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在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管理中效果分析
马凤萍
【摘要】目的 探究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在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管理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11月所收治高血压患者19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管理以及护理干预措施,试验组采用细节管理与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使用于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显著提升患者降压疗效,确保临床疗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细节管理;心理护理;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4..01
高血压为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并发症多[1],需长期服用降压药物。由于周期极长[2],患者常出现用药依从性差的情况,不利于血压控制[3]。而部分护理人员风险意识较弱[4],在患者护理中易出现细节护理不当、不了解心理变化等现象,难以保证高质量护理服务[5]。该文旨在将细节管理措施和心理护理干预用于高血压护理工作中,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改善工作质量,提升降压疗效,具体情况如下。
1 样本与方法
1.1 样本来源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11月所收治高血压患者19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99例,其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5例,平均年龄58.1岁;对照组患者99例,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1例,平均年龄58.8岁。两组的临床表现、病程、人数、年龄等具有可比性。本试验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具体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管理以及护理干预措施,试验组采用细节管理与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具体如下。
1.2.1 细节管理
一是风险意识培养: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基础疾病多,易并发其他脏器症状,护理风险高;并且需要服用降压药物,情绪易波动,实施护理中发生护患纠纷机率大。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细节,观察心理状态变化,避免不良事件发生,规避风险。二是完善规章制度:实际护理工作中,参照“内科护理管理手册”和“内科护理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质量监控,在发药、查房以及并發症处理中实施动态监控,减少疏漏。三是规范安全细节管理:构建三级安全管理网络,护理人员、护士长及护理
部门形成互动关系,保障事件及时处理、优秀经验总结归纳。
1.2.2 心理护理
一是入院评估:入院后,详细了解文化程度、用药情况、血压情况及性格特征等资料,评估心理状态,制定心理护理方案。二是心理护理:根据心理护理方案实施相关操作,在干预过程中保持热情、真诚服务态度,解答患者、家属疑惑,拉近关系,增进感情;另外,定期评估心理变化,及时调整护理内容,在交流时语气平和、态度亲切;对治疗信心不足、依从性差患者,可邀请疗效好的患者与之交流,举办病友交流会,提升治疗信心。
1.3 判断标准
(1)降压疗效标准分为三个层级:显效指舒张压回归或趋近正常水平;有效指收缩压下降超过30毫米汞柱以上或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以上;无效指未达到上述标准。
(2)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满意度评价分为三个层级: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对应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具有显著差异。
2 结 果
试验组加用联合护理管理后,显效70例、有效27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7.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显效54例、有效21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6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对试验组护理效果非常满意的为89例、一般满意10例,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非常满意的为73例、一般满意15例,护理满意度为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高血压为内科常见病,病因病机复杂,需服用降压药,患者服药依从性差,有一定护理难度。细节管理指通过制度完善、风险意识等方式提升护理质量,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服务意识。心理护理是临床常用护理方法,主体为患者,在与细节管理制度相结合,护理人员使用心理护理方法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使用于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显著提升患者降压疗效,确保临床疗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文娟.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在高血压病患者临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5):55+65.
[2] 刘海燕,汤迎春.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在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管理中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02):143+146.
[3] 许 闯,李物华,王 芳,乔冬梅,王伟炳.高血压细节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7,29(03):214-217+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