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江浙沪学习考察“放管服”改革情况报告
结合省市部署开展的“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近期,济宁市编办联合市政府办公室、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等部门(单位)和部分县区,赴浙江省杭州市、金华市,江苏省无锡市、苏州市和上海市奉贤区实地考察“放管服”改革情况,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明确下步工作措施。
一、江浙沪地区先进经验做法
(一)推行“跑一次”“不见面”改革。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江苏“不见面审批”改革,透视出两省从政府“好管”到群众“好办”、以服务意识替代审批思维的理念嬗变。这两项改革均从省级层面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制且主题突出、目标明确。如浙江省成立由省长担任省政府推进“最多跑一次”深化“四单一网”改革协调小组组长,统筹“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省级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及浙江政务服务网建设;省、市建立“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题组,由政府副秘书长任组长,审管办、编办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负责牵头协调各地各部门,形成整体工作合力。江苏省全面推行“不见面审批”改革,确定“3550”改革目标,即企业注册不超过3天、不动产登记不超过5天、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许可不超过50天;无锡、苏州等地组建行政审批局,将市场准入、工业建设项目两大类审批事项纳入审批局运作。
(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杭州市在全国首推“1+N”+X多证合一、证照联办改革和“商事登记一网通”,85%的新设企业可按“一件事”标准进行网上办理。金华市实施多网点服务模式,市场监管部门与四大国有银行金华分行推出“工商注册通”,金华市民可在市区90个银行网点享受新设企业从名称预先核准、登记核准、证照打印到账户开立全过程“一站式”代办服务。无锡市整合工商、公安、税务、人民银行等部门数据资源,实现开办企业办照、刻章、开户、领票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
(三)简化投资项目审批。一是推行分类审批。上海市奉贤区按工业项目、小型项目、其他社会投资项目3类开展分类审批监管。对工业项目,实行带方案出让,设计方案免于审核;对小型项目,减少不必要的评估评审事项,缩短设计方案审批、施工图审查时间;对其他社会投资项目,优化调整原有审批流程。二是实施“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多规合一”。上海市奉贤区整合环境影响、节能评估、水土保持方案等各类评价,实行统一受理、同步评估、同步评审、统一反馈;对专业规划和區域评估评审覆盖的区域,在引进与产业定位相一致的社会投资项目时,有关部门不再单独进行评估评审。金华市整合建设、规划、人防、消防和气象等施工图审查环节,实现综合图审一窗受理,同时升级改造施工图审查信息系统,审查时间比规定缩短20%以上。三是探索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杭州市对教育等涉及民生的社会公益项目试行建设工程告知承诺许可制。金华市制定出台依法依规前提下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形成“1+1实现零跑”改革新模式,即企业一次承诺加一条审批高速通道,实现企业投资“零跑腿”。
(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一是推行“简化办、网上办”。杭州市落实“四个一律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能通过个人现有证照证明、能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解决、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一律取消)和“五个减”(减事项、层级、材料、环节、时间),精简办事材料669件,取消纸质证明材料174种,实现群众仅凭“身份证”可办事项296项、凭“市民卡”可享受基本服务10余项、凭手机APP可全程掌上办理事项53项。同时,将21项非税收入纳入统一公共支付平台,累计937.2万人次通过手机端进行网上支付。二是推行“就近办、全城办”。以不动产登记为例,考察所到地区均整合交易、纳税、登记3个窗口为1个综合受理窗口,实现申请材料一次性提交。杭州市在城区内设置10个办理点,实时公布各处排队人数;无锡市将收件权限下放至各国土所,受理窗口达到33个。三是推行“夜办”“假日办”。杭州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均实行“双休日开放”,目前可为群众提供公积金、社保、不动产登记、出入境、城管违停等7类服务。无锡市实施不动产登记“夜办”制度,服务时间延长至晚上8点。
(五)加快数据互联互通。浙江省在省级层面打通多部门业务系统,通过链接现有数据库,在户籍、社保、交通等多个领域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市县直接使用省级平台。同时,建立市级证照共享应用平台,开展电子签名、电子证照试点工作,实现企业营业执照和身份证两大电子证照无纸化提交。
二、下步工作思路
