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情绪对旅游者实施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

祁潇潇 赵亮 胡迎春



[摘 要]已有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机制研究较为忽视对个体情绪的探讨,相较于认知因素,近几年学者陆续指出情感因素对行为的驱动作用更为关键,加强积极情绪与环境责任行为关系研究的力度大有裨益。文章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以敬畏原型理论、敬畏情绪的功能、积极情绪扩建理论和地方理论为基础,将地方依恋作为中介变量,深入分析个体积极情绪的一种,即敬畏情绪对宗教山岳型景区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以千山景区为例的实证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敬畏情绪对环境责任行为的直接影响效应显著,地方依恋二维度(依赖和认同)也在其中起部分链式中介作用,但敬畏对地方认同的直接影响效应不显著。研究结论为景区加强自然环境维护、宗教氛围营造,以激发旅游者的敬畏情绪体验,从而强化地方依恋、实现环境责任行为的培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敬畏;环境责任行为;地方依恋;机制;千山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8)11-0110-12
Doi: 10.3 969/j.issn.1002-5 006.2018.11.017
引言
旅游产业发展给目的地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日趋显著,大规模人口流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目的地交通拥堵,旅游者乱丢垃圾、随意采摘花草等不负责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旅游景区资源环境系统的破坏。其中,旅游活动的主体即旅游者实施的不当行为是造成环境困境的根本。采取限制或惩戒应对措施的传统景区管理者认为,旅游者本质上与景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悖,旅游活动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然带来生态损坏,因此只有监管、限制旅游者的活动才能减轻困扰。但也有学者指出,旅游者存在自发的环境责任行为(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 ERB)及意愿,他们会妥善处理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垃圾,遵守景区的环境准则,甚至愿意约束其他游客的不友好环境行为。与其寻找策略试图减少旅游者不当行为的产生,不如重点关注其环境责任行为的实施与激发,以更好地推动目的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在这一背景下,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影响因素与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话题。纵观已有研究,探讨旅游者情绪与ERB关系的文献较少,但近几年学者陆续指出个体情绪的重要驱动作用不容忽视,如Kanchanapibul等在同时分析认知及情感因素对ERB的影响效应后发现,情感对行为的解释力显著高于认知;王建明和吴龙昌认为个体情感对亲环境行为往往有更重要的驱动作用,增强对积极情绪与环境责任行为关系的研究力度大有裨。积极情绪的一种——敬畏情绪(awe)通过促进个体与周围世界强有力的联系导致恋地情结或地方感的产生,地方依恋(place attachment)概念作为地方感的一个研究范畴,在旅游情境中显著影响个体环境责任行为及意愿的产生与实施。本文尝试以地方依恋为中介,初步探索旅游者敬畏情绪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
