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高校虚拟班级研究综述
曹彦波+顾梦如
摘要:虚拟班级作为伴随着互联网而产生的新事物,在高校育人树人过程中作用凸显,国内相关研究从虚拟班级概念、功能、组织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展开,但对于虚拟班级的特点、标准规范研究不够,也缺乏对网络安全的关注和对学生学习体验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高校 虚拟班级 网络社群 班级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不断改变。高校作为传承创新知识文化、培养德才兼备公民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部门,应该适应时代要求,不断自我变革,而班级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组织形式,其范围不断延伸、功能不断拓展、形式出现变化,逐渐形成虚拟班级。
我国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结合国内高校历史现状,从教育技术、教学改革、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德育等方面,对虚拟班级进行了多视角的深入研究,初步形成了体系。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虚拟班级研究的缘起
互联网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被引入中国后,便与高校结下不解之缘,包括教师、学生在内的高校人员是中国互联网最早的使用群体之一,随着使用互联网的人群和范围的扩大,网络虚拟群体、网络虚拟社区开始出现。
一方面,高校大学生作为网络虚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网络社区的积极参与者,其以学生身份参与网络的行为,无形中对传统班级造成了冲击,拓宽了传统班级的界限,影响着班级的管理,重塑着班级的文化;另一方面,由教育行政部门推动的教育技术现代化建设,促进了包括教学方法、课程形式等方面的变革,网络课程、虚拟学习社区等被开发建设并加以研究;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网络;高校推行的学分制改革,也对班级管理与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无论是外部的推动,还是内发的变革,都使得高校班级的虚拟特征不断强化,对虚拟班级的研究逐渐兴起,其范围大致包含教育技术、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等方面,有关学者从概念界定、功能研究、班级管理等方面,结合虚拟班级建设的案例,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2 对虚拟班级概念界定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虚拟班级概念的界定,不同学术背景的研究者有不同的侧重,主要集中于课程教学和管理模式两个方面:
一是侧重于课程教学的界定将虚拟班级界定为基于网络课程的学习群体,与传统的面授班级有联系又有区别,持此观点的研究,一般是在考察虚拟学习社区或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基础上,将研究重点放在网络课程学习的组织、管理上。例如李茂林、牛莎莎等分别从虚拟班级管理策略和激发保持虚拟班级活力两方面,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出发,认为虚拟班级是与实体班级对应的生态系统,将虚拟班级看作是面授班级的延伸和拓展,并将成人教育中的远程教育纳入其中。
二是侧重于管理模式的界定。认为虚拟班级是虚拟社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体现,注重虚拟平台和虚拟环境的管理与建设,代表性的观点有陆林等提出的虚拟班级定义:“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学校、教师、学生三方的互动作用下,为班级内的每个成员提供理论学习和各类信息的平台,并营造情感交流和展现自我价值的学生自主管理和维护的虚拟环境。”强调虚拟班级对于参与者的综合作用,拓展了班级的组织形式。此外,有研究提出的班网育人、班级虚拟文化社区、易班模式等,虽然名称上和虚拟班级有所不同,但内涵都强调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和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笔者偏向于第二种对虚拟班级概念的界定,此界定涵盖了虚拟班级的特征,明确其是基于共同的教育目标,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将班级的参与者由教育的双主体,拓展到教育管理者,发挥教学与管理功能的虚拟组织,较为精确的描述了当前虚拟班级的存在状态,并具有适应技术发展影响的前瞻性。
3 对虚拟班级功能的研究
综合国内对虚拟班级功能的探讨,基本上认为其功能涵盖教学、管理和德育三个方面。
3.1虛拟班级的教学功能
作为高校的核心功能之一,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无法局限于传统课堂之上,虚拟班级满足了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需求,通过网络,丰富了教学载体,拓宽了知识来源渠道,通过扁平的、即时的互动,重新明确着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在关于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教学的研究中,除了讨论基于不同时期不同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范例外,涉及了对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内容的筛选、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在探讨完善高校学分制改革措施的研究中,由于推进分制改革而产生的对传统教学形式的消解,使得研究者将目光转向了超越实体教学空间的网络教学,而大规模的网络课程建设,进一步推动了“云课堂”发展,新型高效的学习型组织正在形成。
3.2虚拟班级的管理功能
