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改居”社区居民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政府职能

陈沛沛
摘要:新媒体的两面性对“村改居”社区居民这一特殊的群体产生着复杂作用,影响他们在失去原有生活模式和精神寄托后的思想塑造。本课题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村改居”社区居民核心价值观开展现状调查分析,发现了五大问题,并从正视新媒体优势、增强舆论管理、增进媒介素养、探索培育途径、完善理论建设等五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 村改居 核心价值观 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意义
1.1新媒体多元传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为多元价值观的萌生提供环境和空间,一是存在去中心化和互动化的趋势。二是存在隐匿化和大众化的趋势。
1.2“村改居”社区居民在核心价值观培育上的特殊地位
相较于普通农民,“村改居”社区居民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一种特殊存在的群体。他们的土地被征用后,不简单的是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是失去了原有的生存模式和经济来源,失去了重要的精神寄托。他们在完成从“农民”到“居民”的重大角色蜕变时,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另一个重塑期,容易受到新媒体多元环境的影响。
2 “村改居”社区居民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及分析
本文调查结果是在对杭州市X区内五个不同“村改社区”后的社区居民开展专题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撰写的。问卷内容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调查對象信息了解;二是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三是影响认知和践行的因素;四是对新媒体运用的必要性、评价以及意见建议。本次问卷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7份,有效回收率为97.4%。调查结果显示,总体态势良好,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
2.1新媒体环境下年轻人和学历较低者成为重点培育关注人群
一方面,年轻人(35周岁以下)已成为新媒体平台的主力军用户。受到价值判断不成熟等因素的制约,他们在借助新媒体平台了解社会的同时,价值标准受到多元价值环境影响下出现自我化和世俗化的特点。与此同时,“村改居”社区居民很多原为普通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在鉴别新媒体平台信息真伪时的能力非常有限。其对主流思想(包括核心价值观等)的倡导,都产生漠视和怀疑情绪, 给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宣传造成了不利影响。
2.2全面认知尚且缺乏,24字认可度还有待提升
首先,在认知方面,当问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了解情况”时,仅有12%的“村改居”社区居民表示“很了解”,可见受到农村文化宣传建设薄弱的影响,他们在政治敏感性、受教育程度与一般社区居民存在差异。
其次,在认同方面,“村改居”社区居民对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认可度较高。但在问题:“你对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有什么建议和意见吗?”很多人都写到了“太多”、“记不住”等。在问题:“你认为目前的核心价值观条目中还未涵盖的重要道德词语是什么呢?”中,有的问卷中写到了“仁孝”、“共富”等词语。由此可见,进一步凝练核心价值观仍是基层群众的迫切需求。同时,“村改居”社区居民中大多数都保持着农民时期淳朴的乡风,在核心价值观的添补上会更看重“仁孝”等传统文明。
2.3新媒体对个人思想塑造影响加大,个人媒介素养和外环境构建急需加强
当前“村改居”社区居民的核心价值观形成正在受到个人因素差异、网络媒体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交互影响。很多“村改居”社区居民在调查中表现出对新媒体信息真实性的不信任。在第三部分“影响认知和践行的因素”中,当问及:“你会因为接触到大量新媒体舆论而改变自己原有的不同观念吗?”选择“如果网络中的观点有道理,我会接受,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占66%。因此,帮助“村改居”社区居民提高网络媒介素养以及传播正能量的能力,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2.4新媒体多元传播环境对核心价值观践行产生干扰作用
在第三部分“影响认知和践行的因素”的数据分析显示,有318人选择了“社会环境因素”,近一半人也分别同时勾选了“工作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在各个因素的细分项中,213人勾选了“新媒体时代不同社会思潮和负面信息的影响”,占总人数的44%。认为“对于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真实性判断能力有限”的有156人,占总人数的32%。这使我们看到了新媒体作用于“村改居”社区居民群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存在的劣势。“新媒体时代”文化生态引发的危机就是价值取向,信息权威性与真实性难以保障。
2.5“村改居”社区利用新媒体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需求开始凸显