与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的“敬畏感”——源自古代伦理思想中的价值导向不同,本文探讨源于西方积极心理学的“敬畏情绪”概念。敬畏情绪是当我们面对那些广阔的、浩大的,以及超越我们当前理解范围的事物时,产生的混合了钦佩、惊奇、困惑、服从等诸多感觉的复杂情绪。敬畏是与旅游高度相关的离散情绪之一。我国山岳众多,自古以来便与宗教文化相辅相依,佛教、道教的祖庭、寺观大多选在雄伟、秀丽的风景名山,这些山岳也因宗教浓厚独特的文化氛围扬名海外,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宗教山岳型旅游景区。我国宗教山岳型景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涉及面广,诸如雄伟的山川、神奇的自然风景、瑰丽的建筑景观、精妙的宗教艺术等都能引发游客的敬畏体验。地方依恋是地方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概念,用来表征人与有意义的地方如家乡、宗教圣地、常去游憩地之间的情感联。地方理论已成为ERB机制研究的热点视角,诸多研究证实地方依恋能够显著影响旅游者ERB的实施。本文探究敬畏情緒对地方依恋形成的影响,是对Coghlan等提出二者关系可能性内容的一次验证,同时拓展了地方依恋影响因素研究的边界。而通过探究地方依恋的具体中介作用深入揭示敬畏情绪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也能够促进旅游研究领域敬畏情绪相关理论的发展。
1 相关文献综述
1.1 敬畏情绪
作为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基本体验,学界开始关注敬畏情绪是在西方宗教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初期研究内容集中在敬畏对于构建人与神、追随者与领导者内在情感联系的作用,以及对个体敬畏探索性的主观描述。作为积极情绪的一种,敬畏基础理论及实证研究的开端是Keltner和Haidt提出的敬畏原型理论,他们认为“感知到的浩大”和“顺应的需要”是敬畏情绪两个缺一不可的核心特征。浩大是指个体感知到客观对象比自身、自己的寻常经历或惯常的参照标准大得多,顺应表示当个体现有的知识体系或精神结构无法吸收、同化新事物时,产生的心理重建及调整精神架构的过程。虽然有学者对此持不同意见,如Sundararajan认为敬畏的核心特征应加入自我反思等意识因素,但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却在原型敬畏的指导下逐渐涌现。
定量研究对特质性敬畏和状态性敬畏的测量方式不同。特质性敬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认知偏好,一般存在个体间差异,常见Likert量表问项如“我周围充满美好”“我几乎每天都感到惊奇”。董蕊在探讨中国大学生敬畏情绪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时发现,使用直接翻译的国外特质性敬畏量表可能产生文化适用性问题,因此在验证性因子分析后删除“我经常感到敬畏”这一题项,形成中国化的新量表。状态性敬畏易受环境影响,测量时研究者通常要求被试报告几种相关感受的程度,如惊奇、独特、感到谦恭,旅游研究常使用此类量表。田野等借鉴语义差异量表形式,提炼出几组语义相对且能够描述游客敬畏体验的形容词,构建我国宗教山岳型景区游客敬畏情绪量表,实证结果显示信效度良好。敬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示:敬畏情绪对主观幸福感的产生有重要促进作用,敬畏通过满意度的中介正向影响游客忠诚,敬畏情绪促使人们减少自我关注,增强与外界合作性集体的联系,产生亲社会行为意愿,激发组织成员的敬畏情绪对组织公民行为有主导作用。
1.2 地方依恋
地方依恋,一种积极的人地关系,最早由Williams和Roggenbuck提出。旅游目的地作为一个特殊的地方,游客的地方依恋普遍存在。吴丽敏等将旅游地地方依恋定义为旅游者与目的地基于情感、认知和行为的联系,学界普遍认为地方依恋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其中广为学者接受的是将地方依恋划分为地方依赖(place dependence)和地方认同(place identity)两个维度35-36],这也是旅游研究领域较为主流的观点。地方依赖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功能性依恋,其产生取决于环境的独特性同个体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它反映了地方提供必要的条件以进行某些休闲活动的重要性。地方认同则是一种情感性依恋,是旅游者对地方所具备的象征属性产生的自我认同,它可以提高个人对旅游目的地的归属感。关于地方依恋的二维度划分,也有学者提出异议,一些学者认为除依赖与认同外,地方依恋还包括其他维度,如社会联系,自然联系、家庭联系和朋友联系,根情结维度。唐文跃认为,地方依恋维度理论的使用应视实际研究问题而定,本文采用上述二维度划分方式。
