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旅游目的地重建过程中融资模式的研究
邱 萍 文 波
摘要:汶川大地震后,四川的旅游业作为灾后重建的重要工程,在目的地重建中选好融资模式,是恢复整个旅游产业链的关键点。本文通过真实数据阐述了汶川地震后四川旅游业面临的具体问题,有利于理清灾后重建的基本思路,结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出基于高效、快速、低成本的多元化的重建融资模式,为推动四川旅游业的全面复苏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重建;融资
中图分类号:F5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1—7740(2009)07—0040—03
2008年5月12日14∶28分四川省汶川地区遭受了特大地质灾害,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直接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破坏。地震造成四川旅游业直接经济损失624亿元,相当于去年四川省全年总收入的一半,全年旅游总收入下降40%左右。据四川省旅游局数据显示,在此次汶川地震中,四川省4 000多个旅游景区被损坏了568个,累计损失达278.40亿元。据统计,地震给成都旅游造成的直接损失过亿元。以航空客运量为例,年初预计会达到2 000万人次,但2008年只能达到1 300万人次;酒店方面,截至6月底,开房率仅30%左右;旅行社方面更为严重,几乎全行业歇业。从这个意义上讲,地震使四川旅游业成为一个巨大的、经济上的“次生灾害区”。因此,旅游业的恢复与重建已是当务之急,理清“重振旅游工程”思路,做好投融资工作是整个旅游产业链恢复的重要保障。
一、“重振旅游工程”思路
1.旅游规划是龙头
旅游的规划要成为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于核心组成部分。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元投资的重建机制,吸引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重建。总规、详规、功能分区、建筑选址、近期远期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布局、产业布局等等都是旅游业不容忽视的思考重点。例如,北川县城一边是喜马拉雅山余脉,一边是龙门山余脉,周边都是滑坡体,就是不发生地震,一旦有暴雨,就有可能发生滑坡的现象,因此这样的地区就不适合于规划建设;还有如公共设施配套,如交通网络、供水排水、电力供应、通信保障、文教卫、社会安全保障、环境保护措施等基础设施等等,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也显得十分薄弱,因此科学合理规划公共配套设施增强灾害出现后的应急措施和能力意义重大。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我们需要做好统一规划,综合利用。
2.项目建设是关键
旅游业是一个社会经济性很强的产业门类,需要大量游客参与,要善于把非物质文化形态转化成一个物质的文化形态,需要旅游营销活动等这样一些项目。由于旅游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可替代性,发现新的旅游需求,发展新的旅游种类,有助于加快四川旅游业的恢复与发展。重建时应考虑选择于适宜人居的地方布局城镇、村落,要用好恢复重建政策;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加强防灾减灾体系恢复与建设;同时还应考虑人口数量的合理分布,创造合理的生活和社会活动空间。汶川地区是以山地为主,经济主要以旅游和农业为主,城乡比较分散,因此,对于汶川的重建一定要因地制宜,遵从“重振旅游工程”的三个方面:(1)道教和佛教文化;(2)以休闲为主的民风民俗特色旅游景点;(3)投入少见效快的旅游开发项目——农家乐;来进行恢复重建,把四川的旅游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3.融资体系是保障
汶川重建的关键是需要有合理的融资体系作保障。除了政府给予我们的政策扶持,更多的还需要我们自己在重建规划中积极的融资,将四川的旅游做的更好。广义上讲,融资及金融。江泽民总书记曾说过:“如何运用金融这个经济杠杆,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在灾后重建中,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金融知识、了解金融机构、了解金融市场,因为灾后旅游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1991年邓小平同志视察上海时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 目前四川省灾后重建已招商引资项目685个,投资总额6 017亿元。其中,基础设施类项目85个,投资额1 900亿元;文化旅游类项目218个,投资额1 558亿元;优势资源类项目165个,投资额1 494亿元;高新技术类项目69个,投资额585亿元。中央财政将提供重建所需的10 000亿元资金中的30%,今年的700亿元已经到位。其他7 000亿元资金将通过地方政府投入、对口支援、国内外社会投资、金融机构融资和灾区群众自筹等多种渠道筹集。在重建规划中运用金融这个经济杠杆,尽快恢复和发展四川旅游业与国际接轨。通过融资快速恢复我省旅游业,这对促进我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旅游业恢复是有战略意义的。
二、汶川地震后四川旅游业融资模式
“5·12”特大地震带给四川旅游业的不仅仅是目的地损失巨大,旅游营业额大幅减少,还有更多的是旅游营业中断带来的现金流停滞等突出问题。从灾后重建的角度出发,本着高效、快速、低成本的融资原则重振旅游工程。四川旅游业灾后迫切需要从社会捐赠、财政支持、BOT、信贷、股权、债权、贷款等方面接受多元化融资,建设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家园。
1.财政融资
