任务的核心要点,针对核心任务选择更合适的工作方法与手段,由此保障工作效能。如电力企业领导干部在管理工作中除了要向下级传达工作任务,还应具体任务具体分析,提供针对性的工作方案、方法指导,解决组织工作的重难点问题,保障工作质量。

    (二)注重系统思考统筹兼顾,抓牢工作重点与主次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能够指导人处理实践关系以保障实践质量,具体工作实践中来看,就是要系统化地思考工作任务及工作环境的实际情况,在把握工作关键的同时,发现影响工作效率、质量的重点因素及次要因素,兼顾工作过程,保证各个工作环节的扎实、稳步推进。

    1.要系统化地思考工作任务与目标。结合客观工作环境,寻求以自然关系、社会关系优化为途径的宏观工作质量改进方法。通过宏观思考将工作要素、工作活动的受体关系进行有效整理,思考更高效的解决方法。如笔者单位某低压配电网安全改造中出现误保护问题,早期的问题处理中依照经验对自然放电过电压保护的误差问题进行应对处理,该处理并未解决频繁的误保护问题,后经分析指出要从误保护的环节、成因出发,额外考虑工频过压保护设备故障成因,最终彻底排除问题。这一案例反映工作中缺乏系统思考,单纯依靠经验。要结合实际系统化地分析问题,这样才能把握工作任务的核心目标并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2.要兼顾工作推进的重点与主次问题。任何工作都存在重点、次重点和主次环节之分,重点环节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是工作成败的必然过程,但并非工作成败的唯一决定性过程。针对重点环节的工作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工作质量,但并不一定能有效保障最终质量、过程效率,因此也需要重视工作中非关键性内容,在保证工作投入优先级的基础上尽可能保证次重点的达成质量,从而控制工作效率、质量风险。

    (三)发挥群众与集体价值,凝聚众智提升工作质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认为人与社会关系的交往实践是方法观念向实践转化的基本支持,简言之,就是要将组织共同体作为个人的从属,将集体的力量作为个人工作的有效支持。

    1.要将集体目标作为个人目标。使个人工作与组织内其他岗位工作进行有效协调。一方面将个人工作成果更好地转换为其他岗位工作的基础资源,促进组织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更好地调动其他岗位工作支持资源和成果资源,用于提升个人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2.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与力量。避免闭门造车的孤立性工作行为,多借助群众和集体的力量,集中群体智慧,优化实践经验的转化与调整效率。电力企业应当深入群众,充分调动员工队伍参与企业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基层工作者责任感与集体使命感。

    (四)结合工作实际,将理论方法与现实工作深度融合

    1.顺应气候规律调整工作的方法。电力企业基层维护岗位工作受气候限制较多,如果工作者依据气候规律更合理地调整工作过程,可以更好的适应天气条件并达成更高的工作效率,这种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行为最终延伸到人对自身身体和处理方式的改造,能够有效提升工作者的工作水平。

    2.资源共享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如笔者所处的电力企业基层财会岗位工作内容日渐复杂,在传统基本核算与统计工作外还出现了大量分析、评估、规划类工作内容,其中新增内容对其他部分的依赖较高,在方法论指导下,工作者需要积极与外部进行协作,获取更稳定的资源支持,进而提升工作质量。

    3.激励导向作用激发积极性的方法。工作中存在普遍现象,多数企业新入职员工的目标不明确,通常不关注个人能力发展,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对自我价值的塑造缺乏内生动力。而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深度认同后,在企业激励机制的导向作用下,员工逐渐认识到个人价值的重要性,敢于抓住机遇和迎接挑战,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以满足岗位需求,展现自我价值,将个人提升与企业发展相融合,这是方法论实践中对个体意志的刺激原理。

    四、结语

    综合本文分析,论证方法论在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所在,运用颇为广泛,是指导工作更加高效开展的主要理论支撐,缺乏系统、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企业管理将难以提升。本文将方法论从理念层面与工作实践展开论述,互为论证,从宏观思想延伸至企业具体工作案例及细节,为企业优化管理方式方法提供科学遵循,指导管理工具的运用,做到顶层设计。笔者认为,实际工作中工作者要兼收并蓄,因地制宜,结合企业文化特点与工作实际,合理选择运用方法论,保持科学、理性的工作观念,有效把握事物客观规律,并遵循方法论的指导来选择实践方法,并将之转化为有效的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工作流程与重点规划合理、工作过程及方法高效。

    参考文献:

    [1] 刘明今.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方法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 杨建飞.近代哲学方法论与古典经济学思想的兴起[J].山东社会科学,2004(2):36-40.

    [3] 王慧娟.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研究[J].知行铜仁,2016(3):69-74.

相关文章!
  • 把握国企党建关键 提升国企党

    贺可玲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31-02摘 要 新時代国有企业要加强党建工作,夯实党建基础,全面强化党

  • 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研究

    蔡美波+闫冬+何芮摘要:本文基于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的特点,针对存在的监管依据不充分、监管范围不明确、监管难度加大等问题,提出主

  • 农地流转的困境与出路

    温世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