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意识激活理论及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相关探讨

马竞怡
摘 要:本文提出“环境意识激活”理论及“环境危害意识紧张值”的概念。笔者以湖南湘潭地区本科院校大学生群体环境意识调查数据作为样本,分析研究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差异及归因(大学生环境意识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结合西方环境学发展史和西方环境教育理念探讨适合我国本科高校环境教育的可行之策。
1 环境意识激活理论提出和假设
1.1 环境意识激活的定义
环境意识激活即面对环境问题产生主观的相应责任感或危机感而触发相应的环境意识进而驱动环保行为的结果。
1.2 具体内容
笔者认为,只有个人意识达到环境意识激活,才能证明其所受到的环境意识教育是有效的、长期的、有传承性的,而通过描述性的语言规范令个人获得短期的环境意识并拥有一定环保行为则不是长久的,其环境意识可能会随着地点、时间的变化而减弱甚至消失。通过其它客观方式令主体拥有环境意识间接驱动个人环保行为的结果都不能称为环境意识激活,笔者将之定义为类环境意识激活。类环境意识激活适于短期环境意识的灌输及环境保护行为约束,特点是有一定的约束、规范效果,效果好,无传承性。环境意识激活的要求比较严苛:主观获得责任感和危机感、环境意识、环保行为,这三者缺其一都不能成为环境意识激活。环境意识激活的特点是永久性、可传递性、拥有更深层次的环境价值和环保行为理念,环境意识激活代表人群如环保活动的发起者和执行者。
1.3 研究意义
环境意识激活只有两种状态:激活与未激活。笔者认为我国需要的是能够主观触发学生环境意识的思想环境教育体系,使学生群体面对环境问题产生一定危机感和责任感,这样才能弥补我国环境意识教育的断层。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或手段使学生获得环境意识激活的过程被称为环境意识激活过程。本文主要探讨环境意识激活的过程,即如何运用学校或社会手段影响或干涉学生环境意识的形成过程,以西方环境教育思想和教育体系为例和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结果为例,探索环境意识激活过程。
2 环境意识起源及发展
2.1 环境素质的基本内涵
环境素质(Environmental Literacy)的概念于1968年美国学者Charles E Roth提出。它标志着人类因两百多年来工业化革命导致的人与自然关系对立加剧、世界范围内生态环境恶化状况的反思,也是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产物。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对环境素质这一概念有不同的称谓(如“环境或生态意识”、“环境素养或生态素养”、“新环境范式”、“环境行为或生态行为”、“环境态度或生态态度”和“环境关心或生态关心”等, 这些界定体现了对知识素养、情感特质、价值信念、行为方式等不同角度的侧重。它们内涵一致,都反映人们对个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看法以及参与生态环境问题的主动性问题。我国同类相关环境意识教育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环境意识概念见政府文件是在 1983 年。同年12月31日至1984年1月7日,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环境会议,提出把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作为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并将“环境保护”作为我国基本国策之一,全民族环境意识的提高成为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在那之后,环境意识作为一个独立且完整的概念被政府及学术界广泛采用。
2.2 环境意识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先生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道德是一个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功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1]。
洪大用教授认为“环境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环境状况和了解环保规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而发生的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它最终体现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上”,所以个人环境意识指导个人环保行为,个人环保行为影响全球的环境保护行为建设,在思想建设方面,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中个人环境保护行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环境意识应当放在学校环境意识建设的首位。