(一)实施行政审批提速工程。一是压缩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时限。依托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将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时限在目前基础上再压缩50%,实现承诺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75%的目标,确保新开办企业3个工作日内完成营业执照办理、公章刻制、银行开户、涉税办理等事项。二是完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机制。全面落实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措施,推行“多评合一”“多测合一”“多图联审”“联合踏勘”“联合验收”“区域评审”,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和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全程分别控制在45个、28个工作日以内。对工业企业“零增地”技术改造项目推行承诺协议制,全面减少审批环节。三是强化重点项目服务保障。对列入市县政府年度计划的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严格落实“6+1”“9+X”会商会审和分级协调机制,实施清单化管理,加快项目供地、立项、规划、施工许可、竣工验收阶段审批进程。
(二)实施企业营商环境优化工程。一是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全面落实国家降电价和减税政策,编制公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目录清单,扩大涉企收费“一张网”覆盖面。搭建全市涉企收费投诉处理平台,形成市县联动、部门联合处理机制。二是企业水电气暖报装“一次办好”。对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供水、供气、供暖、供电等服务事项进行全流程优化,压缩办理时间、简化办理手续、降低收费标准,让企业“最多跑一次”就办好。三是规范中介服务行为。制定中介机构提供行政许可要件评价办法,建立备案管理、考核评定、清退淘汰三项机制,完善中介机构“黑名单”认定、发布和清出制度,提升中介机构服务水平。四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全面落实市场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综合检查规范和抽查指引,动态调整“一单两库一细则”,强化抽查检查结果公示,建立全程留痕监管档案,开展跨部门、跨层级随机联查,确保市场主体“双随机”抽查比例不低于5%、抽查结果公示率100%。
(三)实施群众满意度提升工程。一是推动服务事项“应驻尽驻”。将不动产登记、社保缴纳、公积金审批、出入境审批、机动车违章处理、水电气暖、税务缴纳、通讯邮政等业务全部纳入政务服务大厅,并实行“365天无休”服务。二是不动产登记全面提速。整合交易、纳税、登记三项业务全面进驻城区5处大厅,实现全部业务“一窗受理、全城通办”。除确需权籍调查的案件外,所有不动产登记业务提速至5个工作日内办结,部分登记及查询业务实现即来即办、当日办结。三是民生领域事项全链条“一次办好”。推出第二批“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开展民生服务事项整合梳理,实现9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和餐饮经营、户籍办理、社保缴纳、出入境审批等民生领域事项全链条办理。
(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助推工程。一是打造“十大”产业投资项目审批“高速路”。围绕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医养健康、高端化工、纺织服装、现代高效农业、文化产业、现代金融服务等十大产业,降低准入门槛,优化服务流程,梳理公布项目落地全链条办理流程图,进一步压缩时限、优先办理。二是强化产业人才支撑。制发2018年“高精尖缺”人才需求目录,深入推进“四个人才计划”,大力实施“五大引智工程”;出台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实施辦法,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三是免除新兴产业公章刻制费用。培育发展全市公章刻制市场,严格规范公章刻制经营行为,依法加强价格监管;对新登记注册且符合产业政策的市场主体,探索推行“免费刻章”,免费赠送印章一套(公章、财务章和法人章各1枚),所需费用列入部门预算。
(五)实施开发区活力激发工程。一是推进政府权力下放。全面梳理下放济宁高新区急需急用的审批权限,通过直接下放、刻制“2号章”等方式,推进高新区形成全链条闭合审批流程。二是加快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围绕明确职责权限、优化组织架构、理顺条块关系、创新人员编制管理、健全考评分配机制等方面制定改革措施,下放机构编制管理权限,推开“大部制”“员额制”“全员聘任制”改革,建立适合开发区发展需求的运行机制。三是积极稳妥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在济宁高新区合理选择部分行政许可等事项,通过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管理、实行告知承诺制、提升审批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强化市场准入管理等方式推行“证照分离”,破解“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突出问题,加快营造稳定公平的营商环境,释放企业创新创业活力。
(六)实施数据共享建设工程。一是横向整合各级部门各类业务专网专线,除个别确需保留、经批准暂时实行网络对接外,年底前各类业务专网完成向全市电子政务网的分类迁移。二是纵向完善全市电子政务外网,推动并规范基层政务部门接入,加快实现全市乡镇(街道)全覆盖,提升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跨业务的支撑服务能力。三是强化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围绕投资项目、涉企涉税、市场监管、社会保障等重点应用领域,组织开展跨部门信息资源综合应用,推动市县两级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互通,全面提供公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相关基本信息。四是打造“互联网+便民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新模式,推行实体大厅端、电脑PC端、自助服务端、口袋移动端“四端”政务服务,年底前实现“网上申请、在线服务、快递送达”服务全覆盖,切实增强政务服务的主动性、精准性、多样性、便捷性。□E:DL
