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嘎果拉的质量标准研究
闫倩玲+王红+韦继雯
摘要:目的研究制定藏药嘎果拉的质量标准。方法在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的基础上对藏药嘎果拉从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进行了研究。以性状、显微、TLC等法鉴别真伪,以挥发油测定控制有效类物质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5批藏药嘎果拉均具有相同的性状、显微及TLC色谱特征,水分5.6%~9.0%,总灰分3.4%~4.3%,挥发油1.9%~3.6%。结论通过研究制定了藏药嘎果拉的质量标准,可有效控制藏药嘎果拉质量。
关键词:藏药;嘎果拉;质量标准研究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1-0079-02
藏药嘎果拉,收载于《味气铁鬘》、《甘露之滴》、《晶珠本草》、《藏医百科全书》等。《味气铁鬘》记载:嘎果拉微温,化性凉而泻;《甘露之滴》记载:嘎果拉温,消化能力大;《晶珠本草》记载:“嘎果拉袪脾寒、胃寒,据调查,各地藏医以草果作为“嘎果拉”入药[1]。嘎果拉在藏医药中应用较广,主治脾病、胃病,含有草果成分的藏药成方制剂较多,多来源于藏医药古籍,如十一味草果散(丸)的配方来源于藏医鼻祖于妥.元丹贡布的《四部医典》。
草果为姜科植物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的干燥成熟果实,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辛,温。归脾、胃经。燥湿温中,截疟除痰,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痛、痞满呕吐、疟疾寒热、瘟疫发热之症[2]。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广西、贵州三省局部地区,以及越南、老挝北部的部分地区。在云南主产于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3]。
本文作者在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的基础上对藏药嘎果拉从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进行了较系统的质量标准研究,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样品
嘎果拉样品5批次,采集于云南省马关县、麻栗坡县、西畴县。植物标本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锡文研究员依据《中国植物志》鉴定为姜科植物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
2方法与结果
2.1药材性状研究
2.1.1研究过程药典中草果性状规定:果皮质坚韧,易纵向撕裂。剥去外皮,中间有黄棕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多为8~11粒。
在实验中,随机抽取嘎果拉20个,剥去外皮,检视。检视结果:果皮质坚韧,易纵向撕裂。剥去外皮,中间黄棕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8~21粒,且每瓣种子多数在11粒以上。种子粒数与药典规定有较大偏离。见表1。
2.1.2研究结果性状:本品呈长椭圆形,具三钝棱,长2~4 cm,直径1~2.5 cm。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具纵沟及棱线,顶端有圆形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果梗或果梗痕。果皮质坚韧,易纵向撕裂。剥去外皮,中间有黄棕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多为8~21粒,且每瓣种子多数在11粒以上。种子呈圆锥状多面体,直径约5 mm;表面红棕色,外被灰白色膜质的假种皮,种脊为一条纵沟,尖端有凹状的种脐;质硬,胚乳灰白色。有特异香气,味辛、微苦。
2.2鉴别研究
2.2.1粉末鉴别
2.2.1.1研究过程药典中草果规定进行种子横切面显微鉴别,而无粉末显微鉴别。在实际工作中种子的横切片制作困难,粉末显微制片操作简单、易得。在实验中,制作了嘎果拉粉末显微片,并进行了显微观察:粉末显微特征明显。
2.2.1.2研究结果鉴别:(1)粉末鉴别:本品粉未呈黄褐色。种皮细胞棕黄色,长方形;内种皮厚壁细胞,棕红色,壁厚,胞腔小,内含硅质块,切面观细胞排成栅状,胞腔位于一端;胚乳细胞呈长方形,充满细小淀粉构成的淀粉团。油细胞多,内含黄色油滴;草酸钙簇晶、方晶少数,淀粉粒较多。
2.2.2薄层鉴别研究
2.2.2.1研究过程药典薄层鉴别规定: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挥发油,加乙醇制成每1mL含50μL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草果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该方法中草果挥发油测定取样量约为30 g(规定取约相当于含挥发油0.5~1.0mL,以含挥发油0.5mL计算)。草果对照药材为2 g/支,如取草果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则需要对照药材15支(53元/支),如按药典方法取样,所需要对照药材的量太大;加之用[含量测定]项下的挥发油提取方法制备对照药材溶液,不仅费时、耗能、而且消耗大量的溶剂,不太经济合理。为此我们查阅相关资料,并根据草果对照药材每支的量(2 g/支),选取2 g草果对照药材粉末用正己烷超声波提取与用草果对照藥材照挥发油提取两种提取方法制得的溶液进行薄层色谱比较试验。经过实验,嘎果拉薄层色谱以正己烷-乙酸乙酯(17∶3)为展开剂,1%香草醛10%硫酸乙醇溶液作为显色剂的展开,在日光、紫外灯(365 nm)下检视,斑点分离及显色效果较好。
2.2.2.2研究结果鉴别:取本品粉末2 g,加正己烷5 mL,超声处理30 min,过滤,吸取上清液作为样品溶液。另取草果对照药材粉末2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另取桉油精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 mL含20 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在紫外灯(365nm)下检视,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3检查研究
2.3.1水分研究参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H第二法),见表2。
3小结
在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的基础上对藏药嘎果拉从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进行了研究。以性状、显微、TLC等法鉴别真伪,以挥发油测定控制有效类物质的含量。通过研究制定了藏药嘎果拉的质量标准,可有效控制藏药嘎果拉质量。
参考文献:
[1]石亚娜,金航,杨雁,等.草果药用本草考证[J].中国现代中药,2013,15(1):913-916.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22-223.
[3]冷日丹.草果栽培[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86:3-4.