2.3 国内外环境法律体系及环境教育制度
发达国家的环境意识教育比中国早很长时间,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环境教育体系,从制定目标到具体实施再到教学评价的成熟体系已经进入到主流教育领域,代表国家有英国、德国、美国。
2.3.1英国
1)英国环境法案发展历程
1952年的“London Smog Disasters(伦敦烟雾事件)”促成英国成为世界上开展环境教育最早的国家之一。这个被称为“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的灾难发生之后,英国开始思考工业革命、反思空气污染带来恶果,出台一系列政策来遏制环境的恶化。早在1848年,英国出台第一部改善工业城镇环境的立法——《Public Health Act(公共卫生法)》,它要求污水或废弃物等集中处理,在中央政府控制下由地方当局供应净水;1863年,英国颁布《碱业法》控制路布兰制碱工艺所产生的毒气;1874年,颁布《碱业及化学工厂法》,首次通过法律制定氯化氢的的最高排放量;1906年,英国为控制化学工业的制造工艺排放的有毒气体的污染,出台制定会产生并散发有毒气体的行业清单颁布《制碱法》;1854年因饮用水受到污染致使霍乱席卷伦敦的英国在1936年制定《公共卫生法》要求地方政府保证供应清洁的水,安装公共下水道,组织污物处理,需要经常收集处理居民家庭的垃圾;1960年,英国制定《放射性物质法规》要求环境部检查团进行监督和检查,限制放射性物质的使用和排放;1967年,英国颁布《生活环境舒适法》规定地方政府有责任提供垃圾堆放场所,处理生活垃圾。
1974年,由英联邦出台,开创英国环境立法新纪元的《污染控制法》(Control of Pollution Act)规定不能在地面上处理未经地方当局允许的垃圾废物,禁止将未经许可的污染物排放到河流,湖泊或距海岸线五公里以内的海域,通过管线在这些禁区之外排放也是不允许的,它同时授权地方政府制定噪声的允许范围,对产生噪音的工作指定操作日期或时间,允许政府将辖区的任一部分划定为无噪声区,它在1990年修改之后,由治理污染转变为预防污染;1974同年制定的《海上倾废法》规定任何国籍或任何人只要向英国水域倾倒垃圾废物等,英国有权给予制裁,当然,未经英国农业,渔业和粮食部的许可,英国也不能将垃圾废物等倾倒在英国以外的水域;1993年出台的《放射性物质法》规定 EA(英国环保局)负责英格兰和威尔士境内的放射废物排放和处置管理; SEPA(苏格兰环保局)则负责苏格兰境内的放射废物排放和处置(北爱尔兰目前境内还没有核设施)管理。环保局(EA and SEPA)向英国环境、食品和乡村事务大臣负责。2000年,英国制定《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t 1990:PartⅡA》,规范对人类健康和野生动物产生无法接受的危害的污染土地的现行利用及状况鉴定与恢复整治步骤和措施的依据。
2)英国环境教育体系
英国按照环境教育目标将内容分成三个模块:一是知识,二是技能,三是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内容包括在环境中发生的自然过程,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过去和现在环境的对比,理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不同类别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
技能内容包括用论述或写作等方式表达关于环境的观点和思想,清晰简洁论述环境问题,收集分类分析数据的技能,理性思考的技能,形成关于环境问题的合理意见,作出发展平衡判断的技能。
态度与价值观内容包括塑造人的五种品质:欣赏,爱护并关心环境和其它生命,独立思考环境问题,尊重他人信仰和意见,尊重证据和合理论据,拥有容忍的态度和开放的思想。
2.3.2德国
1)德国环境法案发展历程
德国的环境法案历史起源较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通过王权对水利资源进行管理。1845年《普鲁士一般工商业条例》中对污染防治进行过简单阐述,1971年联邦政府颁布环境纲领(BT-Drucks. VI/2710),1972年《废物法》,1974年《联邦污染防治法》,1976年《联邦自然保护法》,1976年重新修订的《核能法》,同年的《水资源法》和1980年《化学品法》令德国形成一套受五个核心原则即预防、污染者付费、合作、可持续发展和一体化五项支配的环境法律体系。
2)德国水域污染防治
1960年之前,莱茵河水质极差,被誉为欧洲最大的下水道。1986年巴塞尔附近“莱茵河污染”事件发生之后,德国,法国,卢森堡,荷兰,瑞士以及欧洲联盟于1998年在鹿特丹签署《莱茵河保护公约》开始莱茵河的治理工作,2001年,莱茵河两岸签署“Rhine2020-----莱茵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计划”,旨在实现面向2020年的莱茵河的可持续发展,改善莱茵河流域生态系统,改善洪水防护系统,改善地表水质及保护地下水等四项有机且相互关联的计划。如今,莱茵河成为世界上管理最好的一条河。
3)德国环境教育体系
与“知识本位”(即在知识选择上极其重视学科本身的逻辑和结构)相比,德国环境教育更关注学生的环境情感目标,不仅仅传授有关自然的知识教育,还要激发学生的环境意识,形成一定的环境价值观,建构有益于环境的行为模型。主要有大自然的美、个性和多样性、文明、文化景观的重要性、基本生态法则、环境负担类型和程度以及人与环境的伦理关系六个方面进行环境课程的开发。
2.3.3美国
美国联邦制国家的属性使各州拥有自己的环境法。
1)美国环境法案发展历程