关键词:放管服改革 江浙经验 六大工程
一、江浙沪地区先进经验做法
(一)推行“跑一次”“不见面”改革。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江苏“不见面审批”改革,透视出两省从政府“好管”到群众“好办”、以服务意识替代审批思维的理念嬗变。这两项改革均从省级层面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制且主题突出、目标明确。如浙江省成立由省长担任省政府推进“最多跑一次”深化“四单一网”改革协调小组组长,统筹“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省级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及浙江政务服务网建设;省、市建立“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题组,由政府副秘书长任组长,审管办、编办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负责牵头协调各地各部门,形成整体工作合力。江苏省全面推行“不见面审批”改革,确定“3550”改革目标,即企业注册不超过3天、不动产登记不超过5天、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许可不超过50天;无锡、苏州等地组建行政审批局,将市场准入、工业建设项目两大类审批事项纳入审批局运作。
(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杭州市在全国首推“1+N”+X多证合一、证照联办改革和“商事登记一网通”,85%的新设企业可按“一件事”标准进行网上办理。金华市实施多网点服务模式,市场监管部门与四大国有银行金华分行推出“工商注册通”,金华市民可在市区90个银行网点享受新设企业从名称预先核准、登记核准、证照打印到账户开立全过程“一站式”代办服务。无锡市整合工商、公安、税务、人民银行等部门数据资源,实现开办企业办照、刻章、开户、领票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
(三)简化投资项目审批。一是推行分类审批。上海市奉贤区按工业项目、小型项目、其他社会投资项目3类开展分类审批监管。对工业项目,实行带方案出让,设计方案免于审核;对小型项目,减少不必要的评估评审事项,缩短设计方案审批、施工图审查时间;对其他社会投资项目,优化调整原有审批流程。二是实施“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多规合一”。上海市奉贤区整合环境影响、节能评估、水土保持方案等各类评价,实行统一受理、同步评估、同步评审、统一反馈;对专业规划和區域评估评审覆盖的区域,在引进与产业定位相一致的社会投资项目时,有关部门不再单独进行评估评审。金华市整合建设、规划、人防、消防和气象等施工图审查环节,实现综合图审一窗受理,同时升级改造施工图审查信息系统,审查时间比规定缩短20%以上。三是探索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杭州市对教育等涉及民生的社会公益项目试行建设工程告知承诺许可制。金华市制定出台依法依规前提下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形成“1+1实现零跑”改革新模式,即企业一次承诺加一条审批高速通道,实现企业投资“零跑腿”。
(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一是推行“简化办、网上办”。杭州市落实“四个一律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能通过个人现有证照证明、能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解决、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一律取消)和“五个减”(减事项、层级、材料、环节、时间),精简办事材料669件,取消纸质证明材料174种,实现群众仅凭“身份证”可办事项296项、凭“市民卡”可享受基本服务10余项、凭手机APP可全程掌上办理事项53项。同时,将21项非税收入纳入统一公共支付平台,累计937.2万人次通过手机端进行网上支付。二是推行“就近办、全城办”。以不动产登记为例,考察所到地区均整合交易、纳税、登记3个窗口为1个综合受理窗口,实现申请材料一次性提交。杭州市在城区内设置10个办理点,实时公布各处排队人数;无锡市将收件权限下放至各国土所,受理窗口达到33个。三是推行“夜办”“假日办”。杭州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均实行“双休日开放”,目前可为群众提供公积金、社保、不动产登记、出入境、城管违停等7类服务。无锡市实施不动产登记“夜办”制度,服务时间延长至晚上8点。
(五)加快数据互联互通。浙江省在省级层面打通多部门业务系统,通过链接现有数据库,在户籍、社保、交通等多个领域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市县直接使用省级平台。同时,建立市级证照共享应用平台,开展电子签名、电子证照试点工作,实现企业营业执照和身份证两大电子证照无纸化提交。
二、下步工作思路
(一)实施行政审批提速工程。一是压缩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时限。依托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将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时限在目前基础上再压缩50%,实现承诺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75%的目标,确保新开办企业3个工作日内完成营业执照办理、公章刻制、银行开户、涉税办理等事项。二是完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机制。全面落实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措施,推行“多评合一”“多测合一”“多图联审”“联合踏勘”“联合验收”“区域评审”,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和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全程分别控制在45个、28个工作日以内。对工业企业“零增地”技术改造项目推行承诺协议制,全面减少审批环节。三是强化重点项目服务保障。对列入市县政府年度计划的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严格落实“6+1”“9+X”会商会审和分级协调机制,实施清单化管理,加快项目供地、立项、规划、施工许可、竣工验收阶段审批进程。
