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联盟协同研究综述

    唐建民

    摘要:文章首先回顾了国外的物流联盟协同研究成果,然后从物流联盟概念、动因、模式及管理等层面描述了国内的物流联盟研究现状,最后对既有研究成果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作了简要评述。

    关键词: 物流联盟;战略协同;综述

    中图分类号:F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1—7740(2009)07—0091—03

    虽然物流结构以整合的组织的形象首次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Donald J.Bowersox,1968),但是,物流联盟这种新型商业模式在国外的迅速发展并受到广大物流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情(Jame C. Johns,Robert B. Handfield ,Ussell A. Gilmore,2003)。

    一、国外的研究

    国外关于物流联盟的研究内容大多散见于研究供应链的各类文献中。约翰·盖特纳(1998)全方位地分析和介绍了供应链战略联盟的所有相关领域,构建了由市场、战略响应、文化能力、领导风格、信息技术五个要素构成的供应链战略联盟模型,其核心思想是以物流整合作业,旨在通过在组织内部建立相适应的子文化和领导风格,将外部市场的动态性、企业的战略响应及企业内部的能力结合在一起,以实现更好的协作和现实的绩效。德国著名物流专家汉斯·克利斯蒂安·波弗尔教授(2004)把“由合作关系表明的组织间物流系统(假设可以达到战略目标的话)作为战略联盟”,并分析了组织间物流管理的特征、组织间物流系统的阶段性结构以及组织间物流管理的控制,提出了由战略决策、战略联盟框架、合作伙伴选择、战略联盟管理四个阶段构成的面向物流服务商的物流联盟模型。鲍尔索克斯(2002)提出了一个以职能整合与信息整合的相对平衡为基础的物流组织演变五阶段模型,指出制造商与物料供应商、物流服务提供商、分销商之间创建、实施和保持联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公司之间存在的信任。Douglas long(2006)研究了建立物流联盟需要克服的障碍,提出了物流服务使用者选择3PL公司的十二条标准。Notteboom(2004)的研究结果显示,门对门(door-to-door)的理念已经使许多终端运营者转向加入提供包括仓储、配送和一些低端的物流增值服务的物流组织,他专门研究了港口与收货人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等建立的战略联盟,发现联盟可以改善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提高相关各方的竞争能力。美国安达信(又译安德森)咨询公司(Anderson Consulting)战略部经理William C .Copacino(1997)最早提出“第四方物流(Forth party Logistics简称为4PL)”概念,“第四方物流”扮演着供应链整合者角色,通过集合与管理众多的物流资源、设施及技术来提供一个完全中立的供应链解决方案。2002年,JP摩根(亚太)收购兼并部总裁史丹利在香港网丰物流集团进行投资调研时首次提出了“第五方物流”的概念,第五方物流在物流运作中以信息资源整合者身份提供电子商贸技术去支持整个供应链,并且能够组合各接口的执行成员为企业的供应链协同服务,包括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方物流提供物流信息平台、供应链物流系统优化、供应链集成、供应链资本运作等增值性服务活动。Courdin(2000)研究发现,联接世界许多港口为了消除内部过度竞争而建立的专业协会常常受到来自政府和低价竞争者的涉嫌不正当竞争的攻击,因而以为,建立港口战略联盟不仅可以规避反托拉斯法及起到维持价格稳定的作用,还能跟其他企业战略联盟一样在诸多方面起到更多的积极作用。Song(2002)认为,港口之间的“竞合”(co-petition)关系是企业的一种新的战略选择,在同一或相似市场中的不同港口所提供的服务很可能是相互补充的,竞争各方完全可以通过“竞合”实现双赢(Win-Win)。Marlow(2003)提出了“精干港口”(lean port)概念,他所谓的“精干港口”是指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并且能够消除与货运及服务相关的各种物质和信息等资源浪费的港口,单一的港口并不能够达到这种水平,许多“精干港口”组成的港口网络能够通过实现信息共享,从而提高了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Marlow还提出了一个包括进行网络监管的“精干港口企业”( leanport enterprise)、港口以及内陆终端等组织要素在内的综合性网络化战略联盟模型。

    二、国内的研究

    物流联盟在国内出现的时间更短,目前还处于“鼠标+水泥”阶段。虽然国内物流联盟发展还处在萌芽时期,但已有不少学者对物流联盟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国内学者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物流联盟概念、物流联盟动因、物流联盟模式以及物流联盟管理等。