作为高校学生管理的载体,尤其在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班级在学生事务管理方面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现代高校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而虚拟班级自由开放的环境,为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国内多数研究在这方面的观点基本一致,认为虚拟班级学生管理功能的实现,离不开教育管理者的理念转变和合理的制度安排。同时,在当代新媒体平台层出不穷,网络负面影响加深,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加大了教育管理的难度的背景下,虚拟班级为提高管理效能、完善学生管理机制,避免教学与学生管理的分化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
3.3虚拟班级的育人功能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方面,培养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人才,是高等教育目标,也是高校的职责所在。关于虚拟班级在这方面作用的研究较为深入,相关研究普遍认为,虚拟班级的出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开拓了新形式,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教育平台。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更是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明确列为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势必将进一步促进虚拟班级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发挥。
此外还有学者从校园文化角度,关注到虚拟班级的班风、学风的建设对校园文化的作用,从德育的角度关注到虚拟班级对学生个性的养成、品德素质培养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策略。
4 虚拟班级建设的研究
虚拟班级组织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组织结构建设,包括虚拟班级的人员组成、平台搭建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关于虚拟班级参与人员的组成,研究普遍认为应包含班级成员,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辅导员。其中班级成员为虚拟班级的核心与主体,其余人员负责对虚拟班级进行监管,而与任课教师和辅导员具有教师身份不同,管理人员是班级的学生,在起到自我服务作用的同时,履行自我管理职责。虚拟班级的构建形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从最初的电脑客户端的BBS、“班级博客”“人人网”等到多平台的QQ群、微信群、“易班”及多种网络学习平台,虚拟班级能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班级成员之间实现即时通讯,信息传递密度、广度空前增加,不断削弱实体班级的功能与影响。
二是对于虚拟班级的管理策略,相关研究主要从建设目标,管理原则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展开。针对虚拟班级的主要功能,明确组织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教育育人,充分发挥虚拟班级的特性,满足学生个体的发展目标,促进校园文化和谐发展,提升教育管理效能。管理原则方面要做到集体利益与个性发展的协调,以集体利益为重,但又要以人为本,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注重虚拟班级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将主流价值观融入管理体系中;要坚持民主管理原则,即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力,避免徒有虚拟班级架构,而无法发挥职能,成为网络僵尸班级;虚拟班级具体的管理方式上,要注意结合虚拟班级的特性,发挥其在线活动的优势,提高班级凝聚力,通过全员参与、规范化班级管理,构建积极、健康、团结向上的班风学风。
三是在虚拟班级的文化研究方面,有研究人员通过虚拟班级建设实例,探索文化育人的新路径,通过改革原有班级设置,以文化育人为指引,通过文化认同,凝聚产生虚拟班级新文化。在其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产生班级新文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虚拟班级文化要关注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注重个人素质和品格的培养,并与现实相结合,满足社会对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
5 当前虚拟班级研究的不足
综合当前国内对于高校虚拟班级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加强。首先,对于虚拟班级特征的研究,虚拟班级要成为独立的研究范畴,需要明确其与传统班级和其他虚拟组织的不同,提炼其特有的、稳定的属性,帮助研究和管理人员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推进虚拟班级的建设实践。其次,随着互联网管理的不断规范化,网络实名制的实行,促进虚拟班级建设的标准化,对于推广虚拟班级建设经验,保证教育根本目标实现有重要意义。第三,相对于实体世界,网络世界的安全问题更加复杂,网络虚拟财产成为法律保护的对象,个人信息泄漏、勒索病毒、电信詐骗、网络贷款陷阱、网络暴力等问题凸显,对于基于网络的虚拟班级来讲,如何应对网络安全问题,关系着教育的成效和大学生的发展。第四,作为以学生为核心的虚拟班级,现阶段的研究缺乏对于学生学习体验的实证研究,众多研究多从管理者或教育者视角出发,对虚拟班级进行构建,相关的实证研究也集中在对虚拟班级平台的分析上,通过对学生学习体验的正负反馈分析,将有助于修正虚拟班级管理中出现的偏差,完善虚拟班级组织架构,丰富虚拟班级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 陆林等.“虚拟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8(4):105- 106.
[2] 邓雪南等.浅议大学生虚拟班级的主导性建设[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2):81- 83.
[3] 刘惠东等.谈高校班级建设创新与文化育人的正态响应以安徽农业大学“虚拟班级”建设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32- 134.
[4] 曹文波.新时期高校“虚拟班级”的建设与管理研究[J]教育探索,2014(11):79- 81.