(收稿日期:2017-11-28)
摘要:目的研究制定藏药嘎果拉的质量标准。方法在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的基础上对藏药嘎果拉从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进行了研究。以性状、显微、TLC等法鉴别真伪,以挥发油测定控制有效类物质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5批藏药嘎果拉均具有相同的性状、显微及TLC色谱特征,水分5.6%~9.0%,总灰分3.4%~4.3%,挥发油1.9%~3.6%。结论通过研究制定了藏药嘎果拉的质量标准,可有效控制藏药嘎果拉质量。
关键词:藏药;嘎果拉;质量标准研究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1-0079-02
藏药嘎果拉,收载于《味气铁鬘》、《甘露之滴》、《晶珠本草》、《藏医百科全书》等。《味气铁鬘》记载:嘎果拉微温,化性凉而泻;《甘露之滴》记载:嘎果拉温,消化能力大;《晶珠本草》记载:“嘎果拉袪脾寒、胃寒,据调查,各地藏医以草果作为“嘎果拉”入药[1]。嘎果拉在藏医药中应用较广,主治脾病、胃病,含有草果成分的藏药成方制剂较多,多来源于藏医药古籍,如十一味草果散(丸)的配方来源于藏医鼻祖于妥.元丹贡布的《四部医典》。
草果为姜科植物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的干燥成熟果实,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辛,温。归脾、胃经。燥湿温中,截疟除痰,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痛、痞满呕吐、疟疾寒热、瘟疫发热之症[2]。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广西、贵州三省局部地区,以及越南、老挝北部的部分地区。在云南主产于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3]。
本文作者在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的基础上对藏药嘎果拉从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进行了较系统的质量标准研究,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样品
嘎果拉样品5批次,采集于云南省马关县、麻栗坡县、西畴县。植物标本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锡文研究员依据《中国植物志》鉴定为姜科植物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
2方法与结果
2.1药材性状研究
2.1.1研究过程药典中草果性状规定:果皮质坚韧,易纵向撕裂。剥去外皮,中间有黄棕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多为8~11粒。
在实验中,随机抽取嘎果拉20个,剥去外皮,检视。检视结果:果皮质坚韧,易纵向撕裂。剥去外皮,中间黄棕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8~21粒,且每瓣种子多数在11粒以上。种子粒数与药典规定有较大偏离。见表1。
2.1.2研究结果性状:本品呈长椭圆形,具三钝棱,长2~4 cm,直径1~2.5 cm。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具纵沟及棱线,顶端有圆形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果梗或果梗痕。果皮质坚韧,易纵向撕裂。剥去外皮,中间有黄棕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多为8~21粒,且每瓣种子多数在11粒以上。种子呈圆锥状多面体,直径约5 mm;表面红棕色,外被灰白色膜质的假种皮,种脊为一条纵沟,尖端有凹状的种脐;质硬,胚乳灰白色。有特异香气,味辛、微苦。
2.2鉴别研究
2.2.1粉末鉴别
2.2.1.1研究过程药典中草果规定进行种子横切面显微鉴别,而无粉末显微鉴别。在实际工作中种子的横切片制作困难,粉末显微制片操作简单、易得。在实验中,制作了嘎果拉粉末显微片,并进行了显微观察:粉末显微特征明显。
2.2.1.2研究结果鉴别:(1)粉末鉴别:本品粉未呈黄褐色。种皮细胞棕黄色,长方形;内种皮厚壁细胞,棕红色,壁厚,胞腔小,内含硅质块,切面观细胞排成栅状,胞腔位于一端;胚乳细胞呈长方形,充满细小淀粉构成的淀粉团。油细胞多,内含黄色油滴;草酸钙簇晶、方晶少数,淀粉粒较多。
2.2.2薄层鉴别研究
2.2.2.1研究过程药典薄层鉴别规定: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挥发油,加乙醇制成每1mL含50μL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草果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该方法中草果挥发油测定取样量约为30 g(规定取约相当于含挥发油0.5~1.0mL,以含挥发油0.5mL计算)。草果对照药材为2 g/支,如取草果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则需要对照药材15支(53元/支),如按药典方法取样,所需要对照药材的量太大;加之用[含量测定]项下的挥发油提取方法制备对照药材溶液,不仅费时、耗能、而且消耗大量的溶剂,不太经济合理。为此我们查阅相关资料,并根据草果对照药材每支的量(2 g/支),选取2 g草果对照药材粉末用正己烷超声波提取与用草果对照藥材照挥发油提取两种提取方法制得的溶液进行薄层色谱比较试验。经过实验,嘎果拉薄层色谱以正己烷-乙酸乙酯(17∶3)为展开剂,1%香草醛10%硫酸乙醇溶液作为显色剂的展开,在日光、紫外灯(365 nm)下检视,斑点分离及显色效果较好。
2.2.2.2研究结果鉴别:取本品粉末2 g,加正己烷5 mL,超声处理30 min,过滤,吸取上清液作为样品溶液。另取草果对照药材粉末2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另取桉油精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 mL含20 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在紫外灯(365nm)下检视,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3检查研究
2.3.1水分研究参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H第二法),见表2。
3小结
在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的基础上对藏药嘎果拉从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进行了研究。以性状、显微、TLC等法鉴别真伪,以挥发油测定控制有效类物质的含量。通过研究制定了藏药嘎果拉的质量标准,可有效控制藏药嘎果拉质量。
参考文献:
[1]石亚娜,金航,杨雁,等.草果药用本草考证[J].中国现代中药,2013,15(1):913-916.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22-223.
[3]冷日丹.草果栽培[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86:3-4.
(收稿日期:2017-11-28)