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会计教学改革探讨
杨增凡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不断改革,会计实务中越来越需要大量应用型的税务会计人才。在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岗位设置调查中,最多的是要设置主办会计岗位和出纳岗位,其次就是设置报税岗位。报税岗位一般具有税务登记、税款计算与会计处理、发票管理、纳税申报和纳税筹划等工作任务。税务会计在企业税收筹划、反映企业纳税义务履行情况、监督企业正确处理分配关系、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税务会计》这门课程就是针对会计工作不断适应和加强经济管理形势而产生和发展的,既研究税务中的会计问题,又研究会计中的税务问题,是税务与会计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务性,是区别于其他专业会计的最重要的特点。
一、税务会计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偏离了培养目标的定位
对于税务会计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根本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资源也不能满足实际存在的教学需求。实践机会的不足使这门课程教学偏离了培养目标的定位,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非常薄弱。
(二)税务会计教材无法满足教学要求
税务会计是以国家现行税收法令为准绳,严格受现行税收法律的制约。因此,现在上课用的教材通常无法满足教学要求。另外,虽然教材在系统阐述法规知识和会计处理的基础上,对各税种都配有相应的税务会计例题,但目前很多税务会计教材中没有将纳税申报表编写进去,致使例题仅仅停留在计算上和会计处理上,却没有涉及纳税申报表的填写部分,因此,教材中对于业务处理的不完整性导致很多学生只能计算应纳税额,却不会进行纳税申报。
(三)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手段单调
因为《税务会计》课程通常安排32~48学时,而这门课中涉及到的税法理论知识却非常琐碎,这些理论知识又是应纳税额计算的关键,在这种紧张的教学计划安排下,老师上课只能尽量教授一些基本理论知识,没有充足的时间提供大量的案例,也无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和课堂讨论等费时较多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整个上课的过程中,只是被动地学习,整个教学过程中几乎不用积极地思考问题。这种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税务会计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重视这门课程,完善教学计划
在教学计划制定方面,这门课要安排足够的课时,让学生全面了解税法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我国现行各个税种的基本政策,掌握每个税种的计算方法和具体涉税业务的工作程序。对于教师来说,只有安排宽松的课时,才能在详细讲解制度规定外,还有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例题和案例,组织学生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另外,还要充分考虑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环节应占到总课时的30%以上,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技能培养的目标。通过税务会计实践性教学,让学生解决税款的计算、税务登记、申报、缴纳和会计核算等实际问题,通过操作训练,完成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
(二)以学生为本,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一是教学内容要体现实用性和新颖性。教师应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积极运用国内外企业实际案例来分析问题,增加这门课程的趣味性,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二是教学方法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而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在教学中通过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加强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要努力改善税务会计实践教学环境,形成良好的实践氛围
高职教育的特色在于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院校教学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因此,税务会计教学改革应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学校首先要从意识上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实际操作技术与能力的培养。其次要多渠道增加对实习实训设施和设备的经费投入,切实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再次还应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中的业务流程和税收缴款等情况。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增强教学效果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参加培训学习,进行学术交流,及时更新知识,了解学科前沿理论和发展方向,促使教师理论知识的提高。同时,教师应深入到企业实际工作中,从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积累经验,大大开拓知识面,丰富实践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在教学中促进和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总之,税务会计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建立实践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涉税工作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以及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等系列改革,提高税务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