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
“独角兽”企业
独角兽在中国神话中是吉祥之物,只有在履行重要使命时才出现,它的出现被人们视为美好时代的象征。
“独角兽”企业是指那些爆发式增长、稀少、被投资者“热捧”的创业企业,其衡量标准是创业十年左右、企业估值超过10亿美元,超过100亿美元的则被称为超级“独角兽”。
“独角兽”企业是一个城市或区域的经济发展新引擎,它以全新的商业模式改变着传统产业,孕育出新业态。“独角兽”企业出现的地方,就是经济蓬勃发展的地方,有没有“独角兽”企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生态建设水平的新标尺。
CB Insights报告称,截至2018年2月底,全球独角兽俱乐部共有230家企业,总市值8019億美元,其中,美国113家,占49% ,中国以62家其后紧追。另据《2017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大中华区“独角兽”企业总数达120家,整体估值总计超3万亿;北京成为“独角兽”企业最多的城市,占上榜企业总数45%,其次是上海、杭州和深圳,蚂蚁金服、滴滴出行、小米估值占据前三。
“瞪羚”企业
“瞪羚”是一种善于跳跃和奔跑的羚羊。业界通常将创业后跨过死亡谷,成长性好、具有跳跃式发展态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形象地称为“瞪羚”企业。他们具有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的特征。一个地区的“瞪羚”企业数量越多,表明这一地区的创新活力越强,发展速度越快。所以,全球发达国家都将“瞪羚”企业作为衡量区域创新创业发展的指标:美国《硅谷指数》多年将“瞪羚率”作为反映美国硅谷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每年发布《创业企业一览》,持续跟踪欧美各国“瞪羚率”变化趋势。
对于一个产业而言,“瞪羚”企业的多少能够反映该产业的发展阶段。当产业从形成期进入成长期,会有大量“瞪羚”企业出现,反之亦然;当大量“瞪羚”企业出现在产业价值链分解的某一环节、某一领域时,表明这里出现了细分的产业模块;当某一地区在同一领域及其相关产业中出现大量“瞪羚”企业,则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先兆。从资源配置角度看,大量“瞪羚”企业出现之时,正是各类资源快速流向新兴产业、新型模块、新型业态之时。
对政府而言,支持“瞪羚”企业发展,就是在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加速资源的优化配置,增进一个地区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