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以评价对象为视角的课堂评价语言艺术
赵浩文
摘 要: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对课堂评价语言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文章主要从评价对象上入手,提出了较为实用的评价语言运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评价对象
常识告诉我们,小学低、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评价语言是大不相同的。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和心理成熟等不同。要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言,就必须把握阶段性原则,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选择不选择不同的评价语言。
1 低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言特点
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是学龄前儿童,认知水平尚处于前运算阶段,抽象概括能力很低,动作学习和活动教学法对儿童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很容易受更加强烈的新异刺激物的影响而转移。他们的记忆力以具体形象性和机械性记忆为主,鲜明的、生动有趣的内容,很快能够记住。他们的情绪体验非常丰富,但容易受到外界情境的影响,而且很容易表现在外显行为上。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完全依赖于外部评价,对老师言听计从、完全崇拜。“儿童最初对自己的评价以父母对他的评价为转移,稍后又以父母和教师的评价为转移。”小学低段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表现出的上述这些特点,决定了在小学低段语文课堂中,教师应采用以下特点的评价语言。
①简洁明确
由于年龄小、知识水平有限,注意时间短,低年级学生对教师评价语言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低年级以简短、明确的显性表扬为主。如:“你读得很有感情!”“你的声音很宏亮!”这样的评价语言简洁明了,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对于有效调控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②形象夸张
低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形象夸张,让学生易于理解。“生字宝宝”“词语宝宝”等形象的描绘让学习的内容形象化,“哇,生字宝宝都在为你鼓掌呢!”“你给生字宝宝找到了朋友,真了不起!”对低段学生的表扬可以夸张一些,让他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赞赏,可以很好地树立自信。
③活泼童趣
低段学生天真,富有童趣,所以教师的评价语言还应该活泼富有童趣。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就像讲述“童话”一般,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比如,“你就像文中的小猴子一样可爱。”“你是一只快乐的小蜜蜂。”这样的评价语言让学生置身于学习情境之中,学习兴趣自然高涨,效果不言而喻。
2 中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言特点
小学中段学生正处于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时期,其总体发展较平稳、稳定。他们对外部的依赖性减少,但是自我调节能力差,情绪还不稳定,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在对自我的评价上,老师及父母的评价已经不能完全左右他们的思想,他们开始有了自己自主的认识。然而,他们的自我认识又不太客观,一些学生开始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主张,而另一些学生因为某方面的不足或成绩不好,自信心不足,对自己评价过低。针对中段学生上述特点,在使用课堂评价语言是,要注意评价语言的激励性、针对性和启发性,要注意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让每个孩子在自己的跑道上不断前进。
①富于激励性。
由于中段学生情绪还不稳定,容易冲动,意志力也不强。特别是学生升入中年级后,学习难度加大了,任务加重了,他们更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遇到困难就退缩。此时,教师的激励非常重要。富于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自信。
②富于针对性。
中段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开始逐步建立是非价值观。他们不再完全依赖于老师的评价,此时教师如果还是沿用低段时形象夸张、活泼童趣的评价语言,只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甚至会觉得老师的评价非常虚伪。因此,对于中段学生,教师的评价语言更应该富于针对性,能明确指出学生的“好坏对错”,能给予学生方法的指引。比如评价学生的朗读,与其说:“你读得真好。”不如这样评价:“你通过重读一些关键词语,读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真好。”这样有针对性地评价既明确指出学生朗读的优点,更让其它的学生心服口服。
③富于启发性。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性的评价语言能够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产生主动探究的心理与创造的欲望。小学中段正是学生探究欲和创造欲活跃的时期,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富于启发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
3 高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言特点
进入小学高段,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与低、中段学生间存在很大区别。小学高段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他们的思维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此时,学生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明显增强,不仅已经摆脱了对外部评价的依赖,逐步依靠内化了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开始从对自己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专向对自己内心世界更深入的评价,喜欢尝试着从个性品质、人际关系、自我价值等方面的特点来描述自我形象。这就决定了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使用的评价语言呈现阶段性特点,实质是儿童言语发展规律的体现。针对高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身心发展的要求,高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言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①体现人文关怀
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而言,不仅是获取知识求得生存的途径,更是生命历程中的重要经历。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认知范畴,它已经扩展到情感、人格等领域,体现着学生的生命价值。在小学高段,学生更加关注教师在情感、人格等方面的评价,因此具有人文关怀的评价语言更让学生易于接受。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进步,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支持他们大胆创新,宽容他们的个性,理解他们的烦恼,善待他们的缺点。
②体现语言艺术
有人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小学高段学生对教师的语言,普遍有一种期待的心理。如果教师的语言优美、好听、有意思,就会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他们就爱听,也乐于接受。同时,规范、优美的语言还能进一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熏陶学生的心灵,从而使他们远离粗俗的不文明语言。艺术的课堂评价语言可以是催人奋进的激励之言,可以是令人叫绝的机智之言,也可以是耐人寻味的幽默之言。而无论是怎样的艺术语言,真诚、尊重、赏识、包容都应该成为其价值内涵。
③体现思维深度
随着高段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他们更愿意完成那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从发展学生思维的角度来说,教师应该提出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而在进行评价时,教师则应该更多地采用疑问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在经历思考的体验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欣歆.《课堂评价的语言艺术》[J].语文建设,2005.03
[2]刘志高.《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语言的运用》[J].科技资讯,2006.30
