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有多远?

曹晶晶 章锦河 周珺 熊杰



[摘要]文章回顾了感知距离与旅游者目的地选择行为的相关研究,通过多维度感知距离的辨析,进一步明晰了感知距离的定义与内涵;总结了感知距离在行为研究中作为解释变量或被解释变量的不同的研究视角及在各自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比分析了感知距离的科学测量方法及其适用性;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还发现其存在理论研究体系不够完善,作用于行为的机制探索不够全面,动态的、细分情境因素的探索不够深入,对于不可视空间、大尺度空间范围的测量技术还相对缺乏,实践成果较少等方面的不足。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了完善研究的基本思路,包括进一步明确所研究的行为、提炼行为特征、确定研究尺度、阐明作用机制、提升与开发测量技术、积累丰富实践成果等。基于这一完善思路,提出了进一步探析感知距离作用于旅游者目的地选择规律的研究方向,包括:综合考虑“时空压缩”带来的现实条件变化;从旅游行为特征出发,验证感知距离可能对旅游者行为的“吸引力”,从而进一步完善感知距离作用于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作用机制的探讨;细分尺度与情境,引入“距离范围”的概念,探索距离范围的界定标准,从而把握不同距离范围旅游者差异化的行为特征;最后,不断优化测量技术,进一步改善数据质量,从实践层面不断丰富案例地研究。
[关键词]感知距离;多维度感知距离;距离的“吸引力”;距离范围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8)07-0103-16
引言
距离是影响多种形式人类行为的重要因素,也一直是地理学研究中的核心和热点,是研究者构建空间决策模型、探索人类行为规律的重要变量。针对旅游者目的地选择行为开展的相关研究中,距离被认为是旅游者空间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认知地图的信息来源、影响行为意向的约束性条件。
19世纪60年代开始,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传统开始从强调形态转向强调过程,学界也深入认识到,解释人类行为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类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而不能仅仅传统地依赖于从物理世界中提取关键性特征。距离与旅游者目的地选择行为相关研究也面临着转型与挑战,简化的距离(静态化、数值化的空间物理距离)能够提供有关旅游者空间行为系统运行的信息,但它只能从汇总的层面反映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空间决策结果,却无法为旅游者为何做出特定决策提供更多解释。因此,有学者认为相比较实际距离,感知距离能够更好地解释旅游者目的地选择行为,且这一观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支持。
如果没有考虑感知距离,那么针对旅游者目的地决策行为的分析和预测则有可能被误导,也可能是不完整的。虽然感知距离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肯定,但其在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的应用仍存在悬而未决的谜题。首先,由于感知距离属于心理学、行为学、地理学等交叉学科研究领域,不同学科对其界定各有侧重,因而有关感知距离的定义、内涵学界还尚未达成共识。其次,在有关感知距离作用于旅游者目的地选择行为的内在机制上还存在理论争议,这一机制是包含“摩擦力”“吸引力”的复杂动力系统,而现有的旅游者目的地决策模型多片面地将其作为约束条件处理,无法充分揭示这一动态系统的内在运行规律。再者,对于感知距离作用于旅游者目的地选择行为的应用实践也存在困难,主要体现在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虽然一直被告诫应当重视感知距离,但是感知距离的实证研究成果仍然非常缺乏,目的地营销机构无法确定到底如何通过营销措施来影响或者是缩短旅游者的感知距离。
基于此,本文回顾了感知距离与旅游者目的地选择行为的相关研究。首先,对感知距离的定义与内涵做了梳理,比较了多重维度的感知距离及其相关研究成果。其次,梳理了不同研究视角的感知距离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并分析了其未来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再次,提出了完善感知距离对旅游者目的地选择影响的研究思路,在总结已有成果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细分感知距离范围、基于感知距离拓展旅游者目的地选择模型等具体的未来探索方向。
1感知距离的定义与内涵
1.1感知距离的定义