1968年,美国学者Charles E Roth首先提出环境素养(Environment literacy)——可以认为是环境意识的同义词。Roth提出环境素养的概念并教人们如何辨别有环境素养的公民。1970年美国尼克松总统(Richard Mihous Nixon,1913-1994)以“环境素养”为题,提出美国全社会要进行改革,培养并发展环境素养,签署了《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ct 》(1970)。
从1776年7月4日美国独立至今,美国联邦政府已经出台了几十条环境法律,上千条环境保护条例,这其中包括《河流与港口法》(1899)、《防止河流油污染法》(1924)、《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1938)、《联邦杀虫剂法》(1910)等。
2)美国环境教育体系
自1930到1936年(个别地区持续至1940年)“黑风暴”侵袭事件使美国在农村地区开始早期的环境教育运动,在1962年《Silent Spring》(Rachel Carson)和1968年《The Population Bomb》(Paul R. Ehrlich)中探讨的人类与环境问题之后,美国城市于60年代末期相继农村之后开展环境教育运动。
1975年《The Belgrade Charter(贝尔格莱德宪章)》阐述美国公认环境教育目标:“促进全世界人类去认识并且关心环境及其有关问题,并促使其个人或集体具有解决当前问题和预防新问题的知识、技能、态度、动机和义务”,具体表现为“意识、知识、态度、技能、参与”。由H.R.亨格福德(美)等人编订的中学环境教育课程大纲中提到学生应在接受环境教育期间掌握以下四种技能,即生态学基础水平、对环境和环境问题的理性认识水平、调查和评介环境争议问题能力、解决环境争议间题能力。美国环境教育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着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如在学校附近的公园、垃圾场、工厂等地进行环境考察,分析环境局势,老师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课堂教学则通过小组拼图、哑剧、形体展示环境概念,通过舞台剧、角色扮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学生的环境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3.4国内研究现状及背景
1973年我国开展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标志我国进入环境教育新时代;
1996年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
2011年环境保护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
2016年环境保护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6-2020年)》;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2014年4月24日修订且201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出台,“环保时代变革势在必然”。
3.1 调查问题现状及目的
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从小耳濡目染,接受“可持续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学校教育。且不说环保专业一定关注环保,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群体的代表,即将迈向社会,在面对就业压力和家庭经济条件的相互影响之下,对于环保的重视程度究竟接近怎样的一个百分比,是什么因素阻碍了环保在中国的普及,改革开放30多年,当代大学生究竟有多少人关注这件事情,就是笔者想要研究的问题,即如何运用学校或社会手段影响或干涉学生环境意识的形成过程,以西方环境教育思想和教育体系为例和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结果为例,探索环境意识激活过程。
国家林业资源局2014年统计,中国植被覆盖率达21.6%,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绿化荒山政策已经取得良好成效。2016年4月22日是第47个世界地球日,据英国《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上的研究表明,全球植被覆盖率今年呈现上升趋势,2003年以来全球植被总碳储量增加了约40亿吨,我国做出的环保贡献极大。由此可见,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获得实质性进展,作为大学生,应该为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一己之力。
3.2 调查内容
湘潭本科院校大学生个人环境意识水平、适于校园方案推广的环保方案、大学生环境意识形成因素以及高校环境意识教育的相关探讨等。
3.3 调查对象及方法