摘 要: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对课堂评价语言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文章主要从评价对象上入手,提出了较为实用的评价语言运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评价对象
常识告诉我们,小学低、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评价语言是大不相同的。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和心理成熟等不同。要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言,就必须把握阶段性原则,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选择不选择不同的评价语言。
1 低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言特点
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是学龄前儿童,认知水平尚处于前运算阶段,抽象概括能力很低,动作学习和活动教学法对儿童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很容易受更加强烈的新异刺激物的影响而转移。他们的记忆力以具体形象性和机械性记忆为主,鲜明的、生动有趣的内容,很快能够记住。他们的情绪体验非常丰富,但容易受到外界情境的影响,而且很容易表现在外显行为上。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完全依赖于外部评价,对老师言听计从、完全崇拜。“儿童最初对自己的评价以父母对他的评价为转移,稍后又以父母和教师的评价为转移。”小学低段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表现出的上述这些特点,决定了在小学低段语文课堂中,教师应采用以下特点的评价语言。
①简洁明确
由于年龄小、知识水平有限,注意时间短,低年级学生对教师评价语言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低年级以简短、明确的显性表扬为主。如:“你读得很有感情!”“你的声音很宏亮!”这样的评价语言简洁明了,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对于有效调控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②形象夸张
低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形象夸张,让学生易于理解。“生字宝宝”“词语宝宝”等形象的描绘让学习的内容形象化,“哇,生字宝宝都在为你鼓掌呢!”“你给生字宝宝找到了朋友,真了不起!”对低段学生的表扬可以夸张一些,让他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赞赏,可以很好地树立自信。
③活泼童趣
低段学生天真,富有童趣,所以教师的评价语言还应该活泼富有童趣。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就像讲述“童话”一般,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比如,“你就像文中的小猴子一样可爱。”“你是一只快乐的小蜜蜂。”这样的评价语言让学生置身于学习情境之中,学习兴趣自然高涨,效果不言而喻。
2 中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言特点
小学中段学生正处于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时期,其总体发展较平稳、稳定。他们对外部的依赖性减少,但是自我调节能力差,情绪还不稳定,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在对自我的评价上,老师及父母的评价已经不能完全左右他们的思想,他们开始有了自己自主的认识。然而,他们的自我认识又不太客观,一些学生开始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主张,而另一些学生因为某方面的不足或成绩不好,自信心不足,对自己评价过低。针对中段学生上述特点,在使用课堂评价语言是,要注意评价语言的激励性、针对性和启发性,要注意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让每个孩子在自己的跑道上不断前进。
①富于激励性。
由于中段学生情绪还不稳定,容易冲动,意志力也不强。特别是学生升入中年级后,学习难度加大了,任务加重了,他们更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遇到困难就退缩。此时,教师的激励非常重要。富于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自信。
②富于针对性。
中段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开始逐步建立是非价值观。他们不再完全依赖于老师的评价,此时教师如果还是沿用低段时形象夸张、活泼童趣的评价语言,只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甚至会觉得老师的评价非常虚伪。因此,对于中段学生,教师的评价语言更应该富于针对性,能明确指出学生的“好坏对错”,能给予学生方法的指引。比如评价学生的朗读,与其说:“你读得真好。”不如这样评价:“你通过重读一些关键词语,读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真好。”这样有针对性地评价既明确指出学生朗读的优点,更让其它的学生心服口服。
③富于启发性。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性的评价语言能够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产生主动探究的心理与创造的欲望。小学中段正是学生探究欲和创造欲活跃的时期,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富于启发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
3 高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言特点
进入小学高段,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与低、中段学生间存在很大区别。小学高段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他们的思维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此时,学生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明显增强,不仅已经摆脱了对外部评价的依赖,逐步依靠内化了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开始从对自己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专向对自己内心世界更深入的评价,喜欢尝试着从个性品质、人际关系、自我价值等方面的特点来描述自我形象。这就决定了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使用的评价语言呈现阶段性特点,实质是儿童言语发展规律的体现。针对高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身心发展的要求,高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言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①体现人文关怀
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而言,不仅是获取知识求得生存的途径,更是生命历程中的重要经历。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认知范畴,它已经扩展到情感、人格等领域,体现着学生的生命价值。在小学高段,学生更加关注教师在情感、人格等方面的评价,因此具有人文关怀的评价语言更让学生易于接受。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进步,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支持他们大胆创新,宽容他们的个性,理解他们的烦恼,善待他们的缺点。
②体现语言艺术
有人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小学高段学生对教师的语言,普遍有一种期待的心理。如果教师的语言优美、好听、有意思,就会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他们就爱听,也乐于接受。同时,规范、优美的语言还能进一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熏陶学生的心灵,从而使他们远离粗俗的不文明语言。艺术的课堂评价语言可以是催人奋进的激励之言,可以是令人叫绝的机智之言,也可以是耐人寻味的幽默之言。而无论是怎样的艺术语言,真诚、尊重、赏识、包容都应该成为其价值内涵。
③体现思维深度
随着高段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他们更愿意完成那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从发展学生思维的角度来说,教师应该提出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而在进行评价时,教师则应该更多地采用疑问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在经历思考的体验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欣歆.《课堂评价的语言艺术》[J].语文建设,2005.03
[2]刘志高.《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语言的运用》[J].科技资讯,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