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激励策略探析

    高小英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1-158-02

    摘 要 煤矿企业的发展中,高技能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本文的分析中,简单阐述煤矿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地位,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探究煤矿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激励的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促进煤矿企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 煤矿企业 高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 激励策略

    人才队伍是煤矿企业经营、发展的基本保障,而高技能人才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新时代背景下,市场的发展趋势要求煤矿企业进行转型,以此来适应其未来的发展需求。受这一因素的影响,煤矿企业加大了对高技能人才的重视,积极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激励,不断完善现行的机制,为高技能人才构建一个完善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煤矿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地位分析

    就高技能人才来说,其是与初级技能人才、中级技能人才相比较而出现的,这部分人才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思想意识等方面,都有着较强的优势,成为煤矿企业中重要的人才队伍。结合煤矿企业的实际发现,高技能人才处于执行层、管理层之间,属于企业内部的生产一线岗位,所以高技能人才掌握着更加专业的技术,并且实践经验非常丰富。不仅如此,受很多方面有利因素的影响,高技能人才的创新能力较强,可以有效、合理的处理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常常被其他工作人员称为“技术明星”。例如:在牛儿庄采矿公司中,就涌现出了一位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张顺才,在岗位工作中不仅能够按时完成工作,还能够提高工作的质量,在企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总体而言,高技能人才凭借自身在知识、技能、思想等方面的优势,在煤矿企业中有着较高的地位。

    二、煤矿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策略

    (一)完善人才培养制度

    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目的,煤矿企业应该构建一个专业的机构,然后结合企业的需求、人才的实际等,制定合理的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同时对当前的人才培养制度进行完善。例如:煤矿企业在成立人才培养机构的过程中,可以由党委书记、矿长担任部门书记,副书记由分管矿长担任。在这一基础上确定培养目标,进一步提高高技能人才的能力,逐渐形成“常年不断线”的人才机制。通过这样的方式,高技能人才可以得到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知识、技能培养,使其掌握更多先进的思想、技术,不断优化日常的工作方式,进而保证煤矿企业可以更加稳定的发展。同时,对人才培养制度进行完善,可以煤矿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保障,强化人才培养的最终效果。

    (二)为职工的成才助力

    人才培养是煤矿企业稳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完善人才培养制度的基础上,企业应该为高技能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保证人才培养的效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煤矿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为职工的成长助力:

    1.新职工考核。目前,在煤矿企业中的该技能人才,其“90后”“80后”、“70后”、“60后”、的比例为1:4:1:2,这种人才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现象。因此,煤矿必须重视高技能人才的招聘工作,同时对新职工进行合理的培训。具体来说,新职工入职以后,煤矿企业可以发挥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的作用,以此来进一步提升职工的能力,而这实际上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从技能等级的角度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增强新职工的能力,并对其自身的技术给予了很大的肯定,还有利于提高新入职职工的薪酬档次,在促进职工长久发展的同时,也可以为煤矿企业的长久发展奠定基础。因此,企业在招聘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必须加大对其能力资格的审查,积极做好技能培训工作,并践行公平、公正的原则,完成对新入职技能人才的考评,助力新职工实现成才的目标。

    2.岗位技能“比武”。在高技能人才培训的过程中,煤矿企业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可以将技能“比武”的方式应用在其中。例如: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以后,相关部门可以组织一次“比武”测试,其中分为笔试部分、实践部分。就笔试部分来说,主要涉及企业日常的内容、理论知识、创新思想等,以此来实现对基础知识、表达能力的测试。而实践部分“比武”,煤矿企业可以以工作的内容为基础,即生产工作中的问题为测试题目,组织高技能人才对问题进行处理、解决。该环节的测试主要关注时间、质量、过程等,避免影响最终评价结果的有效性。通过这样的方式,便于高技能人才展示自身的能力,也有利于企业发掘这部分人才的潜能,便于人才部门制定更加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为人才、企业的发展提供基本的技能保障。