笔者所在团队参考中国人民大学洪大用教授的NEP量表,制定一份适合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的环境意识样卷,以随机抽样、比例分层抽样、分组抽样等方式对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三所湘潭本科高校进行问卷调查,按照2:2:1的方式共分发问卷800份,有效问卷724份,回收率90.5%。为保证问卷质量,在724份问卷中,将不回答的题数多于5道题(不包括5道)的问卷予以删除,其它未填按缺失值处理,得到有效问卷390份,通过电脑随机选择150份问卷作为样本,运用应用统计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4 调查数据分析整理
4.1 个人环境意识评分
我们将t2、t3、t7、t24、t26,t29进行个人环境意识及行为的评分:t2满分2分、t3满分2分、t7满分4分、t24满分3分、t26满分3分、t29满分4分、共计18分,调查结果人均均值10.74分。按1-10分值进行评分,人均为6分。
从调查结果上看,大学生环境意识处于中等水平,有64.70%的同学认为自己从学校获得足够的环保知识,24%的同学认为是社会的影响,最后是家庭,有11.30%。该结果表明,学校教育对大学生环境意识形成起主要作用,其次是社会影响,最后是家庭。但是在已经形成的环境意识中,由74%的学生认为这和他们父母的环境意识有关。
t2中,51.3%的大学生表示很关心环保,愿意参加环境保护活动,37.3%的同学不愿意参加环保活动,认为自己需要时间做其他的事情,另外11.3%的同学态度模糊不清,视情况而定。在f3中,有18.7%的同学同意“人是最重要的,可以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改变自然环境”这句话,29.3%同学对此态度不明,这种现象证明大学生环境意识薄弱的严峻性。
清华大学哲学系卢风教授将人群划分两种,一种是消费主义人群,另一种是环保主义人群。消费主义人群代表着现代生活的主流, 其心愿是尽可能高效率创造物质财富, 发展尽可能丰富的商业服务项目, 保持尽可能高的经济增长率, 以便让尽可能多的人过上舒适富足的生活。 消费主义人群所理想的好生活或幸福生活是物质极大丰富、人类拥有越来越强大和发达的技术并生活在越来越智能化的环境中,他们希望日常生活越来越省力气, 越来越不受恶劣的自然条件限制。环保主义人群是伴随着环保运动而出现的一个群体, 他们因为反对现代主流生活而居于少数[2]。卢风教授认为环保主义者有浅绿与深绿之分。笔者认为,浅绿与深绿相比,深绿更崇尚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返璞归真,抵制现代化,较为极端,这显然工业化时代潮流下难以实现的愿景,与现实相比,大学生当一名理智浅绿环保主义者更为实际,这也是当今时代社会背景之下绿色生活的时代主题一个侧面展示。党的十八大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3]。
t3题中,30.2%的同学认为个人在环境保护过程中起非常大的作用,65.8%的同学认为个人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起比较大的作用,4%的同学认为个人在环境保护中没有作用。
t7题中,20%的大学生愿意做而且正在做一些环保工作,改变社会某些危害环境的现象,有65.3%的大学生表示有心无力,愿意参加这类公益活动,但是不知道如何行动。这部分群体拥有足够的环境意识,一旦学校,社会公益组织引导,也可以成为环保群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t24题中,78.2%的同学表示看到学校校园内有人乱丢垃圾觉得很正常,12.7%的同学认为这种现象不好,但是不方便劝阻,可能出于人文关怀或者数据随机性的影响,调查的150份样本中,当场劝阻的百分比是0。这个数据表明,学生面对不文明、不环保的的现象不能站出来批评指正,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乱丢垃圾风气的盛行。可行的建议是进行环保督导或环保提示语等。
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Robert B. Cialdini(1990)等人曾经提出“The focus theory of normative conduct(规范焦点理论)”,指出人们受到社会规范(尤其是描述性规范,即大多数人的实际行为和典型做法)的影响做出有益的行为,而不是人们自身拥有好的态度或目的。规范焦点理论认为人的节能行为更多受到其他人节能行为的影响,影响和改变人的行为仅通过宣传或反馈有关该行为的行为规范就很有效。结合中国国情而言,仅通过宣传或者反馈的作用去规范公民的环保意识显然影响不大。但这一结论可应用到校园规范守则中,“学校教育对大学生环境意识形成起主要作用,其次是社会影响,最后是家庭”,不过笔者认为环境意识最好学生与生态自然的接触中、实践中培养,而非刻板的校园教条,在t28中,有88.4%的同学表示希望自己接受的是灵活性课堂,倾向于户外实践,多接触大自然从实践中学习,6.1%的同学表示自己可以接受传统式教育,参加环保类的考试,3.4%的同学不同意接受环保考试,但可以纳入德育测评,另有2.1%的同学表示不想接受环保教育。笔者认为教条的弊端是一旦脱离教条的环境,很容易造成反方向的“放纵”心理。Jessica M. Nolan等人认为仅增加宣传教育推动人们去保护不能带来行为的改变,他们认为与进行环保教育和传播环境知识相比,社会规范对环保行为的影响是不自觉的,但是却带来更大的影响[4]。一旦公民拥有更深层次的环境意识与环境保护责任感之后,这种责任意识可影响下一代环境意识的培养,形成良性循环,而不是依靠社会环境教育规范教条模式“输送”环保人才。从1949年我国成立,到1973年第一次国家环保工作会议的召开,再到今年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的颁布,环境教育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大学生这一代,正是家庭环境意识教育“中空”、父母环境意识观念不强的一代,培养大学生环境教育接班人以及抓牢祖国青少年环境教育工作,才能改善并治理环境教育的“中空”,才能更好担负“可持续发展”的重任。此外,规范焦点理论还适用于“垃圾回收”、“节能行为”、“节约和保护资源行为”等,在改善健康行为 (Reid, Cialdini, & Aiken, 2010)和社区心理(Schultz & Tabanico, 2009)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