[5] 牛莎莎.激发与保持虚拟班级活力的策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6] 李茂林.虚拟学习班级生态管理策略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摘要:虚拟班级作为伴随着互联网而产生的新事物,在高校育人树人过程中作用凸显,国内相关研究从虚拟班级概念、功能、组织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展开,但对于虚拟班级的特点、标准规范研究不够,也缺乏对网络安全的关注和对学生学习体验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高校 虚拟班级 网络社群 班级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不断改变。高校作为传承创新知识文化、培养德才兼备公民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部门,应该适应时代要求,不断自我变革,而班级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组织形式,其范围不断延伸、功能不断拓展、形式出现变化,逐渐形成虚拟班级。
我国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结合国内高校历史现状,从教育技术、教学改革、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德育等方面,对虚拟班级进行了多视角的深入研究,初步形成了体系。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虚拟班级研究的缘起
互联网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被引入中国后,便与高校结下不解之缘,包括教师、学生在内的高校人员是中国互联网最早的使用群体之一,随着使用互联网的人群和范围的扩大,网络虚拟群体、网络虚拟社区开始出现。
一方面,高校大学生作为网络虚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网络社区的积极参与者,其以学生身份参与网络的行为,无形中对传统班级造成了冲击,拓宽了传统班级的界限,影响着班级的管理,重塑着班级的文化;另一方面,由教育行政部门推动的教育技术现代化建设,促进了包括教学方法、课程形式等方面的变革,网络课程、虚拟学习社区等被开发建设并加以研究;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网络;高校推行的学分制改革,也对班级管理与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无论是外部的推动,还是内发的变革,都使得高校班级的虚拟特征不断强化,对虚拟班级的研究逐渐兴起,其范围大致包含教育技术、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等方面,有关学者从概念界定、功能研究、班级管理等方面,结合虚拟班级建设的案例,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2 对虚拟班级概念界定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虚拟班级概念的界定,不同学术背景的研究者有不同的侧重,主要集中于课程教学和管理模式两个方面:
一是侧重于课程教学的界定将虚拟班级界定为基于网络课程的学习群体,与传统的面授班级有联系又有区别,持此观点的研究,一般是在考察虚拟学习社区或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基础上,将研究重点放在网络课程学习的组织、管理上。例如李茂林、牛莎莎等分别从虚拟班级管理策略和激发保持虚拟班级活力两方面,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出发,认为虚拟班级是与实体班级对应的生态系统,将虚拟班级看作是面授班级的延伸和拓展,并将成人教育中的远程教育纳入其中。
二是侧重于管理模式的界定。认为虚拟班级是虚拟社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体现,注重虚拟平台和虚拟环境的管理与建设,代表性的观点有陆林等提出的虚拟班级定义:“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学校、教师、学生三方的互动作用下,为班级内的每个成员提供理论学习和各类信息的平台,并营造情感交流和展现自我价值的学生自主管理和维护的虚拟环境。”强调虚拟班级对于参与者的综合作用,拓展了班级的组织形式。此外,有研究提出的班网育人、班级虚拟文化社区、易班模式等,虽然名称上和虚拟班级有所不同,但内涵都强调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和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笔者偏向于第二种对虚拟班级概念的界定,此界定涵盖了虚拟班级的特征,明确其是基于共同的教育目标,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将班级的参与者由教育的双主体,拓展到教育管理者,发挥教学与管理功能的虚拟组织,较为精确的描述了当前虚拟班级的存在状态,并具有适应技术发展影响的前瞻性。
3 对虚拟班级功能的研究
综合国内对虚拟班级功能的探讨,基本上认为其功能涵盖教学、管理和德育三个方面。
3.1虛拟班级的教学功能
作为高校的核心功能之一,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无法局限于传统课堂之上,虚拟班级满足了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需求,通过网络,丰富了教学载体,拓宽了知识来源渠道,通过扁平的、即时的互动,重新明确着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在关于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教学的研究中,除了讨论基于不同时期不同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范例外,涉及了对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内容的筛选、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在探讨完善高校学分制改革措施的研究中,由于推进分制改革而产生的对传统教学形式的消解,使得研究者将目光转向了超越实体教学空间的网络教学,而大规模的网络课程建设,进一步推动了“云课堂”发展,新型高效的学习型组织正在形成。
3.2虚拟班级的管理功能
