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常见病诊疗现状调查

郑锴+郝峰+李萍
摘要: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数亿农民的健康,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200万余县、乡、村三级医师以其方便、快捷、周到、低廉的卫生服务,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为保护广大农村人口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落后,技术水平较差,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突出,特别是农村常见病成为严重危害农村人群健康的疾病集群。但在我国,尚无规范化的农村常见病诊疗规范。因此,集成农村常见病诊疗规范,提高县乡村医务人员的医疗技能,可更好地为农民服务,为提高我国农村卫生工作水平、保障数亿农民的健康做出贡献。
关键词:农村常见病 诊疗现状 调查 基层医疗机构
中图分类号:R 195 文献标识码:A
农村常见病是指在农村普遍流行和常发生的,对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的各类疾病的总称。长久以来我国农村卫生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农村居民对于常见病的认识不足以及不良的医疗意识,致使农村居民受常见病的影响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表现为疾病经济负担严重,另一方面表现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个问题仍然存在而且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同时我国农村尚未形成并完善对于农村常见病的规范化诊疗体系,农村常见病日益成为我国农村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1 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按人均GDP不同水平分别选择了吉林省农村的农安县、公主岭市、镇赉县三个县(市),在每个县(市)中又按经济水平分好、中、差三个层次,随机抽取3个乡,共抽取3家县医院,3家乡镇卫生院。本次调查接收访谈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一线临床医生46人,共收集2016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病历2746份。
2 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根据住院病种分布情况,按照质量第一、程序优化、标准分级的原则,县级医疗机构就诊次数排名前10位的常见病包括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阑尾炎、乳腺炎、胆囊炎、肺炎、胃炎、外伤、泌尿道感染;排名前10位的乡镇卫生院常见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感冒、月经失调、支气管炎、胃炎、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腰痛;排名前 10位的村卫生室常见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感冒、咳嗽、发热、腹痛、支气管炎、关节炎、胃炎、腰痛。
2.1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备、设施相对落后
我国农村实行的是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解决农村基层人群防病治病、维护人群健康的问题。调查发现大部分乡镇卫生院规模小,设备落后,科室设置不完善,设施设备难以满足其功能需要;不同经济地区基础设施存在差距。由于我国城乡医疗资源配置失衡和不公平,乡村两级医疗服务机构普遍面临人力资源、技术能力和设备建设滞后的局面,政府建设村卫生室的比例不足5%。
2.2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学历层次低,技术水平较差
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医生的整体文化程度不高,自学能力相对较差,接收新的理论知识、技术的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农村居民广泛的医疗需求。部分農村医疗卫生队伍学历层次和职称等级仍相对偏低,直接影响到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诊疗水平。另外,由于农村交通、生活条件和待遇等问题,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稳定性并不高,很多卫生机构出现“招不到人”和“留不住人”的局面,技术骨干呈现入少出多的情况,人才流失严重。
2.3县级医疗机构住院诊疗过程管理混乱,不注重医患沟通
本次共抽取2746份住院病历,调查发现住院病历病史询问不详细,病情分析简单,诊断模糊,技术用语不规范,会诊记录不全等,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病历书写不规范。不注重医患沟通环节,容易诱发医疗纠纷,严重影响医疗秩序。
2.4临床预防服务缺失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的临床工作,要求医师了解病人疾病的同时,还应从病人的社会环境和心理感受出发,对患者所得疾病进行全面分析及诊断,结合健康教育、健康咨询、行为干预等活动进行,制定综合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调查发现,临床医务人员没有很好地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部分医生局限在单纯生物医学模式范畴,不能很好地为患者服务。
2.5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面临乡村医生年龄老化问题
吉林省出现年轻医生补充不足,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可持续性缺乏保障,大中专毕业生又不愿意到农村就业,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农村,村医队伍补充存在巨大困难。
3 规范化诊疗集成研究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变换,即原有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转变成为当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疗卫生教育的改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严格要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即使当代社会医学事业迅猛发展,医疗卫生技术不断革新,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设备不断改进和提高,但依旧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这种现状已经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绊脚石。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三农”问题是制约吉林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农村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还有很多不和谐的方面。尤其是农村常见病的规范化诊疗上却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切实解决这种现状,给人们提供优质、低耗、高效的医疗服务,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使其更为科学和规范,农村常见病诊疗集成研究就显得特别必要。
诊疗规范标准按县、乡、村三个级别来制定[1]。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是农村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业务指导中心,承担农村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基层转诊、急救以及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及业务指导职责。应该按照二级医院标准制定,重点疾病如脑梗死等要有专科水平。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的枢纽,起着承上启下的双向沟通、转诊、管理指导作用。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等服务,是农村卫生建设的重点。乡级诊疗规范制定应体现出所用方法技术廉价、简单、可行、科学可靠,而且是地方政府能够负担得起的。村级卫生机构是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的基础,是广大农民群众利用医疗卫生服务的第一接触点,其诊疗规范应注重用组简单、最廉价的医学技术进行常见病的鉴别、急诊急救、适时转诊、安全治疗。
3.1有利于诊疗设备、辅助检查手段在农村常见病规范化诊疗上的应用
完善了检查手段、诊疗手段从而可以保证医疗服务不打折扣;减少了诊疗上的失误从而可以提高农村常见病的诊疗水平,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有利于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从而完善了农村常见病诊疗的规范化。有利于医疗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工作的开展。增强了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就医意识,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和预防保健意识,促进了预防保健工作在基层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使基层医疗发挥其“防治结合,防大于治”的作用,使其真正起到医疗体系守门人的作用。
3.2有利于形成完整的农村常见病规范化诊疗体系
缩短诊疗流程,方便农村常见病的诊疗,促进村级卫生室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降低农村人口由于常见病而引发的致残率、致死率;提高乡村医生的专业素质从而提升其对常见病的诊疗水平,实现农村常见病的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减少诊疗上的失误,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健康水平;提升整个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准,达到改善民生的目标。
3.3对于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具有现实意义
有利于促進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提高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同时也有利于维护基层医疗卫生秩序的稳定与持续发展。
十九大提出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康中国2030提出“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基层医疗机构不仅是为公民的普及卫生知识的平台,还是国家对于传染病等危害较大疾病预防的第一道防线。目前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技术水平较差、服务功能不完善、项目不全、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对于基层医疗机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规范进行研究,对于改善基层卫生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蒋贵昱,孔繁增,黄先涛.华北农村基层医疗单位常见病诊疗现状与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7):774- 777.
[2] 何小群,杨坚,苗豫东,等.县乡村三级卫生人力资源的构成与分布特征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7,37(3):52- 54.
相关文章!
  • 把握国企党建关键 提升国企党

    贺可玲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31-02摘 要 新時代国有企业要加强党建工作,夯实党建基础,全面强化党

  • 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研究

    蔡美波+闫冬+何芮摘要:本文基于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的特点,针对存在的监管依据不充分、监管范围不明确、监管难度加大等问题,提出主

  • 农地流转的困境与出路

    温世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