t26题在环境保护的必要性问题方面,有88.4%的同学们认为环境保护是紧迫的,必须从自己、从现在做起,另有2.1%的同学认为环境保护紧迫,但是与学生无关,有6.2%的同学认为应该先提高生活水平,再谈环境保护,有3.4%的同学们认为我们的环境还没有到非要刻意保护的地步。这个结果是触目惊心的,项目调查群体对象是有思想,有文化,接受国家高等教育的本科院校的大学生们,项目调查地点几乎都选择空闲时间的大学自习室内,这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有一定的乐观估计。结果表明仍有少部分群体没有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感。
当今全球环境问题严峻,美国前副总统Albert Arnold Gore Jr讲述,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派拉蒙家庭视频公司等七家公司于2006年联合发行的环保纪录片《An Inconvenient Truth》中曾介绍全球变暖的例证和危害:格陵兰或南极洲冰床溶解的风险,生活在南北极的极地动物如北极熊因找不到落脚点游动6公里无漂浮冰块被淹死事件,沿海地区将会被淹没因全球变暖或使全球海平面升高6公尺,一亿人可能因此成为难民,格陵兰冰雪融化后的水盐分含量较低,可能会中断湾流而造成北欧地区气温骤降等。全球环境灾难远不止如此,相比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环境破坏触发的自然灾难已经触目惊心。
t29题对于垃圾分类的判别中,有30.7%的同学对垃圾分类的定义还不明确,不是很清楚垃圾的具体分类,有1.4%的同学能够完全分清垃圾的回收与不可回收,20%的同学基本能够判别垃圾是否可回收,除是否为环保或化学的专业影响因素之外,加强环境意识教育,对常见的可以做到的环保行为进行广泛的宣传,对改善校园周边环境将有明显的提高。
4.2 校园环境教育
我们将t6、t19、t22、t23、t28、t30、f4,f5,f6,f7,f8,f9,f10作为学校校园建设的参考样本。
4.2.1调查结果及分析
t6调查学校老师在教学中教授环保知识、传授学生环境教育的情况。有49.6%的同学表示没有或大部分没有接受过此类教育,34.2%的同学表示大部分老师传授过此类知识,16.1%的同学态度肯定,接受过此类教育。除地域,学校条件等因素影响之外,提高中小学教育工笔者的环境意识,定期组织教师的环境思想文化建设也是实现绿色校园,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因素之一。
t19题中,所有调查者均表示希望学校的建设能达到绿化,美化,净化,希望学校开展环境保护方面的课程,活动等,也希望身边人能够有较高的环境意识。
t22中,最适合在校园推广和容易执行的方案是将环境意识教育课程纳入学校的公选教育中,将环境知识纳入选修或者必修考试,同意此种看法的同学有34.6%,28.4%的同学认为定期组织环保活动更有效果,比如湘江水域的清理,同意班级或者社团定期组织人群有44.7%,27.3%不愿意参加此类活动。宣传海报和新闻报纸的力量仅占19.2%,t30题中证明了环保节目比环保杂志更受欢迎,比例是2.82:1,普及最广的电视节目是动物世界,可环保节目的周期长,投资大,不易随身携带等特性,环保杂志显然普及更广。t10题中有10.6%的同学表示环保杂志过于精美和昂贵,不方便购买,笔者认为出版社或出版商可针对学生这一群体印刷价格低廉的环保刊物。
f5中54.7%的同学愿意对寝室进行生活用水分类处理,其中70%的同学愿意在价格合理(不高于50元)的情况下同意学校采购寝室安装节水回收处理装置
4.2.2校园环境教育建设措施
1.加强学校教育和管理,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环境意识。洪大用教授曾经对环境意识这样定义:“环境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环境状况和了解环保规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而发生的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它最终体现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上”。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个人环境意识指导个人环保行为,个人环保行为决定全球保护行为建设。在思想建设方面,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中个人环保行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环境意识应当放在学校环境意识建设的首位。
