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预防肿瘤患者介入术后器械性压疮的研究
林玉霞 李道创 马丛凤
【摘要】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预防肿瘤患者介入术后器械性压疮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特选取本院肿瘤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和联合集束化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介入术后器械性压疮发生率相比较于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接受介入术以后实施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肿瘤;集束化护理;介入术;器械性压疮
介入术后器械性压疮的临床发病率伴随着介人手术治疗的增加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压疮发生以后患者的皮肤创面再生修复的难度极大,将其身心痛苦感增加,病情严重可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诱发败血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存在极大威胁。本次研究旨在研究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肿瘤患者介入术后器械性压疮发生方面的应用价值,其详细研究内容整理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中,20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均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男性患者、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116例、84例;年龄平均值为(52.27±3.86)岁。所有患者经过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組和观察组患者例数均为100例。比较两组肿瘤患者的资料数据(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即对患者皮肤受压位置的血运情况进行观察,预防性的为患者使用敷料,并且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定期更换器械位置。
观察组患者接受上述护理措施的同时给予其集束化护理,其详细内容见下:
(1)由接受过系统培训的多学科专业人员组建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专家小组,将集束化护理干预的策略以及规范程序等确定。借助数据库,收集整理循证护理最佳实践信息报告、最佳护理实践指南以及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等。将集束护理干预的初稿形成,随后通过小规模的试验,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同时持续改进实践方案。
(2)压疮为患者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当中的重要内容,实施介入术治疗以后,肿瘤患者的器械性压疮发生率较高,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展开全面的分析,并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压疮预防干预措施;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患者局部皮肤与组织保护的力度;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压疮防范意识,完善科室当中器械与设备的维护工作、保养工作和灭菌工作,将由于设备与器械问题所致的器械性压疮避免;护理人员应当掌握器械的使用方法,并且保证可以合理操作器械,将肿瘤危重患者压疮预防的质量标准制定好,并且结合质量标准的相关内容完成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确保科室当中的护理人员可以熟练掌握压疮预防相关操作的标准;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类管道开展妥善的管理,合理摆放的同时需要注意松紧度,以避免牵拉患者的皮肤,或者对患者的皮肤施压,通过妥善管理各类管道,将有效的循环维持好,同时将血液回流受阻的情况避免。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肿瘤患者的介入术后器械性压疮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经过分析和汇总以后均采用SPSS22.0版进行处理,以(%)表示两组肿瘤患者的介入术后器械性压疮发生率,以x2检验。若组间数据比对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则采用P<0.05表示。2.结果
分析表1数据,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各期压疮占比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的介入术后器械性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讨论
肿瘤患者受机体营养状况因素以及疾病因素的影响,其身体机能均较为低下,尤其在接受介入术治疗以后,患者的病情均较为危重,常需要进行绝对的卧床休养、频繁的侵人性操作以及留置各类管道,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可对部分部位产生压力,提升压疮的发生率。
集束化护理为目前J临床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在该项护理模式之下可以遵照医学依据为患者开展科学性的护理服务,以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对患者身心痛苦感的缓解有利。集束化护理分析并且归纳分散的治疗护理方法,通过综合实施护理干预,将护理服务优化,确保护理人员所实施的措施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预见性,进而促进护理措施可行性的提升,且可以促进患者机体状况和预后的改善。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介入术后器械性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为肿瘤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集束化护理属于精细的护理方法,其在确保完成患者皮肤清洁干预、营养支持干预、清创促愈干预以及心理干预的基础之上,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和循证理念,将预见性的防治干预提供给患者,给予患者个性化的护理服务,进而将护理效果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