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使命 永做和谐社会的主力军

    张凯

    

    

    编者按:

    邓州市人民武装部前身是邓县人民武装支队部,成立于1949年7月。半个多世纪以来,邓州市人民武装部在南阳市军分区和邓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拼搏、务实奋进、锐意进取,人民武装部整体建设稳步上升,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先后获得了总部、济南军区、河南省军区等授予的各项荣誉300余项。曾连续十年被总部表彰为“刊授教育先进单位”,被中国雷锋城委员会、中国雷锋精神委员会表彰为“学雷锋先进集体”,被济南军区表彰为“先进人民武装部”、“征兵工作先进单位”、“青年民兵之家建设先进单位”、“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工作先进单位”、“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学雷锋先进集体”、“全面建设先进单位”,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表彰为“抓基层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连续9年被河南省军区表彰为“先进人武部党委”,正规化建设、民兵工作调整改革、新闻报道、后勤“七有”建设等多项工作被河南省军区表彰为先进单位。今年5月被济南军区命名为“我党我军优良传统教育基地”。

    邓州市地处豫西南边陲,北依伏牛,南通荆湘,西临丹江口水库,与鄂陕交界,素有“三省雄关”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全市辖28个乡镇(街、区办事处),295个村委会,170万人。1988年撤县建市,1989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对外开放城市,199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改革开放试点市,2004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重点扩权县(市)之一,今年正式被省委、省政府批准为省直管市(县)。境内有市人民武装部、武警邓州中队、武警消防大队、驻罗庄土谷山雷达连、86429部队驻邓办事处、在全国服役的本市籍官兵10000余人,是典型的兵源大市。为此,人民武装部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核心价值观”永葆我军本色

    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胡锦涛主席着眼我军永葆本色、科学发展和有效履行使命,赋予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复杂斗争、铸牢官兵精神支柱的根本之举。邓州市人民武装部依照总政、军区关于抓好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的指示精神,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忠实履行使命”深入开展了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

    近几年,邓州市人民武装部认真贯彻胡锦涛主席重要指示,根据总政、军区统一部署,依据自身特点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按照“一年打基础、逐年抓深化”的总体思路,坚持在学习理解上求深,在方法途径上求新,在解决问题上求实,在推动工作上求效,有力促进了培育工作的深入发展,民兵预备役部队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更加牢固。

    邓州市人民武装部努力在深化思想认识上下工夫,进一步强化抓好主题教育活动的政治责任,充分认识深化培育工作的艰巨性、紧迫性和必要性;在把握关键环节上,努力增强主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在加强组织领导上,不断推动主题教育活动扎实深入开展;精心筹划安排,实施科学指导,改进形式方法,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向民兵预备役人员拓展延伸。

    “双拥双建”谱写军民鱼水情

    古城邓州是革命老区,素有支前拥军的光荣传统。毛主席曾为解放邓州亲自致电刘伯承、邓小平、李达: “刘邓李:庆祝你们攻克邓县歼敌6千余。”小说《桐柏英雄》和电影《小花》就是以两次解放邓州为背景,讴歌解放军战士为民族解放甘洒热血和邓州人民群众积极参军踊跃支前的光辉篇章。

    “视军队如长城,把军人当亲人;视人民如父母,把驻地当故乡”体现了军民一家亲的真挚情感,“热爱邓州、建设邓州、宣传邓州、增辉邓州;尊重军队、理解军队、爱护军队、支持军队”表达了邓州市广大军民的共同心声,也是邓州市新型军政军民关系的真实写照。

    驻邓部队在开展拥政爱民活动中,始终把参与支援地方建设当作密切军政军民关系的主要内容来抓。邓州市人民武装部利用邓州市560名雷锋生前战友这一宝贵财富,成立了“编外雷锋团”,积极宣传和实践雷锋精神,人民武装部机关干部先后5次向四川地震灾区和市“希望工程”捐款物3万余元,资助贫困失学儿童100余人次。民兵预备役分队多次参加抗洪抢险,开挖幸福渠、参加护城河治理,积极组织民兵搞“帮建”活动,全市28个乡镇办区武装部乡乡都有“民兵富民工程”,为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驻罗庄镇土谷山雷达连的官兵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开发土谷山,帮群众修路23公里,挖掘水渠200多米,有力地支援了当地经济建设。驻邓消防大队官兵四年来共参加灭火抢险上千次,挽回经济损失上亿元,抢救遇难群众500多人次,向贫困灾区和希望工程捐资8万多元,为当地人民群众做好事4000多人次。驻邓武警中队三年来参加“严打”、追捕、堵截、公判任务100余次,沉重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涉军维权” 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部队官兵及其家庭遇到的涉法问题呈增多趋势。济南军区当时对100个建制连队调研发现,每个连队都有官兵或家庭遇到涉法问题,少则两三起,多则十几起。基层官兵的现实思想问题,不少与其个人或家庭涉法问题有关。有的官兵因涉法问题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影响了部队建设。

