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寄养整合模式的实践探讨

高菲
摘要:现代家庭寄养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和美国,我国家庭寄养也在不断探索中开展并迅速发展,形成了多种家庭寄养模式。同时,家庭寄养也产生了有别于院舍寄养的特点与优势。社会工作专业在介入家庭寄养的过程中也有其不同的理念与视角,更加丰富家庭寄养的服务模式与内容。本文从生态系统视角出发,分析家庭寄养开展的背景及特点,关注寄养儿童的需求,通过整合的社会工作服务方法,综合运用社会工作小组、个案及社區服务方法,联动儿童、家长、社工与志愿者,形成有效的家庭寄养服务系统。
关键词:家庭寄养 社会工作 整合 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1 家庭寄养整合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1.1家庭寄养
家庭寄养是替代传统机构养育、更有利于特殊儿童照料和身心发展的福利服务模式(满小欧,李月娥,2011)。在我国,对家庭寄养的理解相对统一,将家庭寄养界定为政府出资,福利机构为儿童招募合适的家庭进行寄养,家庭负责儿童的日常照料,让儿童在家庭中享受关爱和呵护(成海军,2008;刘馨,李喆,2012)。随着我国家庭寄养工作的不断深入,形成了多种模式。如尚晓媛(2008)将寄养模式分为“广德模式”“上海模式”“北京模式”等。王素英(2001)按照地域将寄养模式划分为城市模式、农村模式、城乡交界模式和院舍模式。伴随寄养工作的深入和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社会工作正逐步介入并服务于家庭寄养工作之中。
1.2生态系统理论下的家庭寄养
系统理论自1970年代即对社会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几乎同时,亦成为一个值得争论的议题。依惯例,佩恩(1991)将应用在社会工作的系统理论区分为两种类型:一般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是一体的(Goldstein,1973)、整合的(Pincus and Minahan,1973)或全形的(G.Hearn,1969; Leighninger,1978),包括个案、团体、社区工作,而并不特别强调用哪一种干预方式(佩恩,1991)。社会工作在介入过程中尝试去了解在案主和环境的互动中是什么原因导致问题的产生。在以往的家庭寄养服务中,更关注儿童的生活质量,而忽略了儿童所在的系统,包括家庭、学校、社区以及儿童与他们的互动。笔者在寄养办工作两年有余,在社会工作介入家庭寄养服务过程中,不断探索寄养儿童的真实需求,整合各种资源,联合儿童所处系统,找到适宜的服务方式,为寄养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
2 家庭寄养整合模式的实践
2.1服务使用者特性
2.1.1 X点寄养儿童
N市社会儿童福利院接收的0~18岁孤残儿童。
2.1.2家庭情况
寄养家庭主要集中在X区4个村;家庭经营的主要方式是父亲在外打工获取收入,母亲在家务农。这样母亲可以在家照看寄养儿童;家长的受教育水平较低,教育儿童的时间少,儿童需要更多支持。
2.1.3儿童的成长需要
寄养儿童的需求主要在情感满足、需求满足、行为支持、心理健康发展等方面;寄养家庭的家长主要关注儿童的生活养育,缺乏对儿童学习、交友、心理等方面等关注;在零食、玩具、课外培训和参加活动等方面得到的满足低于同龄人,儿童需要进行心理的调适。
2.2社区环境
寄养点地处农村,家庭住宅比较宽敞,有单独的院舍可以供寄养儿童活动;家庭邻里相互挨近,家庭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相互照料,寄养家长有事外出时,会请邻居帮助照看。
2.3理论及假设
以儿童为核心,可以辐射儿童的家庭成员、教师、同伴及志愿者,便于提供整合服务;为这批儿童建立固定、专用的场所,形成社工倡导、儿童和志愿者共同管理的模式,更能满足儿童成长需要;对同一批儿童,负责志愿者、家庭、儿童的社工可以一同工作,提升服务成效。
2.4介入方面
儿童方面:从学校、家庭两个层面识别需要介入的儿童;运用非正规支持网络(Informal support network),例如:家人、小区志愿者、邻居等。加强非正规支持网络对儿童的支持;按儿童的需要来制定(Tailor made)适切的服务活动,增强归属感、效能感和乐观感。其他方面:提高儿童的自我表达能力,增强同辈支持;加强家庭、志愿者的社交支持网络,最终能够增强家庭对寄养儿童的教养水平,形成稳定的服务模式。
2.5介入服务
儿童方面:开展“做更好的自己”小组活动;社工提供个别辅导服务。家庭方面:定期举办家庭小组;成立家长委员会,选定家长委员。学校方面:社工定期到学校走访,与其班主任进行沟通;与学校老师共同开展“阳光小屋”活动。社区方面:营造良好的家庭寄养氛围,呼吁社区居民关注、关心寄养儿童;建立一支志愿者队伍,为寄养儿童提供服务。
2.6期望与成效
2.6.1短期成效
儿童:7名儿童参加小组活动;儿童通过4次集体活动提升参与能力,提升亲子关系,与志愿者建立联系。家长:与社工建立关系;8名家长一个小组接受育儿及工作坊的训练。
