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风险治理国际研究述评(1979-2018年)

    钟开斌 林炜炜 要鹏韬

    

    

    

    摘要:城市风险治理是国内外重要研究热点。本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1979-2018年在SSCI收录期刊上发表的761篇中国城市风险研究文献为分析样本。综合运用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Citespace V可视化分析方法,对文献样本的学术关注度、学科分布情况、论文发表期刊分布情况和作者所属国家(地区)、机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中国城市风险治理研究热点分布和研究不足。研究发现,改革开放40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风险治理相关研究文献发表在国外期刊上,学术关注度稳步上升;刊文的学术期刊主要集中在公共环境和职业健康、环境研究、多学科研究、精神病学和经济学等领域,大多为Q3和Q4区期刊;很多文章由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学者共同完成,国际间研究合作趋势明显;关键词频次最高的是“治理”和“气候变化”,研究热点以城市水资源、气候和生态系统功能,城市设计与规划的风险评估,以及极端降水、洪水和滑坡等传统城市风险领域为主。

    关键词:城市安全;风险治理;文献述评;CiteSpace V可视化分析;Web of science

    中图分类号:C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9092(2019)05-0033-009

    一、引言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衡量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城市的快速发展,在推动人口和财富快速聚集、物质与空间结构改变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乃至作为城市社会主体——人的变化。这些物质与技术、有形与无形的城市要素,越来越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已有研究表明,城市化的结果意味着稳定,过程却滋生着社会秩序动荡与不确定性。①正是这种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塑造了城市脆弱和失衡的属性,决定了城市的内在风险属性。通常,城市规模越大,功能越复杂,潜在的危险就越凸出。在发达国家,城市化最主要的后果是社会分裂和两极分化。John Friedmann and Goetz Wolff.World City Formation:An Agenda for Research and Ac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82,6(3):309-344.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拉美国家,失序的城市化使其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城乡差距扩大、就业不足容易引发大量次生社会风险和冲突事件。David Grierson. Health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Built Environment in Areas of Rapid Urbanization and Poverty[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Social Sciences,2007,2(3):391-396.Marietu O.Tenuche.The State,Identity Mobilization and Conflict: A Study of Intra Ethnic Conflict in Ebira land,North Central-Nigeria[J]. Af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2009,3(5):253-258.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開始注重城市安全,美国发布了“安全城市计划”,英国内政部发布了“安全城市与社会安全战略”。2007年,联合国人居署发布了《更安全城市战略(2008-2013)》。2013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提出“全球100韧性城市”的城市发展项目。近年来,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智库等还公布全球城市安全指数报告。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副行长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曾指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吴良镛、吴唯佳、武廷海:《论世界与中国城市化的大趋势和江苏省城市化道路》,《科技导报》,2003年第9期。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期。随着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国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安全风险不断增大,城市安全保障任务繁重。中国政府长期高度重视城市安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城市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强调要着力打造安全发展型城市。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城乡安全风险辨识,全面开展城市风险点、危险源的普查,防止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到等问题的发生。”《守土有责敢于担当 完善体制严格监管 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人民日报》, 2016年7月21日。 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住安全关、质量关,并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城市工作和城市发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3日。中办国办2018年1月印发的《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建立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的综合性、全方位、系统化的城市安全发展体系,全面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

    城市风险治理实践呼唤城市风险治理理论创新。“城市风险治理业已构成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的共识性议题。”陈进华:《中国城市风险化:空间与治理》,《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8期。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城市安全形势的变化、城市风险治理研究的推进以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拓展,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中国城市风险治理并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相关研究成果。截至2018年底,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以“城市风险(urban risk)”“城市灾害(urban disaster)”“城市危机(urban crisis)”“城市突发事件(urban emergency)”“城市公共突发事件(urban public emergency)”“城市安全(urban security)”“城市防灾(urban disaster prevention)”“城市减灾(urban disaster reduction)”“中国(China)”为主题词的文献有5000多篇。国外理论界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部门对中国城市风险治理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多元化研究,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城市风险治理国际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以了解中国城市风险治理的国际研究脉络,更好地指导未来中国城市风险治理理论与实践。本文选取1979年以后发表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SSCI子库中761篇城市风险治理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研究近40年发表在国际期刊的有关中国城市风险治理研究文献的基本情况、热点趋势和主题演进,指明国际上尚缺乏研究的空白领域。

    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Web of Science数据库平台是美国科技信息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基于WEB开发的产品,包括三大引文库,即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简称SS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简称A&HCI),两个事实型数据库以及三个引文索引数据库。