    1.物流联盟概念

    由于物流联盟的复杂性、动态性以及学者们的视角不同,迄今为止学术界关于物流联盟的含义依然看法不一。徐寿波和侯汉平(2002,2003)提出了大物流理论和“第X方物流”概念( X Party Material Flow,简称XPMF),“第X方物流”不是指由某一方提供的物流服务业务模式,而是指由各有关方综合提供的物流服务业务模式,并且采用哪种物流服务业务模式是一个事先不能确定的未知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决策。李骏阳和刘宁(2003)认为,物流联盟隶属于第三方物流范畴,是由若干具备专业特色与互补特征的物流企业通过契约结成的互相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作业联合体,企业不完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贺盛瑜(2003)、韩臻聪(2003)等学者认为,物流联盟是以物流为合作基础的企业战略联盟,是制造业、销售企业、物流企业基于正式的相互协议建立的物流合作关系,参加物流联盟的企业汇集、交换或统一物流资源以谋取共同利益,合作企业仍保持各自的独立性。田宇和朱道立(2000)认为,物流联盟是节约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是为有效利用组织和市场双重优势的一种组织创新,狭义的物流联盟存在于非物流企业之间,广义的物流联盟包括第三方物流。孙丽华等(2006)指出,动态物流联盟是基于核心能力关联、由核心企业联合其他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的企业所组成的、以快速响应客户物流服务需求为战略目标的物流组织,随着物流契约的产生而建立,随着物流契约的结束而结束。

    2.物流联盟动因

    关于物流联盟动因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归结为提高企业收益和增强企业竞争力。贺盛瑜和庞宇(2004,2006)认为,企业为了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活动取得更好效果(包括降低交易成本、取得规模效益、提高服务水平等)而建立物流联盟,他们的实证调查结果表明,提高企业收益与企业竞争力是结成物流联盟两个最重要的动因。王嘉鹏(2007)运用企业边界理论进行研究后发现,降低物流自营成本和物流外包风险是企业选择物流联盟经营模式的动因。郑毅延和王健(2006)的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虚拟物流企业联盟是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主要途径。彭本红和孙绍荣(2006)运用生态位理论研究了第三方物流联盟的生态位结构模型,指出物流联盟之目的就是要扩充生态位态势,提高物流质量,降低物流成本,增强物流竞争能力。李骏阳和刘宁(2003)用交易成本理论分析后认为,企业组建流联盟是为了提高作业效率、稳定交易关系、降低交易费用、建立互相信任、共同分担风险、共享物流收益。石晓烽和王述英(2005)的研究表明,供应链企业通过建立物流联盟可以降低企业交易费用,发挥资源互补优势,增强供应链竞争力,提高物流配送服务水平。何凌等(2007)研究了在物流服务个性化和综合化趋势影响下我国物流企业并购的非财务动因是:获取战略机会、商业模式重组、进军多种运输业务、拓展多种服务等。周万森和周剑青(2006)研究了港口企业物流联盟产生的积极效果:(1)限制恶性竞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降低企业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2)实现规模经济,使港口企业整体壮大,提高市场竞争力;(3)企业间优势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扩大市场份额;(4)提高港口资源利用率,减少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5)促进科技开发和进步。

    3.物流联盟模式

    国内学者从虚拟企业、分形结构、共同治理、中间组织、价值链合作等视角对物流联盟形式展开了研究。彭本红和孙绍荣(2006)讨论了TPL供需联盟和TPL虚拟企业,TPL供需联盟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物流需求方(主要是工商企业)通过一系列协议形成的物流合作形式,TPL虚拟企业是指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联合众多专业物流企业,为完成一项或一定时期内的物流项目而成立的虚拟经营组织。戴勇(2003)提出了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组建的四阶段模式,并针对物流企业联盟的实际运作情况提出了一种混合型的组织体系结构,指出虚拟联盟整合商是虚拟联盟的核心。侯汉平和徐寿波(2006)提出了大物流PFM分形结构概念,PMF是一个基于物流固有性质(主体、物和流动)自主完成物流活动的智能体(Agent)分形单元,PMF的多重分形集合构成XPMF(即X方物流),如新络亚洲(香港)多方物流公司(X=XE)、华润集团物流(X=l+3)、海尔物流(X=l+3+4)等。岳公正等(2007)认为共同治理结构是大多数物流交易的最优选择模式之一,无论在单据准确率还是在配送及时率方面,表现最好的物流执行主体均由自理和第三方物流共同组成。王嘉鹏(2007)认为,物流联盟是企业与物流企业双方在物流领域的战略性合作中进行的有组织的市场交易,是一种介于物流自营与物流外包之间的一种物流中间组织形式。何振(2007)从价值链角度研究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物流企业的横向、纵向及混合物流联盟模式。