从宏观层面来看,感知距离的相关研究起源于科学研究的“人本主义思潮”(即以人类的经验、意识以及知识为出发点,强调人们对自然、对世界的感悟能力研究的哲学思潮)。对各学科而言,传统意义上的距离(物理/空间/客观)是描述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的基本要素,用于表述空间中对象物的相对位置。伴随着科学研究的人本主义思潮,人们对于空间的认识从“容器”发展到“建构结果”,对空间与人类行为的认识从“填充物”发展到“建构活动”,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对人类意识中关于空间现实意向的形成过程的研究。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揭示了人们对于距离所描述的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存在着差异性的认识,而这种差异性的认识能够通过感知距离进行表述和阐释,由此,感知距离作为更好地解释人类空间行为的变量而逐渐受到重视。
感知距离在消费者行为学研究领域被率先提出和应用于实践。Golledge、Sadalla、Cadwallader等学者开展了一系列有关感知距离基础概念的研究,发现人类行为受其行为环境(即经过个体社会和文化经验加工后的对物理世界的心理表征)的影响,主观距离和客观距离确实存在着差异,并强调了深入探索感知距离研究的重要性。Cadwallader的研究還指出感知距离是行为主体认知地图的有机组成。认知地图从本质上而言是人们对所生活世界的认识的个人模型,帮助人们对人地关系复杂体系进行简化和秩序化,感知距离在认知地图中用于表述物体之间的相对空间分离,能够比实际距离更有效地解释人类行为。段义孚也认为人类特定行为的开展依赖于对客观世界包含关于地方、对象物、事件在内的信息的认知表征,而感知距离是承载信息的重要载体,应当得到重视和深入探索。
在旅游者行为研究中,感知距离被认为是个人根据记忆以及认识,所估计的从某地到另一地点的距离。还有学者认为,感知距离是一种由社会心理过程形成的情境约束,是个人对两地间实际距离的主观认识,其发展或变化主要依赖个人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等。也有学者支持,感知距离是大尺度空间中人们对彼此相距直接不可见的场所间距离的信念,是经过个体社会、文化、生活经历加工后所形成的对实际距离的心理表征。
综上所述,对于旅游者目的地选择行为,感知距离作为旅游者对居住地到目的地相对位置的一种心理表征,应当具有如下特点:(1)个体的;(2)主观的;(3)对实际距离的估计;(4)受到个人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等影响;(5)方式存在个体偏好。在感知距离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界定的研究对象即感知距离,是指旅游者根据记忆以及认识,对个人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之间实际距离的感知。
1.2多维度的感知距离
由于感知距离能够抽象地表述相对位置,因而许多研究对感知距离的概念进行了延伸与借鉴,用于表述诸如文化差异、社会差异、时间差异等,延伸出的感知距离的复杂维度包括文化距离、社会距离、时间距离、心理距离等。
1.2.1心理距离
在多维度的感知距离研究中,心理距离(psychological distance)指个体参照零点即此时此地自己的直接经验,感知事件或对象何时(when)何地发生(where),发生在谁身上(who),以及是否发生(hypothetically),属于跨领域范畴,沿不同维度向外拓展,形成通常所认为的4个维度,即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社会距离、假设性等,在此基础上共同构成了心理距离的基本框架。心理距离被认为是感知距离的综合维度的共同结果。
心理距離由英国美学家Bullough首次提出,Beckerman首次将心理距离应用于社会经济研究领域,Trope和Liberman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将心理距离引人社会心理学领域。
Trope、Liberman等学者将心理距离的基本维度划分为时间距离(temporal distance)、空间距离(spatial distance,)、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假设性(hypotheticality),这一分类方法在心理学研究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Fiedler对心理距离维度的补充,认为除以上的维度外,心理距离还应当包括信息距离(informational distance)、透视距离(perspective distance)、情绪距离(affectivedistance)、体验距离(experimental distance)。
不同维度的心理距离被认为相互之间密切相关,作用机制相似,并且相互影响。其中,时间距离被认为是线性、一维、不可控(即只能从过去走向未来)。空间距离被认为是三维、较为稳定、可控(即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改变空间距离)。社会距离被认为部分可控(可以拉近或是疏远关系,但是不能实现完全控制)。假设性被认为部分可控(可以提高或降低可能性,但无法保证一定发生),其他的维度尚未得到广泛的研究论证。对于不同维度之间距离的相互作用,也存在差异性的看法,有学者认为不同维度相互通达,存在互换关系,也有学者认为不同维度之间存在不对称关系,其中,空间距离会影响其他维度距离的判断,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对决策的影响不一致。在旅游者行为研究领域,虽然综合维度的心理距离研究能够有效提升对旅游者行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但是由于横跨多个学科,测量方法大多只针对特定维度的测量,且不同维度之间解释变量之间存在交叉性等,综合维度的心理距离测量面临着诸多困难,但是已经有学者针对此开展了理论探索,并指出多维度心理距离测量的可次加性,即距离数量的变化或者交互作用对心理距离的影响遵循韦伯费希纳定律(Weber-Fechner Law),即最先的距离对心理距离产生的影响较大,而之后增加的距离对心理距离的影响效果会呈现急速下降的趋势(敏感性递减)。