    在城市风险治理研究的多学科中,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相比,社会科学研究有利于更深度地去理解、挖掘社会现象。因此,本研究选取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期刊类别SSCI子库的学术论文进入研究。SSCI共收录1700多种社会科学期刊,是国际社科领域最权威的数据库。根据城市风险治理研究的特点,本文选取“城市风险(urban risk)”“城市灾害(urban disaster)”“城市危机(urban crisis)”“城市突发事件(urban emergency)”“城市公共突发事件(urban public emergency)”“城市安全(urban security)”“城市防灾(urban disaster prevention)”“城市减灾(urban disaster reduction)”“中国(China)”为主题词,论文发表时间限定为1979-2018年。实施检索后,共有864篇文献;经过阅读题目、摘要以及部分文献阅读全文,逐步筛选,剔除非原创性学术论文(article)或评论性文章(review)文献27篇、非英文文献11篇、非城市风险治理相关领域文献38篇、研究对象非中国的文献27篇,最终纳入研究的文献共761篇。

    (二)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词频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信息可视化法对城市风险治理研究国际期刊文献进行分析。

    词频分析法是基于表达文献核心内容的关键词,在某一研究领域文献中出现的频次高低来确定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的文献计量学方法。它基于客观、准确的统计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定性方法的个人主观性。但是,关键词毕竟只是作者个人主观观点,关键词凝练精准度关系到研究结论的科学性。本研究在处理绝对词频时,主要立足于年度总词频和年度总论文数对关键词频的影响,并未考虑自身占比情况,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研究对象的内容进行分析,主要通过编码的方式对研究内容进行数量化统计分析的方法。郑文晖:《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的比较研究》,《情报杂志》,2006年第5期。美国德雷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陈超美教授2004年开发的CiteSpace V软件恰好满足本研究需求。该软件是基于JAVA程序语言编写的用于呈现科学知识的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的可视化应用软件,通过对文献的题目、作者、关键词、主题词等信息的分析,可以快速了解相关研究领域的“论文图谱”,科学把握该研究的基本情况、热点和趋势。

    CiteSpace V软件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在国外,该软件的应用主要分布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在国内,则主要应用于管理学和技术科学领域。从应用领域来看,主要包括图书情报学、管理学、科技政策、教育学以及纳米科学与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具体的技术科学;从使用功能来看,主要是基于知识图谱的研究前沿与研究热点分析、科学计量学与引文分析、关键词共词网络分析,作者共被引与作者合作网络分析等。侯剑华、胡志刚:《CiteSpace软件应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现代情报》,2013年第4期。在国内应急管理和风险治理相关领域,CiteSpace V软件近年来也被用于社会稳定风险文宏、陈路雪、张书:《改革开放40年社会稳定风险的演化逻辑与知识图谱分析——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第3期。、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研究领域王郅强、彭睿:《汶川十年: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 Ⅴ的可视化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年第6期。,但尚无在国外数据库中运用CiteSpace V分析应急管理和风险治理领域的研究情况。

    三、研究概况

    (一)学术关注度

    在1979-2018年40年间,中国城市风险治理研究领域的国际文献数量呈现整体增长的趋势(见图1)。整个研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萌芽期(1979-2006年)。27年间,国际期刊总共发表25篇相关文献。从1992年开始出现相关研究,除了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的2004-2006年文献稍有增长、出现一小段研究热潮外,其他年份的研究文献几乎为零。第二阶段是缓慢增长期(2007-2014年)。这8年间总共发表227篇文献,平均每年约28篇,研究数量比前一阶段显著增加,并呈稳步增长趋势。第三阶段是快速增长期(2015-2018年)。这4年总共发表509篇,占40年来Web of Science收录的中国城市风险治理领域文献数量的2/3以上,平均每年发表文献127篇左右,呈现井噴式增长的趋势。研究热度急剧增温,说明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风险治理研究学者开始在国际期刊上发出声音。

    (二)学科分布情况

    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所收录的每一份期刊都属于至少一个学科类别。学科类别分为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五大类,并在此基础上扩展为151个小类,其中SSCI子库中的学科分类有57个。根据SSCI子库的学科分类,本文对761篇文献的学科类别进行分析发现(结果见表1),公共环境和职业健康类别的文献数量最多,达到236篇,占比31.01%;环境研究类别紧随其后,文献数量111篇,占比14.59%;后面依次是多学科研究、精神病学、经济学,文献数量和占比分别是62篇(8.15%)、57篇(7.49%)和33篇(4.34%)。

    公共环境和职业健康、精神病学的文献数量较高,主要是因为这两个类别属于SSCI和SCIE两个子库均有的类别,文献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领域。城市风险治理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政治、环境、公卫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概念,需要多学科团队共同研究,因此多学科研究的文献比较多。

    (三)论文发表期刊分布情况

    中国城市风险治理领域发表论文前10位的国际期刊是《环境持续发展》(Sustainability)、《环境研究与公共卫生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BMC公共卫生》(BMC Public Health )、《清洁生产杂志》(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全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亚太公共卫生杂志》(Asia Pacific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英国医学杂志》(BMJ Open)、《中国农业经济评论》(China Agriculture Economic Review)、《情感障碍杂志》(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见表2)。这10份期刊中有3份是环境类期刊、2份公共卫生类期刊、2份综合期刊以及医学、农学和心理学期刊各1份。

