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建筑上的龙吻和灵兽有什么用途?

    王铭珍

    当人们走进故宫游览时,就会发现,所有建筑的屋顶正脊两端、垂脊、岔脊、戗脊上,都装缀着一些琉璃动物形象。正脊两端的叫“吻”(俗称火吻),岔脊、戗脊尽头则是一排排的琉璃小兽。这些吻兽不仅是一种装饰,还是古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太和殿的琉璃大吻,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最大的一对。每只高340厘米,宽268厘米,厚32厘米,重约4.3吨。大吻表面饰有清晰的龙纹,故又叫龙吻。该龙威武异常,四瓜腾空,怒目张口,吞住正脊,吻背插着一把宝剑(据说这只吻负罪在身,让它在这里扛梁抵罪,并在背部插上一把宝剑,以示永远不得脱身),把大殿衬托得更加雄伟壮丽。大吻安置在屋顶正脊的两端,有重要的建筑作用。因为这部分容易漏雨,大吻安置在这里,正好严密地封固了前后坡和前后三坡瓦陇的接口处,防止了雨水的渗入。另外,在明清两代,人们还把大吻视为镇火神吻,寓意防火。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幅宣统皇帝登上宫殿同龙吻做游戏的照片,那龙吻高溥仪一倍。

    檐角的琉璃小兽光彩艳丽,栩栩如生。它们排列的数目多少是根据殿宇的等级差别决定的,最多为10个,最少只有1个。以等级最高的太和殿为例,小兽就排列了10个。这些小兽由骑凤仙人领着,其后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风姿各异,远望既像是一队天兵行至悬崖而勒马,又像是一队天神站在檐角探寻人间之奥秘。这些小兽多是根据古代神话想像出来的,各有寓意,或吉祥如意,或勇猛威严,或消灾灭祸。例如“行什”在《清式营造则例》中称之为猴,该饰体虽然略具猴的轮廓,但背上有双翼,且手持金刚杵,宝杵历来就有降魔的功效。“行什”位于屋顶上,身有双翼,很似传说中的雷公或雷震子,大概是可以消灾免祸,用于防雷的。雷电袭来,它可以舍身救主,同时又含有主持公道、剪除邪恶之意。同样,这些小兽也是屋顶防漏的重要部件。岔脊、戗脊所在部位,也是几坡瓦陇上端的汇合点,为封护盖住这条交汇线的连砖上口,必须在连砖上覆盖脊瓦,工匠巧妙地把小兽和盖脊瓦铸在一起,体现了实用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在屋脊上设置吻兽,始于汉代,当时称“蚩吻”或“蚩尾”。唐朝《苏氏演义》记载:“蚩者,海兽也。汉武帝作柏梁殿,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今人多作鸱字。”

    北宋《营造法式》记载:“汉代柏梁台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做其象于屋,以厌火祥。”

    明清年间,“蚩吻”演变成龙吻。明朝《怀麓堂集》中说:龙生九子,蚩(鸱)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造象。

    那龙吻和灵兽究竟有无防火作用呢?从实际效果来看,是有的。琉璃瓦屋顶,可以防止飞火从屋面上方侵入。琉璃灵兽在防御雷击方面具有分散雷电流、泄除雷电压的作用。北京是雷电活动比较频繁的城市,从前,紫禁城内曾多次发生雷击火灾。

相关文章!
  • 把握国企党建关键 提升国企党

    贺可玲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31-02摘 要 新時代国有企业要加强党建工作,夯实党建基础,全面强化党

  • 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研究

    蔡美波+闫冬+何芮摘要:本文基于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的特点,针对存在的监管依据不充分、监管范围不明确、监管难度加大等问题,提出主

  • 农地流转的困境与出路

    温世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