    4.物流联盟管理

    孙晓东等(2004,2006)运用博弈理论来讨论物流联盟的稳定性,指出发起者除了对贴现因子约束和采用触发策略以外,正确评价和选择合作伙伴,制订完备有力的早期契约以及建立企业间的长期信誉关系都是保证物流联盟稳定的有效措施,并以货代型物流企业选择工艺型物流企业为例,设计了工艺型物流企业的指标体系,建立了物流联盟成员选择的评价模型。侯汉平和徐寿波(2005,2006)认为,大物流具有自相似嵌套式PMF分形结构,分形单元在其活动空间的调整和重构可以实现X方物流动态结构优化,XPMF是供应链上PMF子系统之间协同合作产生的一种宏观有序结构,供应链核心企业或专业物流提供商可作为单方或多方综合物流服务模式组建的发起者,对供应链上具有互补性的PMF分形单元进行协同化管理和控制,为供应链提供一套动态物流解决方案。田宇(2007)认为,通过建立恰当的契约机制可以实现从随机结盟的物流外包向战略联盟的物流外包转化,并从博弈双方信息是否对称及博弈方横向之间是否存在竞争性关联两个维度,构建了物流外包契约机制模型,分析了不同物流外包博弈结构契约机制类别和决策机理。骆艳江和刘伟华(2003)对供应链环境下建立物流联盟的影响因素、合作伙伴选择、组织结构策略及动态机制进行了研究。刘群(2007)从可行性分析、谈判与设计、实施与控制等研究了第三方物流联盟的构建过程。彭本红和孙绍荣(2006)利用生态位理论探讨了物流市场的细分,分析了三种典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物流市场生态位的最佳分布及它们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岳公正等(2007)指出要真正实现共同治理结构的高效运行并保持成功的物流联盟合作关系,必须在合作过程中寻求战略的协同和文化的融合,同时需要相应的宏观、中观和微观运行机制作为保障。贺盛瑜、郭晓林、董一平、潘立亚(2004,2005,2006,2007)运用学习理论和博弈理论研究了物流联盟伙伴的利益分配、稳定性条件、破裂和退出机制,指出完善信任约束机制是维持物流联盟信任关系的关键。包耀东等(2006)提出了基于带偏好的DEA二阶段选择确定物流联盟伙伴模型。曾孟佳等(2007)构建了一个第三方物流供应链联盟伙伴选择模型并提出了求解物流联盟伙伴选择优化问题的自适应遗传算法。王雄和岳意定(2008)提出一种将模糊优选理论与动态规划法相结合的合作伙伴选择方法。余福茂等(2007)研究了突变模型在物流合作伙伴选择决策中的应用,提出基于系统控制机制的动态物流联盟建模思路,建立了基于整子控制机制的动态物流联盟模型的总体架构,并建议采用递阶控制机制协调子系统内部的过程联系。汤银英(2007)运用物流场理论研究物流企业发展动力场,构建了物流企业发展动力场模型。郁桥德(2002)讨论了构建中国出版物流联盟的途径与方法。封学军(2003)对组建东北亚区域港口联盟、东北亚海洋运输一体化及区域合作一体化进行了研究。郑芬兰(2006)讨论了制造企业的物流经营模式、制约物流联盟的因素以及应对策略。王文禄(2003)讨论了构建铁路物流联盟的措施。

    三、简要评述

    物流联盟是企业在资本全球配置、产业专业化分工及产业组织一体化的经济全球化时代所采取的一种新型生产组织模式,协同是其主要特征。从上面的文献综述可以看出,既有的物流联盟协同研究成果中主要存在以下特点和不足:

    1.分析范式上基本上还没有突破“交易成本”、“资源论”、“能力论”、“博弈论”及“学习理论”的分析框架,并且研究方法上多数是从战略管理和职能管理视角割裂地分析单个物流职能效率,而运用协同学理论来系统地研究物流整体协同的文献相对不足。

    2.关于物流联盟概念内涵的界定过于狭窄,不少文献把它当作是企业内部传统管理职能的向外延伸及集成了传统物流职能的联合体,故现有研究比较多地或者只考虑物流设施的综合利用(如共同利用仓储、运输设施),或者把研究的视角集中在物流资源的集约效率(如物流园区的建设),或者只考虑联盟管理的某一方面(如战略目标、成员选择、贡献评估,联盟结构、评估模型等),而运用协同理论来系统地研究物流联盟自组织机制的内容偏少。

    3.国外有许多关于供应链物流合作领域的实证研究成果,而国内关于物流联盟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定性研究及较浅层次的描述上,比较缺乏关于物流联盟的定量及协同实现机制方面的实证研究。

    物流联盟协同管理对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为了使物流联盟真正地实现协同,必须有系统地强化对物流联盟的形成动因、物流联盟的协同机制、制约物流联盟协同效应实现的瓶颈因素以及提高物流联盟协同运作效率途径等方面的研究。

    [责任编辑刘娇娇]

相关文章!
  • 把握国企党建关键 提升国企党

    贺可玲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31-02摘 要 新時代国有企业要加强党建工作,夯实党建基础,全面强化党

  • 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研究

    蔡美波+闫冬+何芮摘要:本文基于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的特点,针对存在的监管依据不充分、监管范围不明确、监管难度加大等问题,提出主

  • 农地流转的困境与出路

    温世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