1.2.2时间距离
时间距离被认为与空间感知距离的关系最为密切,是时空地理学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维度。时间距离是指人们以当下的时间点为基准线,对事件发生的时间与自身关系远近的感觉与知觉,比如近期将来(一周以后)和远期将来(一年以后),这一概念建构下,时间距离会独立改变评价对象的建构水平,从而影响个体认知水平高低。在旅游者行为的相关研究中,时间距离对旅游者行为的研究除了上述解释外,还存在另一种解释,指旅游者前往旅游目的地所要花费的最短时间(成本),在这一建构下时问距离被认为是旅游者进行理性决策的成本——即时间成本。
时间距离的相关研究,伴随解释水平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ory,CLT)发展而来,该理论认为解释水平影响主体认知进而影响判断和决策。Trope和Liberman基于时间折扣(time discounting)、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计划谬误(planningfallacy)的系列研究发现,人们决策与判断的时间效应背后存在着一般的机制,即人们对未来的预测取决于对未来环境的心理表征,即时间距离影响人们对未来时间的解释方式。如果是远期事件,人们倾向于更抽象地、更多地使用反映事件内涵的一般的、核心的、去背景化特征来解释,例如:目标/权威、一致性/高层次需求实用、功能。如果是近期事件,更具体地、更多地使用偶然的、外围的、背景化特征来解释,例如手段解价的力度、强度/低层次需求、短期价格。
时间距离的测量的主要途径是心理实验法,包括多尺度的时间设定和丰富的研究对象,一般而言,小尺度时间设定:现在/一周后(多用于产品研究);中等尺度时间设定:1个月内/1年后(多用于拓展型产品决策研究);大尺度时间设定:1年内/10年以后(主要用于建构水平测量)。
1.2.3文化距离
文化距离(cultural distance)主要用于跨文化比较及其相关领域,宏观层面多指任意两个国家在文化规范和实践上存在差异的程度,微观层面则主要对不同地域或不同民族的文化距离所进行的尺度上的描述。文化距离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得到关注,研究成果逐渐增多。Hofstede跨文化模型(Hofstedes cultural dimensions theory)成为经典范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能够很好地解释跨文化群体间在文化规范和实践中的差异。此外Schwartz模型(Schwartz values survey,SVS)、全球价值观调查(world value survey,WVS)文化模型也常被用于探索差异化群体间的文化信念与特征,同样为文化距离的研究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范式。杨畅等在比较文化距离对中日旅游者选择目的地的影响研究中,对3种模型进行了综合应用和比较分析,发现三者都对文化距离有较好的解释力,而在单一维度层面Hofstede跨文化模型的解释力更强。3大模型的基本内容与比较优势如表1所示。
在旅游者行为研究中,文化距离主要用于分析和解释不同国家或者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在出游动机、信息搜索、出游计划、消费模式、行为意向、目的地选择、服务质量感知等诸多方面存在的信念特征和行为差异。
1.2.4社會距离
社会距离的相关研究是进行结构分析的基础,反映个人和一般社会关系的理解和亲密的程度和等级,行动者与其他异质性群体之间关系亲密或疏远程度的心理状态。社会距离是一个包含了多层含义的术语,包括人与人之间各方面的社会差别和相似点,以及在社会空间上的相对位置。
社会中个体需要保持相互容忍且适中的距离,Hall指出这种距离受到个体之间由于相容关系不同而产生的情感距离及不同文化差异的影响。Tarde首创了社会距离概念,并将其用于表征阶级差异。德国社会学家Simmel首次将社会距离概念赋予了主观性的色彩。Teague和William将社会距离的讨论拓展到了个体与群体、群内与群际之间。Park和Burgess将社会距离分析应用于种族与族群关系之中。由于社会距离主要描述社会主体的相对的社会地位,在旅游者行为研究中,社会距离常常用于研究和比较旅游者、目的地居民之间个体或群体的差异。已有的研究中,有学者探索了社会距离对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发现社会距离对旅游者的目的地选择行为会产生负面影响,但可以通过对应的营销策略影响社会距离从而促使旅游者做出对特定目的地的选择。
社会距离的测量包括问卷法、行为实验法、访谈法等,其中,博格达斯量表(Bogardus socialdistance scale)、反转社会距离量表(the reversesocial distance scale)是被广泛采用的经典量表。
1.2.5空间感知距离——复杂维度的空间基底
感知距离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复杂的维度之间密切相关,作用机制相似,相互影响。在复杂的维度中,空间位置的差异是导致其他维度距离产生的重要原因,构成了复杂维度感知距离的空间基底,简而言之,空间距离会影响其他维度判断。感知距离的复杂维度可以通过图1来展现。