旅游者地方依恋影响因素的相关实证研究呈现零散化、结论多样性的特征,旅游涉人、满意度、人口统计及旅行特征、地方因素均显著影响地方依恋。相较而言,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数量较多、略成体系,识别的后置变量包括:目的地感知、满意度忠诚度和环保行为意愿等。其中,地方依恋与环境责任行为的关系研究是当前热点,诸多实证结果显示二者具有显著相关关系。Halpenny发现国家公园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地方依恋不仅显著影响其ERB的实施,而且对个体回到日常环境后的ERB意愿也有正向影响。多数研究引入其他变量考察其与地方依恋对旅游者ERB的综合影响,如Ramkissoon等发现地方依恋通过满意度的中介影响ERB的实施万基财等探讨了自然观光地地方特质与地方依恋和环保行为倾向的内在关系,周玲强等将地方依恋纳入计划行为理论框架探讨旅游者ERB的影响机制。研究常使用李克特量表形式,地方依赖的测量问项如“相比其他地方某地更能满足我的需求”,地方认同的测量问项如“某地对我而言十分特别”。
1.3 环境责任行为
国外环境心理学、环境社会学对环境责任行为的研究集中在测量、细分及形成机制方面,国内研究的早期成果主要是对国外影响因素研究进行中国情境下的实证检验,如探讨环境知识、环境态度与ERB的关系,目前学者们最感兴趣的主题仍是ERB的驱动因素及形成机理。Sivek和Hungerford认为环境责任行为是个体或群体为减少自然资源利用或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国内旅游研究大多使用该定义。但对旅游者ERB的维度划分与操作化处理,学者们持不同意见,国内外研究均存在单/多维度处理方式并存的现象。单维度测量工具大多摘自成熟的一般性ERB量表,研究者根据具体的旅游情境调整语义,其中,被借鉴较多的是Smith-Sebasto和D'Costa开发的六维度ERB量表。多维度处理方面,Cheng等用一般ERB和特定地点ERB测量旅游者ERB[59],夏赞才和陈双兰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将生态旅游者ERB划分为知识支持、一般负责等4个维度。
学者们集中探讨旅游者ERB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积累了大量实证及修正研究成果。人口统计学特征与ERB关系的探索性定量研究较为常见,教育水平被证实能够正向影响ERB的实施。旅游者在海水浴场的停留时间越长,ERB实施水平就越高。自由行游客比团队游客更愿意实施ERB。大量研究证实旅游者环境态度对其ERB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主观规范、社会规范等因素也被证实能够显著影响旅游者ERB。地方依恋是旅游者ERB的核心驱动因素,直接正向影响旅游者ERB的同时,也在其他因素与旅游者ERB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旅游情境下,环境信息对旅游者心理层面的复杂作用也直接或间接地驱动ERB的实施,如景区环境质量、环境政策等。
2 研究假设与模型
2.1 旅游者敬畏情绪的激发
敬畏情绪原型理论指出敬畏的诱发源有3种:宗教、神灵等与社交心理相关的社会性诱发源,景观、音乐等能被直接观察或感受到的有形性诱发源,和伟大的知识理论等认知性誘发源。当个体处在由不同诱发源组成的复杂环境中,感知到浩大的同时产生了顺应的需要,敬畏情绪便产生了。我国大多数山岳目的地同时承载了旅游者欣赏自然风光和宗教体验的需求,旅游者在我国宗教山岳型景区的敬畏情绪体验由有形性和社会性因素共同诱发(认知性因素在此情境不常出现)。敬畏尤其容易出现在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情境中,如Powell等发现敬畏情绪通常出现在宏伟、浩大、新奇的自然环境中,Shiota等认为游客面对雄伟的高山、神圣的寺庙等宏大场景时容易被激发出敬畏体验。田野等将引发宗教山岳型景区游客敬畏的有形性诱发源定义为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社会性诱发源定义为景区的宗教氛围。为进一步验证此观点,提出如下假设:
Hl:景区的自然环境正向影响旅游者的敬畏情绪
H2:景区的宗教氛围正向影响旅游者的敬畏情绪
2.2 敬畏情绪对地方依恋的影响
积极情绪扩建理论指出,积极情绪有助于个体构建利于自身发展的各项资源从而产生积极的心理和行动表现,包括评价外界事物的正面态度,如研究发现消费者在获得较高程度的积极情绪后对其观看的广告会产生更加积极的评价。敬畏情绪的功能包括增强个体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导致行为和态度上的忠诚。Coghlan等在探讨“旅游体验中敬畏情绪的分析框架”一文中指出,旅游者被环境激发的敬畏情绪能促使个体延长、记忆或重温过去的体验,导致恋地情结或地方感的产生,而地方依恋属于地方感的研究范畴,也是一种正面的人地情感联结,显示了旅游者对目的地的积极评价与情感忠诚。具体地,随着与地方联系强度的加深、经验的丰富,个体对地方的记忆与回味自然愈加强烈,也就很容易产生正向的情感联结,而敬畏情绪能够促进这种联系。当目的地满足了旅游者的需要,如能激发敬畏情绪的宗教体验需要,旅游者会产生对特定地方的依赖感;地方又是一个有意义与符号价值的活动场所,旅游者若在某一地方产生了独特的敬畏体验,对这个地方的自我认同也会慢慢积淀。虽然情感联结作为地方感的组成部分已被现有研究广泛认可,但具体是哪一种情绪导致地方依恋的产生,或者说敬畏情绪在人地关系形成及地方保护行为中的作用却一直被学界忽视。本文提出敬畏对地方依恋二维度影响的关系假设,在验证上述理论观点的基础上,结合下文地方依恋概念下依赖维度对认同维度影响的假设,进一步解释敬畏、依赖、认同三者间的具体作用关系。
