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市实施五个『1 + 1』工作法全面提升政务效能
庞振 王乐
禹城市全力推行“干事创业、嫉慢如仇”理念,构建“10+2”工作体系,全面实施五个“1+1”工作法,全面提升政务效能,全面深化市权县用、证照分离、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等体制改革,用好用足上级政策,敢作敢为探索创新,努力实现行政权力规范运行、政务效能全面提升。
一、实行“一减一增”,全面提升办事效率。“一减”,即压减本级审批事项,建立健全市乡两级权责清单体系,扎紧权力运行制度笼子,先后6次清理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1项。“一增”,即承接市级下放权限,42项“市权县用”改革事项中,31项在禹城先行试点。为确保下放权限“接得住、用得好”,制定详细工作实施方案,主动与德州市放权部门对接,登门学习,熟悉业务,厘清权责,确保下放权限有效衔接、顺利办理。去年,下放权限共办结事项2655件,节约时间成本4296天。仅“特种设备登记注册”这一事项,就办结435件,节约时间成本217天。
二、打造“一厅一网”,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一厅”,即办事大厅,依托高标准的政务服务中心,推进“零跑腿”“最多跑一次”改革。创新实行“一窗受理、分散审核、同步审批、限时办结”并联审批模式,审批速度提升近80%。去年以来,为禹王新材料等36个项目实行并联审批,全力推进重点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得益于高效服务,黑石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从年初建设,目前已注册企业14家,总投资80亿元,冠名“省级”的当天注册办结,2家冠名“国家级”的两天内注册办结。26名外国专家驻禹,在市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入境直接入驻,相关手续即接即办、当天办结。正在建设的协同发展产业园,可容纳项目52个,手续办理由企业“单打独斗”,变为高新区和城投公司“批发办理”,项目当天签约,当天办理手续,全部限期办结,打造了项目落地的“禹城速度”,为加快发展抢得了先机,积蓄了动能。“一网”,即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249项行政审批事项、1918项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全程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11个乡镇均建成高标准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社区便民服务站376处,在线办事全部覆盖,省市县乡四级互联互通。
三、实施“一证一照”,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按照省政府要求,德州高新区承担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任务,3月26日实施方案获省、市批复后,我们快速推进相关工作,实行政府网站公告、专门窗口办理、微信平台辅助等工作机制,改革启动以来,进入高新区的42家经营主体全部实现“证照分离”,取消事项5项,32项事项由审批改为备案,切实减轻了企业办证负担,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
四、推进“一局一章”,全面提升审批效能。为做好这项工作,禹城市成立以书记、市长为组长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领导小组,坚持统筹调度,高位运行,在全市率先组建行政审批局,实行 “一枚印章管审批”。按照应进必进原则,除公安、国土、规划等专业技术水平要求高、带有制约和限制性等暂不宜纳入相对集中审批范围外,其他部门单位的行政许可及其关联事项和收费事项原则上全部划转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集中实施。目前,拟划转集中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行政许可事项174项,暂不划转需进驻大厅的行政许可事项47项,不划转也不进驻大厅的行政许可事项1项。
五、开展“一帮一调”,全面提升发展动能。“一帮”,即全力帮助新动能企业,落实好“进解促”、“三航行动”,对6个省级、69个市级、194个本地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项目,全部落实分包领导、责任部门,上门服务,帮扶协调,只为发展找办法,不为困难找理由,全力以赴抓进度、抓投产,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市委常委会点名批评、全市通报,“等不起、慢不得”成为新常态。大力推进模式创新,以工业地产方式推进产业组织招商,建设好中央创新区、协同发展园、大健康专业园、鄉镇产业园。研究制定高税收企业扶持、引进人才购房补贴、发展总部经济等多项扶持政策。开展“大排查、大规范、大服务、大提升”百日集中行动,帮助企业规范手续,防范风险,提升水平。“一调”,即坚决调整落后产能企业,去年以来,把优化产业结构、破除无效供给和低供给,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下决心淘汰出清落后产能、嫁接改造非正常企业,先后取缔小散乱污企业136家,盘活改造企业16家。
通过深化“三项改革”、推进五个“1+1”工作措施,禹城市一季度GDP总量和增速在全省分别前移13个、31个位次,1—5月份,完成公共预算收入8.0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8亿元,重点企业税收同比增长27%,新引进项目超过去年全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呈现较好成绩。□作者单位:禹城市编办E:TZL