    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公司按学科分类对SCI期刊进行了四等分,即把某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都按照上一年的影响因子降序排列,然后平均4等分(各25%),分别是Q1,Q2,Q3,Q4。从期刊的JCR分区来看,前10位期刊中有3份期刊属于Q2区,5份期刊属于Q3区,2份期刊属于Q4区。由此可见,大多数中国城市风险治理研究文献集中发表于Q3和Q4区的期刊,研究深度不足,文章质量相对不高,在国际上缺乏足够的影响力。

    (四)作者所属国家(地区)和机构分布情况

    中国城市风险治理研究国际文献中,有756篇的第一作者来自中国,其他学者依次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和加拿大,发表文献数量分别是247篇、59篇、58篇、17篇(具体见表3)。这反映出发达国家经历过了快速城市化进程,学者对于城市风险有较好的研究基础,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学者对中国城市风险治理问题的研究热度很高。同时,不少文章由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学者共同完成,说明对于中国城市风险治理研究的国际合作趋势明显,跨国家、跨地区的交叉研究网络正在逐步形成。

    在前10名中国城市风险治理领域学者所属机构中,中国科学院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最多,为138篇,占比18.13%;北京大学次之,为82篇,占比10.78%(具体见表4)。由于第一作者多为中国学者,因此在机构分布上多为中国的学术研究机构,排在前10的外国学术研究机构仅有美国加州大学一家。前10位机构中,只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这1家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其余9个都是综合性的大学或者科研院所,这再次说明了城市风险涉及领域广泛,综合性、跨学科研究趋势明显。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大学发表城市风险研究的论文有30篇,其中有19篇是涉及公共卫生的,可见2002年从广州流行至香港并扩散至全国的“非典”疫情对香港学者的触动较大,引起他们对于公共卫生风险研究的持续较高热情。

    四、研究主题分布与趋势

    (一)关键词词频分析

    关键词是对一篇文章研究内容与主题的高度浓缩与概括,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圆节点代表关键词,节点越大,说明该关键词在该领域出现的频次越高,其研究热度也越高。陈悦、陈超美、刘则渊、胡志刚、王贤文:《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科学学研究》,2015年第2期。

    对纳入的761篇文献进行关键词词频分析,排序前10位的关键词分别是“治理”(governance)、“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管理”(management)、“韧性”(resilience)、“适应性”(adaptation)、“框架”(framework)、“脆弱性”(vulnerability)、“政策”(policy)、“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系统”(system)(见表5)。

    在这些国际研究文献中,学者们主要关注城市发展的韧性、脆弱性和可持续性,尤其注重研究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其中,最聚焦的是中国政府对各种城市风险的治理行为,包括治理制度、治理政策以及治理框架等。

    (二)研究热点分析

    聚类分析是指对具有多项指标的数据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用相似性尺度来衡量事物之间的亲疏程度,并以此来实现分类。根据层级聚类的原则,即相似性从大到小,依次将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聚类,使文献(期刊)间的亲疏关系得以明晰化。通过对761篇文献进行关键词聚类研究,筛选出主要聚类,确定如下三个主要研究热点(见图2)。

    研究热点1:城市的水资源、气候和生态系统功能(主要关键词举例见表6)。该研究热点重点分析城市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城市安全发展造成的威胁,研究城市生态系统如何满足城市持续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例如,Kenway SJ等Kenway SJ,Lant PA,Priestley A,et al.The connection between water and energy in cities: a review[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63(9):1983-1990.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综述,发现人们尚未重视水资源对能源和经济安全的意义,提出在水资源管理上还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Graddon AR等Graddon AR,Kuczera G,Hardy MJ,et al. A flexible modelling environment for integrated urban water harvesting and re-use[J].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63(10):2268-2278.提出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气候变化会导致可用水量的急剧下降,城市中的雨水收集和废水回收应该提到城市发展的日程上;他们还通过模型设计,模拟了分配水量以调节供需的情景。Werbeloff L等Werbeloff L,Brown R. Security through diversity: moving from rhetoric to practice[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64(4):781-788.通過对珀斯和墨尔本的案例研究,对65名高级城市水利从业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认为当代城市用水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挑战,可以通过节水和海水淡化来保证水资源的供应,而转化过程中水的安全问题将成为新的课题。Jenerette GD等Jenerette GD,Harlan SL,Stefanov WL,et al. Ecosystem services and urban heat riskscape moderation: water,green spaces,and social inequality in Phoenix,USA[J]. Ecological Applications,2011,21(7):2637-2651.研究提出,城市整体的生态系统直接受到气候的影响(尤其是极端高温、长期高温天气),植被提供对降低城市热风险具有重要作用,测算证实增加植被是减缓城市区域气候变化、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的一种策略。

相关文章!
  • 把握国企党建关键 提升国企党

    贺可玲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31-02摘 要 新時代国有企业要加强党建工作,夯实党建基础,全面强化党

  • 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研究

    蔡美波+闫冬+何芮摘要:本文基于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的特点,针对存在的监管依据不充分、监管范围不明确、监管难度加大等问题,提出主

  • 农地流转的困境与出路

    温世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