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音乐鉴赏中的美育教育
张红彬
音乐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以及享受生活的关键一步。因此学习欣赏音乐很重要,在这一过程中会了解到很多知识。
一、对中国古典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认识
在音乐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音乐的魅力所在。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如今在民间十分流行的是唢呐这种乐器,无论民间的喜事还是丧事,唢呐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唢呐作为我国的传统乐器,我国音乐大家创作的优秀曲子如《百鸟朝凤》堪称经典。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并提升了对祖国的爱。
《命运交响曲》是西方音乐中的经典,历史上表现命运的音乐很多,但唯独贝多芬选取了敲门声来表现命运,一声声短促而有力的敲门声显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和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命运”这一主题在贝多芬的演绎下有了另一种意境,成为了历史上无人超越的经典。同时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还欣赏了幽默曲、圆舞曲等,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对幽默曲的欣赏,不但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这个时代的音乐,更是在这些艺术家的身上学到了追求理想不放弃的精神和为实现目标不断奋斗的高尚品格。
二、传统音乐的回归与加强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音乐的发展史更是一部丰满的史诗。在当今的乐坛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是说唱乐(Rap),其中周杰伦便是一位现代音乐的代表人,即使如此现代的音乐人,在他的音乐里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传统的音乐元素,如《菊花台》这首曲子的结尾用的便是我国云南的传统乐器葫芦丝。回归传统是一种趋势,我国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立足于传统并且与现代的音乐元素相结合进行创新这是一种必然。有我国“西部歌王”之称的王洛宾先生是将传统音乐用现代音乐元素演绎的典范,他创作的歌曲脍炙人口,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唱。
譬如,流传在延安地区的民歌《东方红》,是一首传遍全国的民歌。然而人们对这首民歌的了解仅限于口头传唱,殊不知,其内涵深远,意义深刻。如今同学们在课堂上对这首民歌传承中出现的文化内涵的变迁的了解,不仅反映出了采风的重要性,更体味到了歌曲中的文化意义。
三、音乐陪伴人成长
音乐由人创作表达人的情感,音乐的欣赏者便是要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味创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人与音乐的共鸣。《黄河大合唱》表现了中国人民内心坚决、顽强的意志,作曲人满怀的崇高、神圣、庄严都融进那雄壮的旋律之中,让人听了热血沸腾,充满希望,让听者蓦地升起对崇高的敬畏与仰望。又如在欣赏陈钢、何占豪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梁祝二人真挚的情感,音乐主要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 ”、“化蝶”为情节展开,大提琴与小提琴交相呼应的音乐形式让人印象深刻,欣赏者可以从中清楚地体味主人公的情感。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时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地思索。
四、素质教育与音乐课程
中学音乐鉴赏课的任务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欣赏可以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提高审美能力,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素质教育本质上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从各方面全面地提升自己,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途径,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其中一个要义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于是,我国的各个大学逐步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同时,尤其注意艺术教育的发展。在大学课程里,艺术不再只是艺术系学生的学习内容,也纳入了普系的教程,艺术成为公共必修课程。
当代教育中强调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而艺术教育的关注正是人类感情的关注,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
(作者单位:郑州市第102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