作为高校学生管理的载体,尤其在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班级在学生事务管理方面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现代高校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而虚拟班级自由开放的环境,为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国内多数研究在这方面的观点基本一致,认为虚拟班级学生管理功能的实现,离不开教育管理者的理念转变和合理的制度安排。同时,在当代新媒体平台层出不穷,网络负面影响加深,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加大了教育管理的难度的背景下,虚拟班级为提高管理效能、完善学生管理机制,避免教学与学生管理的分化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
3.3虚拟班级的育人功能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方面,培养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人才,是高等教育目标,也是高校的职责所在。关于虚拟班级在这方面作用的研究较为深入,相关研究普遍认为,虚拟班级的出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开拓了新形式,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教育平台。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更是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明确列为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势必将进一步促进虚拟班级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发挥。
此外还有学者从校园文化角度,关注到虚拟班级的班风、学风的建设对校园文化的作用,从德育的角度关注到虚拟班级对学生个性的养成、品德素质培养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策略。
4 虚拟班级建设的研究
虚拟班级组织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组织结构建设,包括虚拟班级的人员组成、平台搭建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关于虚拟班级参与人员的组成,研究普遍认为应包含班级成员,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辅导员。其中班级成员为虚拟班级的核心与主体,其余人员负责对虚拟班级进行监管,而与任课教师和辅导员具有教师身份不同,管理人员是班级的学生,在起到自我服务作用的同时,履行自我管理职责。虚拟班级的构建形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从最初的电脑客户端的BBS、“班级博客”“人人网”等到多平台的QQ群、微信群、“易班”及多种网络学习平台,虚拟班级能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班级成员之间实现即时通讯,信息传递密度、广度空前增加,不断削弱实体班级的功能与影响。
二是对于虚拟班级的管理策略,相关研究主要从建设目标,管理原则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展开。针对虚拟班级的主要功能,明确组织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教育育人,充分发挥虚拟班级的特性,满足学生个体的发展目标,促进校园文化和谐发展,提升教育管理效能。管理原则方面要做到集体利益与个性发展的协调,以集体利益为重,但又要以人为本,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注重虚拟班级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将主流价值观融入管理体系中;要坚持民主管理原则,即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力,避免徒有虚拟班级架构,而无法发挥职能,成为网络僵尸班级;虚拟班级具体的管理方式上,要注意结合虚拟班级的特性,发挥其在线活动的优势,提高班级凝聚力,通过全员参与、规范化班级管理,构建积极、健康、团结向上的班风学风。
三是在虚拟班级的文化研究方面,有研究人员通过虚拟班级建设实例,探索文化育人的新路径,通过改革原有班级设置,以文化育人为指引,通过文化认同,凝聚产生虚拟班级新文化。在其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产生班级新文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虚拟班级文化要关注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注重个人素质和品格的培养,并与现实相结合,满足社会对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
5 当前虚拟班级研究的不足
综合当前国内对于高校虚拟班级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加强。首先,对于虚拟班级特征的研究,虚拟班级要成为独立的研究范畴,需要明确其与传统班级和其他虚拟组织的不同,提炼其特有的、稳定的属性,帮助研究和管理人员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推进虚拟班级的建设实践。其次,随着互联网管理的不断规范化,网络实名制的实行,促进虚拟班级建设的标准化,对于推广虚拟班级建设经验,保证教育根本目标实现有重要意义。第三,相对于实体世界,网络世界的安全问题更加复杂,网络虚拟财产成为法律保护的对象,个人信息泄漏、勒索病毒、电信詐骗、网络贷款陷阱、网络暴力等问题凸显,对于基于网络的虚拟班级来讲,如何应对网络安全问题,关系着教育的成效和大学生的发展。第四,作为以学生为核心的虚拟班级,现阶段的研究缺乏对于学生学习体验的实证研究,众多研究多从管理者或教育者视角出发,对虚拟班级进行构建,相关的实证研究也集中在对虚拟班级平台的分析上,通过对学生学习体验的正负反馈分析,将有助于修正虚拟班级管理中出现的偏差,完善虚拟班级组织架构,丰富虚拟班级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 陆林等.“虚拟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8(4):105- 106.
[2] 邓雪南等.浅议大学生虚拟班级的主导性建设[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2):81- 83.
[3] 刘惠东等.谈高校班级建设创新与文化育人的正态响应以安徽农业大学“虚拟班级”建设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32- 134.
[4] 曹文波.新时期高校“虚拟班级”的建设与管理研究[J]教育探索,2014(11):79- 81.
[5] 牛莎莎.激发与保持虚拟班级活力的策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6] 李茂林.虚拟学习班级生态管理策略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