H3:敬畏情绪正向影响旅游者的地方依赖
H4:敬畏情绪正向影响旅游者的地方认同
2.3 地方依赖对地方认同的影响
关于地方依恋的二维度划分,最初研究者只将其看成两个相互平行的维度,用以全面概括地方依恋的内涵,使测量具体化。随着实证研究的不断丰富,陆续有学者指出,二者可能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旅游者对某一旅游地的地方依赖是通过与其他旅游地的比较形成的,即该旅游地最能满足个体的需要,个体认为这是最好的、最喜欢去的地方,从而产生依赖感。相对而言,地方认同的形成需要较长时间,它是一种个体对地方自我认同感的表达,通常是对旅游地象征意义、符号价值感知评价后的结果。可以说,旅游者会先依赖某个旅游地,重游或与该地联系程度加深后才形成地方认同。已有实证研究表明,地方依赖对地方认同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如Vaske和Kobrin证实地方依赖主要通过地方认同的中介影响个体的环境态度和日常行为,范钧等认为地方依赖直接影响地方认同,唐文跃等发现地方依赖通过地方认同对资源保护态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5:地方依赖正向影响地方认同
2.4 地方依恋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
如上文所述,地方理论是现有环境责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的一个常见视角,诸多研究证实,旅游者地方依恋是其环境责任行为及意愿产生或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二者呈现直接或间接的正相关关系。Cheng等认为地方依恋在目的地吸引力与ERB的影响关系中起中介作用,黄涛和刘晶岚认为依恋可作为满意度与ERB的中介变量。具体地,地方依赖对ERB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不仅地方依赖程度高的游憩者会更关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地方认同高的游憩者也会热衷于维持特定地方的初始面貌并保护这些资源,地方认同对ERB的显著正向影响也被很多研究证实。
H6:地方依赖正向影响旅游者的环境责任行为
H7:地方认同正向影响旅游者的环境责任行为
2.5 敬畏情绪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
积极情绪的正向行为激活功能、扩建理论和敬畏情绪的亲社会功能可以作为发展旅游者敬畏情绪对环境责任行为影响假设的理论和逻辑基础。积极情绪使人们获取积极行为激活倾向,扩建理论指出积极情绪促进个体产生积极的思维和行为,带来正向的行为结果,有益于他人、组织及社会。作为一种有益于景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个体积极行为,旅游者ERB的实施可能受到积极情绪的正向影响。此外,敬畏的亲社会功能和一些相关范畴的实证研究结论也支持了敬畏情绪直接正向影响旅游者ERB的逻辑假设。Spears等提出敬畏情绪促使个体减少对自我及个人利益的关注,相对转向群体及整个社会层面,从而更愿意实施亲社会行为。Piff等也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敬畏能增多个体对他人实施的友好行为。卢东等发现,产生敬畏情绪的游客具有更严苛的道德判断和更强烈的道德意愿。旅游情境中个体的ERB就蕴含着实施者高水平的道德意愿,出于对环境的自主保护,在控制自己行为的同时也能扩展关注对象进而影响同行者甚至其他旅游者的环境行为,在本质上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由以上,本文认为有必要通过实证数据的分析探讨敬畏情绪对环境责任行为的直接正向影响是否显著,通过多重中介效应检验进一步解释地方依恋(二维度)是否以及如何发挥中介作用。
H8:敬畏情绪正向影响旅游者的环境责任行为
根据以上内容构建本文研究模型,综合探讨宗教山岳型景区旅游者敬畏情绪的形成,敬畏情绪对地方依恋二维度的作用机制,以及敬畏、依恋与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关系(图1)。
3 研究设计与调查