    邓州市人民武装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让现役军人安心服役,无后顾之忧。邓州市人民武装部积极协调市委、市政府、市政法委以及公、检、法、司等相关职能部门,成立了邓州市涉军维权领导小组。人民武装部协调各乡镇建立涉军维权法律咨询服务站,并帮助各乡镇武装部培训了涉军维权纠纷调解员。对军人军属提出的优待优抚、就业安置、土地宅基地糾纷、民事纠纷等各类诉求,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处理。市司法局成立了“军人军属法律服务站”,市法院成立“维护军人及军属合法权益巡回法庭”,2007年以来接受军人及军属信访、人访43起,诉前调解39起,立案4起,结案4起,已判决的无一起上诉,有效地维护了军人及军属的合法权益,受到军人军属广泛好评。

    “编外雷锋团”打造中国第一雷锋城

    1960年8月,邓州市560名热血男儿入伍来到沈阳军区原工程兵工兵第10团,正巧与雷锋分在一个团。1963年至1985年,560名雷锋生前的战友相继退伍、转业回到家乡。在离开雷锋的50年里,他们都把自己是“雷锋的战友”当作崇高的荣誉,始终高擎雷锋精神火炬,身体力行地传播、践行雷锋精神,用毕生的努力交出了一份爱党爱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合格答卷,1997年4月,邓州市委、市政府、市人民武装部研究决定,正式在民政部门注册成立群众性组织——“编外雷锋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思潮和文化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在社会价值选择日趋多元的时代背景下,“编外雷锋团”的560名老兵毅然坚守着自己的精神高地,把当“雷锋传人”当成一种使命、一种责任、一种追求,50年如一日,忠诚践行。

    “编外雷锋团”560名老战士当中,有318名担任基层民兵营连、大中小学校的辅导员和国防教育宣传员,他们经常牺牲休息时间,走上街头,走进厂矿学校,或依托“编外雷锋团展览馆”,义务宣传雷锋事迹、讲解党的富民政策、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他们成立了新风文艺队和夕阳红腰鼓队,利用重大活动和节假日义务演出,为传播雷锋精神、净化社会风气作出了贡献。

    560名老兵就是560名“雷锋精神”的传播者,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整个邓州市把雷锋作为精神象征,“学雷锋、做好事”已成为这座城市人们普遍的生活状态和共有的行为习惯,涌现出一大批雷锋式的道德模范。在深圳打工的邓州青年孙天帅面对韩国老板的淫威,不屈不挠,据理力争,被誉为“不跪的中国人”。城郊乡小学校长李道理身患绝症,但勤恳敬业,被评为“全国十佳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北京邓州籍打工青年孙天丛救人不留姓名,不要报酬,事迹感动全国。在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伟大斗争中,邓州籍战士武文斌全力救灾,英勇献身,被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英雄战士”荣誉称号。

    2003年,邓州“编外雷锋团”被中央宣传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授予“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军区政治部、河南省民政厅联合做出向“编外雷锋团”学习的决定。2004年派代表赴北京参加全国离退休老干部双先会议,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并被中央组织部授予“离退休老干部先进党支部”。2005年,被中国雷锋精神研究会命名为“中国雷锋集体”。2006年,邓州市被中国雷锋精神研究会、中国雷锋城委员会命名为“中国第一雷锋城”。2011年5月被济南军区命名为“我党我军优良传统教育基地”。