通过第四部分统计,移动新媒体(微信、微博之类)运用极为广泛。29%选择“用来获取资讯”,25%选择“即时通讯”,选择“休闲娱乐”的占23%。获取资讯方面涵盖量最大的是社会生活和时事政治。同时,当问及“新媒体和传统宣教在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比较”时,认为传统书本、讲座、媒体宣教说教色彩和空洞程度较重的占77%。86%的被调查人员在“素材更新速度”上都认为新媒体更占优势。同时,近63%的被调查人员认为新媒体与日常生活贴近程度要优于传统宣教。但就“真实性”而言,超过半数的人依旧认为传统媒体更具优势。
3 相关政府职能的启示和建议
3.1正视新媒体对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势所在
新媒体信息传播具有优点:一是互动性。“可视”与“虚拟”作为新媒体时代宣教的最大优势,其效果比书面和口头传播方式效果更好。例如,不请老师面授,而通过下载APP或微信公众号观看视频开展培训,不但效果好,而且成本低。二是便捷性。传统媒体对于静态观众可发挥很大作用,但是对于处于动态的人群则效果有限。通过微信等渠道,让人们在获取核心价值观相关知识变得更便捷,也就是“微教育”传播模式。
3.2增强新媒体舆论导向管理
在新媒体平台上,任何人的观点都可以晓知天下,我们在新媒体时代的舆情管理面临“时间差”。同时,新媒体引发的“信息焦虑”已经使民众对网络安全产生恐慌。因此,如何提升网络管理,规范网络行为,削弱新媒体的负面效应是一个急需思考的问题。一方面,是要维护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保障信息的公正、客观。既要防止官方遭受网络民意的恶意挟持,又不能让新媒体舆论的传播渠道阻塞。另一方面,政府、法律等相关部门应通过有效采用技术、法律手段,加强新媒体监管。加强新传媒市场引导以及新媒体从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对信息源开展管控。
3.3增进对“村改居”社区居民的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应被列为“村改居”社区文化宣传的重要一部分。只有培养自身较高媒介素养,他们才能靠自身鉴別能力,培养理性使用媒介资源的水平,增强独立自主地对媒介信息的判别能力,领会信息判断的价值所在,使他们对于媒介基础知识和商业化氛围下的“功利性”信息传播方式有了更好的了解。“村改居”社区媒介素养教育可运用多种途径。比如,通过邀请传媒专家和新媒体业内人士开展专题讲座,进行社区媒介素养宣教,以及通过观看宣教片提升媒介素养水平。
3.4探索运用新媒体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一是要加强核心价值观在新媒体平台的舆论占有率。通过分析新媒体传播规律,开展公共领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建立微信平台传播核心价值观,实时开发、整合新资源,将党的方针政策,专家对核心价值观研究动态等信息刊登在新媒体平台,为“村改居”社区居民提供思想食粮。二是要组建专业的新媒体团队搭建资源整合平台,利用智能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开展宣传。充分挖掘发挥手机APP等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开展微访谈和微纪录片,推动多种新媒体融合运用,使得新媒体成为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3.5不断完善核心价值观自身理论建设
通过理顺主流价值观在新媒体传播时的内在关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大众的更多认同,就必须要全面参考民众的可感染性、可接受性和通俗性。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层面提出的“三个倡导”,对原有理论体系虽然进行了精炼的概括,但对文化水平一般的普通群众仍难于记诵。而究竟如何更好开展凝练概括也仍成为学术界为之努力探究的问题。本次调查中的基层民众意见可以成为概括凝练的参考之一,尽管争议很大,但怎样提取价值观表述的“最大公约数”仍有继续为之探讨的巨大空间。
参考文献:
[1] Shalom H Schwartz, Gila Melech, etc. Extending the Cross- Cultural Validity of the T heory of Basic Human Values with A Different Method of measurement [J].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001(32):527
[2]〔美〕瑞尼·赫伯斯.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J].媒介研究,2005(3).
[3] 黄三生.国内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评[J].理论月刊, 2012(9):42- 47.
[4] 罗文东.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9(12):5- 8.
[5] 宋小卫.学会解读大众传播(上)——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概述[J].当代传播,2000(2):61- 63.
[6] 何红连,傅艳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分歧及化解的可能路径[J].宁夏党校学报,2013,(6): 41- 45.
相关文章!
  • 把握国企党建关键 提升国企党

    贺可玲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31-02摘 要 新時代国有企业要加强党建工作,夯实党建基础,全面强化党

  • 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研究

    蔡美波+闫冬+何芮摘要:本文基于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的特点,针对存在的监管依据不充分、监管范围不明确、监管难度加大等问题,提出主

  • 农地流转的困境与出路

    温世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