关键词:政务效能 提升 市权县用
禹城市全力推行“干事创业、嫉慢如仇”理念,构建“10+2”工作体系,全面实施五个“1+1”工作法,全面提升政务效能,全面深化市权县用、证照分离、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等体制改革,用好用足上级政策,敢作敢为探索创新,努力实现行政权力规范运行、政务效能全面提升。
一、实行“一减一增”,全面提升办事效率。“一减”,即压减本级审批事项,建立健全市乡两级权责清单体系,扎紧权力运行制度笼子,先后6次清理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1项。“一增”,即承接市级下放权限,42项“市权县用”改革事项中,31项在禹城先行试点。为确保下放权限“接得住、用得好”,制定详细工作实施方案,主动与德州市放权部门对接,登门学习,熟悉业务,厘清权责,确保下放权限有效衔接、顺利办理。去年,下放权限共办结事项2655件,节约时间成本4296天。仅“特种设备登记注册”这一事项,就办结435件,节约时间成本217天。
二、打造“一厅一网”,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一厅”,即办事大厅,依托高标准的政务服务中心,推进“零跑腿”“最多跑一次”改革。创新实行“一窗受理、分散审核、同步审批、限时办结”并联审批模式,审批速度提升近80%。去年以来,为禹王新材料等36个项目实行并联审批,全力推进重点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得益于高效服务,黑石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从年初建设,目前已注册企业14家,总投资80亿元,冠名“省级”的当天注册办结,2家冠名“国家级”的两天内注册办结。26名外国专家驻禹,在市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入境直接入驻,相关手续即接即办、当天办结。正在建设的协同发展产业园,可容纳项目52个,手续办理由企业“单打独斗”,变为高新区和城投公司“批发办理”,项目当天签约,当天办理手续,全部限期办结,打造了项目落地的“禹城速度”,为加快发展抢得了先机,积蓄了动能。“一网”,即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249项行政审批事项、1918项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全程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11个乡镇均建成高标准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社区便民服务站376处,在线办事全部覆盖,省市县乡四级互联互通。
三、实施“一证一照”,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按照省政府要求,德州高新区承担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任务,3月26日实施方案获省、市批复后,我们快速推进相关工作,实行政府网站公告、专门窗口办理、微信平台辅助等工作机制,改革启动以来,进入高新区的42家经营主体全部实现“证照分离”,取消事项5项,32项事项由审批改为备案,切实减轻了企业办证负担,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
四、推进“一局一章”,全面提升审批效能。为做好这项工作,禹城市成立以书记、市长为组长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领导小组,坚持统筹调度,高位运行,在全市率先组建行政审批局,实行 “一枚印章管审批”。按照应进必进原则,除公安、国土、规划等专业技术水平要求高、带有制约和限制性等暂不宜纳入相对集中审批范围外,其他部门单位的行政许可及其关联事项和收费事项原则上全部划转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集中实施。目前,拟划转集中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行政许可事项174项,暂不划转需进驻大厅的行政许可事项47项,不划转也不进驻大厅的行政许可事项1项。
五、开展“一帮一调”,全面提升发展动能。“一帮”,即全力帮助新动能企业,落实好“进解促”、“三航行动”,对6个省级、69个市级、194个本地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项目,全部落实分包领导、责任部门,上门服务,帮扶协调,只为发展找办法,不为困难找理由,全力以赴抓进度、抓投产,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市委常委会点名批评、全市通报,“等不起、慢不得”成为新常态。大力推进模式创新,以工业地产方式推进产业组织招商,建设好中央创新区、协同发展园、大健康专业园、鄉镇产业园。研究制定高税收企业扶持、引进人才购房补贴、发展总部经济等多项扶持政策。开展“大排查、大规范、大服务、大提升”百日集中行动,帮助企业规范手续,防范风险,提升水平。“一调”,即坚决调整落后产能企业,去年以来,把优化产业结构、破除无效供给和低供给,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下决心淘汰出清落后产能、嫁接改造非正常企业,先后取缔小散乱污企业136家,盘活改造企业16家。
通过深化“三项改革”、推进五个“1+1”工作措施,禹城市一季度GDP总量和增速在全省分别前移13个、31个位次,1—5月份,完成公共预算收入8.0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8亿元,重点企业税收同比增长27%,新引进项目超过去年全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呈现较好成绩。□作者单位:禹城市编办E:TZL
关键词:政务效能 提升 市权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