    3.采用师徒制。基于对某矿区的统计中,员工人数共计为28000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占9%;初中学历的人数占据80%。在技工中,初级技工人数为1400人,中级技工人数为650人,而高级技工人数仅为180人。这样的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煤矿企业的发展,所以可以将“师徒制”应用在人才培养中。经过长期的发展,煤矿企业中已经有了一些技术强、思想先进、组织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这部分人在企业中工作多年,所以可以作为技术师傅,向年轻一代的高技能人才传授工作经验、思想等。例如:煤矿企业组织一批老工人,积极将自身的工作作风、工匠精神、生产经验等,传授给企业新入职的高技能人才,而作为徒弟的工作人员,则应该吸取师傅的经验,并结合自身掌握的知识、技能,将其合理应用在一线工组中,实现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的。

    三、煤礦企业高技能人才的激励策略

    (一)转变激励理念

    在传统的激励方式中,煤矿企业主要从薪资方面入手,进而调动高级能人才的积极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单一的激励方式,并不能在根本上实现激励的本质目的。针对这样的现象,煤矿企业必须及时转变思想,将更多先进的激励方式,应用在企业的发展中,进而完善现行的激励策略。结合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可以发现,物质需求是最基本的,而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就会产生精神需求。也就是说,企业可以在使用物质激励的同时,采用合理的精神激励方式,使其能够弥补相互之间的不足,保证激励策略的有效性,实现调动高技能人才积极性的目的,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创新激励模式

    在煤矿企业的长期发展中,必须对高技能人才进行有效的激励,以此来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就传统的激励模式来说,因为思想理念的限制,所以采用的激励方式较为单一、古板,缺乏时代性、科学性。对此,煤矿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以往的激励模式进行创新:

    1.多样化激励。结合上文的分析发现,煤矿企业需要将精神激励的方式,应用在高技能人才的激励中。例如: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调动、分析当前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如果发现矛盾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为高技能人才营造和谐的环境。另外,管理人员也应该审视自身的言行,密切自身与高技能人才之间的关系,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进而实现对高技能人才的激励。不仅如此,煤矿企业还可以在培训的基础上,提高高技能人才之间的竞争力,例如:某煤矿企业中有210名高技能人才,所以企业可以设置10个模范岗位(优秀技工)的名额、3个岗位晋升名额。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为技工提供工作的目标、动力,有利于强化激励模式的有效性。

    2.改革人事制度。目前,煤矿企业中的人事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很难实现其自身的激励作用,所以企业必须及时对人事制度进行改革。对此,煤矿企业应该根据高技能人才的激励目标,践行择优、竞争、平等、公平的基本原则,摒弃当前人事制度中的不合理内容,并为高技能人才提供更多晋升的可能性。另外,煤矿企业还应该确定高技能人才的评价标准,即能力、业绩,进而引导高技能人才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工作,实现人才激励的本质目标。简言之,以往的人事制度很难保证高技能人才的激励效果,需要对其不断的优化,使内容符合煤矿企业的发展需求,促進企业稳定发展。

    3.优化考核机制。对于高技能人才的激励来说,不仅影响着煤矿企业的工作效率、效益,还对高技能人才个人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企业必须对当前的考核机制进行优化、完善,提高考核工作的全面性、标准性、公平性。具体而言,煤矿企业应该对高技能人才的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此来制定针对性的考核机制,同时以业绩为核心,完善考核机制的内容。在这一基础上,煤矿企业还应该对工作内容的复杂程度等,纳入考核机制中,即复杂程度高的工作,可以得到更高的考核标准,进而调动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切实实现科学考核、有效激励的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技能人才掌握着煤矿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影响着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其地位不言而喻,要求企业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培养、激励。在这一基础之上,煤矿企业通过配合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的能力,并充分调动了其工作的积极性,为企业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结合本文的分析发现,文中所提及的策略内容,有着较强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谭速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煤矿企业人才管理现状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1):95-96.

    [2] 焦晓文.综合机械化采煤专业教学改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3] 贾双春.国有煤炭企业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与实施[A].2012.

相关文章!
  • 把握国企党建关键 提升国企党

    贺可玲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31-02摘 要 新時代国有企业要加强党建工作,夯实党建基础,全面强化党

  • 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研究

    蔡美波+闫冬+何芮摘要:本文基于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的特点,针对存在的监管依据不充分、监管范围不明确、监管难度加大等问题,提出主

  • 农地流转的困境与出路

    温世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