    “南水北调”移民安置的中坚力量

    邓州是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邓州市移民安置任务是3万多人,占到整个南阳市的三分之一;同时,根据总干渠设计在邓州市境内工程总长37公里,共涉及18个乡镇的土地5万余亩。移民安置工作在邓州市布点多,涉及单位多、人员多、机械多,造成头绪多、任务重、时间紧,情况错综复杂。做好移民安置工作直接关系移民迁安全局和社会稳定大局。市人民武装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投身移民安置工作,为移民群众创造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深入宣传,精心保障,确保移民群众“安好家”。移民新村建设用地和生产用地的划拨、流转直接影响到当地群众的切身利益。市人民武装部积极当好移民政策的宣传员,及时召开民兵干部会,采取刷写宣传标语、印发宣传资料、悬挂过路横幅等形式宣传安置政策。以基层武装部为主体,从移民新村附近的村民兵连抽调民兵,做好各种保障。

    排忧解难,贴心服务,确保移民群众“安下心”。为帮助移民消除陌生环境的“孤独感”和难以融入的“挫折感”,市人民武装部主动与移民新村联系,当好“贴心人”,帮助移民群众尽快融入新环境、爱上新家园。注重以服务促理解,为移民提供便捷的服务。对移民家庭和军烈属,逐一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适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对他们提出的具体问题协调有关单位尽最大努力给予解决。借移民落户、中秋节和春节等时机,部领导先后多次进村入户走访慰问,聊天谈心,共叙家常,增进了与移民群众的感情。注重以解难促安定。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实事做起,帮助分包移民及时办理了低保、计生、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等各种手续。认真搞好军烈属人员登统计,将移民搬迁安置情况通过慰问信的方式告知服役的亲人和所在部队,共同做好工作。

    选好项目,真心帮扶,确保移民群众“能致富”。为帮助移民迅速恢复生产,走上致富道路,市人民武装部积极发挥民兵组织作用,协调有关单位和人员,想方设法为移民发展致富创造条件。及时组织民兵致富能手开展“帮富”活动,受到移民群众的欢迎。

    征兵工作为部队输送新鲜血液

    征兵工作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是提升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扎实做好征兵工作,对于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全面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历史使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适龄青年趋利意识增强,依法服兵役的责任感有所淡化,强制执行手段乏力,依法征集的难度仍然存在。由此导致的部分适龄青年拒服兵役、高学历青年难征集、优待安置难兑现等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市人民武装部充分认清面临的形式,进一步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以对国家安全和部队现代化建设高度负责的精神,重视、加强和改进征兵工作。在把好兵员质量上自觉坚持原则和标准,严格把好新兵的政治、文化、身体素质关,对不符合条件的,一个都不送。

    一是把好政审关。市人民武装部始终把确保新兵政治质量摆在征兵工作的首位。二是嚴格把好文化关。这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当前征兵的主体对象已调整为各级各类院校应届毕业生,市人民武装部采取有力措施,充分挖掘潜力,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作为重点征集对象,加大高学历青年宣传力度,制作宣传车,散发宣传单,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努力提高征集高学历兵员比例。凡体检、政审合格的优先批准入伍。同时,配合教育部门和学校认真进行文化资格审查,坚决杜绝假文凭、假学历的现象。三是把好身体关。从兵役登记开始,在源头把好关。对于各级各类学校应届高中毕业生的优先体检、优先政审等严格按照要求实施,不搞变通。

    邓州市人民武装部坚决维护征兵工作的严肃性,领导干部对违反政策的人和事,敢于坚持原则、主持公道,敢于给征兵工作人员撑腰;对不合格青年,不管谁打招呼,都做到不批条子、不打电话、不施加压力,并对有关人员做好解释工作。市人民武装部按程序办事,坚持在基层实行征兵政策、条件标准、工作程序“三公开”,对“双合格”的预征对象和批准入伍新兵向社会张榜公布,公开监督电话和设立举报信箱,增加征兵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展望未来,邓州市人民武装部在南阳市军分区和邓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将继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科学发展,努力提升自身建设,为军队建设和地方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章!
  • 把握国企党建关键 提升国企党

    贺可玲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31-02摘 要 新時代国有企业要加强党建工作,夯实党建基础,全面强化党

  • 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研究

    蔡美波+闫冬+何芮摘要:本文基于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的特点,针对存在的监管依据不充分、监管范围不明确、监管难度加大等问题,提出主

  • 农地流转的困境与出路

    温世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