由于空间感知距离是构成复杂感知距离维度的空间基底,并且影响其他维度的判断,因此,空间感知距离是多维感知距离研究的基础,能够为其他维度的感知距离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与研究设计,空间感知距离有时候也被视作是多维感知距离综合作用于感知主体的结果,即个体的空间距离感知是时间、文化、社会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这一观点与空间基底的观点形成对比,从而形成了空间感知距离研究的两种不同研究视角。一种把空间感知距离视作解释变量(空间基底),用于解释人类行为,另一种把空间感知距离作为被解释变量(综合多维感知的结果),主要探索影响空间感知距离的因素及其重要程度。
由于离开惯常环境是旅游活动区别于其他类型人类活动的本质特征,因而本研究认为,首先,影响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感知距离是大尺度空间中,人们对彼此相距直接不可见的场所间距离的信念;其次,本研究目的重在探索感知距离影响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过程与机制,因此,感知距离在此宜视为经过个体社会、文化、生活经历等综合加工后所形成的心理表征;再次,由于空间距离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空间认知的基础,且常常以数值化形式作为合理的空间表达,故而感知距离应当视作旅游者个体对实际空间距离的心理表征。综上所述,在感知距离如何影响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研究探索中,本研究认为感知距离应当定义为:大尺度空间中,旅游者对当下所在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彼此相距直接不可见的场所间空间距离的信念,是经过旅游者社会、文化、生活经历加工后所形成的对空间实际距离的心理表征。
2感知距离及其相关研究成果
感知距离在研究设计中作为解释变量还是被解释变量有不同的研究视角,且伴随认知心理学、行为实验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
2.1作为解释变量的感知距离及其相关研究成果
将感知距离视为解释变量,针对旅游者行为,学界开展了有关感知距离与满意度、目的地形象、旅游决策与空间行为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有学者研究发现,感知距离对游客满意度有正向的积极影响;感知距离还会对目的地旅游形象产生影响,随着感知距离增加,目的地形象越来越好,其中,认知形象美誉度增加,情感形象美誉度增加,包含感知距离在内的地理空间认知规律能够被运用于目的地形象设计;感知距离还会通过影响旅游者环境感知、意境地图建构过程等方式对旅游者的目的地决策、旅游消费决策、旅游地类型和旅游地地方性认知等产生影响。
2.2作为被解释变量的感知距离及其相关研究成果
将感知距离视为被解释变量,学界主要开展了有关感知距离偏差、潜在旅游者距离感知特征、距离感知的普遍性标准、感知距离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感知距离偏差的存在得到了广泛的证实,但偏差的方向和强度存在差异,有研究发现旅游者感知距离小于旅游者居住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实际距离,但也有研究发现,感知距离大于实际距离。对潜在旅游者的感知距离偏差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对目的地有偏好的游客的感知距离更准确,对目的地有偏好的游客更容易低估实际距离,比起有偏好的旅游者,其他旅游者更容易高估实际距离;做出行动决策的旅游者,比起不行动的旅游者更容易低估实际距离。感知距离在大尺度空间内具有距离衰减特征,即感知距离随着实际距离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逐渐下降。还有学者探索了中国人感知距离的一般标准为:直线距离≤200 km、时间距离≤4 h感知为“很近”,直线距离200-400 km、时间距离4-8 h感知为“近”,直线距离400-700 km、时间距离8-13 h感知为“远”,直线距离700-1000 km、时间距离13-20 h感知为“很远”,直线距离≥1000 km、时间距离≥20 h感知为“遥远”,常住地交通便利程度、性别、学历、年龄都在影响着人们对距离远近的判断。在已有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感知距离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收入、职业等);出游方式(团队、散客、自驾、公共交通等);外部条件(交通、道路、宣传促销、出游时间比、目的地有无亲友、花费、时间);地理空间特征(空间层级、中间型标志物、地形、旅游地属性);社会关系(社会类属关系、社会互动关系);文化关系(差异性、个体文化知识水平与技巧);旅游者个性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偏好、出游目的、出游经验)等。
相关文章!
  • 把握国企党建关键 提升国企党

    贺可玲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31-02摘 要 新時代国有企业要加强党建工作,夯实党建基础,全面强化党

  • 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研究

    蔡美波+闫冬+何芮摘要:本文基于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的特点,针对存在的监管依据不充分、监管范围不明确、监管难度加大等问题,提出主

  • 农地流转的困境与出路

    温世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