政府在灾后重建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且专门针对灾后旅游成立重建专项基金。2008年8月1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支持我市灾后重建和重振经济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建立成都市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资金、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扶持产业发展、加强市场要素供给、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就业援助、完善社会保障措施、稳定粮食市场和其他措施等九个方面。2008年10月30日,国家开发银行与四川省签订了以规划、融资、融智为中心的《灾后重建融资服务协议》,围绕我省灾后重建过程中的资金瓶颈,运用开发性金融的原理和方法,“融资+融智”相结合,以双方已签订的合作协议为基础,通过为政府提供灾后重建融资服务,为我省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种有效的资金筹措方案。面对“三年全面恢复、五年全面提升”灾后恢复重建主要目标,政府为此制定了《成都市市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其中特别针对我们旅游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对全市星级饭店、旅行社、国家A级旅游景区、旅游汽车公司、重点旅游商品生产企业三年内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营业税地方所得部分实行先征后返。为保障四川旅游业的软件不受影响,特别减免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费、导游证IC卡工本费等。当然接受社会捐赠也是很好的融资方式。
2.信贷融资
通过金融机构报批发行各类信托产品、理财产品、资产证券化产品、债券等金融产品募集用于我市灾后旅游恢复重建资金。开辟融资担保绿色通道,充分利用现有四川旅游业和担保协会这一平台,组织较大规模担保机构为重点恢复重建旅游开辟融资担保绿色通道,帮助制定融资策划、融资咨询和融资担保等服务计划,向受灾旅游业提供直接的融资担保支持。我们应吸取在证券市场欠发达、交易机制不完善、整个金融制度不健全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日本和中国台湾的经验和教训,建立过渡性专业化的证券金融公司模式,等时机成熟后再转为市场化模式。既降低了风险也提高了灾后重建的效率。
3.股权债权融资
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重建,可以考虑发行重建股票或是国家债券,直接向金融市场筹资,当地政府提供财政拨款,各大银行提供授信贷款,国际组织援助,各类捐款等等。积极鼓励开展银行承兑、直存款、大额质押存款、银行信用证、委托贷款、直通款、对冲资金的融资模式。大量吸引民间资本投入我们四川旅游灾后重建。与此同时根据我们灾后重建的准确定位,在金融产品的发行上可以根据重建项目的规模、方向,确定金融产品的发行量多大,其发行完全可以全面针对企业、法人,或者少部分普通市民。好的旅游景点灾后重建项目是有足够能力吸引民间资本的。
4.BOT融资
通过基金等组织方式吸引国内外资金,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充分利用融资资金恢复四川旅游建设,合理开发经营管理,做更好的规划。特别是吸引国外资金,大胆的将国内旅游的性质改为中外合资。吸引外资时我们可以大胆发展高端旅游及深度旅游。首家外资目的进驻中国的来自欧洲的多乐美地滑雪场度假山庄就是一成功案例。多乐美地度假山庄,位于距北京226公里的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县。这里景色秀丽,气候宜人,夏季凉爽,冬春冰雪覆盖。他是由世界知名的滑雪设备生产商LEITNER公司和意大利拥有450条雪道的现代化滑雪区经营商DOLOMITI超级滑雪集团共同投资兴建。每到冬季,白雪皑皑,北国风情浓郁,白桦雪松覆盖,存雪时间长达150多天。他配备专业的学校,完全能够满足初学到专业各阶层滑雪爱好者的需求,现已成为“国家级滑雪基地”之一。
5.合理推广公益信托
“5·12”地震发生后,公益信托的作用得到重视,中国银监会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鼓励信托公司开展公益信托业务支持灾后重建工作的通知》,鼓励信托公司依法开展公益信托业务。西安信托公司推出三年期的“西安信托五·一二抗震救灾公益信托计划”,用以支持陕西汉中、宝鸡等地震灾区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据悉,该计划共募集信托资金人民币1 000万元。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公益信托计划。以发行公益信托的方式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是信托业务的一种创新,在国内尚属首创,为参与公益事业的捐赠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公益活动模式。汶川地震后旅游业的灾后重建完全可以借鉴并积极采用此融资模式,在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软硬件的建设上达到更完美的境界。
地震后的四川仍然具备走向生态旅游、专业旅游、深度旅游的硬件。地震后受灾严重的地区已经具备了重新进行“生态涵养”的条件。未受地震影响的区域有了客源集中的优势。河北多乐美的滑雪度假山庄的专业融资开发模式对四川有相当大的借鉴之处。四川的地理地质情况复杂,有多种极具特色的地质地貌。经过细致的划分和合理开发,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都具有相当大的竞争力。因此,对于我们在融资的首要问题上就是不要仅仅局限于内部消化,在国际经济形式不景气的条件下,积极凸显四川特色旅游的竞争优势,吸引目前有投资需求的专业集团和公司。努力将我省的旅游逐渐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用有技术含量的旅游和高质量的接待来取代地震前高耗能、高环境代价的旅游模式。一方面能吸引融资,另一方面提升我省的旅游水平。同时,融资不是一锤子买卖,是一个过程,需要我们竭尽全力做好项目包装,保护资金与资产的关系,让速度和规模保证汶川地震后旅游目的地的灾后重建。只要我们在重建工作中最大限度的保护自然,理解自然、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从特种旅游入手,逐步启动大众旅游;从国内旅游入手,逐步恢复入境旅游;从宣传四川旅游入手,逐步发展为口碑旅游。相信四川旅游业通过灾后重建将变的更加繁荣,让四川旅游品牌走向全球。
参考文献:
[1]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的实施意见[z].
[2]杨继红.农村金融与市场经济[R],1998.
[3]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金融与经济[R],2001.
[4]姚世斌,李羽.高校融资渠道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
[5]吕晓伟.我国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中州学刊,2002.
[6]陈丽英.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问题[J].福建金融,2004.
[7]金融投资报.http://www.sina.com.cn,2008.
[8]四川旅游灾后重建官网.http://travel.sina.com.cn/sichuan.html,2008.
[9]四川日报,2008-08-19
[责任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