研究选择辽宁省千山风景区为案例地符合模型构建的“宗教山岳型景区”的情境需要,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分析方法检验研究假设与中介效应。为了提高概念操作化的可信度与可靠性,各变量的测量均以已有文献中使用过的、尤其是与本研究情境相切合的量表为基础,研究者结合千山景区的实际情况,对部分词句调整后经过预调研和量表检验形成正式量表(表1)。其中,对敬畏情绪及其诱发源的测量,分别采用语义差异量表和李克特5点量表形式,主要参考田野等研究;地方依恋和环境责任行为量表的设计参考贾衍菊和林德荣、范钧等、Cheng等研究,受访旅游者基于李克特5点量表回答各问项。数据来源于2018年4月29日至5月1日(10:00至18:00)对结束游览的旅游者的问卷调查,总计发放400份,回收有效率86%。在344份有效樣本中,女性占52.6%,31~45岁年龄段的旅游者最多(39.2%),69.2%的旅游者具有大专及本科学历,有36.3%的旅游者来自鞍山本市,样本较客观地反映了案例地旅游者人口统计特征的实际情况。
4 数据分析
4.1 测量模型检验
使用AMOS23.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各项拟合指标显示测量模型与数据拟合效果良好(X2/df =1.149, RMR=0.038, RMSEA=0.025, GFI=0.905,CFI=0.98,TLI=0.977,IFI=0.981)。各变量的组合信度CR和Cronbach's Cc系数均大于0.7,说明测量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本研究在设计问卷时充分遵循量表开发的基本程序与原则,较好地规避了测量的内容效度问题。建构效度主要通过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体现。所有问项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5,AVE介于0.463~0.686之间,除敬畏情绪变量略低于0.5外,其他都大于0.5的标准,可以接受,说明测量同一变量的问项间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区分效度检验结果(表2)显示,任意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对角线下数值)均小于各变量自身的AVE平方根(对角线数字),表明测量不同变量的问项间存在足够的区分效度。
4.2 结构模型检验
采用极大似然法对结构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模型拟合指标(X2/df =1.174,RMR=0.042,RMSEA=0.028, CFI=0.977, TLI=0.973, IFI=0.977, GFI=0.902)均符合评判标准。以显著性p<0.05为标准进行路径分析得到假设检验结果(表3):旅游者对宗教山岳型景区自然环境与宗教氛围的评价均显著正向影响敬畏情绪的产生(β1=0.481,p<0.05;β2=0.250,p<0.05),Hl、H2成立;敬畏对地方依赖、环境责任行为的正向影响显著β3=0.288,p<0.05;β8=0.277,p<0.001),H3、H8得到验证,但对地方认同的直接正向影响未达显著(β4=0.128,p=0.099>0.05),因此拒绝假设H4;地方依赖显著正向影响地方认同(βs=0.510,p<0.001),接受H5;此外,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对环境责任行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屈=0.443,p<0.001;β7=0.272,p<0.001),H6、H7成立。
4.3 中介检验
运用Bias-corrected Percentile 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敬畏情绪对环境责任行为的总效应显著(β=0.479),95%置信区间为(0.338,0.761)。其中,直接,效应显著(β=0.277),95%置信区间为(0.150,0.519)。间接效应主要通过两条中介路径发挥作用:敬畏情绪一地方依赖一环境责任行为(β=0.128),95%置信区间为(0.062,0.276);敬畏情绪一地方依赖_-地方认同一环境责任行为(β=0.040),95%置信区间为(0.016,0.100);另一条中介路径(敬畏情绪一地方认同一环境责任行为)效应未达显著(表4)。结果表明,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在敬畏情绪与环境责任行为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且表现为链式中介效应。
5 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与讨论