2.建设绿色校园,加强绿色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环境是指围绕着师生员工的空间及其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教职工,学生生活与工作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它包括校园的水,暖,气,下垫面状况,建筑,交通,饮食等。校园绿化是指以人工的方式在校园里栽种树木花草,修建人工湖等方式,使校园环境更好地朝着有利于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有利于学校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使人和自然能更好地协调,更和谐健康的发展。从环境科学的角度来看:校园绿化使生活在校园里的人们能最大限度的接近自然,使师生生活在空气清洁新鲜,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校园绿化可以清新空气,杀菌,减少尘埃,净化水质,降温调温,吸收声流消除噪音等作用,学校周围的绿化场地,树木等能够减轻甚至消除人们眼睛的疲劳。学生生活在校园环境良好的氛围中,对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起重要作用。清华大学在建设节约型校园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为加强节约型校园建设的管理,清华大学形成“学校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学校节能减排工作办公室,各部门节能减排工作岗位”的三级管理体系,厘清责任,强化管理。清华大学环境系与清华大学修缮中心联合建设、系统的日常管理维护、技术问题的解决由环境系和修缮中心共同承担的紫荆中水回用系统进一步升级后,后勤管理更加科学化,专业化。它利用先进的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经过处理过的中水可以用于校区的厕所冲洗,校园绿化喷溉,景观用水等,剩余的中水储存在校园的河道。
3.加强校园环境危害宣传教育,针对环境意识薄弱大学生人群提高环境危害意识紧张值。
“环境危害意识紧张值”是一个新的定义,笔者将之定义为公民意识到环境危害所带来的心理紧张程度与环境保护行为的比值。环境危害意识紧张值过低,不利于公众认识到保护环境的迫切性,不利于群众响应国家或全球环境保护的政策执行;环境危害紧张值过高,一定程度上会带来社会恐慌,影响群众的幸福感和生活积极性。哈尔滨工程大学刘辉教授曾提到环境意识激活的概念,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对环境问题产生相应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时才能激活他的各种其他环保观念,尤其是深层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价值观念,接着才能对环境保护行为产生相应的驱动作用。2015年2月28日,被《赫芬顿邮报》称为“可能得到了自己版本的“An Inconvenient Truth”的柴静作品——《穹顶之下》令环保,雾霾等问题在“两会”前成为热点,政治界、媒体和公众对此纪录片褒贬不一。《穹顶之下》中虽然有一些观点可能是错误的,比如“天然气和新能源取代燃煤燃油”,原因是油气储量和可开采储量是两回事,但是笔者对柴静女士的行为表示极大的尊重和理解以及肯定。她在《穹顶之下》中曾经说道:“你明明知道说它对于改善大气污染的作用非常微乎其微的,但就是因为一个人知道了自己做的一点点事情,可以让事情本身变得更好,他心里面就能够踏实了,所以回头来看,人类与污染之间的战争,历史就是这样创造的,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有一天他们会说不,我不满意,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诿,我要站出来做一点什么,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话可以是个人环境意识与全球环境意识的联系的最佳佐证。
项目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环境危害紧张程度较高,按0-3分进行赋值,我国大学生环境危害紧张程度约为2.58,因环境危害意识紧张值为新的名词定义,故与环境保护行为的相关性和精确量度问题未在调查中探讨,故不再阐述。
4.加强高校环保社团队伍建设,使社团精品化,科学化,平民化。在项目实践中,湖南科技大学的环保社团成员多为环保专业学生组成,活动多为专业需要,活动较为单一,内部娱乐活动较多,湘潭大学的雷锋公司环保协会较为活跃,几乎每个星期都有环保公益活动,且活动人群较广。雷锋公司环保协会已经从单一的社团发展成有一定资金和规模盈利的公司,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学生环境意识程度水平较为严峻的形势下,高校环保社团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学校或社团可以利用地球日,植树节,地球日,环保日等开展一系列环保宣传活动等,举办环保知识竞赛,环保知识征文,环保主题演讲比赛,环保主题摄影展,湘江水域清理等丰富社团活动,结合时事热点,将“环保、绿色、节约”的生活理念渗入到生活中。