2.6.2中期成效
儿童、家长:儿童能够自主参与到活动中来;形成寄养儿童的常规服务(如课业辅导),并通过2次活动训练儿童、家长的协作、活动和管理能力。
2.6.3长期成效
儿童、家长与义工:建立一支能服务于家庭寄养的家长委员小组;成立能够互帮互助的家庭小组;建立社工引导,儿童、家长和志愿者共同成长的家庭寄养模式,儿童获得稳定的支持网络和健康的成长环境。
3 讨论与反思
笔者在X寄养点工作两年有余,在慢慢熟悉工作的过程中,也逐渐思考如何更系统地为寄养儿童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家庭寄养整合模式的提出也并非新鲜。笔者强调在生态系统的视角下,关注寄养儿童的处境,他们与寄养家庭、学校、社区是怎样的互动关系,并且通过这些互动使得他们获得支持。在以往的社会工作服务中,也常常强调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整合模式则更关注寄养儿童的需求与问题是如何产生的,综合运用各种社会工作方法、联合服务对象身边的资源,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而非单独提供某一种服务方法。
目前,X寄养工作的开展已经系统化、模式化,通过工作人员的努力,X寄养儿童的养教水平已有显著提升。但在工作中仍有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补充。第一,需要根据每位寄养儿童的不断成长及时评估出他们的需求,进而修改服务计划;第二,切实发挥家长委员和家庭小组的作用,培养家长的自主能动性,在寄养工作中能够进行自我管理;第三,建立一支稳固的志愿者队伍,能够补充社工服务的不足,为寄养儿童及家庭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 成海军.当前我国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现状与问题探析[C].第二次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论集,2008.
[2] 郭晓丽.孤残儿童坤坤的心理问题干预研究(硕士论文)[D].山西大学,2011.
[3] 李馨,李喆.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现状与专业社工介入模式探析——对山西某福利院的调查分析[J].社会工作,2012(4):78- 80.
[4] 满小欧,李月娥.美国儿童家庭寄养体系及其启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6):527- 533.
[5] 佩恩著,周玟琪,策绣姗等译.当代社会工作理论批判的导论[M].五南图书出版社公司印行,1995:149.
[6] 邵朝竹.家庭寄养对孤残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的作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 (1):83- 84.
[7] 尚晓媛.中国弱势儿童群体保护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94.
[8] 王素英.从家庭寄养看中国孤残儿童福利事业发展趋势[J].民族论坛,2001(2).
[9] 余翠娥,王彦斌.家庭寄养与社区的整合——“昆明模式”社區家庭寄养的经验[J].社会福利,2005 (8):44- 46.
[10]刘汉山.家庭寄养是孤残儿童的最佳养育模式——大同54年孤儿家庭寄养实践的启示[J].社会福利,2003(10):26- 27.
[11]张小莉.孤残儿童农村家庭寄养模式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对洛阳市儿童福利院的调查分析[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4):11- 13.
[12]丁华芳,张永梅.社区培力视角下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实践研究——对G市福利院儿童家庭寄养工作的案例考察[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15 (2):22- 27.
相关文章!
  • 把握国企党建关键 提升国企党

    贺可玲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31-02摘 要 新時代国有企业要加强党建工作,夯实党建基础,全面强化党

  • 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研究

    蔡美波+闫冬+何芮摘要:本文基于非国有企业档案监管方式的特点,针对存在的监管依据不充分、监管范围不明确、监管难度加大等问题,提出主

  • 农地流转的困境与出路

    温世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