(二)实施企业营商环境优化工程。一是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全面落实国家降电价和减税政策,编制公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目录清单,扩大涉企收费“一张网”覆盖面。搭建全市涉企收费投诉处理平台,形成市县联动、部门联合处理机制。二是企业水电气暖报装“一次办好”。对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供水、供气、供暖、供电等服务事项进行全流程优化,压缩办理时间、简化办理手续、降低收费标准,让企业“最多跑一次”就办好。三是规范中介服务行为。制定中介机构提供行政许可要件评价办法,建立备案管理、考核评定、清退淘汰三项机制,完善中介机构“黑名单”认定、发布和清出制度,提升中介机构服务水平。四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全面落实市场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综合检查规范和抽查指引,动态调整“一单两库一细则”,强化抽查检查结果公示,建立全程留痕监管档案,开展跨部门、跨层级随机联查,确保市场主体“双随机”抽查比例不低于5%、抽查结果公示率100%。
(三)实施群众满意度提升工程。一是推动服务事项“应驻尽驻”。将不动产登记、社保缴纳、公积金审批、出入境审批、机动车违章处理、水电气暖、税务缴纳、通讯邮政等业务全部纳入政务服务大厅,并实行“365天无休”服务。二是不动产登记全面提速。整合交易、纳税、登记三项业务全面进驻城区5处大厅,实现全部业务“一窗受理、全城通办”。除确需权籍调查的案件外,所有不动产登记业务提速至5个工作日内办结,部分登记及查询业务实现即来即办、当日办结。三是民生领域事项全链条“一次办好”。推出第二批“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开展民生服务事项整合梳理,实现9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和餐饮经营、户籍办理、社保缴纳、出入境审批等民生领域事项全链条办理。
(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助推工程。一是打造“十大”产业投资项目审批“高速路”。围绕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医养健康、高端化工、纺织服装、现代高效农业、文化产业、现代金融服务等十大产业,降低准入门槛,优化服务流程,梳理公布项目落地全链条办理流程图,进一步压缩时限、优先办理。二是强化产业人才支撑。制发2018年“高精尖缺”人才需求目录,深入推进“四个人才计划”,大力实施“五大引智工程”;出台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实施辦法,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三是免除新兴产业公章刻制费用。培育发展全市公章刻制市场,严格规范公章刻制经营行为,依法加强价格监管;对新登记注册且符合产业政策的市场主体,探索推行“免费刻章”,免费赠送印章一套(公章、财务章和法人章各1枚),所需费用列入部门预算。
(五)实施开发区活力激发工程。一是推进政府权力下放。全面梳理下放济宁高新区急需急用的审批权限,通过直接下放、刻制“2号章”等方式,推进高新区形成全链条闭合审批流程。二是加快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围绕明确职责权限、优化组织架构、理顺条块关系、创新人员编制管理、健全考评分配机制等方面制定改革措施,下放机构编制管理权限,推开“大部制”“员额制”“全员聘任制”改革,建立适合开发区发展需求的运行机制。三是积极稳妥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在济宁高新区合理选择部分行政许可等事项,通过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管理、实行告知承诺制、提升审批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强化市场准入管理等方式推行“证照分离”,破解“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突出问题,加快营造稳定公平的营商环境,释放企业创新创业活力。
(六)实施数据共享建设工程。一是横向整合各级部门各类业务专网专线,除个别确需保留、经批准暂时实行网络对接外,年底前各类业务专网完成向全市电子政务网的分类迁移。二是纵向完善全市电子政务外网,推动并规范基层政务部门接入,加快实现全市乡镇(街道)全覆盖,提升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跨业务的支撑服务能力。三是强化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围绕投资项目、涉企涉税、市场监管、社会保障等重点应用领域,组织开展跨部门信息资源综合应用,推动市县两级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互通,全面提供公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相关基本信息。四是打造“互联网+便民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新模式,推行实体大厅端、电脑PC端、自助服务端、口袋移动端“四端”政务服务,年底前实现“网上申请、在线服务、快递送达”服务全覆盖,切实增强政务服务的主动性、精准性、多样性、便捷性。□E:DL
关键词:放管服改革 江浙经验 六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