5.利用身边的网络或现实资源搭建学习平台,了解环境理念和思想。配合政府工作,充分利用当地政府环保局资源,有意识与国际环保组织接轨,跟进官网,响应官方或民间环保组织的活动承办,如知名的国际或者国内团体UNE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ACEF(中华环保联合会)、CSES(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等,在增加视野、掌握最新环保政策及各地环保活动的同时,更能加强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也能丰富社团文化,带给社团生命力和活力。
6.在中小学设立生态俱乐部、高中或者大学开设生态课堂。利用生态课堂、生态教学等方式培养(中小学)环境意识。课程形式多元化、以学生素质教育和面向市场作为培养目标、注重环境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相统一是西方发达国家在探索本科环境教育中所形成的基本共识。将环境知识、环保行为从书本中“解放”出来,应用到实践生活中来,知行合一,分阶段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建立生态环境价值观,建构有益于环境的行为模型。
注释
[1] 祝伟.知行合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205.
[2]卢风. 论环保理性的建立——对消费主义与环保主义两种心愿的分析[J]. 社会科学研究,2003,04:7-10
[3]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 党建研究,2012,No.28612:4-28
[4] Jessica M. Nolan, P. Wesley Schultz, Robert B. Cialdini, Noah J. Goldstein, and Vladas Griskevicius. Normative Social Influence is Underdetected.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July 2008. vol. 34, 7: pp. 913-923.
参考文献
[1]康春梅,王晓,李晓平. 高校校园绿化与硬覆盖之浅见[J]. 中国高校后勤研究,1997,01:66-68.
[2]洪大用. 环境关心的测量:NEP量表在中国的应用评估[J]. 社会,2006,05:71-92+207.
[3]. 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J]. 世界环境,2008,No.11102:72-77.
[4]王民. 环境意识概念的产生与定义[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04:86-90.
[5]刘亚洁. 中国高等环境教育与日美加三国之比较研究[J]. 环境教育,2000,05:20-22.
[6]周大来. 中美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异同[J]. 外国中小学教育,1995,01:2-5.
[7]杨凯东. 中国环境教育的理念及模式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
[8]玛格丽特·汉密尔顿,于飞. 英国的反污染立法[J]. 中国环境管理,1985,06:24+35.
[9]乌特·萨科瑟夫琪,喻文光. 通过环境媒介保护的健康保护——空气和水污染防治[J]. 行政法学研究,2015,No.9204:48-54+144.
[10]王世进,许珍. 美、英两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借鉴[A].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兰州大学.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兰州大学:,2007:6.
[11]黄锡生,张菱芷. 中国环境教育现状及对策探析[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134-137.
[12]韦庆旺,孙健敏. 对环保行为的心理学解读——规范焦点理论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2013,v.21;No.15204:751-760.
[13]“中国公众环境素质评估指标体系研究”项目课题组编著.中国公众环境素质评估指标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0:233.
[14] 夏琪. 英国治理大气污染的救赎之路[EB/OL]. http://www.legalweekly.cn/index.php/Index/article/id/1886, 2013-01-15/2016-4-20.
相关文章!
  • 把握国企党建关键 提升国企党

    贺可玲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31-02摘 要 新時代国有企业要加强党建工作,夯实党建基础,全面强化党

  • 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研究

    蔡美波+闫冬+何芮摘要:本文基于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的特点,针对存在的监管依据不充分、监管范围不明确、监管难度加大等问题,提出主

  • 农地流转的困境与出路

    温世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