首先,敬畏情绪是影响旅游者地方依恋形成的重要因素。激发敬畏情绪的个体易于产生对周围世界有正向促进作用或积极影响的心理及行为,如高水平的地方依赖、对地方的自我认同。与已有文献相比,本研究首次实证检验Coghlan等关于敬畏情绪与地方感等相关概念间关系假定的理论观点,认为在我国宗教山岳型旅游情境下,旅游者敬畏情绪能够导致地方依恋的产生。并进一步将地方依恋划分为依赖和认同两个维度,全面揭示了敬畏情绪、地方依赖、地方认同三者的具体关系,厘清了敬畏情绪对地方依恋的具体实现路径,结果显示:敬畏情绪直接正向影响地方依赖,并通过依赖的中介间接影响地方认同,这与范钧等证实的情感意象(旅游者对景区各种属性的情感反应)与地方依赖和认同关系的研究结论相似。本研究中敬畏情绪对地方认同的直接正向影响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是,地方认同是一个相对长期的概念,不太容易在旅游者第一次游览景区时实现,通常发生在多次重游目的地后,而旅游者的敬畏情绪具有短暂性,且未被证实一旦产生便不会轻易消逝,因此可能对需要长期认知与情感联系的地方认同不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
其次,敬畏情绪对环境责任行为的直接影响效应显著,地方依恋二维度(依赖和认同)也在其中起部分链式中介作用。具体地,地方依恋的依赖维度部分中介敬畏情绪对环境责任行为的正向影响,认同维度不能单独作为上述路径的中介变量,却可以同地方依赖一起在该路径中发挥中介作用。本研究实现了对Spears等、Piff等关于敬畏情绪能够促进人们产生亲社会行为结论的旅游化,丰富了从个体情绪或情感状态探讨游客行为规律的研究内容,尤其是积极情绪方面。此外,结论探索性地为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考变量,弥补了以往研究多从环境态度等“认知”变量出发、忽视对游客情绪等“情感”因素的考察而造成的学术局限。
此外,文章进一步验证了地方依赖对地方认同的正向影响,地方依恋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正向影响,以及敬畏情绪受景区自然环境和宗教氛围的双重影响。
5.2 管理启示
目前,景区仅从道德角度和法律手段客观、死板地解决环境问题,如采取懲戒性手段规制游客的不友好行为,或通过解说系统引导游客的环保行为,显然较为基础和低级。已有研究如李秋成认为,相比景区目前采取的手段,作为旅游主体的旅游者主动实施的环境责任行为是解决景区生态困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手段。处于生态困境的景区在培育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游客情绪体验的关注,引入敬畏情绪理论与方法审视我国宗教山岳型景区的可持续旅游具有可行性。研究为景区提供了激发游客敬畏情绪的可操作化方案,景区合理开发浩大风光,加大力度提炼宗教文化形象、宣传宗教体验活动,能有效促使游客敬畏情绪的产生,增强地方依赖程度,先形成对目的地提供的个体观赏、休闲、游憩或宗教体验需要的依赖感与重游意愿,再逐步形成对景区“地方意义”的自我认同。地方认同是一种深层次的人地情感,积极培育游客的地方认同,不只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对景区从游客体验角度推进可持续管理及营销策略也有重要作用。
6 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虽丰富了敬畏情绪在旅游领域的相关理论应用,也为我国宗教山岳型景区培育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但仍存在一些局限。首先,采用数据统计推论的定量分析方法检验研究假设,得出的变量间关系只在一定统计水平下显著,存在定量方法的普遍缺点。而且本研究关注的是旅游者情绪、态度等心理变量,在问卷调查时受访者难免感受到社会期许,导致报告感受时趋于中立或偏向积极,影响研究结论的真实性,未来可以通过访谈等质性方法,优化结果的同时,还能直接反映地方属性。其次,本研究缺乏整体的理论框架的应用,未来可以将个体情绪纳入成熟的一般性行为理论框架,尝试对本研究结论进行理论层面的构建与检验,拓展个体情绪与行为研究领域的范围。
相关文章!
  • 把握国企党建关键 提升国企党

    贺可玲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31-02摘 要 新時代国有企业要加强党建工作,夯实党建基础,全面强化党

  • 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研究

    蔡美波+闫冬+何芮摘要:本文基于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的特点,针对存在的监管依据不充分、监管范围不明确、监管难度加大等问题,提出主

  • 农地流转的困境与出路

    温世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